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IP到底能撬動多大市場?

2020-11-26 和訊

?新熵原創

作者 | 王鑫鑫  編輯 | 漢卿

當耽美文學以不同的姿態走近大眾,這個小而美的異託邦就註定難以再保持安寧。

《鎮魂》、《魔道祖師》的影視化出圈,讓資本愈發相信「耽美出頂流」這個偽命題,原本處於小眾和邊緣地帶的耽美文化在市場的推動下漸漸走出隔離區,成為資本追捧的寵兒。

「《撒野》又上熱搜了」,書粉們怨聲載道。

從確定影視化到選角、開拍,《撒野》的每一步動作都能在資本的渲染下引起大眾的喧譁,CP粉們迫不及待地為雙男主開超話,註冊「宇子丞說」後援會ID,搶佔「耽改101」超話廣場,書粉們則罵罵咧咧地表示「不約,勿蹭熱度」。

飯圈有人在狂歡,原耽圈有人在塌房。

據行業內所整理的不完全數據,國內已經有至少50部立項的耽改劇待拍待播,這意味著會有100個男主成為「頂流預備役」,堪比一整季101選秀選手的隊伍被網友戲稱為「耽改101」。

而在這50部待播雙男主劇中,有43部的IP來源為晉江文學城,其中不乏千萬級版權費的項目。細數之下,就連已經出圈的《魔道祖師》、《鎮魂》、《天官賜福》,未拍先火的《撒野》也皆是出自晉江。

既不是行業龍頭閱文集團,也不是被字節跳動看上的掌閱科技(603533,股吧),晉江文學城(以下簡稱晉江)卻意外地成為了國內耽美大IP的內容滋生地。

建構異託邦、晉江崛起 

如果要追根溯源,晉江並不是國內最早的耽美根據地。

上世紀90年代,受日本耽美同人漫畫的影響,耽美文化在中國悄然興起,並以小說、漫畫等形式在網絡空間紮根生存,早期的內容創作者和論壇建設者是國內耽美文學發展的最大貢獻力量。

相對於主流文學來說,「耽美文學」是創作者藉助網際網路建構的一種典型的「異託邦」文化空間。耽美小說專欄、論壇、網站的興起亦為具有相同喜好的群體建構了一個區別於現實空間又依託現實空間的「異託邦」。

1998年,sunsun(桑桑)等動漫愛好者建立了桑桑學院,一個動漫評論兼同人文學小站,起初主要發布日本動漫及其同人圈創作的資訊、評論等。專門設置的「耽美小島」是國內最早的耽美專欄。

1999年,一個叫露西弗俱樂部的網站成立,成立初期的露西弗只是一個社區的版塊,由於作者規模僅十來人,站內最開始以搬運臺灣耽美論壇的文章為主,人員壯大後才逐漸培養起原創作者,並做成獨立的網站。

作為大陸第一個專門的耽美文學網站,成立三年間,露西弗俱樂部誕生了風弄、清靜、月幽等第一批古早耽美原創作者,露西弗也一度被稱為「耽美界旗幟」。

「露西弗如日中天的時候,晉江還是個專門掃描分享臺版言情小說的不入流網站,這種言情盜文網站處於網文圈鄙視鏈的最底端」,一個露西弗曾經的老用戶這樣說道。

2000年之後,國內的耽美論壇漸漸多了起來,墨音閣、單行道、中間色、月夜下、西陸論壇均設立耽美版塊。其中,西陸發展尤為迅速,2006年前後,耽美文學幾乎佔據西陸的半壁江山。

然而,這些耽美的朝聖地最終都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取而代之的則是耽美界新星「晉江文學網」。

2003年8月,接管「晉江」論壇的黃豔明(站長)成立了「晉江原創網」(晉江文學城的前身),開始發布原創內容,晉江從論壇轉型為「女性向」文學網站,較早出現女尊和耽美類型小說,並在小範圍內興起。

