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審判離我們還有多遠

2020-12-01 光明數字報

    【法眼觀天下】

    當前,人工智慧(AI)的新一輪熱潮席捲全球,交通出行、醫療健康、電商零售、金融投資、教育養老等各行業都受到極大的衝擊。與此同時,人工智慧對於司法領域也產生了重要影響,人工智慧審判、機器人法官等成為熱門話題。例如,2019年6月,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就宣布「國內首位AI虛擬法官」上線,助力打造「24小時不打烊」的法院。我們在驚嘆於人工智慧技術飛速發展的同時,也不禁追問,人工智慧審判究竟離我們還有多遠?

演進 從法律專家系統到輔助審判系統

    自上世紀50年代「人工智慧」一詞產生以來,司法人工智慧的發展經歷了從簡單的信息檢索到法律專家系統再到輔助審判系統的過程。1959年,美國匹茲堡大學的約翰·霍蒂教授提出開發計算機檢索法律系統的計劃,隨後成功研發這一系統並推向市場。上世紀70年代,人工智慧研究的重點轉向專家系統的應用。法律專家系統成為各方競相研發的對象,先後出現了公司稅法方面的TAXMAN系統,輔助法官進行民事推理的JuDITH系統,輔助法律專家解決產品責任問題的LDS和SAL系統,適用於侵權賠償的MIT推理系統,應用於商業秘密法領域的HYPo系統,分析買賣合同的A.Gardner系統等。

    此後,第一次人工智慧寒潮來襲,法律專家系統的熱度也很快褪去。進入21世紀後,算法和數據驅動的新一輪人工智慧熱潮到來,司法人工智慧再次煥發新春。例如,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推出了「睿法官」智能研判系統,為法官提供辦案規範和量刑分析;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研發的「刑事案件智能輔助辦案系統」,將專家經驗、模型算法和海量數據相結合,為案件的審理提供全面支持。

    從當前司法人工智慧的應用情況來看,呈現出「範圍廣、全過程、高定位」的特徵。其一,司法人工智慧廣泛運用於民商事、刑事、行政等各類訴訟案件類型。例如,上海高院「刑事案件智能輔助辦案系統」起先應用於刑事案件,隨後逐步向民商事、行政案件擴展,其中既有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信用卡糾紛等常見的案件,也有融資租賃合同糾紛、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等體現地方特色的案件。其二,司法人工智慧全面參與立案、分案、庭審、裁判等司法活動全過程。在立案階段,司法人工智慧能夠提供網上立案、網上分流、網上繳費、電子送達等應用;在分案階段,司法人工智慧可以更加合理、隨機、精準分配案件;在庭審階段,司法人工智慧可以發揮其在數據採集、證據核查、法律檢索、整理分析、綜合歸納方面的技術優勢,幫助法官更加公正、高效地審理案件和撰寫裁判文書。其三,司法人工智慧被賦予了很高的任務定位。新一代司法人工智慧從一開始就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賦予了與司法改革同等地位的時代意義。正如最高人民法院所強調的,「司法改革與信息化建設是人民司法事業發展的車之兩輪、鳥之兩翼」。

動因 解決案多人少、類案不類判、司法腐敗

    司法是一項專業性極強的活動,法官也常常被認為是最難被取代的職業之一。然而,現實情況卻是司法人工智慧越來越多地介入司法活動,其背後的原因在於,人工智慧的運行機制與司法活動的運行機理存在高度契合性。具言之,司法活動很大程度上屬於理性判斷的過程,法官需要依據規則和事實來進行邏輯推理得出裁判結果。而人工智慧正好能夠模擬人類的思考過程,像人類一樣具備感知、推理、判斷、學習、交流和決策等能力,由此人工智慧與法官在邏輯推理能力層面具有一定的共性。

