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提速 無人駕駛離我們還有多遠?

2021-01-09 株洲傳媒網

  新華網北京7月3日電(張熙錦)6月底,上海智能網聯汽車規模化載人示範應用啟動,滴滴出行首次面向公眾開放自動駕駛服務。5月,河北滄州經濟開發區開放第二批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路網,將載人自動駕駛區域推進到滄州主城區,市民或遊客可通過微信公眾號「滄州雲圖科技」進行試乘預約參與體驗。 

  隨著越來越多的自動駕駛汽車服務上線測試運營,無人駕駛汽車普遍應用於生產生活的場景離我們到底還有多遠?

  重點規劃 國家政策布局引領

  無人駕駛技術(亦稱自動駕駛技術)被認為是未來人工智慧發展的重要突破口,在當今網際網路、大數據等技術突飛猛進的浪潮下,國家也將無人駕駛劃入重點規劃層面。

  2015年國務院印首次提出智能網聯汽車概念,明確將智能網聯汽車列入未來十年國家智能製造發展的重點領域。

  2016年6月,工信部批准建設的國內首個「國家智能網聯汽車(上海)試點示範區」封閉測試區在嘉定上海國際汽車城正式運營,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驗證和智慧交通示範。

  2017年4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門聯合發布的《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中,將自動駕駛汽車列為重點任務之一,並提出要加快推進自動駕駛汽車法規體系建設。同年7月,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將自動駕駛汽車列為重點培育的八大智能產品的首位。 

  2018年4月,工信部發布《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範》,明確測試主體、測試駕駛人以及測試車輛應具備的條件。全國眾多城市陸續出臺本地自動駕駛汽車道路測試管理方案。12月,工信部發布《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行動計劃》,表示將加快構建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評價體系,建立健全智能網聯汽車生產準入管理制度。為大規模測試示範和商業化應用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

  去年9月,上海頒布國內首批智能網聯汽車載人示範應用牌照,標誌著國內先行企業探索無人駕駛汽車商業化運營的開端。目前,北京、上海、深圳、江蘇、長沙、重慶等各地均已經開放自動駕駛車輛路測。

  從技術探索,再到市場化和商業化試運營,無人駕駛汽車逐漸走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搶佔先機 機遇與挑戰並存 

  作為汽車技術未來發展的風口,無人駕駛汽車也成為眾多企業重點關注的對象。目前具有自動駕駛測試牌照的企業既有像百度、騰訊、阿里巴巴這樣的網際網路巨頭,也有北汽、上汽、寶馬、奧迪、一汽、廣汽、吉利、東風此類傳統汽車製造企業;既有滴滴這種網際網路出行公司,也有文遠知行與小馬智行等科創公司。為了搶佔新一輪技術變革的先機,各企業均積極參與無人駕駛技術的研發和汽車道路測驗。

  今年3月,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長安汽車智能化研究院智能駕駛所所長梁鋒華駕駛具備L3級自動駕駛功能的長安UNI-T,在重慶參與了一場23公裡的開放道路實驗。長安汽車也成為中國首個在開放道路進行L3級自動駕駛體驗的乘用車企業。4月,百度Apollo無人駕駛計程車服務於長沙正式上線,在開放道路智能駕駛示範區內,長沙用戶通過百度地圖和百度APP預約,迎來了自動駕駛出行體驗。 同樣的,5月份,東風汽車與中遠海運聯合開發的無人駕駛貨櫃卡車通過了實際生產運行試驗,與此同時,東風汽車集團的自動駕駛物流車隊、自動駕駛環衛車等幾十輛智能網聯汽車也在示範區內進行測試運營。表明無人駕駛技術在國內已經開始在乘用車和商用車領域的應用。

  但是,無人駕駛技術離真正走進日常生活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其中既包括技術瓶頸,也有法律法規的限制。

  首先,安全問題是限制無人駕駛汽車廣泛應用的最大障礙。近日,特斯拉model 3就在臺灣發生了一起由於自動輔助駕駛系統故障導致的車禍,作為自動駕駛領域的巨頭,特斯拉近年來頻出事故,不得不讓人對自動駕駛目前的安全性產生擔憂和質疑。難以識別相對靜止物體,這其中涉及到視覺算法、雷達、攝像頭等技術性難題,在短期內難以得到有效的解決。

