「海派青申活」回顧 | 整整四場讀書會,有人歡笑、有人落淚……

2020-09-03 申江服務導報

2020上海書展完美落幕

位於虹口的海派文化中心作為分會場的

4場「海派青申活」讀書會也迎來了圓滿的結束

在這一系列的讀書會上

有人歡笑、有人淚目

大家用最真摯的感情沉浸其中

讀書會現場到底發生了什麼

一起去回顧一下吧~

01 難忘鄉愁

——《喬家路的故事》《上海絞圈房揭秘》作者見面會暨新書籤售活動

8月13日晚

由海派文化中心、申活館、虹口團區委

聯合主辦的「海派青申活讀書會」順利舉辦~

邀請到了主講嘉賓倪祖敏和婁承浩

以及特邀嘉賓朱亞夫、何振華、郭皓

一起講述上海本土特色的歷史人文故事

活動當天,現場座無虛席

主講人帶來了

兩部關於上海老城廂和

老建築的新書與讀者分享。

主講人:倪祖敏

資深報人、作家、新聞學教授。上海喬家路人,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系。從事新聞工作近40年,曾在新聞出版單位任主編、總經理;在高校的新聞學院任副院長;是上海市作家會會員、上海文學創作中心註冊作家,曾出任上海新聞記者大辭典副主編。著有小說、散文、雜文、新聞學專著,主編過辭書。2019年8月上海書展期間,推出《喬家路》,2020年新出版《喬家路的故事》,引起強烈社會反響。

主講人:婁承浩

上海老建築保護專家、石庫門研究專家,原上海現代建築設計(集團)公司檔案室主任、副研究館員、上海市檔案學會常務理事。現退休,兼任上海市退離休高級專家協會檔案工作委副主任、上海石庫門文化研究中心副秘書長、上海市建築學會歷史建築保護委員會顧問、上海老房子俱樂部理事長。1988年以來發表建築與檔案學術論文及專題文章250多篇,出版有《消逝的上海老建築》《老上海名宅賞析》《老上海石庫門》《老上海經典建築》《老上海經典公寓》《老上海花園洋房》《上海老房子》《千年蘇州河》等反映海派建築文化的書籍15本,2017年出版《走近上海高校老建築》《上海百年工業建築尋跡》《尋訪上海古鎮民居》。2020年新出版《上海絞圈房揭秘》。

