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千億機遇近在眼前 「空中計程車」距我們還有多遠?

2021-01-10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無人機千億機遇近在眼前 「空中計程車」距我們還有多遠?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之下,無人機市場的需求風向可能短期內有所轉變乃至延展,但長期來說,「空中計程車」一直會是不少企業正納入長期規劃的願景。

在近日舉行的2020第四屆世界無人機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在演講中指出,2019年9月,國務院批准印發《交通強國發展綱要》,這讓通用航空迎來了歷史性發展的新機遇。而無人機是通航和應急救援的重要裝備,行業要牢牢抓住這個新機遇。

據預測,到2023年無人機行業市場規模有望超過千億元,年複合增速超過60%。

在目前已經被逐漸培育起來的消費級無人機和農業無人機領域之外,空中集群表演、物流運輸等場景的無人機應用需求正在逐步出現。

當然,看起來遙遠的「空中計程車」早已成為諸多無人飛行器類公司的研發方向。峰飛航空科技高級戰略副總裁蔣俊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專訪時指出,與商用的有人操縱大飛機不同,載人無人飛行器採用的零部件數量遠遠少於前者,在核心的電池能量密度方面,國內也有一定研發優勢。

「當前行業對於載人自動駕駛飛行器研發和關注的熱度類似於2016-2017年的無人駕駛汽車;從落地實現的進程來看,考慮到國家民航局層面在積極推動,提出相關示範區概念,這可以類比到無人駕駛2018-2019年的水平。」他總結道。

無人機的快速增長期

根據劉大響的介紹,世界範圍內的無人機市場主要集中在北美和歐洲地區。分別佔比54%和30%,亞洲地區佔比9%。

未來全球無人機將迎來快速增長階段。保守估計,到2025年達到700億美元規模,年均複合增長速度超過30%,而美國仍然會是全球最大的無人機市場。

不過國內市場也在近些年快速發展起來。據中國航空運輸協會通航分會統計,2019年我國共有7149家無人機企業獲得了民用無人機駕駛航空器經營許可證,交易規模突破500億元人民幣。

據深圳市彩虹鷹無人系統研究院調查預測,今年全球民用無人機市場將達200億美元規模,比去年大幅增長,主要因素是疫情影響,未來無人機的應用將更加多元化。

實際上對於無人機行業來說,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柄雙刃劍,一段時間的謹慎出行可能抑制了消費級市場的應用需求,但同時也推動了其在不同領域的應用傾斜。

蔣俊向記者表示,疫情過後發現諸多行業對無人機的需求量更大了,包括物流、消防、巡檢等領域。尤其當遇到緊急情況時,無人機可以代替人工快速飛行並開始工作。

集群表演在這兩年也逐漸成為一個關注重點,不少無人機企業都在此領域深耕。

一飛智控創始人齊俊桐就認為,「自主化、智能化、集群化」將是無人機發展的趨勢。在前述大會上,該公司發布了新一代集群表演無人機「敏捷蜂Ⅱ型」。據悉,未來幾年公司將圍繞無人機集群控制技術和智能化做更深入的探索。

一飛智控COO張思奇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無人機集群表演在市場上已經有2-3年的探索,但一飛智控認為,這類市場依然處在剛剛起步階段,未來會很有前景。舉例來說,集群表演可以與煙花表演互補發展,被應用到各種公司、政府等的慶典活動中,以及景點的日常風景中,目前落地的場景都還只是冰山一角。

據她分析,當前公司在新產品開發時面臨的難點在於,要在公司掌握的核心技術中研判,這些技術是否都要用到集群表演上。

無人機的尺寸大小、續航時間,這都需要綜合市場需求和技術能力進行取捨。張思奇表示,內部團隊考慮到,產品要為未來的競爭力儲備,續航時間長會帶來不一樣的商業模式。

「規模較大的無人機會有技術限制,影響到飛行速度,現在技術升級後,可以更好表達藝術性。」她續稱,不要小看5G技術,隨著將來通信流量通道大幅抬升後,無人機的應用場景可以愈發被拓寬,沒準可以藉助無人機在天空完成直播,偏遠山區也更有可能享受到大流量數據傳輸帶來的生活裨益。

「我們希望藉助通信的打通,推動巡檢、無人大飛機的落地,目前的通信流量限制一定程度制約了無人機行業的發展。」張思奇表示。

她向記者介紹道,該公司對未來發展劃定了四個方向:編隊集群表演、物流解決方案、巡檢解決方案、有人機改造的大飛機。在此過程中,公司會考慮先做成一條成熟的產品線,把商業模式和技術積累流程跑通,再來「養」其他產品線。