  其次,國家目前出臺的相關政策基本上都是綱領性文件,僅僅涉及到無人駕駛的戰略規劃,以及相關法律法規體系的建設目標,尚未觸碰《道路安全法》等法律層面的實質性修訂和撰寫。無人駕駛汽車的上路運行目前只能限制在封閉道路區域和智能網聯路測專用道中,而且當前國內的政策法規還沒有開放L3級自動駕駛車型上路行駛。無人駕駛法律法規的完善和修訂,相關的倫理規範的界定,也充滿了嚴峻的挑戰。

  再次,無人駕駛汽車還面臨著投入高、回報周期長,產業鏈長,盈利難等困境。在行業協同方面,無人駕駛涉及到人工智慧、地圖定位、晶片製造、車輛製造等領域的共同開發。此外,國內相應的配套基礎設施也不夠完善。

  可以說,無人駕駛汽車的應用目前來到了一個關鍵的瓶頸期,在進步和發展之中又蘊含著一個又一個難關。 

  潛力巨大 無人駕駛前景展望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最新發布的《無人駕駛汽車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到2021年,預計全球無人駕駛汽車市場規模將達70.3億美元;到2035年,預計全球無人駕駛汽車銷量將達2100萬輛。參考龐大的汽車銷量數據,中國也有望成為最大的無人駕駛市場。

  隨著5G技術和人工智慧技術的不斷突破,無人駕駛也將更加智能化,顛覆人們的駕駛方式和生活方式,而智能化、網聯化的無人駕駛技術無疑會掀起汽車產業的劇烈變革,實現汽車產業的結構升級,同時給汽車經濟的擴張打開更大的想像空間。

  除了汽車行業的內部變革,無人駕駛技術還將協同出行行業、物流行業引領交通運輸領域新的革命。在計程車、網約車等個人出行領域,百度、滴滴、曹操出行都在積極布局無人駕駛,一方面節省人力成本,另一方面提升管理運營效率。在公共運輸領域,無人駕駛技術不僅能夠應用於公交車,還將進一步探索鐵路系統,從而推動智能交通發展。而無人物流則是未來物流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無人駕駛技術的應用會使貨運車輛完全自動化,將其納入智能化運輸網絡,使運輸在智慧物流的計算和調度下全面無障礙執行。同時無人物流可以實現複雜場景中更加靈活的物流運輸,從而極大提高配送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整體競爭力。

  無人駕駛技術還能夠集中應用於環衛、工程、安防和移動零售等領域,例如無人駕駛清掃車、挖掘機、巡邏車、消防車等,使勞動密集型產業實現全自動、精細化和高效率升級。此外,伴隨移動通信技術、網際網路技術和新能源的快速發展,無人駕駛汽車將給眾多相關傳統行業,例如保險行業、城市規劃、房地產行業帶來巨大變革,徹底顛覆未來的產業格局,重新塑造人們的生活。