不同於古早時期的耽美論壇和新興的言情小說網站,晉江是女性文學網站中唯一將言情、耽美、同人並重的網站。

20年來,無論是當初獨領風騷的耽美論壇還是同期聲勢頗高的女性言情網站,都逐漸被時代所淘汰,而晉江卻幸運地成為國內最大的耽美文學基地。

古早時期興起的耽美論壇在商業化的衝擊下漸漸走向沒落,這讓晉江有機可乘。大批知名作者和用戶遷移到晉江,晉江古早作者當時有個說法叫晉江三風,有風弄,風維,風起漣漪,後來又湧現妖舟、天籟紙鳶、大風颳過等耽美大神,優秀內容創作者為晉江帶來越來越多的黏性用戶,晉江也逐漸成為大陸原創耽美小說的重要陣地。晉江迎來了屬於它的巔峰時代。

這些年來晉江做過最倔強的事情便是保留了BBS時期的古老論壇,以及無論如何改版都依然常駐的耽美同人頻道。

「女性向」文化是晉江的底色。即使在政策不明朗的環境下,晉江也未曾放棄耽美版塊,其最大的讓步便是將耽美改為隱晦的「純愛/無cp」。而黃豔明也表示,晉江不得不低調,對於文學網站來說,政策是最大的風險。

2014年前後,言情小說IP的火爆點燃了文娛市場的熱情,網文IP化進程加快,隨著審美的多元化發展,《上癮》、《鎮魂》等耽美IP的成功變現讓資本又進入搶奪耽美IP的階段。

在IP盛行的年代,擁有priest、淮上、水千丞、非天夜翔、巫哲等大神級作者的晉江,幾乎壟斷了整個行業的耽美大IP。晉江出版影視庫頻道的出現,也意味著IP授權將成為主流商業化變現趨勢。

 資本的想像力空間 

2019年夏天,耽改IP劇《陳情令》讓騰訊賺得盆滿缽滿,僅超前點播便創收1.5億元,衍生演唱會直播收入預估超2億元,定製化在線專輯、衍生綜藝、國風演唱會的一系列玩法開啟了粉絲經濟浪潮下的新盈利模式。

大IP時代,網絡文學迎來了「資本盛宴」,內容變現成為勢不可擋的趨勢。

從好的方面來看,優秀的作品經過多渠道的IP授權改編能夠產生聯動性,延長IP產品的生命周期,提高價值增殖空間;從壞的方面來看,受IP概念熱的影響,市場上容易出現更多粗糙濫制的趨利性作品,而IP改編作品產生的不良影響也會反噬到上遊內容源頭。

相對小眾的耽美文學改編更是猶如行走在鋼絲之上,大改,根基龐大的書粉不買單,不改,則難以過審。

對於資本而言,耽美IP就像是潛在價值高卻難以開採的「金礦」。在利益的驅使下,影視公司寧願冒險也要掘金。但耽美IP能發揮出多大的市場潛力,還取決於資本的運營能力。

如果一個集團內部能實現跨界資源整合和鏈條互動,便能完成IP所有形態的授權改編,實現閉合式運營,而這往往需要強大的資本和渠道支撐。騰訊閱文內部孵化的IP作品尚能做到如此,外部購買IP則往往會受到上遊版權方的限制,因此許多公司只是購買單一渠道的版權。

上遊內容源頭IP授權的商業邏輯即「一源多用」,通過全版權運營,對IP進行多渠道跨界授權。

進入晉江的主頁面,版權專區會有一個影音推介專題,有成功籤約、作品展示、渠道介紹、專題展示四個模塊,成功籤約作品共有2400條記錄,其中包括相同作品的不同渠道授權。原創IP的版權合作渠道以影視、動漫遊戲、有聲讀物和廣播劇為主。

近兩年來耽美IP頗受市場的歡迎,在12部晉江千萬級授權作品中有10部為耽美作品,常駐VIP金榜NO1的《天官賜福》以4000萬的版權費授出,淮上的《破雲1》、《破雲2》也皆以千萬級版權費成交。

各大影視公司、視頻網站皆瞄準了耽改的商業紅利,紛紛加入耽美IP爭奪戰。手裡沒有幾個耽美大IP項目的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頭部影視傳媒公司。

以騰訊為首,企鵝影視與獺獺文化、慈文傳媒(002343,股吧)、中匯分別合作開發了《皓衣行》、《殺破狼》、《死亡萬花筒》等重點項目,騰訊影業與工夫影業共同出品《張公案》。優酷與磨鐵、慈文分別合作《天涯客》、《默讀》,愛奇藝與慈文聯合出品《囂張》。其他參與的公司還有歡瑞、光線傳媒(300251,股吧)、華策克頓、新湃傳媒、耀客傳媒等。