張思奇表示,公司目前在物流和巡檢方案方面都已有技術積累,但相關產品尚未達到商業化程度,且相關行業應用也尚不健全。「現在大多數時候是我們幫助定製解決方案,這需要的不只是一臺無人機,是很多架無人機每天在幾百公頃的土地上巡檢、收集數據,然後調教、定製方案。」

對大型有人機進行改造雖然目前行業還不成熟,但需求持續存在。張思奇舉例道,在森林防火場景中,使用無人的大型飛行器就可以讓人力成本下降。

「從有人機到無人機的改造,核心的很多控制原理和算法都是相通的。」她表示,公司接下來已經設立分公司,針對性進行研發準備。

載人自動駕駛飛行器願景

面向未來,研發出能夠載人的無人飛行器,實際上是諸多行業公司都在探索的方向。

上海峰飛航空科技在大會上發布了垂直起降智能飛行器V400信天翁。據稱,公司的戰略是以大型智能物流飛行器+「空中計程車」自動駕駛載人飛行器為主要產品布局,構建空中物流運營系統和空中立體出行方式。

峰飛航空科技高級戰略副總裁蔣俊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專訪時指出,相比地面自動駕駛,空中計程車會相對容易實現一些。目前核心的難點在於監管和法規等的規範。

從技術端來說,載人飛控必須要符合適航要求,這是一個較大的門檻。公司選擇先在物流無人配送方面積累性能和航時等經驗,在此過程中通過逐步迭代,讓產品可靠性更高。

此外,載人飛行器的研發需要很大投入,通過前期在巡邏、測繪、消防等獲得的經驗和現金流,也能更好反哺對載人產品的落地。

「我們是定位為航空器的公司。載人這個目標實現時間會比較長,所以我們考慮先載貨、再載人。載人是未來最大的市場。」他指出。

蔣俊向記者介紹,目前公司旗下有五類產品,分別根據載重量不同,用於巡線巡邏、高原測繪;用於消防滅火;物流運輸、應急救援或國防;以及大型物流和載人飛行器。蔣俊介紹,公司今年會推進載人飛行器的首飛。

實際上早在20世紀初期,行業就在設想造出「飛機+汽車」概念的飛行產品,但後來發現這一形態很難實現,此後的行業研發方向便變成了「電動垂直起降飛行」模式,實現點對點運輸。

若未來這個模式真正實現,將不需要跑道,甚至可以在建築的樓頂、空曠的公園平地上實現升降。

蔣俊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介紹道,在載人無人飛行器方面,行業出現了不同的技術路線。有公司選擇以多旋翼式的無人機實現這一目標,峰飛航空則是選擇以複合機翼形態。當前正是這兩類方向,共同推動著「空中計程車」這一願景的發展。

「我們認為,長距離的運輸需要複合翼、傾轉旋翼,後者設計難度更大。」蔣俊指出,考慮到成本、適航和未來應用場景落地的需要,公司選擇了複合機翼的路線。

載人無人飛行器的難點在於飛行器設計結構,這會影響到啟動效率;此外是適航能力,在產品開始設計時,就要為此準備。「我們希望載人無人飛行器產品在2025-2030可以進行商業化、規模化運營。」

他進一步指出,公司目前在這類產品的研發重點在於搭建飛行平臺,公司提供飛機產品,通過與上下遊合作,協助具體行業進行改造,並設計相應符合需求的平臺產品。在此過程中考慮到推動落地應用,也不排除會先專注於某個具體場景進行細化。未來則會推動集成飛行平臺+載人落地。

相比海外目前的發展趨勢,蔣俊告訴記者,考慮到國內在電動化方面的成熟度更高,因此在該領域的研發也相對有優勢。

「中國目前研發的電池能量密度更高,在產業鏈環節方面也有優勢,因此可以加快『空中計程車』在國內的推進。當然核心還是人才,包括飛行器設計、算法相關的人才加入;而國內工程師更拼。中國的研發和成熟速度比國外成熟很多。」他總結道。

(作者:駱軼琪)