左,新書現場售價50元 右,

新書現場售價61元

活動開場

上海作家、雜文家、評論家

何振華老師朗讀了一段《喬家路的故事》

作為徐光啟故居「九間樓」主人朱氏家族的

後裔、作家、新聞記者、新聞學教授

倪祖敏老師講述歷史文化風貌區喬家路的路名由來

喬家路上眾多歷史名人的軼事

喬家路上的歷史遺址與名人故居……

在這些喬家路故事裡

大家都能從中找到共同的回憶。

現場還揭秘的上海絞圈房

也讓觀眾對於老建築的保護產生了思索。

在《中國建築史》中只有四合院記述

沒有絞圈房提法

但是在上海民間尤其在郊區

流傳著絞圈房提法和對它的記憶

絞圈房,實際就是指圍起來的住宅。

絞圈房是江南民居的分支,

是上海本地房的一種。

石庫門脫胎於江南民居,

是中西文化結合的居住形式。

絞圈房個體獨立,

石庫門裡弄是密集的群體。

隨著舊區改造,絞圈房已很稀有,

石庫門存量也大批減少。

讀書會上嘉賓們對於保護問題,展開了討論。

當天主講人還進行了新書籤售

留下了珍貴的留言~

一場穿越時空的回憶之旅,

讓每個人都印象深刻。

02從上海方言看海派文化

——《上海方言詞語使用手冊》作者見面籤售暨滬語朗誦活動

書展分會場的讀書會

每日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8月14日,在海派活動中心景雲廳

主講人丁迪蒙和特邀嘉賓們齊聚一堂

通過圓桌會議的方式

展開對滬語現狀和未來發展的討論。

主講人:丁迪蒙

上海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國家級普通話水平測試員,上海書法家協會會員。近年來致力於上海話傳承工作。曾為上海電臺「輕鬆集結號」上海話板塊特約點評老師,上海市 「主持人及外國友人『愛上海,大聲說』」節目評委。教師繼續教育市級共享課「上海話和海派文化」授課教師。為市語委、語言文字水平測試中心、各區縣培訓上海話教師,也為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培訓上海話,並舉辦上海話和海派文化的各類專題講座。已經出版的上海話專題書籍:《學會上海話》(2002),《學說上海話(第一版)》(2004),《聽聽說說上海話》(2013),《妙趣橫生上海話》(2013),《學說上海話(第二版)》(2015),《實用滬語》(2015),《上海話繞口令(電子版)》(2018),《上海方言詞語使用手冊》(2019)。

即將出版的還有:滬語童謠(紙質版),《滬語講成語故事》(陳燕華播講,電子版和紙質版)

在本次講座活動中,

丁迪蒙老師劇透了

《上海方言詞語使用手冊》出版的幕後故事。

方言是文化的標識之一,

也是文化傳承的重要內容,

700多年來

成千上萬的上海人民

由於互相交際的需要

逐漸形成了一種共同的語言

——上海市區話。

保護上海方言,即是傳承海派文化的「DNA」,

保護上海共同的文化遺產。

從1999年起,

丁迪蒙始終致力於傳承

上海方言和推廣海派文化

聽著親切的滬語,

現場每位嘉賓都侃侃而談。

現場還有 兒童滬語誦讀和演唱

看到滬語的傳承也讓老一輩上海人感到欣慰。

隨後的浦東海派旗袍聯誼會滬語誦讀

更是讓人感受的上海的魅力。

03一枝一葉總關情

從「滑稽王小毛」看上海社會變遷和發展

8月17日

活動邀請到了

國家一級文學編輯、上海廣播電視臺首席、

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

被聽眾和媒體譽為「王小毛之父」的葛明銘

來到現場為大家講述

上海社會變遷和發展。

主講人:葛明銘

國家一級文學編輯、上海廣播電視臺首席、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1987年創辦、編導《滑稽王小毛》節目,主持"王小毛信箱",使之成為上海灘人人皆知的名牌節目,榮獲上海人民廣播電臺「十佳欄目」和「中國媒體四十強」稱號。2012年創辦《上海故事匯》,並擔任策劃、主持,成為上海群眾文體活動的品牌。多年來一直著力於從事上海話、上海童謠和上海名俗的保護傳承工作。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授予其「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稱號,兩度被評為上海人民廣播電臺「十佳節目主持人」。被聽眾和媒體譽為「王小毛之父」。