這些也只是頭部大IP,在「耽改101」劇目表中還有眾多待拍待播的中小型項目。然而,耽改劇的扎堆並不令人看好,不少人表示明年難出「博君一肖」這樣的頂流。

與耽改劇口碑形成鮮明反差的是耽美動漫以及耽美廣播劇。

近期,正在B站熱播的動漫《天官賜福》豆瓣評分8.9分,上線第一天播放量已經超過三千萬,追番人數高達293萬,自開播便一直霸佔了B站熱搜榜。

騰訊出品的《魔道祖師》也獲得8.9的豆瓣評分,而憑藉口碑出圈的《陳情令》與《鬢邊不是海棠紅》也只是7.7分和8.1分,撲街的《成化十四年》甚至低至5.8分。

耽美廣播劇的市場同樣不容小覷,據晉江的官網顯示,目前已有幾十部晉江作品改編成廣播劇和有聲讀物上架,其中《魔道祖師》《默讀》《破雲》《撒野》等均口碑不俗。

有人玩笑稱,晉江的耽美IP養活了貓耳FM和一眾耽美配音演員。

貓耳FM上架的廣播劇幾乎皆來源於晉江原創IP,純愛區熱度NO1的《魔道祖師》第三季播放量達1.7億,解鎖單劇需花費39.9元,底部打賞欄顯示已有16000多人打賞,總榜累計打賞第一名「愛墨香的翎婧」花費了42萬,氪金程度不亞於遊戲玩家。

反觀言情區,最高播放量僅1000萬不到,單部廣播劇價格也低於純愛區。

從燒錢程度來看,廣播劇和視頻網站遠遠不在一個層級,單個廣播劇花費的金額已相當於視頻網站的月度會員單價。儘管如此,內容製作精良且不存在妖魔化改編的廣播劇,用戶黏性和口碑遠遠高於耽改劇。

  井噴之後,走向何處?

從言情到耽美,資本哄搶IP的步伐就未曾停止過。在編劇市場遇冷的環境下,優質IP變成了香餑餑,購買和囤積IP則成為影視公司的「速效救心丸」。

然而,盲目囤積耽美IP不僅難解盈利困局,還容易消化不良並產生資源浪費。許多公司購買了優質IP的影視改編權後,卻因資金周轉、投融資困難而無力消耗,只能等待版權過期,或在到期之際匆匆拍攝製作,這在影視圈並不稀奇。

此外,不少公司買到IP之後,發現各種原因限制,幾乎無法進行影視改編,這也成為耽美IP最大的弊病。

其中,首當其衝的即政策紅線,耽美文化的特殊性使其難以從鐐銬中釋放出來。2018年火極一時的《魔道祖師》動畫被下架,外界猜測是耽美題材惹得禍,或者是原著粉絲人肉事件產生了不良影響,一言蔽之,下架事件給行業敲響了警鐘。

如何把握政策紅線與原著粉絲之間的平衡亦是耽改長期要面對的難題。國內對耽美文化的包容度還不足以支撐兩位男主角光明正大的談情說愛,這便意味著耽改劇只能呈現清一色的社會主義兄弟情。

此外,融資困難也是改編的一大障礙。耽改劇隨時被叫停的風險性讓一些審慎的資本望而止步,融資困難的中小公司便只能讓IP爛在手裡。據悉,已經立項的「耽改101」至今只有不到十部傳出正在拍攝的風聲,其餘似乎只是短暫地湊了個熱鬧。

最後,資本裹挾下的耽改劇大多打著男男cp的旗號來收割腐女經濟,被過度消費的耽美IP甚至淪為「娛樂至上」、「商業至上」的變現工具。當內容生產陷入負循環的怪圈,耽美紅利也難再收割。

在現有政策無法改變的情況之下,耽美IP如何盈利,成為了讓影視公司頭疼的問題。

事實上,內容改編和審查的矛盾並非不可調和,無論是觀眾還是原著粉,更看重的還是內容質量,想要借著男男CP紅利來收割腐女經濟的快餐垃圾沒有人吃得消。原著粉之所以對動漫與廣播劇抱有較高寬容度,正是由於其內容質量以及原著契合度足夠高。

