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其貌不揚,常被農民嫌棄,殊不知曬乾後要上百。
現在是冬天,家鄉的氣溫也在降低,雖然還不至於冷得瑟瑟發抖,但現在的溫度卻是比秋天的時候低了很多,不過即便是這樣的天氣,家鄉還是會時不時的下雨,這時如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野外還是會生長出一些野生物來的,只是相對於真正的雨季時,長出來的品野生物在品質上會次些。
這種野生物說它是植物吧,它卻沒有根,莖,葉子等植物特徵,因為其外貌和野生菌裡的木耳有些相似,若是將它歸類為野生菌吧,卻又缺少些東西,從圖片中,大家應該已經有將它的樣子看個大概了,那是缺什麼呢?
要我說的話,缺的就是顏色,它不似木耳那般,黑就是黑,喜歡的很喜歡,不喜歡的就討厭,它看上去似綠非綠的,說喜歡談不上,而且還有些被嫌棄,所以筆者很肯定地說,這是外貌惹的禍。此物名為地皮菜,因其貌不揚,常被農民嫌棄,殊不知曬乾後要上白一斤。
對於地皮菜這東西,因為它帶有一個菜字,很多人都以為它是植物,其實它是藻類,而地皮菜也只是一個別名而已,它的真實名則是叫普通念珠藻,不過地皮菜這個名稱並沒有地皮菜那麼響亮,通俗好記,因此在文章中,筆者都將它叫做地皮菜。
地皮菜是一年四季都會生長的藻類,只是在每年的3月和5月,9月和10月的時候長得會更好,因為這個時候的天氣剛好,時不時煙雨濛濛,天氣經常都保持著適當的溼度,這樣的環境不僅適合地皮菜生長,而且長出來的地皮菜質量,要比其他時候的好了太多。
地皮菜不僅是一年四季都能生長,而且它在我國,分布範圍也是非常寬廣的,基本上每一個省份裡都有適合它生長的地方,算得上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藻類了,所以很多地方的人都是認識地皮菜的,只是在叫法上不同而已。
地皮菜是一種遇水就長開的藻,它的外表很光滑,只是看上去也有些不雅光,因為它長得和家裡的家禽糞便相似,而農民們經常打理家禽,所以大部分的農民看一眼地皮菜,就會幻想到一些不美好的東西,所以它常被農民嫌棄,殊不知曬乾後要上百一斤。
它之所以有這樣的價值,也是因為地皮菜含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其蛋白質含量比銀耳,雞蛋,木耳的還要高,所以它也是人們補充蛋白質最好的髮菜。
不過沒有沾到水的地皮菜,很容易變幹的,這時它才是最像木耳的,但也不佔稱頭,一斤地皮菜看上去能裝一大包,當然,也很耐煮。除此之外,它還可以用來燒湯,炒,涼拌,煎餅都是很不錯的,而且煮熟後的顏色可好看了,綠綠的,看上去還蠻有食慾,因此說它能值百元一斤,一個字值。
此外,地皮菜還是藥材,具有清熱明目,收斂益氣等功效,所以多吃地皮菜對人體也是益處多多,不過它是寒性食品,比如經期,孕婦,產後者千萬別吃。
那今天的地皮菜的知識,筆者就科普到這裡了,如果夥伴們對它有什麼更好的吃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