葛明銘與嘉賓姜浩峰、周力、

王國傑、王晶樓一起回憶《滑稽王小毛》節目

讓笑聲傳遍千萬家的時代

《啤酒行動》、《關門大吉》、《一心兩炒》

各個都是家喻戶曉的故事

從這其中也看出了

上海百姓物質生活之巨變

上海社會變遷和發展。

滑稽戲源於上海

但是現在看滑稽戲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了

嘉賓們坐在一起

探討上海傳統滑稽戲的保護與延續。

在最後的提問互動環節

提問者還收到了王小毛賀卡一張

現場觀眾也獲得了驚喜禮品。

04我在武漢「逆行」

——快遞小哥「朋友圈」下的70天抗疫路

8月18日晚

是本次「海派青申活」讀書會的最後一場

這一場讀書會多多少少有些特別

主講人圓通快遞小哥李兵棟數次落淚。

當場活動邀請到了

圓通快遞小哥李兵棟和

圓通品牌傳播部的胡蓓作為主講嘉賓

通過快遞小哥的視角

講述武漢解封前的故事。

在那段艱苦的日子裡

李兵棟一直堅守在疫情最嚴重的地方

並且與支援金銀潭醫院的上海劉醫生

結下了深厚的戰友情。

在最後分別的時候

劉醫生還送了一張代表感謝的明信片

這成為了李兵棟一直小心珍藏的禮物。

讀書會當天,正好是劉醫生的生日

下了飛機的李兵棟第一時間就趕去與劉醫生聚會

武漢一別後的首次見面讓兩人都非常感動

回憶起那段時光

吃了三個多月的方便麵、見過無數的生離死別

沒有時間醫治的腰傷

抗擊疫情期間周圍人的艱苦、父母的擔憂

回憶到動情處,都讓李兵棟數次落淚。

而這一切

都被圓通品牌傳播部的小夥伴們

記錄在《「快遞小哥」的逆行》一書中。

疫情期間,

李兵棟一直堅持用照片和文字,

在朋友圈

記錄醫護人員為這座城市所付出的努力,

以及一名普通快遞小哥所做的點點滴滴。

當天現場還來了一位特殊的嘉賓

疫情期間她一直與李兵棟保持密切聯繫

為武漢輸送了許多重要物資

期間他們素未謀面

卻一直在互相加油打氣。

在最後的讀者提問環節

李兵棟為四位讀者送上了

圓通速遞有限公司編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快遞小哥」的逆行》。

一位名叫傅向東的讀者

也分享了自己為抗擊疫情做出的貢獻

他是上海健康職業技術學院退休教師

海派文化中心志願者

聽完整場讀書會感觸頗多。

點點滴滴的故事全部匯聚這一篇回顧

但感動絕不止在這一篇

往後,我們繼續相約「海派青申活」讀書會

體會更多人生百態。

撰文、編輯:張旭

審核編輯:賀雨程

《申》報熱銷商品

相關焦點

  • 讀書會回顧|在閱讀中尋找答案,在交流中激發靈感
    上周六,華美外國語學校留校教師響應「閱讀節」主題活動,在學校教學樓天台舉辦讀書分享會,以下為讀書會回顧:還記得10月19日的下午,陽光熾烈地撒滿華美教學樓的天台,推開咖啡吧的玻璃門,映入眼帘的是一排舒適的沙發和白色長桌,桌面上的花散發出陣陣清香。華美外國語學校第一期的線下讀書交流會就在這個溫馨的場地裡開展了。
  • 楊柳青年畫:守住傳統 更要有人喜歡有人用
    1月16日,霍慶順在介紹一幅裝裱好的楊柳青年畫。臨近春節,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楊柳青年畫的代表性傳承人霍慶順在天津玉成號畫莊忙碌著趕製年畫。霍慶順說:「製作楊柳青年畫,一定要守住勾、刻、印、繪、裱五道工序的純手工製作;年畫最終還是要有人喜歡有人用,我很支持發展年畫衍生品。」 天津西青區共有年畫從業人員2000多人,年畫作坊72家,年畫衍生品創作研發16個類別182個品種,年銷售額5000餘萬元。新華社記者嶽月偉 攝1月16日,霍慶順在彩繪年畫《五子奪蓮》。
  • 願你飄洋過海有人在彼岸等你
    戀情就應該經歷一下異地戀,體會一下欣喜憂愁無人分享,歡笑落淚無人擁抱。學會處理一個人的時間,學會拒絕誘惑,學會照顧自己。也只有這樣,才會在下一次擁抱的時候,乃至白老。你會感恩,感恩異地戀,教會你珍惜,教會你認真。