當耽美IP影視化選角不受資本綁架,人設、世界觀與原著一致,且內容製作精良,書粉們是願意接受的。出圈的《陳情令》即是以口碑和質量取勝。

此外,不少耽美劇選擇了走正劇路線,強調主流價值觀,在內容和政策之間找到了平衡點。《鬢邊不是海棠紅》便是最好的例子,以戲曲文化與家國情懷為內核,利用民國傳奇故事和傳統文化本身的魅力來喚起年輕觀眾對於一個時代的懷舊和文化自信。這種改編,實際上已經不止於為了過審,而是開闢了一條強化主流價值、淡化同性色彩的正劇改編方向。

近幾年,版權出海也成為了耽美IP改編的一條出路。相較於國內耽改劇的敏感性,韓國、泰國、日本對耽美的態度則較為開放,這也為耽改劇出海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耽圈流傳著一句話「中國的耽美小說,韓國的耽美漫畫,泰國的耽美劇」。由耽美大IP改編的《陳情令》登陸了韓國、泰國、新加坡、越南、日本等多個國家,在泰國尤為受歡迎。繼亞洲之後,又在Netflix上線,遠播歐美,耽改劇出海已經成為變現的重要途徑。

然而不管是走正劇方向,還是出海探路,內容依舊是核心。

一邊是井噴的耽改劇,一邊是若隱若現的政策紅線,本就遊走在危險邊緣的耽改劇,再過度追求IP流量效應只會陷入惡性循環,扎堆的「耽改101」究竟是能打造出現象級爆款,還是淪為資本的自嗨,市場自會給出答案。

參考資料:

1. 王永芳:另類空間美學: 福柯「異託邦」思想的塑構

2. 李敏銳:消費文化與女性網絡文學的變奏

3. Dagou:《那麼年少》,GCORES專欄

4. 專訪 | 晉江文學城創始人黃豔明:IP時代的網絡文學「網感」很重要

5. 耽美IP | 少女的夢幻島,遊走在禁忌邊緣的「甜頭」市場

6. 百度貼吧、知乎、晉江論壇、天涯社區資料整理

END

「新熵」

網易科技態度風雲榜年度作者

今日頭條「青雲計劃」連續獲獎者

WeMedia 移動風雲榜年度十大人氣自媒體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新熵。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李顯傑 )

