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萬版權費採購耽美漫畫《化龍記》 國內耽美動畫市場空間有多大?

2020-12-17 和訊

  伴隨國產動畫的崛起,漫改動畫的數量也不斷增加。日前,凱撒文化發布公告稱,旗下全資子公司凱撒網絡與騰訊動漫籤訂了《<化龍記>第一季及第二季動畫聯合投資製作合同》,共同投資製作動畫《化龍記》。其中,凱撒網絡投資人民幣2900萬元,含動畫投資2640萬及漫畫版權採購費用260萬元。

  《化龍記》是一部騰訊動漫獨家籤約的原創漫畫,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它是一部耽美題材的漫畫作品。事實上,儘管在網文、漫畫領域已經存在大量擁有變現能力的耽美題材作品,但在動畫領域,除了此前熱血玄幻動畫《靈契》含有打擦邊球的情節,還沒有一部真正改編或是原創的耽美動畫。

  有動畫業內人士向數娛夢工廠感嘆:「大家都知道耽美IP開發還是一塊較為空白的地帶,有很多存量IP,很多人也一直盯著這一塊,可惜國內政策監管下無法放開,(這個題材)就像一塊放在上鎖柵欄裡的蛋糕,看得到吃不到。」

  不過,市場並沒有放棄開發這一空白領域,這一題材將在2018年迎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此前騰訊就宣布將耽美小說《魔道祖師》、《人渣反派自救系統》、《帝王攻略》、《末日曙光》(原《2013》)動畫化的計劃,擁有很高人氣的《魔道祖師》將在2018年暑期上線播出。

  對於這一題材存在的政策風險,如同耽美IP影視化時的處理手段一樣,通常是對劇情作一些處理。而除了動畫本身帶來的流量收益,市場更看重的還有耽美向作品受眾作為二次元核心人群的消費潛力。

  快樂工場CEO曾文龍旗下擁有主要連載女性向耽美作品的漫畫平臺菠蘿飯,他對數娛夢工廠表示:「從IP價值上看,耽美類題材作品抓住的用戶,是一批深度消費用戶群體,消費意願要高於普通用戶,所以我長期比較看好這類用戶的價值。尤其是這些用戶在衍生品的消費能力實在是太高了,特別是在影視和動畫這兩類高流量屬性的產品帶動下,衍生品市場應該是一個不錯的市場。」

  此前他曾投資過的一個漫展,每次參展人數在1萬人以上,其中70%是腐女,用戶場均消費在300-500元。「根據我個人判斷,腐女用戶比一般用戶至少高出30-50%的消費力。」曾文龍表示。

  國產耽美動畫市場開始起步

據凱撒文化公告披露,《化龍記》的漫畫版權採購價格為260萬元。而有動畫行業業內人士告訴數娛夢工廠,

目前動畫公司採購漫畫版權,除去個別非常頭部的知名IP,價格通常在幾十萬到三百萬不等。可以看出,《化龍記》的版權價格在業內算是比較高的,而凱撒文化對於這一IP開發也寄予了相當高的期望,除了計劃推出兩季動畫,更希望圍繞這一IP進行泛娛樂衍生開發。

  公告顯示,《化龍記》製作方式為漢語普通話三維動畫,由騰訊動漫統籌並為本作品的監製方,凱撒網絡為製作和承制方,其收入在扣除相應費用後,剩餘收益部分按照約定的收益分配比例分享,自合同生效之日起5年。

  所謂耽美,通常被代稱Boy Love(BL),用以表述男性與男性之間的愛情,但與同志文學不同,一般來說不具有現實性,由於內容的浪漫性和對男性夢幻性的描寫,受眾主要為女性。這一市場目前在國內也通常被腐向市場所指代。

  日本的腐向市場發展較早,在漫畫、動畫、遊戲領域已經形成了相對成熟的細分市場。最早的耽美向漫畫為1976年開始連載的《風與木之詩》。之後1989年,尾崎南在集英社的少女漫畫雜誌《MAGARET》上連載的《絕愛-1989》把耽美漫畫帶入了繁盛期。2005年發售的BL代表遊戲《咎狗之血》初版銷量達到4萬套以上,加上後期ps2版和psp版發售,《咎狗之血》目前已經累計銷量已經達到10萬份以上,在遊戲發售後還迅速的進行了漫畫化和小說化。

  根據2016年日本《矢野經濟研究所》調查顯示,BL市場近年來有小幅增長,在有過二次元消費的一千八百名受眾中,BL市場的人均消費已達到1萬3千日元(約為750元人民幣)。

