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抬頭仰望星空,是否也曾經夢想遨遊太空?世界末日的謠言層出不窮,我們津津有味拜讀的時刻可曾想過:當世界末日真的來了,我們需要依靠誰?是的,我們彷徨、無助、迷茫。只能依賴我們手中的科技。
1903年12月17日萊特兄弟的第一架飛機試飛成功,圓了我們地球人類的飛行夢,從那天時起,我們開始仰望星空,星際時代、星際航行、星際移民成了我們又一個夢。在日新月異、科技爆炸的今天,我們距離星際時代還有多遠?我們還需要克服哪些技術難關,小編在此跟大家一起分享下。
第一:能源問題。大家都知道宇宙中的距離都是用光年來表示,所謂光年就是以光的速度航行一年的距離(光速:299792458 m/s ,約299792公裡/小時),目前人類製造的飛得最快的飛行器是美國發射的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兩個宇宙探測器,其速度都超過了16千米/秒,相比之下一光年對我們來說可能是永遠無法到達的問題,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就是能源的問題,新型能源迫在眉睫。希望可控核聚變技術早日實現。
第二:材料問題。目前實現星際航行的關鍵點在於曲速引擎(超光速推進系統)的技術突破,但是用於曲速航行的宇宙飛船材料我們無法提供,目前來說這種材料我們只能在太空中尋找,或者幸運的得到外星飛船的殘骸用於研究。
第三:反重力研究。反重力技術的基本原理就是依靠機器自身所形成的逆向引力場, 抵消或阻絕外部環境的引力場而獲得推力。走出太陽系乃至銀河系的基礎是掌握反重力技術,突破第三宇宙速度和第四宇宙速度。
第四:曲速航行技術。曲速引擎下進行超光速航行。這是星際航行必須掌握的技術,不然不等我們走出太陽系,人的壽命就會走到盡頭。曲速航行目前還是純理論,還需要材料學的支持。
第五:空間跳躍。空間跳躍技術,是建立在弦理論的發展上,通過基於人工蟲洞建造的宇宙弦來實現超空間跳躍的技術。宇宙中短距離用曲速航行,長距離傳輸用空間跳躍,星際殖民必備。
第六:星際戰爭武器和防禦系統。我們並不知道《三體》中的黑暗森林法則是否通用,我們只能以最小的風險去探索宇宙,以此來保護我們自己和母星地球的安全。
PS:人類思想的轉變。科學的發展離不開人文,但絕不是只靠人文,當一個國家民風是娛樂至死,只知道偶像崇拜的話,我相信,這是一個病態的社會。我至今清晰的記得曾經一個記者問一個孩子:你長大後想做什麼呀?答:我長大後想當明星!像某某一樣,我最喜歡他了。偶像派和娘化的社會。一名科學家奮鬥一輩子也賺不到錢某些明星一年的收入,典型的娛樂至死,我們不求科學和文娛齊頭並進,那也不應該差距懸殊,大家認為呢?
關於我們距離星際時代還有多遠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可能你我觀點不同,但是我們殊途同歸,歡迎討論,感謝拍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