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時代離我們還有多遠?盤點星際航行六大技術難關

2020-12-12 不鏽鋼市場前瞻

當我們抬頭仰望星空,是否也曾經夢想遨遊太空?世界末日的謠言層出不窮,我們津津有味拜讀的時刻可曾想過:當世界末日真的來了,我們需要依靠誰?是的,我們彷徨、無助、迷茫。只能依賴我們手中的科技。

宇宙飛船

1903年12月17日萊特兄弟的第一架飛機試飛成功,圓了我們地球人類的飛行夢,從那天時起,我們開始仰望星空,星際時代、星際航行、星際移民成了我們又一個夢。在日新月異、科技爆炸的今天,我們距離星際時代還有多遠?我們還需要克服哪些技術難關,小編在此跟大家一起分享下。

銀河系

第一:能源問題。大家都知道宇宙中的距離都是用光年來表示,所謂光年就是以光的速度航行一年的距離(光速:299792458 m/s ,約299792公裡/小時),目前人類製造的飛得最快的飛行器是美國發射的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兩個宇宙探測器,其速度都超過了16千米/秒,相比之下一光年對我們來說可能是永遠無法到達的問題,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就是能源的問題,新型能源迫在眉睫。希望可控核聚變技術早日實現。

太陽系

第二:材料問題。目前實現星際航行的關鍵點在於曲速引擎(超光速推進系統)的技術突破,但是用於曲速航行的宇宙飛船材料我們無法提供,目前來說這種材料我們只能在太空中尋找,或者幸運的得到外星飛船的殘骸用於研究。

衝出太陽系

第三:反重力研究。反重力技術的基本原理就是依靠機器自身所形成的逆向引力場, 抵消或阻絕外部環境的引力場而獲得推力。走出太陽系乃至銀河系的基礎是掌握反重力技術,突破第三宇宙速度和第四宇宙速度。

地球母親

第四:曲速航行技術。曲速引擎下進行超光速航行。這是星際航行必須掌握的技術,不然不等我們走出太陽系,人的壽命就會走到盡頭。曲速航行目前還是純理論,還需要材料學的支持。

地球母親

第五:空間跳躍。空間跳躍技術,是建立在弦理論的發展上,通過基於人工蟲洞建造的宇宙弦來實現超空間跳躍的技術。宇宙中短距離用曲速航行,長距離傳輸用空間跳躍,星際殖民必備。

我們的鄰居-仙女座大星系

第六:星際戰爭武器和防禦系統。我們並不知道《三體》中的黑暗森林法則是否通用,我們只能以最小的風險去探索宇宙,以此來保護我們自己和母星地球的安全。

夢想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PS:人類思想的轉變。科學的發展離不開人文,但絕不是只靠人文,當一個國家民風是娛樂至死,只知道偶像崇拜的話,我相信,這是一個病態的社會。我至今清晰的記得曾經一個記者問一個孩子:你長大後想做什麼呀?答:我長大後想當明星!像某某一樣,我最喜歡他了。偶像派和娘化的社會。一名科學家奮鬥一輩子也賺不到錢某些明星一年的收入,典型的娛樂至死,我們不求科學和文娛齊頭並進,那也不應該差距懸殊,大家認為呢?

關於我們距離星際時代還有多遠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可能你我觀點不同,但是我們殊途同歸,歡迎討論,感謝拍磚。