相關焦點

  • 杜拜測試"空中計程車",外觀就像一個大號無人機
    starts testing flying taxis) 網易科技訊 9月2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 本周一阿聯杜拜市進行了一次飛行測試,據官方宣稱其將會是世界上第一個提供無人機計程車服務的城市
  • 《星戰風暴》下次開服 距我們還有多遠
    原標題:《星戰風暴》下次開服 距我們還有多遠   《星戰風暴》是2015年國內首款新時代機甲格鬥手遊,起點白金作家骷髏精靈親自授權,實力團隊創作,是今年最不容錯過的S級正版手遊大作!   小夥伴們看到各位工作人員這麼勞累的開發遊戲,也都紛紛發表了慰問的話語,工作人員在看到各位小夥伴的親切慰問時,一個個滄桑的老眼內瞬間布滿了水霧,但在水霧凝聚的同時,轉身低下頭去,嘴角不經意間微微上翹了一下,同時緊握滑鼠的右手迅速抬起,在眼前擦拭了一下
  • 「彩虹」距離「死神」無人機有多遠
    (原標題:「彩虹」距離「死神」有多遠)2001年10月,一架美軍「捕食者」無人機在阿富汗上空發射飛彈摧毀了一輛塔利班坦克,這是偵察無人機首次在實戰中成功實施火力打擊自此,無人機發展翻開了新篇章。在這點上,美國人無疑走在了最前列。當世界各國還在追趕「捕食者」時,性能更加強勁的「死神」已悄悄降臨,使美國空軍仿佛找到了冷戰後笑傲藍天的感覺。無人機一時成為新的空中殺手。2013年9月,珠海航展上驚豔亮相的「彩虹-4」無人機向世界展示了我國先進的無人機設計製造水平。
  • 中國首家「空中計程車」無人機公司億航智能赴美上市招股書曝光
    猛獸財經消息,中國首家「空中計程車」無人機公司億航智能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美股IPO招股書,以下是猛獸財經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官網上翻譯的億航智能美股IPO招股書,供投資者參考~~一、億航智能公司歷史及架構
  • 距離太陽能無人機提供網絡服務還有多遠?
    據了解,這款無人機將適用於高海拔和長時間的飛行。所以,業內人士猜測,波音公司也正在計劃打造類似於Facebook及Google的高空太陽能無人機,波音希望這款無人機能夠取代衛星,提供遠距離通信服務,這可能也是波音公司進軍網際網路公共服務市場的一次嘗試。
  • 大疆2020年新品還有什麼、8架「翼龍II」無人機出口………
    1、大疆2020年還有新品將發布?年還有新品將發布?舒爾曼(Brendan Schulman)在自己的個人推特上暗示,還有DJI產品將在2020年發布。新的DJI產品會是什麼?大疆什麼時候會發布呢?最有可能的是DJI FPV無人機,我們最近看到了一些洩露的照片(DJI FPV無人機VR眼鏡和遙控器諜照曝光)。DJI FPV無人機可能是一個新的DJI FPV系統,帶有新的遙控器。
  • 亞馬遜布局「空中航母」無人機艦隊
    試想一下,未來「雙11」瘋狂購物的貨品是由「空中航母」部署無人機艦隊飛速送往你家中的,親,你準備好了嗎?這可不是什麼異想天開的想法!近日亞馬遜公司曝光了一項專利。雖然該專利早在2016年4月就被正式授予,但該專利計劃近日才在美國專利商標局網站上公開發布。
  • 以色列「空中騾子」無人機首次成功開展無系留飛行
    據以色列《防務升級》2016年1月4日報導,2015年12月30日,以色列城市航空公司(Urban Aeronautics)子公司——戰術機器人公司研製的「空中騾子」(Airmule)垂直起降無人機首次在以色列米吉多軍用機場成功進行了無系留飛行
  • 前瞻無人機產業全球周報第12期:法國空客推出空中「飛的無人機」
    它涉及傳感器技術、通信技術、信息處理技術、智能控制技術以及航空動力推進技術等,價值在於形成空中平臺,結合其他部件擴展應用,替代人類完成空中作業。進入21世紀,隨著輕型複合材料的廣泛應用、衛星定位系統的成熟、電子與無線電控制技術的改進、多旋翼無人機結構的出現,無人機行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 韓國無人機產業規模超4500億韓元