  而在國內,與耽美動畫相比,耽美小說和漫畫發展的較早,創立於2003年的晉江原創網就是國內網絡耽美小說的集中地。2008年,北方文藝出版社出版了內地真正意義上的網絡耽美小說《光年》。一些網絡漫畫平臺也設立了耽美這一細分門類。

  而耽美動畫才剛剛起步。「動畫片的作用,是通過視頻載體的形式,來獲取更大範圍的用戶,為後端的遊戲和衍生品帶來更好的流量轉化。

  腐女本身在遊戲和衍生品的消費能力要高於一般用戶,而動畫產品的流量聚合作用要高於漫畫和小說產品,所以未來此類市場,我個人還是比較看好。」曾文龍表示。

  此前,漫改作品《靈契》包含了諸如「兩位男主kiss」等擦邊球情節,並在網上引起了女性觀眾的熱烈討論。其第一季動畫於2016年11月完結,全網點擊量為1.9億次。據其官微最新消息,而第二季將於2018年2月14日開播,其漫改真人版的網絡電影也已經投入製作中。

  如果說《靈契》動畫只是對這一領域的試探,今年開始,則將有更多作品出現來試探市場對這一細分類型的反映。

  其中《魔道祖師》為耽美玄幻向動畫,已確定於2018年暑期在騰訊視頻獨播,其作為頭部耽美IP已經達到了未播先火的狀態。這四部作品均由企鵝影視出品,《魔道祖師》由視美精典聯合出品並負責製作,《帝王攻略》由七靈石動畫負責動畫製作,《末日曙光》則由七瞳映畫擔任製作。

  耽美IP開發重點:

  耽美之外是否還有可取之處

  在頭部IP價格水漲船高,並且日漸成為稀缺品的情況下,耽美向作品無疑是一個IP富礦。在儲備了最多的耽美小說IP的晉江文學城上,其官網數據顯示目前網站上已有的現代耽美向小說有25萬本以上,古代耽美小說達17萬本以上。除晉江文學城之外,紅袖添香、縱橫中文網、瀟湘書院也已開闢了耽美專欄。此外,騰訊動漫上耽美向動漫目前就達到685本。

  晉江文學城中頭部耽美小說《魔道祖師》的收藏量已經達到36萬以上,而其在微博上的話題量已經達到35.5億次,話題粉絲達到14.7萬。除去超級耽美IP之外,晉江文學城耽美排行榜上排名前十的作品,基本收藏量在5萬~7萬左右。

  priest、墨香銅臭、非天夜翔等知名耽美小說寫手話題量過千萬,粉絲數過萬。在騰訊動漫中排名前十的耽美動漫收藏量均在13萬以上,其中頭部作品的收藏量也在40萬以上,雖然不如熱血向、少年向等主流動漫類型的人氣,但也是一個巨大的藍海。

  不過,這些作品在進行泛娛樂開發時,最大的問題還是政策風險。在改編成動畫和影視劇的時候,如何去除其中男性之間的感情線又不至於影響作品的主線情節是很多編輯面臨的挑戰。如果改動較大可能會使故事情節與原著有較大出入,從而流失原有的受眾,改動較小可能會因此而無法過審。

  也因為題材敏感,背負的風險較大,大部分投資方顯得較為謹慎,知名耽美寫手柴雞蛋就曾表示耽美作品最難的就是融資。

  目前的影視作品都是走打擦邊球路線或者找到一個理由去合理化故事情節,比如《靈契》第一季在宣傳的過程中一直宣稱自己為熱血友情番,就算動畫中出現了男男接吻的鏡頭也被合理化為通過嘴對嘴的方式傳遞「生之氣」。

  也因此,耽美向動畫中需要弱化原作中一些違規的情節,就使得耽美向作品在除去BL情節之後依然要有閃光點才有可能獲得投資。正如《化龍記》除了在感情線之外,其故事情節和人物所傳遞的世界觀本身具有可以衍生開發的價值,使得動畫即使不表現耽美感情也依然能夠進行下去。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數娛夢工廠。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何一華 HN110)

