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眼鏡,讓丹陽旅遊發展之路更清晰

2020-12-15 新華報業網

  乘坐高鐵抵達丹陽站,出站看到的第一個建築,便是中國丹陽(國際)眼鏡城。眼鏡,是這座城市的名片,近期喜事連連:10月15日,丹陽市「中國眼鏡生產基地」通過覆審;10月28日,直播基地落戶丹陽眼鏡電商產業園;11月6日,丹陽眼鏡亮相2020蘇州國際旅遊博覽會,成為當天最火爆展臺之一……

  丹陽被譽為「中國眼鏡之都」,年產鏡架1億多副,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年產鏡片4億多副,約佔全國的75%、世界的40%左右,是世界最大鏡片生產基地、亞洲最大眼鏡產品集散地和中國眼鏡生產基地,也是「中國百佳產業集群」。

  依託丹陽眼鏡產業優勢和「丹陽眼鏡」金字招牌,丹陽市不僅在產業上做文章,還在工業旅遊上揮毫潑墨。「讓這個產業從製造加市場的模式再加上時尚、文化、健康、旅遊等元素。」丹陽市委書記黃春年告訴記者,早在2010年,丹陽眼鏡城就成功創建國家3A級購物旅遊景區,「配鏡遊」成為丹陽知名旅遊品牌,今年中秋國慶「雙節」期間,丹陽眼鏡城車流量達5萬多車次,遊客接待量約12萬人次,成交量達5000萬元左右。當前丹陽市正以中國丹陽(國際)眼鏡城為核心,全力打造以眼鏡商貿為核心、休閒旅遊為亮點、文化體驗為特色,商旅融合發展的眼鏡小鎮。

  丹陽是一座產業發達、特色鮮明的工貿之城,擁有汽車及零部件、五金工具、眼鏡、木業、家紡等五大傳統特色產業和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新材料、農機裝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航空航天裝備等五大新興產業。「配鏡遊」作為支點,正在翹起整個丹陽工業旅遊版塊。去滬耀了解一個月餅的「前世今生」;去萬新光學「目睹」每個鏡片的生產流程;在丹陽酒廠體驗丹陽黃酒的獨特釀造技藝;深入魚躍製造基地體驗「花園式」現代科技工廠;再走進恆神展廳感受碳纖維的神奇魅力……來訪者走進來,把企業品牌帶出去,工業和旅遊兩個不同領域的激烈「碰撞」,擦出丹陽市各大產業的「新火花」。

  工業旅遊也在串聯帶熱鄉村旅遊。黃春年告訴記者,儘管丹陽市鄉村旅遊初具規模,但由於常年對鄉村品牌建設方面的忽視,產生了品牌意識淡薄、品牌打造與營銷不成體系以及缺乏專業性等問題,特色鮮明的各地並未形成鮮明的品牌特色。

  走品牌化道路是鄉村旅遊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在鄉村旅遊品牌塑造的關鍵期,日益成熟的工業旅遊通過名片效應,將客流匯集到丹陽:去眼鏡城配副眼鏡,到九裡風景區感受季子文化,再去江蘇省歷史文化名村柳茹村欣賞傳統村落美景,最後依據時節來一場採摘遊,帶著新鮮水果滿載而歸。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行程緊張,丹陽還提供了高速一站式服務。網紅服務區「竇莊高速服務區」貼心設置了眼鏡體驗館和配鏡服務,讓進入該服務區的人們不僅了解丹陽眼鏡,還能帶兩副回家。(錢飛)