相關焦點

  • 伊卡洛斯航行計劃:超導態的「星際風箏」
    伊卡洛斯星際航行項目的科學家亞當(Adam Crowl)負責設計飛船的燃料以及燃料儲存模塊,並結合過去40年來,人類在航空航天運用材料上的進步,嘗試著將最新的材料使用在宇航飛行上,並討論如何建造這個能進行恆星際航行的宇宙飛船,其側重點則放在製造技術以及材料工藝的考究上。
  • 看了《星際3》,就知道我們離拍《三體》還有50年
    脫掉嚴肅外套,我們給你最有趣的閱讀體驗!漫長的國(爛)產(片)保護月終於過去了……要說下半年最值得期待的電影是什麼,還是首推《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科幻電影某種程度上就是為了滿足我們的想像而存在的。生於這個科技水平不上不下的時代,這一代人幾乎沒有可能看到星際航行時代的到來。而科幻片,就是遙遠的未來向著如今的歲月投下的一片幻影。而《星際3》完美的回應了這種期待。
  • 有哪些適合在星際航行時聽的中文歌?
    眾所周知,在幾乎99%的科幻電影中,主角在飛船上聽的都是英文歌,當然原因在於科幻片歷來主要都是由英語國家所拍攝,但是隨著今年年初《流浪地球》的大獲成功,未來我們看到的科幻片裡,必將出現我們以中文為背景的歌曲旋律。
  • 人類有可能實現跨星際航行嗎?還是說它只是一個美好的想像?
    我們在電影《星球大戰系列》中看到的各種龐大宇宙飛船,進行超光速航行,穿梭在宇宙的各大星系之間,這種航行叫做「恆星際航行」,指在太陽系以外的恆星際空間飛行。人類想要真正跨入「恆星際航行」時代,還有非常長的路要走,或者說只是一個美好的想像。為什麼會這麼說呢?我們先從簡單的算法開始說起。
  • 星際旅行離我們還有多遠?如果開啟了星際旅行,你會去哪裡呢?
    點擊『關注』「用腳走路用心旅行」,讓我們開啟發現之旅,共賞自然美景。說到旅遊,我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周邊遊,國內遊、境外遊等等,在地球上的旅遊。這也是目前旅遊的主要方式。那麼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航天技術的進一步提高,載人航天也離我們越來越近了,你想沒想過有一天乘坐著宇宙飛船,去廣袤無垠的太空,進行一次星際旅行呢?有小夥伴說了,這離我太遙遠了,地球我還沒看全呢。是的,的確是這樣,但現代科技發展,日新月異,載人航天已經不是新鮮事了,萬一哪天航天技術實現突破,我們普通人就能來一次說飛就飛的旅行。
  • 什麼時候我們才能實現星際航行?
    50億年之後太陽會膨脹到地球軌道,那時候地球的環境將變得不適合居住,所以我們遲早要離開的。本期節目我們來討論一下人類什麼時候才能實現星際旅行?宇宙中有數以千億的恆星,具有類地環境的星球也不在少數,只要行星位於宜居帶,那麼它就有被改造的潛力。
  • 韓國星際圈再無妹子 盤點隱退的星際美女
    《星際爭霸》是一款即時戰略類電子競技遊戲,對於個人操作、意識以及決斷力相比同類遊戲或許更高一個臺階,這也決定了在職業選手當中男性將佔據主導地位。但是巾幗不讓鬚眉,在《星際爭霸》這款遊戲的歷史長河中也湧現出一部分擁有很強實力的女性選手。近期有兩位韓國女子職業選手宣布離開戰隊,韓國星際圈突然間竟再無妹子選手了。
  • 韓國星際圈再無妹子!盤點那些隱退的星際美女_遊俠網 Ali213.net
    《星際爭霸》是一款即時戰略類電子競技遊戲,對於個人操作、意識以及決斷力相比同類遊戲或許更高一個臺階,這也決定了在職業選手當中男性將佔據主導地位。但是巾幗不讓鬚眉,在《星際爭霸》這款遊戲的歷史長河中也湧現出一部分擁有很強實力的女性選手。
  • 如果外星人能夠跨星際來到地球,使用的會是哪種引擎動力技術?
    而天文望遠鏡雖然能夠觀測發現一些和地球非常相似的類地行星,可是我們卻無法確定上面是否有生命存在,是否有文明存在。至於最後的搜尋外星文明信號,看上雲似乎希望很大,可是仔細分析後,我們會發現,希望也非常渺茫。原因很簡單,外星文明如果已經走進星際,其星際通訊技術跟人類的有可能完全不同,我們的探測設備有有可能根本識別接收不到這樣的文明信號。
  • 《來自星際的你》:細數星際圈的那些妹子們