    隨著「非接觸」產業紅火,韓國大力發展機器人教育、無人機等。自今年疫情發生後,韓國諸多傳統產業面臨壓力。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韓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均為負增長;韓國央行連續三次下調今年GDP增長預期。為緩解疫情衝擊,韓國政府推出名為「韓版新政」的經濟發展規劃,計劃5年內投逾千億美元,重點推動數字經濟和綠色經濟。
  • 美軍開發潛射無人機,發射管直徑3英寸,空中定位敵艦展開攻擊
    長久以來,美軍的潛艇部隊一直強調在太平洋地區採用防區外打擊的戰術,隨著遠程魚雷和反艦飛彈開始裝備部隊,近期,美軍潛艇部隊正在謀求開發「潛射無人機系統」(SLUAS),希望從空中擴大潛艇的攻擊範圍。
  • 無人機在空中完成平穩的航行,需要用到哪些傳感器
    無人機在空中完成平穩的航行,需要用到哪些傳感器2020年12月03日 14:37除了幾種傳感器外,隨著特殊機器人的發展趨勢及其主要用途的擴展,其他傳感器如機器視覺系統、光學鏡頭等也在無人機中使用。
  • 「閩系黑馬」大唐IPO上市在即,距千億目標還有多遠?
    實際上,大唐要完成千億霸業,在房企集中化加劇之際,就必須一路狂奔。去年以來,大唐頻現成渝等國家重點區域核心城市拿地現場,加緊擴充土儲。大唐此次赴港IPO上市,毫無疑問就是要擴充國際融資渠道,助其在全國拿地擴張,面向千億計劃繼續奔襲。
  • 無人機搭配VR頭顯 FLYBi讓你在空中自由飛翔俯瞰美景
    無人機FLYBi如果你也想體驗一下像鳥兒一樣徜徉在空中飛翔是什麼感覺,那麼除了滑翔跳傘之外還有一種更安全的選擇,那就是無人機。通過FLYBi配套的專用虛擬實境頭戴設備,我們可以通過頭部的動作來控制無人家的拍攝角度,並且用第一人稱鳥瞰地面,仿佛真的飛翔在空中一般。FLYBi是世界上首款配備頭部追蹤功能的無人機,並且通過專門的虛擬實境設備來實現虛擬實境視頻體驗,甚至還可以和朋友分享自己的空中冒險,探索蔚藍的天空。
  • [視頻]無人機套了根繩子:變身空中懸浮的瞭望塔
    (原標題:[視頻]無人機套了根繩子:變身空中懸浮的瞭望塔)
  • 韓媒:韓國大邱試飛載人「空中計程車」 飛行器由中國企業製造
    本文轉自【人民網-韓國頻道】;韓國大邱試飛載人「空中計程車」 飛行器由中國企業製造【組圖】 據韓聯社報導,11月16日,韓國大邱市試飛「空中計程車」,展示並檢測空中飛行技術應用等(編譯:實習生 張映東 圖源:韓聯社)韓國大邱試飛載人「空中計程車」 飛行器由中國企業製造【組圖】【2】 韓國大邱試飛載人「空中計程車」 飛行器由中國企業製造【組圖】【3】 韓國大邱試飛載人「空中計程車」 飛行器由中國企業製造【組圖】【4】
  • 對話航拍攝影師 | 王智偉:航拍可以用空中視角俯瞰眼前世界
    在過去的一年中,眾多的江西航拍攝影師們,藉助無人機飛躍高空,以空中視角,俯瞰贛鄱大地 、航拍江西新聞,為我們留下了許多精彩的航拍畫面。新一年,江西首個航拍新媒體專欄空中看江西推出航拍人物專訪系列——「對話航拍攝影師」,讓我們一起走近江西的航拍攝影師們,聆聽他們的航拍故事,為航拍愛好者分享、交流無人機航拍的創作心得和拍攝經驗。
  • 順逆無懼,方與夢想「無距」
    就在「北上廣深」憑產業基礎雄厚、配套完善、高校集中等優勢,穩居無人機企業投資註冊首選之地時,也有一大批資金和人才,選擇北上,加入瀋陽無距科技的戰隊。 無距科技何德,引英才來投?無距科技何能,要在競爭更加激烈的未來,抓住機遇,掌握命運?
  • 發展提速 無人駕駛離我們還有多遠?
    隨著越來越多的自動駕駛汽車服務上線測試運營,無人駕駛汽車普遍應用於生產生活的場景離我們到底還有多遠?  重點規劃 國家政策布局引領  無人駕駛技術(亦稱自動駕駛技術)被認為是未來人工智慧發展的重要突破口,在當今網際網路、大數據等技術突飛猛進的浪潮下,國家也將無人駕駛劃入重點規劃層面。
  • 被恆瑞甩開的復星醫藥離千億美元市值還有多遠?
    根據  WIND  數據統計可看出,復星醫藥的商譽由  19  筆資產收購構成,然而在這些資產當中,公司僅公布國內資產錦州奧鴻藥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奧鴻藥業」),還有就是海外資產的  Gland Pharma Limited  (以下簡稱「  Gland Pharma  」)。 正是這兩筆資產的收購,復星醫藥的商譽出現了大幅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