版權和免責聲明

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免責聲明:本站轉載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華報業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鎮江丹陽:用一副眼鏡改變世界的「目光」
    央廣網南京12月4日消息(通訊員郭蓓蓓 平之 記者景明)「戴丹陽眼鏡,看美麗中國。」這是江蘇省丹陽市高速公路入口處的一塊廣告牌標語。用丹陽市委書記黃春年的話說:丹陽「小眼鏡」做出「大產業」,用實力擔當起「中國眼鏡之都」稱號。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丹陽眼鏡,改變世界的「目光」
    丹陽眼鏡發軔於鄉鎮企業,經歷了早年夾縫求生的艱難期,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之中幾度涅槃綻放,如今轉型升級之路上的丹陽眼鏡已行穩致遠。丹陽人用40年的時間,把「一副眼鏡」做成了一個大產業,走出了國門,走向了世界。製造:從夾縫求生到滿園春色上世紀70年代的國內眼鏡市場,幾乎是北京、上海的國有大企業一統天下。
  • 一副更像眼鏡的AR眼鏡
    一副更像眼鏡的AR眼鏡 我的極刻 發表於 2020-11-30 10:40:13 小黑記得以前想體驗AR還要戴上一個又大又重的頭戴式設備,非常不方便。
  • 一副高價「純鈦」眼鏡是怎樣煉成的?
    記者 劉樂平 實習生 來飛翔    「鈦合金眼鏡鏡架,網上便宜很多,實體店的價格太恐怖了。」前不久,在某品牌眼鏡店以800多元的價格配了一副純鈦眼鏡的朱小姐很鬱悶。原來,朱小姐的朋友最近也配了一副純鈦的眼鏡,只需200多元。  同樣是純鈦的鏡架,鏡片也是同一種材料,差價為何如此之大?
  • 一副眼鏡成本多少?中國7億近視人8成被騙,揭秘眼鏡業的3大坑
    目前全世界的眼鏡,超過一半都產自中國,鏡架產業分布在珠三角和長三角,奢侈品品牌代工廠在東莞和深圳,中低檔鏡架集中在溫州,鏡片在丹陽。就拿丹陽來說,其中的常住人口其實也就幾十萬,但是丹陽中眼鏡相關企業超過1600家,在眼鏡行業有超過5萬人從業者,每年產出超過3億多副鏡片,佔全球每年總量的40%,國內市場的70%,是世界第一大鏡片生產基地。
  • 丹陽,進入全國百強縣前30!這就是真實實力
    從眼鏡之都到新材料產業 丹陽是一座產業發達、特色鮮明的工貿之城。近年來,丹陽逐步形成了汽車及零部件、五金工具、眼鏡、木業、家紡等五大傳統特色產業和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新材料、農機裝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航空航天裝備等五大新興產業「雙輪驅動」的發展態勢。
  • 眼鏡行業研究(二):一副眼鏡的價值鏈 | 加華研究
    比如,你會張羅著朋友「去看個電影」、「拔草一家餐館」,但是你不會跟朋友說,「走吧,陪我去配個眼鏡。」 然而,隨著更年輕時尚的眼鏡品牌誕生在邊界日益淡化的Shopping Mall裡,這種聲音正變得越來越多,眼鏡也逐漸從一種工具產品,變成了真正意義上的時尚消費品。
  • 齊梁故裡,中國眼鏡之鄉,江蘇丹陽最美的六個旅遊景點
    丹陽古稱曲阿,位於江蘇省南部,地處長江三角洲,屬太湖流域片區,是由鎮江市代管的省轄縣級市,素有「中國眼鏡之鄉」之美譽。丹陽境內河流縱橫交錯,京杭大運河穿城而過。丹陽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有6000年的文明史,為吳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是齊梁故裡。境內名勝古蹟頗多,還曾發掘出大量的歷史文物。下面就一起去看一下江蘇丹陽最美的六個旅遊景點吧。
  • 全球最大鏡片產地丹陽:「鏡」中看世界
    中國江蘇網12月4日鎮江訊(郭蓓蓓 平之)「戴丹陽眼鏡,看美麗中國。」這是江蘇省丹陽市高速公路入口處的一塊廣告牌標語。用丹陽市委書記黃春年的話說:丹陽「小眼鏡」做出「大產業」,用實力擔當起「中國眼鏡之都」稱號。
  • 起底暴利眼鏡行業:售價千元的眼鏡成本不足30元,錢都被誰賺了?
    江蘇丹陽:一副鏡片成本10元,眼鏡架為30元江蘇省丹陽市,一直有著眼鏡之都的美譽,每年生產的鏡片達4億多副,佔全國總產量的7成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鏡片生產基地,也是國內的最大的眼鏡交易集散地。江蘇天潤光學鏡片有限公司董事長 湯浩宇:一般普通鏡片折射率相對低一些,同樣度數的鏡片會厚一些,高檔鏡片材料更貴,做出來的鏡片更加美觀,比較薄、比較輕。工廠生產成本,一副在10元到50元左右。記者在眼鏡架生產廠裡了解到,一副眼鏡,眼鏡架成本通常佔60%,眼鏡架使用的原材料主要分為塑料板材和金屬。
  • 每年造3億鏡片,這個小城的眼鏡佔全球一半,20元眼鏡賣200是人情
    今年8月公布的中國·丹陽眼鏡指數顯示,今年上半年,丹陽眼鏡價格呈現緩慢上行,企業景氣優於市場景氣,時尚創新水平波動不大,品牌發展能力有小幅提升。在外人眼中,眼鏡可能是暴利行業,在北京國貿,800元以下的眼鏡已經是鳳毛麟角;在二線城市,配一副與北京某品牌店幾乎一模一樣的眼鏡花費卻不到300元;而在丹陽,200元左右的眼鏡佔絕大多數。