相關焦點

  • 「腐女」會引發潛力無限的耽美IP市場嗎?
    喜歡看腐、賣腐的女性被稱為腐女,她們是這類耽美片的絕對主力軍。簡單來說,耽美題材玩的就是想像力,試圖不斷滿足腐女對男男之間曖昧關係的幻想。《類似愛情》的導演陳鵬曾總結了腐女的四大特點:瘋狂,腦洞大,愛幻想,單純。腐女們能根據看到的內容自動腦補出並不存在BL關係,往往接受過良好的教育,有的還能創作同人文。
  • 260萬版權費採購耽美漫畫《化龍記》 國內耽美動畫市場空間有多大?
    此前騰訊就宣布將耽美小說《魔道祖師》、《人渣反派自救系統》、《帝王攻略》、《末日曙光》(原《2013》)動畫化的計劃,擁有很高人氣的《魔道祖師》將在2018年暑期上線播出。  對於這一題材存在的政策風險,如同耽美IP影視化時的處理手段一樣,通常是對劇情作一些處理。而除了動畫本身帶來的流量收益,市場更看重的還有耽美向作品受眾作為二次元核心人群的消費潛力。
  • 《撐腰》《道君》「雙頻」出擊,IP分眾化時代下誰能撬動市場?
    但這5.6%的比例卻置換了市場上一半以上的流量熱度。但隨著網文IP改編內容的井噴,單純依靠IP效應撬動原始粉絲積累的作品開始顯示出脆弱性:IP影視改編質量參差不齊,改編內容與影視市場出現隔閡,圈層壁壘無法打通。
  • 耽改劇《撒野》慘遭圍攻:利用耽美市場,卻否認耽美感情?
    原耽,顧名思義原創耽美,原創耽美小說是我國網絡文學的一個大分支,並且隨著時間其影響力日漸擴大,甚至有人說著名小說網站晉江就是靠耽美起家的。而耽改劇的含義既是耽美小說的改編劇。 最初《你丫上癮了》改編成電視劇《上癮》收到不俗的反響,這個時候整個電視劇市場還沒有意識到耽美自帶的流量足以支撐完整的產業鏈,直到18年夏天,耽改劇《鎮魂》大爆,一瞬間沒看過原著的也來自稱鎮魂女孩,這部劇不僅帶火了「兄弟情」這個說法,還讓朱一龍、白宇兩位主演一夜爆紅。
  • 流量與風險共存,耽美IP開發的「冰與火」丨IP鮮選
    耽美IP巨大的開發潛力和兇猛流量,仍在不斷發酵。在墨香銅臭的作品改編劇集《陳情令》取得巨大成功之後,其另外一部作品《天官賜福》改編的同名動畫最近在B站上線,從口碑和熱度來看,非常能打。
  • 利用耽美市場卻否定耽美感情?
    在過去,大女主戲一直是IP改編劇的主流,不過因為《鎮魂》、《陳情令》(沒有把《上癮》算在裡面是因為小編認為這部不算耽改)的接連爆火,資本市場在耽美這一塊嘗到了甜頭,一些名氣較大的耽美小說和動漫紛紛出售了影視版權,於是在2020迎來了一波耽改劇的熱潮。
  • 「IP奧斯卡」撬動萬億市場,閱文千億市值只是山半腰?
    這場看似商業的頒獎活動,其開啟的不僅是撬動中國IP萬億市場的大幕,還有中國文化復興的一條長路。▌ IP生態鏈的「縮影」這場「IP奧斯卡」,始於2015年,今年是第三屆,閱文集團與湖南衛視聯合推出。聽說,昨晚眾多粉絲的捧場讓這場盛典的收視率飆升。
  • 硬體廠商扎堆玩電競 市場潛力到底多大
    早些年,顯示器市場推廣「電競」概念的廠商並不多,但隨著電競市場的火爆,各個品牌都爭相進軍,要在電競市場分一杯羹。尤其是在今年,市場上的電競產品一下子都冒了出來,成為各個品牌著力宣傳的旗艦型號。硬體廠商扎堆玩電競 市場潛力到底多大    各個顯示器品牌對於電競產品的關注點卻各有異同。
  • 市場風向新變化:IP始終是影視作品改編過程中的光環
    「玄幻」「大女主」向「耽美」和「現實題材」轉變 在影視作品改編過程中,IP本身就是一重光環,能對作品進入市場起到良好的奠基作用。曾有一段時間,業內流傳著某些演員非IP劇不接的玩笑話,足證IP在撬動一部項目過程中發揮的重要意義。 資本市場是狂熱的,但也不代表市場上的所有買家都是「傻白甜」。
  • 耽美寫作與市場秩序:非法經營罪在懲罰什麼?
    近日,因為私自通過淘寶店家印刷並出售自己的小說(亦稱「個人志」),耽美文學寫手「深海」被同行舉報,後因涉嫌「非法經營罪」被拘捕。此案在網絡文學圈中引起強烈震撼。非法經營罪是經濟領域中的「口袋罪」,其前身是1979年刑法規定的投機倒把罪。
  • 從耽美劇到耽改劇,劇中的兩位男主到底啥關係?