    司法人工智慧還具有諸多現實價值。首先,司法人工智慧能夠大幅提高司法效率,緩解「案多人少」的現狀。例如,智能分案系統可以讓個案的分案時間由傳統的10分鐘縮減為5秒,並且識別準確率高達98%以上;智能語音識別系統可以實時將庭審現場的語音轉化為文字,使得庭審時間可縮短30%~50%。其次,司法人工智慧有助於司法公正,實現「類案類判」的常態化。當前,由於司法人員職業能力的參差不齊、證據標準適用的不統一、法律理解的不一致等原因,常常出現「類案不類判」現象。司法人工智慧具有「數學邏輯」與「技術理性」的特質,能夠通過「類案推送」「偏離預警」等技術手段儘可能減少司法人員主觀上的偏差和可能的失誤,更好地做到「類案類判」。最後,司法人工智慧有助於預防司法腐敗,提高司法公信力。司法腐敗嚴重影響司法公信力,對於司法腐敗的預防僅僅寄託於司法人員的個人品質是遠遠不夠的。司法人工智慧的廣泛運用可以減少司法人員濫用權力的空間,倒逼司法人員公正裁判,進而有效防止司法腐敗行為的出現。

前景 堅持輔助審判定位,積極擁抱司法人工智慧

    司法人工智慧擁有眾多優點,但在現階段也存在不少問題。首先,司法人工智慧的智能程度有待提高。儘管許多法院都推出了所謂的機器人法官,但很多不過是具備語音對答功能的法律諮詢系統,相較於司法審判所需要的智能程度還遠遠不夠。例如,當前人工智慧領域較為成熟的語音識別技術,對於司法活動中的法言法語就存在適配性不強的問題。其次,司法人工智慧的算法黑箱和歧視問題值得關注。算法黑箱和歧視問題是人工智慧應用普遍存在的問題,司法人工智慧也不例外。最後,司法人工智慧的責任不清。隨著司法人工智慧介入司法活動越來越深入,司法人員的地位將不可避免地被削弱,立案要件的審查、證據效力的認定、法律文書部分內容的自動生成等都將由司法人工智慧自主完成。此種背景下,如果案件審理出現錯誤,應當追究誰的責任便不無疑問。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遵循司法規律,把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和現代科技應用結合起來,不斷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司法的現代化離不開科技,我們應積極擁抱司法人工智慧。首先,堅持司法人工智慧輔助審判的定位。一方面,司法活動並非簡單的邏輯推理,法官裁判案件需要考量各種價值因素,這些都是司法人工智慧「技術理性」所無法應對的;另一方面,司法活動代表著國家司法權力的行使,司法人工智慧取代法官,意味著程式設計師在行使司法權力,這有違現代法治精神。此外,司法人工智慧輔助審判的定位,也有助於法官接受以及主動適用新技術。其次,推動司法人工智慧的技術革新。在研發司法人工智慧系統時,既要注重技術人才的參與,也要廣泛吸收司法人員的參與,真正實現司法與人工智慧的深度融合。再次,加強司法人工智慧的監督。對於司法人工智慧訓練所需的數據理當追求公正,以避免「偏見進偏見出」的局面。同時,要加強算法的審計,對於輔助案件裁判的算法必須公開,整個決策過程也要以公眾可以理解的方式可視化地呈現出來,以驅散算法黑箱和算法歧視的迷霧。最後,合理界定司法人工智慧的責任。既然司法人工智慧的定位是輔助系統,那麼案件審理出現紕漏自然應當由司法人員來承擔責任,而不能將責任推給司法人工智慧。

    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認為,理想的司法模式猶如一臺「自動售貨機」,「投進去的是訴狀和訴訟費,吐出來的是判決和從法典上抄下來的理由」。筆者認為,堅持司法人工智慧輔助審判的定位,讓法官藉助人工智慧,更有效地實現事實認定的準確、法律推理的嚴密、判決裁定的公正合理,這應是未來人工智慧審判的發展方向。

    (作者:張力,系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副院長、教授)