相關焦點

  • 耽美IP到底能撬動多大市場?
    據行業內所整理的不完全數據,國內已經有至少50部立項的耽改劇待拍待播,這意味著會有100個男主成為「頂流預備役」,堪比一整季101選秀選手的隊伍被網友戲稱為「耽改101」。而在這50部待播雙男主劇中,有43部的IP來源為晉江文學城,其中不乏千萬級版權費的項目。
  • 耽美漫畫《化龍記》狐十二要生二胎?天天和師尊呢?
    耽美漫畫《化龍記》的狐纏篇紅毛道長終於正視了和狐十二的感情,而在第三十六篇中,狐十二終於成了狐仙!變身的時候也是帥到爆炸!而在變身之後,狐十二就看到了身後的道長,立馬從狐王,哦不,是狐仙變成小奶狗,直接撲向了道長。Q版的狐十二真的是超級萌啊,感受一下「萌王」的威力吧!
  • 耽美漫畫化龍記狐纏篇出現聖光,道長和狐十二圓滿結局
    大家好,今天漫漫醬給大家推薦一部很不錯的耽美漫畫《化龍記》,這是一部男男之間的愛恨情仇的動漫,唯美的古風,再加上玄幻的色彩,至於故事情節,有興趣的夥伴們可以親自去看一下,真的很不錯!廢話不多說,今天漫漫醬和大家聊聊動漫裡狐纏篇的兩位小攻受。狐纏篇的攻受分別是狐十二和道長,兩個人從認識到相愛,或者說真心相擁可是經歷了很多磨難。
  • 化龍記動漫未播先涼,只因它是耽美題材?
    又一耽美之作胎死腹中,連官博小哥都哭著走了。其實,我是沒怎麼看過這類的耽美之作的,之前聽說有靈契,有魔道,有渣反,有天寶,都是耽美動畫作品,無奈本人有點抗拒,雖然被人安利看過魔道,但也沒看完,所以寫得不好還請見諒。
  • 耽美文化的發展背後,是對男性的過度消費還是女性主義的崛起?
    微博上與其相關的超級話題閱讀量有33.1萬,粉絲量達到6.8萬。對於網劇,這個數據還是非常可觀的。扒一扒《鎮魂》背後的鎮魂女孩在《鎮魂》播出之前,憑藉小說IP與粉絲效應,該劇已經獲得了很大關注,播出之後,有很多網友評論說:「改編得亂糟糟的劇情,五毛特效,兩位男主演技拙劣。」
  • 國內耽美文化的前世今生
    按照這種定義,我國在很早就出現了這種類型的作品,如《三國演義》、《金瓶梅》等,但這些並不能和現代意義上的同人文化等同,現實中的「同人」具有強烈的 ACG(即動畫、漫畫、遊戲)風格,有時也會有娛樂圈和原著小說的同人作品,與之相對應的受眾為「同人女/男」。
  • 《化龍記》中,有哪些出場不多,但是很厲害的角色?
    《化龍記》是一部畫風與劇情都比較不錯的國產耽美漫畫,漫畫中有許多厲害的狠角色,一出場便是鎮壓全場,比如說男主窮天,第一次出現的時候,就將龍族的一些混混殺個片甲不留;還有師尊,收服窮天的時候更是綽綽有餘,兩人的武力值和才智自然是不在話下。
  • 人氣過40億的S級IP《靈契》又改偏,耽美題材影視化之路還有多遠
    對粉絲來說,自己心愛的小說或漫畫IP,被真人影視改編毀掉,已經屢見不鮮了。從早期的激憤的「給導演寄刀片」,到後期佛系的「我不看就好」,粉絲們的心態也在被迫進化。然而我們還是要問一句,為什麼受傷的總是粉絲,漫改網大,到底是成就了這些有無限潛力的IP,還是毀掉了它們?因為是耽美,所以改毀了?
  • 《化龍記》中三個鬱悶的人,最後一個很可愛!
    《化龍記》是一部畫風精良的國產耽美漫畫,漫畫中許多副線也能有不錯的劇情還有情感,比如說,狐狸篇當中,道長和狐十二之間的互動就比師尊和窮天的要多,而師尊和窮天也許只能是或在封面的一對,漫畫中的一些配角,也有的非常可愛的,今天就細數《化龍記》中三個鬱悶的人,不知道你喜歡哪一個呢?
  • 潮聲 | 為什麼大學生喜歡耽美?
    (《風與木之詩》漫畫)耽美實際上是一個相當寬泛的概念,一切體現唯美浪漫風格的事物都可以劃歸為耽美的範疇,中國近年也湧現出大量耽美題材的小說、動畫、廣播劇和視頻。由耽美文學改編而來的影視作品獲得了極大反響。
  • 「腐女」會引發潛力無限的耽美IP市場嗎?
    投資僅140萬的《逆襲》,楞是憑藉小鮮肉「青宇CP」《逆襲》開播當日就登上網絡劇「紅榜」指數「骨朵紅榜」。而國內首部耽美劇《類似愛情》的第二部《類似愛情2隻有我知》也在愛奇藝上取得了5859萬播放量的不俗戰績。
  • B站牽手晉江,耽美題材能為B站提供彎道超車的機會嗎?