  • 越戰老照片:回顧1980年南疆對越血戰的瞬間,圖四看得令人落淚
    越戰老照片:回顧1980年南疆對越血戰的瞬間,圖四看得令人落淚。圖一是參加越南戰爭的解放軍,部隊的所有人都會拍一張集體照紀念。 圖四看得令人落淚,長途奔襲,戰友們蒼白的臉色,疲憊的身軀,難忍的饑渴。這個時候的水,無異於甘泉。戰士王勝利一頭扎進水桶,能活著喝到水比什麼幸福。
  • 這是海東青?有人不服
    飾片上的鳥紋飾,真的表現的是海東青嗎?對此,有人提出了質疑。比如,彭善國曾在《文物春秋》刊發《遼耶律羽之墓:海東青飾片的定名問題》,提出自己的觀點。彭先生認為,此物反映的乃是當時的四神崇拜,是一隻典型的朱雀形象。而同時期,乃至於周邊時代墓葬中的類似形象並不鮮見。
  • 《埃米爾擒賊記》光影讀書會活動回顧
    < 閱讀 讓孩子「環遊世界」>少年光影讀書會少年光影讀書會活動回顧歡慶中秋,喜迎國慶。10月3日上午,泉州市圖書館舉辦了少年光影讀書會——閱讀,讓孩子「環遊世界」!活動來到了第四站——德國,帶著小讀者和大朋友一起走進《埃米爾擒賊記》。
  • 有人猜測:陳其邁與「海派」鬥陳菊
    高雄藍營議員認為女主角願意站出來,誰給的勇氣很重要,與「海派」圍剿菊系舊勢力關聯性不無可能。有「菊系」議員則認為,這時間點打反而影響最輕,只會鎖定個人私德問題,最好的時機點早就過了。 丁允恭捲入性醜聞風波,擔任高雄市府新聞局長期間不但劈腿4女、逼墮胎,還在局長室發生性行為,引起輿論撻伐。而丁允恭9日遭爆料一早即發聲明火速請辭神隱,請辭也獲準,不過話題也不斷延燒。
  • 有人猜測:陳其邁與「海派」鬥陳菊
    高雄藍營議員認為女主角願意站出來,誰給的勇氣很重要,與「海派」圍剿菊系舊勢力關聯性不無可能。有「菊系」議員則認為,這時間點打反而影響最輕,只會鎖定個人私德問題,最好的時機點早就過了。丁允恭捲入性醜聞風波,擔任高雄市府新聞局長期間不但劈腿4女、逼墮胎,還在局長室發生性行為,引起輿論撻伐。
  • 婚姻是場修行,有人得道,有人成魔
    已經中年的人生,如果是場足球賽,也是到了下半場,如果是場旅行,也是踏上了歸途。只是歸途的風景並不那麼雲淡風輕,下半場的比賽往往踢得戰戰兢兢。五竹叔有個朋友,最近簡直要瘋了。婚姻其實是場修行,有人悟透了真正的婚姻,渡人渡己得道成仙,小日子過得快哉樂哉,有人卻走不出那圍城,在欲望和緣分的糾葛下成魔。杭州市公安局7月25日的案情通報,據犯罪嫌疑人許某某初步交代,其因家庭生活矛盾對妻子來某利產生不滿,於7月5日凌晨趁來某利熟睡時將其殺死,分屍後分散拋棄。
  • 他是海派前期的先驅者,對後世影響深刻,為何今日鮮有人知?
    他是海派前期的先驅者,對後世影響深刻,為何今日鮮有人知?彼時,他與張熊齊名上海,是海上畫派開宗者之一,為海上畫派的發展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奠定了海派之後的發展。在王禮眾多傳世的畫作當中,尤其以《花下雙雞圖》《蕉梅錦雞圖》等圖最為著名,這些畫作也成為了他獨具特色的代表作品。他的寫意花鳥畫風格獨具特色,勁秀瀟灑,畫風清新,在構圖方面更是格外注重「開合」與「疏密」之別。
  • 「法制嘉定 書香城市」全民讀書會開啟,第三場招募中!
    「法制嘉定 書香城市」全民讀書會開啟,第三場招募中!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精彩回顧
  • 闊別16年後,在青島的這場溫暖重逢讓人落淚……
    闊別16年後,這場溫暖的重逢讓人落淚……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連日來,青島觀報導了上海設計師翟女士來青尋找乘務員的故事。12月14日,翟女士專程從上海趕到青島,與張鋒在時隔16年後再次相見,這場溫暖無數人的冬日重逢在淚水與歡笑中圓滿落幕。重逢!兩人緊緊相擁,激動落淚14日上午,翟女士和張鋒在青島交通廣播的直播間內首次見面。踏進直播間前,這場來之不易的重逢突然觸動了張鋒心裡最柔軟的地方,讓她的情緒難以自抑,流下了眼淚。