相關焦點

  • 郵幣卡下輪反彈行情離我們還有多遠?
    2021年郵幣卡行情總體表現欠佳,除了個別板塊稍有亮點外,諸如老銀幣,古銅錢等,應該說,大多數板塊依然處在郵市行情周期性調整中,但是下跌幅度較前兩年有所收窄,甚至多數品種還拒絕下跌,這是典型的未端行情調整結束前的信號,那麼,郵幣卡下輪反彈行情離我們到底還有多遠呢?
  • 我們離火星還有多遠?
    我們離火星還有多遠?   名稱源於屈原長詩   寓意探求徵途漫漫   國家航天局總工程師葛小春介紹,「天問」的名稱源於屈原長詩《天問》,表達了中華民族追求真理的堅韌與執著;體現了對自然和宇宙空間探索的文化傳承;寓意探求科學真理徵途漫漫,追求科技創新永無止境。
  • 創新呈現「歌劇清唱劇」 歌劇離我們還有多遠?
    歌劇離深圳人還有多遠?或者說,深圳離「歌劇之城」還有多遠?為此,記者採訪了多位業內專家。  創新呈現「歌劇清唱劇」  「歌劇,是所有從事表演藝術相關專業人士心中最高的藝術理想。」
  • 發展提速 無人駕駛離我們還有多遠?
    隨著越來越多的自動駕駛汽車服務上線測試運營,無人駕駛汽車普遍應用於生產生活的場景離我們到底還有多遠?  重點規劃 國家政策布局引領  無人駕駛技術(亦稱自動駕駛技術)被認為是未來人工智慧發展的重要突破口,在當今網際網路、大數據等技術突飛猛進的浪潮下,國家也將無人駕駛劃入重點規劃層面。
  • 猝死離我們有多遠?
    猝死離我們有多遠? 凌晨一點半,你在幹什麼? 2020年 12 月 29 日凌晨一點半, 一名23歲的女孩,連續加班後在下班回家路上突然捂腹並暈厥倒地,送醫院後搶救無效不幸離世。 時隔3日,《巴啦啦小魔仙》美琪扮演者孫僑潞因心梗猝死,年僅25歲。   原標題:究竟什麼是猝死? 猝死離我們有多遠?
  • 慢性萎縮性胃炎,離胃癌還有多遠?
    慢性萎縮性胃炎,離胃癌還有多遠? 如果慢性萎縮性胃炎沒有及時治療,時間長了就有發展成胃癌的可能。 本周四晚七點半,我們特別邀請到了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消化內科 成虹主任,來為大家科普【慢性萎縮性胃炎離胃癌還有多遠?】
  • 這幾類房子 剛需的你能離多遠就離多遠
    這幾類房子 剛需的你能離多遠就離多遠
  • 完美定義偉大,詹姆斯離喬丹還有多遠?
    完美定義偉大,詹姆斯離喬丹還有多遠?
  • 當冬夜漸暖,你那裡離春天還有多遠
    每一個走路帶風的人都關注了【風行八千裡】當冬夜漸暖,你那裡離春天還有多遠文|柳青雲宿北二十載,一夢至南國。比如,我們曾約定友情一生,在你為世界上最美麗的新娘良辰美景中,我卻沒成為你的伴娘最終。比如,所在的位置離澳門只有4元的車程,我回江北她往海南我們都無力實現登船隔海相看。比如,我沒著一襲夏季在江南淘來的旗袍,步姿搖曳地沐一場濛濛雲煙。比如,我沒把夏天最愛的碎花裙帶來,笑靨如花的和你牽手去看海。比如,我沒有趕上北方的一場雪花,和你十指相扣在雪地裡漫走一不小心到白頭。
  • 量子計算機"九章"有多厲害 量子計算機器離實用還有多遠?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量子計算機九章有多厲害 量子計算機器離實用還有多遠? 量子計算機九章有多厲害? 中國科技大學的潘建偉,陸朝陽和其他人建造了一臺量子計算機器,擁有76個光子和100種模式。其高斯玻色取樣的處理速度比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富嶽快100萬億倍。
  • 對滿嘴謊言的男人,談感情算抬舉他了,能離多遠離多遠
    【也許我們在不同的城市,但是我們有相同的故事,歡迎大家私信說出自己的故事】我跟男朋友分手十天,因為他出軌而分手,但是他不覺得是出軌,他說他跟那個女生發生關係是在我們分手第二天,事情是這樣的:>我們去年12月31號,他提的和平分手,我雖然不答應,但是沒辦法,還是答應了,想著以後還要在一起,讓他先緩一緩。