    7月3日,B站與晉江文學城共同發布微博,宣稱雙方達成動漫、遊戲化戰略合作,首批授權作品為5部,分別是墨香銅臭《天官賜福》、淮上《破雲》、priest《殘次品》、語笑闌珊《你在星光深處》和巫哲《解藥》,授權金達數千萬元。有趣的是,上述IP清一色為耽美題材。事實上,B站想要「打通動畫與遊戲業務之間的聯繫」的想法由來已久。
  • 《化龍記》中,三個痴情的女人,都令人垂憐!
    《化龍記》中每一個角色都令人印象深刻,除了幾個主角之外,其他的一些配角也角色豐滿,比如說黃鼠狼,還有一開始的一些仙界小輩,道童們,心存善念,不得不說這部漫畫的設計的精妙。《化龍記》這部動漫給人的感覺是一部滿世界都是耽美的漫畫,其實也不盡然,這部漫畫中有三個為了自己喜歡的人願意付出自己一切的人,有哪幾個呢?
  • 有妖氣漫畫「耽美虐戀」等「網絡軟色情」泛濫被指影響未成年人 母...
    記者登陸有妖氣漫畫網官網發現,該平臺在首頁重要位置推薦了一部《心之繭》漫畫,漫畫預告稱該作品主題是「耽美虐戀」。據了解,「耽美」一詞引自日本動漫界,原意指唯美主義,但引入國內後,常用於描述「男性與男性之間的愛情」。除《心之繭》外,有妖氣漫畫網平臺上還有大量的耽美主題作品,如《樓上樓下》等。此外,該漫畫平臺還存在著《總裁契約情人》、《神級透視》這類標題、內容低俗的漫畫。
  • B站與晉江強強聯手,耽美小說動漫遊戲化第二彈,你都看過嗎
    再次等到了,繼上周B站與晉江文學網宣布了五部耽美小說動漫遊戲化後,又公布了四部耽美小說,作為腐生物的小夥伴們都要被這些作品炸成煙花了吧,近幾年隨著國漫隊伍的壯大,耽美向作品的市場也越來越大了,像是許多人期待已久的《魔道祖師》動畫,才剛剛開播,播放量現在都已經突破4個億了,如果這些宣布的耽美小說都動畫化了
  • 耽美網絡劇《上癮》大火,不畏懼被下架
    一而再爆紅,耽美劇捧人不要太容易  之前娛樂資本論曾討論過耽美真人網劇的出路與前景(《一部「耽美真人網劇」意外捧紅「青宇CP」,腐女的饑渴還會催生新的「網劇爆款」嗎?》),其實《上癮》並不是國內第一部耽美真人網絡劇,此前的《逆襲》就曾躥紅網絡,更早之前還有網絡大電影《類似愛情》。
  • 耽美動畫進階入門篇!
    《loveless》&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這是青山看的第一部嚴格意義上的耽美動畫,這是一部連深愛後宮動畫的老哥也稱讚的唯美到爆的動畫,雖然在此之前我是拒絕的
  • 腐向app「菠蘿飯」:主做耽美漫畫,讓你愉悅地撿肥皂
    於是「耽美」也就成了沉溺於美,「耽美」可是腐女在二次元世界裡的精神食糧。 許多新型消費形態的分析報導都指出,得宅男腐女者,得天下。宅男最核心重度的消費在遊戲和手辦,但宅男的消費特點是低頻,高ARPU值。而腐女則是四個屬性:買周邊(尤其是輕度的周邊)、買漫畫書、同人本、玩cosplay,儘管cos界的大V可能男女各半,但普遍玩cos的二次元人裡卻有70%是女性。
  • 小說素材——什麼是耽美,具體科普一下
    現在國內對於「腐女」的認識大多是三類中喜歡BL的女性。最近,「腐女」這個詞逐漸開始被動漫媒體所關注,甚至在不久前結束的C72(日本第72屆同人誌即賣會)上,腐女的勢力首次壓倒了御宅。但是,腐女一詞本身其實並不是新產物,它的誕生可以追溯到80年代或者更早。   有一種說法是,1978年發行的comicJUN創刊號是其根源,但也有相反的說法指出並沒有看到其中出現了「腐女」這個詞。
  • 耽美文化:「腐女」的狂歡,瓦解著男性中心主義的祠堂
    但2015年耽美網劇《上癮》的下架,卻使耽美文化與主流文化的對接,由本土化的自覺流變,轉向了求生存的適應性改造。 60年代後,演變為專指美型男性和BL小說與漫畫作品。其開山鼻祖是傳奇老太森茉莉。 90年代,耽美文化由日本經臺灣傳至中國大陸,世紀之交趕上網際網路的普及而異軍突起,這一時期日本經典的耽美漫畫與小說陸續被「勞苦功高」的野生翻譯組們接引進大陸網絡世界,助推了耽美文化在大陸的星火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