相關焦點

  • 從政策推進到落地 無人駕駛到底離我們還有多遠
    2020年4月2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首次對新基建的範圍進行界定,指出新基建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三個方面,明確了新基建的範疇。眾所周知,5G、人工智慧、智能網聯、無人駕駛成為新基建的重要代表。伴隨政策向前推進,無人駕駛的浪潮將被推向一個全新的高度,無人駕駛也從此前的單車智能,延伸至基於車路協同的智能網聯汽車場景。
  • 無人駕駛技術離我們有多遠?
    機械視覺也可以稱作為環境感知,是無人駕駛汽車最重要也是最複雜的一部分。無人駕駛車輛的環境感知層的任務是針對不同的交通環境,對傳感器進行合理的配置、融合不同傳感器獲取的環境信息、對複雜的道路環境建立模型。無人駕駛系統的環境感知層分為交通標誌識別、車道線的檢測與識別、車輛檢測、道路路沿的檢測、障礙物檢測以及多傳感器信息融合與環境建模等模塊。
  • 在5G元年中,我們距離真正的自動駕駛還有多遠?
    我們都知道,5G作為第五代通信技術,下行和上行速度已經超越了光纖,但就像3G時代普及了電子書,4G時代帶來了短視頻,那5G時代能為我們帶來什麼呢?  圖片來自於知乎@鎖博士偶然的機會,在知乎上看到了一條非常有意思的吐槽,3G時代就在說即將迎來無人駕駛;4G時代在迎接無人駕駛;到如今5G時帶來臨之際又在迎接無人駕駛。
  • 無人駕駛距離我們有多遠
    大家在行車路上一定會發現這些車輛,車頂放著一個機器在路上行駛,這些就是無人汽車的測試車輛。5G網絡已經全面鋪開,網絡的變化其實大家在不知不覺中更替。5G主要還是體現在其他方面有著相當大的便捷,無人駕駛汽車就非常需要5G網絡的支持。無人駕駛在AI的控制下汽車安全行駛並應對各種路況平時開車時總是會碰到有些車輛橫衝直撞還有一些車龜速行駛在尖峰時段造成擁堵事故往往在這個時候最易產生。在AI控制得無人汽車不會出現此類狀況。
  • 無人駕駛何時飛入百姓家
    無人駕駛,這個帶著美好願望的超前夢想幾乎在每一年,每一月都受到各界的質疑:它離我們有多遠?當時的背景是:谷歌無人車已經在美國加州的道路上,進行了長達70餘萬英裡的路試;沃爾沃宣布啟動了「Drive Me」自動駕駛研發項目,提出了4步走的技術發展路徑。不過,受制於技術可靠性、信息共享、交通法規等因素,那時人們的認識比較模糊,離真正實現無人駕駛還有很長一段距離。
  • 體驗 | 我們在北京打了一輛無人駕駛計程車……
    在網際網路、大數據等技術的映襯之下,無人駕駛技術,已被認為是未來人工智慧發展的重要突破口,也被政策和產業規劃,納入了優先發展的層級。如今,百度無人駕駛計程車的上線,是否成為商業化進程上重要的裡程碑?曾經遙不可及的無人駕駛汽車上路行駛,距離我們還有多遠才能實現?
  • AI的場景時代:強人工智慧還有多遠?
    如果人工智慧真的是未來,那這個未來究竟還有多遠?如果說智能語音應用的滲透更像是「潤物細無聲」,無人駕駛行業的消息歷來「驚雷滾滾」。百度公司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在2017百度世界大會上表示,百度公司Apollo開放平臺將在2018年量產中國首款無人駕駛微循環巴士「阿波龍」,主要在汽車小鎮、園區、景區、機場、城市級無人駕駛實驗區等限制區域實現L4自動駕駛。
  • 「軟核看研報」無人駕駛是否有終點?
    按照路徑發展下去,無人駕駛正在逐步被實現。現代傳感器+計算機+大數據平臺的能力,和人眼+人腦開車相比較,哪一方更理智?我做不到眼觀八方,而計算機可以做到。自動駕駛有終點嗎?特斯拉之後進行一些列顛覆性的改寫,目前車輛可以輕鬆完成90%的非幹預駕駛。車輛的系統已經精細到能識別路邊的一顆野草。自動駕駛的確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在科技巨頭們還在爬L4-L5科技樹的時候,我們把目光放回當前:L2和L3的自動駕駛真的已經駛入了我們的生活。
  • 為什麼無人駕駛汽車離我們依然遙遠:司機佔67%成本還無法被替代
    無人駕駛能不能取代人們自己擁有汽車呢?很多科技大佬和資深人士都堅信,伴隨著無人駕駛汽車的發展,我們將不再需要自己購買汽車。最近,美國科技媒體給大家潑了一盆冷水——無人駕駛汽車無論如何發展,都不能讓你購買汽車變得便宜。根據統計,在美國,打車出行平均每英裡約3美元。這是一個非常高的費用支出了。因此,行業觀察人士希望,無人駕駛汽車可以通過移除司機來降低這一點。但是,現實卻是殘酷的,低利用率和昂貴的軟體可能使這種情況難以在現實中發生。
  • 中金公司:碳中和離我們還有多遠