    《星際爭霸》是一款即時戰略類電子競技遊戲,對於個人操作、意識以及決斷力相比同類遊戲或許更高一個臺階,這也決定了在職業選手當中男性將佔據主導地位。但是巾幗不讓鬚眉,在《星際爭霸》這款遊戲的歷史長河中也湧現出一部分擁有很強實力的女性選手。近期有兩位韓國女子職業選手宣布離開戰隊,韓國星際圈突然間竟再無妹子選手了。
  • 如果星際爭霸有名人堂的話,Flash教主與Boxer皇帝有多遠的差距?
    如果星際爭霸有名人堂的話,Flash教主與Boxer皇帝有多遠的差距? By:豬六六如果星際爭霸(SC 1)有名人堂的話,有很多人會出現在名單中:包哥,yellow,Nada,oov,July,澤炳李雙,Jangbi,Grrrr,Kingdom,馬本座
  • 星期二打星際二:高校星際哪家強?黃旭東欽點最強高校!
    繼《星際發明史》、《毒奶論英雄》之後,本期節目老仙將給你們盤點20年來,那些高校出了星際爭霸的高手。挖掘機院校哪家強,哪家哪家哪家強……不對,高校星際哪家強?旭東老仙點評忙。沒看視頻的各位高校學子,現在是不是瑟瑟發抖,生怕奶到自己學校的頭上?
  • 伊卡洛斯航行:人類如何在恆星際空間中導航
    騰訊科技訊(Everett/編譯)據國外媒體報導,伊卡洛斯星際航行工程是一個人類星際航行計劃,旨在發射一艘無人飛船進行星際航行,並前往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恆星。
  • 這兩本以星際時代為背景的小說你看過嗎?
    來盤點下兩本輕鬆,搞笑型小說。這兩本小說以星際為背景,寫下來大宇宙冒險,還有主人公和各種不同文明打交道的故事。第一本希靈帝國已經有漫畫了,如果喜歡的讀者可以去看下漫畫。希靈帝國作者:遠瞳字數:804萬狀態:完結作者遠瞳是一位筆風奇特的寫手,他三本小說都把男主中二化,內容帶有古怪搞笑、輕鬆有趣,還有是把三部作品都有相貫相通的部分
  • 《星際迷航》宇宙迷情五十年
    《星際迷航》系列包括五部電視劇、一部動畫片、十部老電影和三部新電影。整體時間跨度在公元22世紀到公元24世紀,講述了人類在進入曲速時代(即超光速時代)後,具有了通往太空時代的資格,因此,瓦肯星人來到了地球,與人類建立聯繫、提供先進技術,幫助人類解決了物質、疾病、種族、偏執、戰爭等困擾。
  • 高自由度的太空沙盒&星際戰爭——《星戰前夜》
    這個文明的搖籃到底有多遠?是否還存在?始終迷霧重重。當人類經由一個自然的蟲洞進入到這個嶄新的世界,抬頭仰望這片前所未見的星空時,他們完全不知道身處何處。經由EVE之門,無數人類從舊世界蜂擁至新伊甸,瘋狂地探索和殖民新的星系。但在一場無人預見的末日災難中,EVE之門毫無預兆地崩塌了。這場災難史無前例,新伊甸毀於一旦。
  • 我們離星際航行時代還有多遠?這會成為現實嗎?
    宇宙的浩瀚不僅給我們帶來樂趣,同時也給我們探索它帶來巨大挑戰。星際太空探險,哪怕是去最近的恆星,真的可能嗎?宇宙的浩瀚不僅給我們帶來樂趣,同時也給我們探索它帶來巨大挑戰。以人類探測器現有的速度,穿越那些極其遙遠的距離將需要花費很長時間。迄今人類探測器能抵達的最遠地方是太陽系之外。
  • 星際小科普第五期:神族「叉叉兵」——狂熱者|星際爭霸2|星際爭霸2...
    「星際科普」將為大家帶來星際2中的一些小科普,如果我們的星港通訊設備不會出故障的話...咳咳,你將每天都能看到一篇這樣的小科普。小科普將涉及每個單位的背景、外號到一些戰術、選手的通俗叫法等等,讓你再也不怕看不懂資深玩家們常用的專屬詞語了!啊,很高興我們的信號又再次傳輸回了地球!
  • 彎曲時空、引力彈弓……我們如何實現宇宙航行?
    來自於維基百科英文頁面除了離子引擎,被無數科幻作品所青睞的還有核動力引擎。自從人類發現核能以來,核動力引擎就慢慢取代了普通火箭引擎成為科幻世界中高科技時代的「常規動力」。核反應的巨大能量有目共睹,通過核能來加熱加速推進劑比直接一把火燒掉要經濟得多。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核引擎算是通過電磁場來實現推進劑加速的離子引擎的升級版本。
  • 太空人星際航行有新鮮菜吃了!空間站種出大蘿蔔,太空農場不是夢
    植物的生長離不開土地,但無土栽培技術其實早就出現了,只要能滿足植物生長所需要的水分、陽光、溫度、氣壓等條件,就是在太空中,植物也能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