  • 明月鏡片,讓世界變得更清晰
    時代發展進步在帶給人們更多便利的同時,也帶給人們一些苦惱,那就是越來越多的人因頻繁使用電子科技產品而導致眼睛過度疲勞,造成視力的損傷而不得不佩戴眼鏡。明月鏡片正是一家專注做好每一副鏡片的良心商家,一副好的鏡片不但可以讓我們的世界更清晰,更重要的是可以保護我們的眼睛視力不再繼續下降。明月鏡片的宗旨正是讓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鏡片。挑選一副適合自己的鏡片非常關鍵,盲目選擇劣質的鏡片,不但不能緩解視力疲勞,反而會導致近視加深。
  • 全方位展現丹陽高質量發展的新變化、新成績「長三角媒體看丹陽大型採風活動」啟動
    在兩天時間裡,他們將通過全方位、全角度、全維度的採訪、記錄、報導,感受和展現丹陽高質量發展的新思路、新實踐、新成果。黃春年透露,目前丹陽正在謀劃「十四五」期間的大交通格局,鎮泰高速南延(丹金高速)項目將於明年正式動工,揚馬城際和鎮宣鐵路也將在丹陽併線設立丹陽西站。此外,丹陽正在推進相關交通建設和園區打造,強化「十四五」期間丹陽與長三角的多邊聯繫。記者了解到,丹陽還是一座特色鮮明的產業之城,這裡湧現過「五朵金花」的工業盛景,也享有「戴丹陽眼鏡、看美麗世界」等美稱。
  • 青島配眼鏡【指南&攻略】手把手教你怎麼配到一副好眼鏡
    ,漸漸的也便成了眼鏡方面的專家了吧。青島眼鏡店哪家好?求一份青島配眼鏡的指南,求青島配眼鏡的攻略。這類的問題,那今天,小編就專欄解答一下,怎麼去配一副好眼鏡。傳說中丹陽便宜鏡片,使用壽命最多2個月,2個月後鏡片就開始泛黃,模糊,光度失準;這就與好鏡片2年都還可以使用形成了鮮明對比。所謂一分錢一分貨,就是這個道理。
  • 眼鏡貓膩太多,別配瞎了
    讀大學時候,班裡一位同學家裡開眼鏡店,每個假期結束,他都會換一副眼鏡回校。每次同學們打趣問他一副眼鏡成本多少,他都諱莫如深地笑笑,不說話!後來知道北京有個潘家園,配眼鏡聖地,光眼鏡城就四五個,加上街邊的獨立眼鏡店,整個潘家園該有幾百家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眼鏡店,絕對能挑花眼。
  • 誰說丹陽眼鏡行業暴利?!央視調查結果出來了!
    江蘇天潤光學鏡片有限公司董事長湯浩宇:工廠生產成本,一副在10元到50元左右。記者在眼鏡架生產廠裡了解到,一副眼鏡,眼鏡架成本通常佔60%,眼鏡架使用的原材料主要分為塑料板材和金屬。全部使用塑料板材的眼鏡架,一副的成本僅為20元。江蘇裕昌光學眼鏡公司銷售部主任郭汶炎:一副鏡架出廠的價格,基本在30元到80元。80元的,可能是屬於純鈦類型的。
  • 丹陽:為工商名人「樹碑立傳」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丹化、丹棉、丹柴等「五朵金花」成為丹陽現代工業飛速發展的縮影。改革開放以來,鄉鎮工業迅速崛起,形成了汽車及零部件、五金工具、眼鏡、木業、家紡五大特色產業集群。《丹陽工商業與工商界名人》全書82.2萬字,由大事記、專志、附錄3部分組成。專志分設晚清與民國工商業的興衰、新中國建立後工商業的發展、1992年以來工商業的昌盛、工商界名人4個章節,系統、全面、客觀地記載了丹陽工商業所取得的輝煌成績以及工商界企業家所作出的傑出貢獻。其中,「工商界名人」共收錄丹陽自民國時期到2016年間的71名企業家的創業史。
  • 萬裡路漸進多焦點鏡片 一副眼鏡搞定看遠看近
    因為老花眼,看近的時候要戴那笨重難看的老花鏡,但看遠又要摘掉,不僅不方便,而且一副眼鏡就「出賣」了自己的年齡。最終,在驗光大師徐玲的建議下,王先生選擇了漸進多焦點眼鏡。試戴之後,王先生感覺不僅看近的問題解決了,看遠處也更加的清楚。他高興地說:「現在科技真是太發達了,一副眼鏡既能看遠也能看近,用不著驗配不同的眼鏡戴戴脫脫的,方便不說還時尚。」
  • ...新篇章】江蘇丹陽:奏響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田園交響曲」
    通過緊扣優勢特色產業,大力發展現代高效、綠色農業,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丹陽這座全國產糧大縣在希望的田野上繪就了一幅現代農業的綠色壯美畫卷,奏響了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田園交響曲」。2013年,繼呂城鎮「姜愛芬家庭農場」在丹陽第一個註冊登記成為家庭農場後,這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丹陽不斷發展壯大,解決了未來「誰來種地、地怎麼種」的共性難題。截至2019年8月底,丹陽全市家庭農場已達480家,其中省級示範家庭農場30家,鎮江市級示範家庭農場118個,糧食生產80%的作業由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完成,其規模經營比重達到72%。
  • 2020眼鏡行業分類排行
    產業鏈的不斷細化也是眼鏡市場不斷增長的原因,在主要結構組成鏡片和鏡架下,鏡片材料、鏡架材料、製造工藝、鏡架設計等不斷分工細化,使整個眼鏡產業變得完整有序。目前,我國眼鏡製造已經形成丹陽、深圳、廈門、溫州、鷹潭等幾大產業基地,擁有超過6000家眼鏡製造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