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歲廣州國際燈光節,光影靚出新境界
金羊網 2020-11-18
結合雲上燈光節、網絡直播等創新方式,把絢麗多姿的燈光作品帶給更多市民遊客體驗觀賞。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趙燕華 實習生 呂楨華
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桂炎
11月18日晚,2020年第十屆廣州國際燈光節正式亮燈。今年,新中軸主會場以及舊中軸、一江兩岸、琶醒四大會場聯動,結合雲上燈光節、網絡直播等創新方式,把絢麗多姿的燈光作品帶給更多市民遊客體驗觀賞。
首次在主題遊船上啟動燈光節
11月18日20時左右,代表廣州國際燈光節十年記憶與輝煌的主題遊船,從海心沙紅船碼頭駛出。在音樂與歡呼聲中,2020年第十屆廣州國際燈光節正式拉開帷幕。新中軸主會場及舊中軸、一江兩岸、琶醍3個分會場的炫彩燈光作品同時點亮,廣州進入為期12天的幸福魅力時間。
8時15分,閃爍著紅、黃、藍、綠等不同色光的200架無人機飛躍在羊城上空,星星點點的光亮在夜空閃爍。伴隨著音樂,無人機在空中不斷變換出木棉花、海豚、羊角和數字「2011-2020」等不同圖樣,最後無人機表演隊還為觀眾呈現出燈光節形象代言人「亮仔」,從海心沙出發,沿江邊翱翔,引發現場幾千名觀眾驚呼,紛紛拿出手機記錄下每個精彩瞬間。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廣州國際燈光節迎來十周歲生日。今年的廣州國際燈光節新意頻出,在會場規劃上採用「1+3」模式,經過升級改造後的廣州的傳統中軸北京路商圈、海珠廣場和位於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的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創意藝術區首次被納入燈光節的會場。此外,本屆燈光節還首次推出雲上燈光節和首位形象代言人亮仔。
首位形象代言人「亮仔」萌翻全場
在海心沙作品區域,記者遇上一位特殊的小夥伴——廣州國際燈光節首位形象代言人「亮仔」。在人山人海當中,提溜著小黃鴨遊泳圈的高大型玩偶吸引不少大小朋友一起合照。
據了解,「亮仔」源於燈泡造型,象徵著燈光帶給城市和人們的溫暖與幸福,在發音上與粵語中的「靚仔」相同,更加貼合廣州本土的文化特質。
廣州國際燈光節形象代言人「亮仔」設計者之一、物言文化有限公梁厚陽在接受採訪時說,「亮仔」對他的意義非凡。在廣州讀大學、工作、戀愛、成家,從一個人到兩個人,再到一家人來參觀廣州國際燈光節,今年還參與到形象代言人的設計當中,可以說廣州燈光節陪伴著他在這座城市成長、紮根。「光芒代表的是溫暖,代表的是希望,這種溫暖的希望是所有人一起來創造的,所以亮仔也代表著為幸福廣州奮鬥的2200萬人,象徵著我們所有廣州人為這個城市帶來的活力和生機。」
作為在首屆燈光節中被點亮的第一盞燈,亮仔」陪伴著市民遊客走過10年的幸福時光,也在燈光節的歡樂氣氛中獲得能量。傳統與國際元素在「亮仔」身上得以融合:雙手沾滿五彩斑斕的顏料的「亮仔」嚮往自由,希望能用自己的色彩裝飾世界,「渲染」羊城的夜晚,向世界展示羊城五彩斑斕的動感與活力;披著南派醒獅舞裝的「亮仔」,有著活力拼搏的精神,希望用青春活力的「光亮」來照耀羊城;裝扮成為宇宙追光者的「亮仔」,不退縮、不畏懼,會一直飛向觸光之處,點亮世界;身背著小黃鴨遊泳圈的可愛「亮仔」是一位熱血運動者,哪怕是遇到逆流,也會用盡我一切的力量往前。
首日3000個名額一早被預定
累計6300萬人次觀展、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光年」特別推薦活動、被譽為世界三大燈光節之一……10歲的廣州國際燈光節已經成為廣州國際文化旅遊的一張名片,見證著廣州市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與追求,也與這座老城一起蛻變,讓廣州更加光彩照人,煥發出新的活力。
據悉,受今年疫情影響,全球三大燈光節(其他兩個是:法國裡昂燈光節,和澳大利亞雪梨燈光節)只有廣州國際燈光節依舊如期舉辦。
據了解,15日上午9點開放預約後,不到1小時,開幕式當天3000個入場名額就被全部預定。充分顯示廣州人民對於燈光節的熱愛。
「我們提前了半個小時起床搶票。」市民陳先生表示,這是他第二次來參加廣州國際燈光節,為了搶到海心沙會場入場券,他和朋友們還做了詳細的攻略。
活動組委會提醒,本屆燈光節期間,主會場之一的花城廣場、舊中軸分會場、琶醍分會場以及一江兩岸分會場都將採用自由進場觀看模式,而在海心沙主會場將延續以往的預約模式,需要提前預約。市民遊客既可以廣州國際燈光節公眾號「快預約」入口預約,也可以通過「穗康」小程序進行預約。
七大亮點作品重點睇
● 海心沙水舞臺上演燈光大秀《我們的時光》