    新能源車智能化邏輯:我們認為新能源車的滲透率和發展,最終會成為自動駕駛技術的先決條件,伴隨5G網絡的普及,加速車聯網的應用,發展出「人,車,路,雲「物聯交互的智能化交通,最終實現完全無人駕駛、促生智慧城市以及相應的共享駕駛服務。
  • AI審判離我們還有多遠
    我們在驚嘆於人工智慧技術飛速發展的同時,也不禁追問,人工智慧審判究竟離我們還有多遠?演進 從法律專家系統到輔助審判系統    自上世紀50年代「人工智慧」一詞產生以來,司法人工智慧的發展經歷了從簡單的信息檢索到法律專家系統再到輔助審判系統的過程。
  • 技術解析:為什麼自動駕駛不是無人駕駛?
    自動駕駛≠無人駕駛在大家的印象裡,完全不用駕駛員,整個過程依靠汽車系統自動完成,包括啟動、行駛、停車、等信號燈,這些全自動化的操作並不是自動駕駛,而是自動駕駛的下一個發展階段、也可以看成是汽車工業發展的最終目標,叫做無人駕駛。提到無人駕駛大家一定也並不陌生,稍稍關注我們頻道的朋友一定都看過許多關於谷歌測試無人駕駛汽車的新聞。
  • 對於普及無人駕駛,我們有了這四點認識 | 雷鋒網公開課
    首輛無人駕駛公共汽車 WEpod 開始在荷蘭一座大學城內進行開放式測試;2 月底,日本無人自駕計程車 Robot Taxi 為了在 2020 年東京奧運前實現商業化營運目標,已經在日本神奈川縣藤澤市展開道路實測……似乎無人駕駛離上路真的不遠了。
  • 上海交大校園:無人駕駛小巴來了!
    針對這一問題,交大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博士生郭林棟採用SLAM技術建立了徐匯校園雷射點雲地圖,通過地圖匹配對無人車進行定位導航,使無人小巴具有更廣泛的應用場景。為了讓無人小巴具有更強的安全性,在各種環境條件下都可以平穩正常地運作,交大與青飛合作開發了更為可靠的核心傳感器,使得無人小巴在雨雪天都能夠正常工作。目前試運營階段最高時速15公裡,正式運營後會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適當提速。
  • 無人機千億機遇近在眼前 「空中計程車」距我們還有多遠?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無人機千億機遇近在眼前 「空中計程車」距我們還有多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之下,無人機市場的需求風向可能短期內有所轉變乃至延展,但長期來說,「空中計程車」一直會是不少企業正納入長期規劃的願景。
  • 創新呈現「歌劇清唱劇」 歌劇離我們還有多遠?
    歌劇離深圳人還有多遠?或者說,深圳離「歌劇之城」還有多遠?為此,記者採訪了多位業內專家。  創新呈現「歌劇清唱劇」  「歌劇,是所有從事表演藝術相關專業人士心中最高的藝術理想。」  多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本土劇院製作藝術節目是國際慣例,靠自辦藝術節、自己製作藝術作品生存發展和樹立業界影響力是歐美發達國家藝術機構的普遍模式。如甘迺迪表演藝術中心、巴黎歌劇院等,基本都以劇院自身的樂團、舞團、劇團製作節目,按照軟、硬體並行發展的道路呈現給本地觀眾。  「有歌劇的城市」未來可期  在中國,「歌劇」也成為這幾年許多城市的文化熱詞。
  • 郵幣卡下輪反彈行情離我們還有多遠?
    2021年郵幣卡行情總體表現欠佳,除了個別板塊稍有亮點外,諸如老銀幣,古銅錢等,應該說,大多數板塊依然處在郵市行情周期性調整中,但是下跌幅度較前兩年有所收窄,甚至多數品種還拒絕下跌,這是典型的未端行情調整結束前的信號,那麼,郵幣卡下輪反彈行情離我們到底還有多遠呢?
  • 慢性萎縮性胃炎,離胃癌還有多遠?
    其實,癌症的發展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每個癌症發生前,都有預警,只是很多人忽略了。 比如拿胃癌來說,它不是一下子就得的,胃癌的發展會經歷一個過程: 正常胃黏膜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腸化生、異型增生胃癌 其中,慢性萎縮性胃炎可能屬於癌前病變或癌前狀態,癌變的風險相對增高。
  • 上海交大無人駕駛小巴進校園—新聞—科學網
    五月春暖花開,上海交大校園內一輛外形小巧
  • 百度Apollo破解主駕無人駕駛難題,李震宇闡述三大核心武器
    雖然現在 5G技術還只是小範圍應用,但目前全球都在部署5G網絡,國內更是在5G發展方面領全球之先。 當5G基礎設施部署完善之後,「5G雲代駕」的應用和普及無疑會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