  • 可謂是有人歡笑、有人愁
    「春雨」簌簌幾人歡笑幾人愁當春雷響徹天空、閃電划過天際,一場如夢如幻的春雨如約而至。當這種景致與詩人情懷完美融合之後,一篇篇極具春天韻味的詩文,就像雨後春筍一般拔地而起。人們在詩中不僅可以讀到奼紫嫣紅,而且也可以感受到無比燦爛的春光。
  • 有人問周星馳何時結婚?星爺的回答讓人落淚
    這樣回答讓眾多的影迷落淚。星爺如今57歲了,但是這個年紀結婚的人也是不少。星爺之所以不結婚,原是由於他心中有執念。就像星爺所說:我曾經有一段真摯的感情放在我面前,我卻沒有珍惜,失去的時候才追悔莫及,人世間最大的痛苦莫過于于此。
  • 雲上沙龍讀書會回顧 | 漢字解讀的新思路 白川靜《漢字》
    10月2日的廣州公益閱讀「雲上沙龍」讀書會舉辦的一場讀書分享活動,以白川靜(一位日本的漢學家)所著的《漢字》,一窺日本學者不同的詮釋漢字方式。《漢字》的翻譯者 - 吳昊陽老師分享現場 吳昊陽的分享 - 從甲骨文、「漢字」名稱的起源、《漢字》的解讀和日本學者的看法,四個方面進行分析漢字的研究
  • 「學習讀書會」也進上海書展了
    通過「開局之年」「深化之年」「關鍵之年」這三個詞,以圖片形式生動展現了學習讀書會的成長過程。展示牆上,眾多嘉賓照片組合成了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樹幹又像一雙託起的手,寓意學習讀書會利用高端智庫資源,以接地氣、有溫度的形式向公眾開放,讀書會深深紮根於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致力於為滬上市民講好中國故事,呵護好共同的精神家園。
  • 影視圈是個江湖,有人名門正派,有人是魔道祖師,誰是武學奇才
    說起喜劇,可能你會想到很多人的名字,想到很多部電影的名字,但是你一定不能否認的事,那就是在近兩年開心麻花這個名字似乎和喜劇分不開,但是在網絡上,對於這個喜劇製造者團體的評價是嚴重兩極分化的,有人十分喜歡他們,因為他們拍出的喜劇作品很成功,也有人說他們的喜劇作品缺乏深意,笑點十分尷尬
  • 「女人花讀書會」|持兮:落淚然後微笑——讀《我要嫁給你》
    落淚然後微笑——讀《我要嫁給你》□持兮在女人花讀書會這個微信群安靜的待著,有很多好處,其一可以看到每一次的線下讀書會的照片,栩栩如生的記錄著那些個美麗的靈魂徜徉在書香中的樣子,讓我這個病中的女子又羨慕又嫉妒
  • 2020經典誦讀第五場雲上讀書會熱力舉行,細節到位了才能優雅地誦讀
    掃碼看回放楚天都市報8月6日訊(記者朱蕾 盧雅君)楚天都市報與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聯手舉辦的2020「經典誦讀」主題公益活動,8月6日在外文書店舉行了第五場雲上讀書會李榮建此前的四場雲上讀書會第五場讀書會上,武漢大學教授、湖北省禮儀學會會長、湖北省演講協會副會長、湖北省朗誦藝術家協會顧問李榮建教授擔任主講嘉賓,國家高級禮儀培訓師
  • 再現海派工藝美術教育發展歷史,「大美工藝 匠心育人」百年海派工藝美術教育文獻展開幕
    開幕式上,數十位中國工藝美術界和工藝美術教育界的專家濟濟一堂,共同回顧和紀念海派工藝美術教育百年曆程。本次展覽展陳的近百件作品,均出自上海工藝美院不同時期師生之手。展覽分為兩個展廳,展廳一回顧百年海派工藝美術教育的發展歷史,展廳二圍繞「衣食住行飾賞玩」等七個版塊展示上海工藝美院各專業近年來圍繞城市生活所做的各類設計,既有對經典工藝的傳承,又融匯了當代的創意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