海心沙燈光作品以「幸福時光:幸福家園」為主題,展出作品共13組。其中水舞臺區域13號作品《我們的時光》每晚7:00、7:30、8:00、8:30、9:00開場,為你上演精彩的舞檯燈光秀。
與以往不同,這個舞檯燈光音樂秀創新性地推出上下前後等多維度的人屏互動方式,以獨特的方式演繹廣州與這座城市中每個人共有的歲月時光,以燈語為媒,與觀眾遊客回眸「老城市、新活力」的精彩瞬間。
● 140燈光長廊展示《幸福的樣子》
幸福沒有定式,幸福不盡相同。5號燈光作品《幸福的樣子》由48塊透明冰屏組成140米燈光長廊,通過燈光矩陣的聯動,讓雷射如四季輪迴一般變換著顏色,演繹出不同的花樣,市民遊客行走其中,不知不覺被勾染出來心中那幸福的模樣,忍不住駐足觀看、拍照留影。
廣州國際燈光節工程總監、銳豐文化工程總監魏來介紹說,本屆燈光節許多作品也如《幸福的樣子》一樣,應用了特製的透明冰屏, 總量大概在800平方米以上。考慮到海心沙臨近珠江,平時大風天氣比較常見,這次使用的冰屏材質經過反覆試驗驗證,有效透風率高達6成,抗風能力強,堅固牢靠,能確保遊客安全,同時這種冰屏在色彩飽和度和藝術效果體驗方面也有獨特的地方,與今年燈光節彩虹色的主要視覺設計十分切合。
● 沉浸式光影空間 四季輪迴新奇出彩
移動星光大道東入口,流動的彩虹色線條讓記者關注到《四季·家園》這組作品。律動的音樂中,一道大門徐徐開啟,夢幻的光影空間猶如時光隧道一樣,引人深入其中,一探究竟。隨後,以春、夏、秋、冬為主題的四組沉浸式燈光作品,帶著一年四季的獨特律動,觸發市民遊客對幸福的思考。
在作品《春動·城光》中,光束燈與組合屏幕創意互動,城市的日與夜,幸福的光與亮仿佛在這裡交相輝映。
走進《夏語·星空》作品區域,立體聲傳來恢弘的音樂,160平方米巨幅曲面屏瞬間抓住市民遊客的眼球,在恢弘的立體環繞音樂中,恍若置身夏夜,仰望星空。「北鬥」指路、「天宮」覽勝、「墨子」傳信、「嫦娥」問月......無盡的宇宙,許多的奧秘,引人入勝。
在作品《秋贊·收穫》中,市民遊客可以通過掃二維碼的方式,定製自己的個性卡通形象,在豐富多彩、動感十足的空間中綻放幸福的笑臉。《冬望·律動》是一個人機互動作品,兩位舞者在閉合的薄紗中翩翩起舞,輕如蟬翼的屏幕上會隨著音樂與舞者的律動,時而顯出雲山珠水,時而呈現鳥語花香,人類與自然、科技與情感仿佛在這裡實現共生。
● 創新與傳承《時空·共生》
由本屆燈光節藝術總監、廣州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院長馮峰操刀設計的3號作品坐落在花城廣場中軸線上,主體是一棟中國傳統建築,總高13.8米。當廣州塔最高處的雷射射向「時空·共生」建築最高點時,徐徐展開的屏幕將展現一年四季更替的景象,觀眾也可以走近燈光作品,一步一景,領略城市地標「小蠻腰」的別樣新姿,體驗到城市和時空律動的獨特美感。
據了解,這組作品的創作靈感來源於十年前的「時間宮殿」。2010年,馮峰在西安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中,以樹木為主體,設計創作出宮殿的形象。隨著樹木生長、四季變遷,時間和空間在這座「宮殿」上交融共生。今年,馮峰沿用「時間的宮殿」的思路,並在創作理念和藝術層面做了升級,將聲光電新技術運用到藝術創作中。「將原來固定的建築藝術作品演變成劇場化的、能與觀眾進行互動的公共作品。」
馮峰表示,今年燈光節有很多藝術家深度參與其中,這讓本屆活動的燈光藝術表現力更加有層次感,市民遊客更能體驗到新藝術的魅力。
● 一江兩岸 共同打造水光燈影視覺盛宴
燈光節期間,珠江前航道三橋(海珠橋、海印大橋、獵德大橋)、沿江24棟、媒體港區域組團上線,為市民遊客打造水光燈影的城市夜景空間,讓夜間遊玩有了更多趣味。例如,沿江24棟樓宇立面開啟動態聯動燈光秀,以5個篇章呈現廣州城市幸福時光的美好願景。在一排排屹立的珠江河畔建築上,40萬顆點狀光源璀璨升騰,逐漸點亮24棟樓體,廣州藍天下,石室聖心大教堂、中山紀念堂、陳家祠、廣州塔、琶洲會展中心……一座座廣州地標出現在珠江北岸的外立面上,色彩斑斕的圖案在樓宇間交錯、聯動,倒映在珠江水面上,流光溢彩、美輪美奐。
● 琶醍光影秀 盡顯潮流之城的活力
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創意藝術區—麥芽倉化身成燈光作品的獨特載體,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光影創意設計師在這裡展示他們的優秀視頻投影作品。豐富多彩的光影作品,在這個匯聚科技與藝術、思維與創作、交流與協作的平臺上,向世界展示著活力廣州、年輕廣州的城市文化新貌
● 北京路商圈 用燈語展示廣府文化的傳承
今年,北京路剛剛完成改造升級,燈光節期間,北京路也將上演以廣府文化為背景的故事投影秀。例如位於北京路北段七樓的《我們的南窗》作品,以騎樓為燈光載體,對「東山少爺」「西關小姐」的愛情故事進行創編演繹,引起觀眾情感共鳴的同時,也展示源遠流長的廣府特色文化。
編輯: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