  • 星際時代離我們還有多遠?盤點星際航行六大技術難關
    當我們抬頭仰望星空,是否也曾經夢想遨遊太空?世界末日的謠言層出不窮,我們津津有味拜讀的時刻可曾想過:當世界末日真的來了,我們需要依靠誰?是的,我們彷徨、無助、迷茫。只能依賴我們手中的科技。宇宙飛船1903年12月17日萊特兄弟的第一架飛機試飛成功,圓了我們地球人類的飛行夢,從那天時起,我們開始仰望星空,星際時代、星際航行、星際移民成了我們又一個夢。
  • 《勞動法》離你還有多遠?
    從對996工作制的專注和熱炒,看《勞動法》離我們到底還有多遠,你的工作怎麼樣?最近,996工作制被炒上熱搜,馬雲和劉強東就此話題也發表了自己的的看法。996工作制,是福報?混日子的人不是兄弟?這個話題的表態,明顯分開了老闆和員工兩大陣營。
  • 馮江源馮驥:量子通信,離我們還有多遠
    微觀世界裡,有共同來源的兩個微觀粒子之間存在著糾纏關係,不管它們離多遠,只要一個粒子狀態發生變化,就能立即使另一個粒子狀態發生相應變化。也就是說,兩個處於糾纏狀態的粒子無論相距多遠,都能「感應」對方狀態。利用量子糾纏效應進行信息傳遞的一種新型的通信方式,就是量子通信。
  • 我們離火星還有多遠?
    我們離火星還有多遠?
  • 「安大簡」首批研究成果公布:我們離真正的先秦歷史還有多遠
    「安大簡」首批研究成果公布:我們離真正的先秦歷史還有多遠至今我們仍不能不為之感到惋惜。當年秦朝的那把火,焚毀了先秦1800多年來,一代又一代知識分子心血與智慧的結晶。很多的經典,我們今天已經不能看到。我們今天能看到的經典,大部分是由秦朝的知識分子們靠他們傑出的大腦所記下來,等到了漢朝,再慢慢地重新把它記錄下來,流傳到今天。但任他們如何博學強記,時過境遷,與原來原汁原味的文字相比,很多細節也隨之變得模糊,不清晰起來。於是,各家有各家的話,各家有各家的版本。
  • 知錯卻不改,文在寅離下臺還有多遠?
    在這樣的局勢之下,文在寅離下臺還有多遠?一直以來,韓國群眾對於親信這個問題東西常關注,這還要牽扯到樸槿惠執政時期犯下的親信幹政醜聞。要知道,樸槿惠在執政期間頗受韓國群眾歡迎,但群眾對她的希望越大自然在他犯了錯的時候失望就越大,這也就難怪為什麼自從2017年樸槿惠進入監獄之後就再也沒有翻過身了。
  • 5G離我們還有多遠?vivo告訴你,5G近在眼前
    那麼我們距離5G真正的商用還有多遠呢?上個月,以5G為核心議題的中國聯通合作夥伴大會在上海召開。本屆大會有超過三千名來自全球知名電信運營商以及產業鏈合作夥伴的嘉賓與會,更吸引了數以萬計的人參觀,規模之大可見人們對5G給予的關注度。作為全球領先的網際網路智能終端公司,vivo在峰會會場搭建了200平米的展臺,高調展出了5G手機、5G網頁互傳應用等先進產品與技術,十分惹人眼球。
  • VR創業離現實消費有多遠 業內人士:就在眼前
    VR創業離現實消費有多遠 業內人士:就在眼前 2016-04-28 14:08:0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網4月28日電 VR創業風潮席捲全球,VR產品離現實消費還有多遠呢?
  • 手術機器人離我們還有多遠?
    對於複雜性更高的手術來說,完全的智能手術機器人,離我們似乎就更遠了。達文西機器人讓醫生擁有與開放直視效果一致的手術視野。高解析度的立體腔鏡提供放大10—15倍的高清三維圖像,降低了錯誤的發生率。資料圖片「未來,當然有這個可能性。」朱剛認為,未來的手術機器人完全有可能把外科醫生更大程度地解放出來,讓他們受到的體能挑戰更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