    畢竟自從《上癮》後,《鎮魂》《陳情令》的爆紅標誌著這是一個影視藍海,如今《皓衣行》《撒野》《默讀》等多部知名的耽美小說也已經提上了影視化進程。然而從耽美到耽改的路上,還有多少禁區需要規避?如何照顧好原著粉和新觀眾之間的心理平衡?如何讓大眾接受這原本小眾的藝術設定?「耽改劇」要想真正在市場上立得住,還需要更多努力。
  • 人氣過40億的S級IP《靈契》又改偏,耽美題材影視化之路還有多遠
    然而我們還是要問一句,為什麼受傷的總是粉絲,漫改網大,到底是成就了這些有無限潛力的IP,還是毀掉了它們?因為是耽美,所以改毀了?網大《靈契》改編自同名漫畫,是騰訊動漫的熱門IP之一,原著的人氣超過40億,絕對的S級IP,多次登上月票榜前十甚至第一。
  • 【線上活動】耽美文化線上討論&分享會
    當耽美在文化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當耽美作品成為許多人閒暇時消遣的一個選擇時,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疑惑:什麼是「耽美」?我覺得某一部BL小說挺不錯的、那我算腐女嗎?男生會看「耽美」嗎?現實生活中的gay也是這樣的嗎?為什麼創作耽美作品的大多是女性?等等……本期線上討論會我們想邀請大家一起來分享自己和耽美及耽美文化接觸的經歷,討論耽美作品在市場中的「繁榮」及其背後可能存在的含義。
  • 從《假偶天成》熱播看泰式腐劇模式,中國會丟失耽美劇集市場嗎?
    同為耽美題材影視作品,來自泰國的《假偶天成》顯然更受中國腐女的青睞。中泰的耽美劇模式到底有何不同? 社會主義兄弟情VS 泰腐顏值天花板 「流量迭代,資本入局,有誰還能記得當年的『青宇CP』、『瑜洲CP』呢?不過是時代的眼淚罷了。」
  • 同樣是改編原著,為何《武動》《鎮魂》《媚者》能差這麼多
    大ip時代有越來越多的小說改編成電視劇,當然,無論是對於原著粉明星粉絲還是很多關注於好劇的影迷們都覺得這是,一件最好不過的事情。但是隨著在2018年後半年,諸多網劇登上大銀幕的同時,卻讓人們看到了也許就是因為網劇改編的多了,好壞參差不齊,也讓人們在質疑,到底什麼樣的改變才算是最經典的?
  • 讀書|耽美推薦第一彈by葉海市
    文多,魚龍混雜,魚多龍少,但凡能跑出的類型爆款也一定是文中龍鳳,因為都是市場競爭下大浪淘沙的產品,紅,一定是有道理的。正因為網文種類太多,作品也太多,我決定分類介紹。第一次先講耽美這個大類,無他,喜歡。沒接觸過的人喜歡問,女孩到底為什麼愛看耽美?首先要明確的是,耽美小說仍然是談戀愛小說,只不過主角從一男一女換成倆男的。
  • 法治的細節︱耽美寫作與市場秩序:非法經營罪在懲罰什麼?
    近日,因為私自通過淘寶店家印刷並出售自己的小說(亦稱「個人志」),耽美文學寫手「深海」被同行舉報,後因涉嫌「非法經營罪」被拘捕。此案在網絡文學圈中引起強烈震撼。非法經營罪是經濟領域中的「口袋罪」,其前身是1979年刑法規定的投機倒把罪。
  • 手機上能使用動態ip嗎?
    在這個網際網路時代裡,許多業務流程都集中化在移動網際網路上邊了, 一臺能上網的手機可以創造無限的價值,手機上能使用動態ip嗎?如何使用?答案是肯定的,動態ip地址所指的是必須時才完成ip地址分配的方法,動態ip和靜態數據ip相對性的。
  • 譚旭光的「戰略槓桿」:撬動東南亞市場
    9月7日-8日,山東重工·濰柴動力東南亞市場渠道會議在新加坡召開。譚旭光指出:要創新模式,共享平臺、協同作戰,加快東南亞市場戰略目標落地。再創「譚旭光奇蹟」  布局東南亞,再創「譚旭光奇蹟」  東南亞是濰柴的傳統優勢市場,也是濰柴全球布局的戰略市場。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譚旭光帶領第一代「濰柴外貿人」,在東南亞跑訂單、建渠道,創造了10年增長200倍的奇蹟。
  • 明確出發點和落腳點 找到撬動市場著力點
    要明確發展鄉村旅遊的市場主體,規範市場監管,真正通過市場化運作實現鄉村旅遊業長效運營。要找到能撬動市場的著力點,結合實際集中力量打造幾個亮點,之後再逐步推廣。樅陽縣名人故裡遊要抓住名人這一亮點特色,結合山水資源,通過論證,選擇最具代表性的典型,由點到線逐年增加,將樅陽縣名人文化資源串聯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