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奉俊昊藏在電影《雪國列車》中的理念,你看懂了嗎?

2020-12-12 Geear集者

近期於 Netflix 的每日 Top 10 排行榜中經常出現的,相信是 5 月份才推出、改編自《雪國列車》(Snowpiercer)的同名劇集,劇集是奉俊昊的《雪國列車》延伸發展出來的全新故事,可以算是電影版的前傳故事。隨著《上流寄生蟲》的爆紅,加上 Netflix 推出這部劇集,讓電影重新成為觀眾們的討論熱話。相信看過電影的觀眾除了被它的劇情吸引著之外,也看到了導演奉俊昊把很多理念藏於電影的背後,若然你喜歡《上流寄生蟲》的話,相信也會被《雪國列車車》打動。

《雪國列車》改編自 1975 年法國漫畫家 Jacques Lob 的同名科幻作品《Le Transperceneige》,不過來到奉俊昊的鏡頭下,他就加入了很多獨特的個人風格,讓電影跟原著有著差異。《雪國列車》講述地球持續暖化,各國商量後決定發射名為 CW-7 的冷卻劑衛星到地球的大氣層希望可以改變全球暖化的問題,可是反而讓地球氣溫下降,直接回到冰河時期,讓人類幾乎滅絕,只有一小部份人類可以登上那部繞著地球運行的永動列車,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然而,車廂的階級觀念卻讓處於下勢的人團結起來反抗。

《雪國列車》是一個包含了不少議題的電影,人性、社會結構和政治等都有包括在內,有趣的是奉俊昊並不會引領觀眾偏向某一個面向,只是單純的展示出列車各個階層的思想,直接讓觀眾看到不同階層的人的人性,而沒有醜化或美化任何一方。

對現代科技的嘲諷

《雪國列車》電影一開篇,直接以簡單幾句去講述人類面對全球暖化的情況,當 CW-7 發射時,不同的報導都指它就是人類的希望,同時讚嘆這個發明有多偉大。然而,畫面很快就進入另一個景象,直接說到地球踏入冰河時期,而登上列車的是餘下的人類。由希望頓時進入滅亡,奉俊昊用這個手法直接諷刺現代的科技,以及人類的傲慢,最終會造成悲劇性的結果。

比《上流寄生蟲》更明顯的階級隔閡

比起《上流寄生蟲》,奉俊昊想講述的階級隔閡於《雪國列車》就更簡單易明。列車每一卡車廂都代表著不同階級、位置、功能和作用,車頭位置的是創造這艘猶如諾亞方舟般巨大列車的人 Mr. Wilford,也就是代表了國家或社會運作的核心;於列車比較前位置的車廂乘客代表的就是上流社會,生活富足,有著享受生活的權利;列車最後一卡擠滿的就是地位最低的窮人,他們是非付費客人,因此只能待在最尾一卡,任由列車的話事人主宰他們的生命,活在高壓集權的統治下。

社會的秩序

電影其中一幕是車尾的孩子被徵召到車頭,因此孩子的家長就起來反抗,期間一隻鞋子弄傷了負責召收孩子的工作人員,因此該名掉鞋子的父親就要受懲罰。工作人員把他的手伸出列車外,讓他凍成冰後,再用錘子把他的手打斷,可見列車上的人都是活於恐懼之中。因著這件事,由 Tilda Swinton 所飾演的副列車長 Miss Mason 到車尾演講關於列車上的秩序問題,她告訴車尾的乘客他們的命運早已決定於他們當初以甚麼方式登上列車,因著他們是免費的乘客,因此就必定要留在車尾,聽著從上而下的指令。她這個理論所說明的是,人的出生已經決定了其命運,而不同人的命運也就代表了社會的秩序,只有在有秩序的社會下,世界才可以和諧自然的運行。 Tilda Swinton 所演釋出來的 Miss Mason 可算是電影其中一個靈魂人物,她每一個細膩和令人討厭的表情塑造出代表著社會金字塔中高層的極功利主義者。

當權者如何控制缺乏者

隨著由 Chris Evans 飾演的主角 Curtis 發起的革命,大家可以看到每一卡車廂所代表的是甚麼,也告訴觀眾要控制一個社會所需要的是甚么元素。列車講求的是資源平均分配,例如即使列車可以提供魚生壽司,但為了維持生態機制的平衡,也不能天天供應。上流社會和低下階層資源分配不均當然會引起缺乏者的不滿,而《雪國列車》也直接告訴大家,要控制缺乏者的不滿所用的就是武力、恐懼和教育。

明顯地,列車上有權的工作人員一直以來都是透過武力去創造出恐懼,讓恐懼制定出一系列的紀律,令列車上的人「安分守己」。然而,主角 Curtis 所帶領的革命團隊卻希望突破這個慣性,其欲望和想法超出了對當權者的恐懼,希望爭取到心目中所追求的事,就是走到車頭位置。

他們走到學校那一卡車廂時,教育的力量就盡現觀眾眼前。雖然情節看起來好像略微誇張,但以這樣重複訴說的方式去把集體思想和恐懼因子植入孩子的腦中,其實是很常見的做法。當你以為只有孩子才被當權者進行洗腦教育時,其實列車上的人大部份都已經無形中被植入了恐懼因子,列車上只有由宋康昊飾演的南宮一人深信即使人類離開車廂,也是有生存的機會,就連發動革命的 Curtis 也只注視在走到車頭進行內部改革這點上,並沒打算走列車以外的路,這樣就能看出思想教育對統治的重要性。

安於現狀的一群

Curtis 帶領著革命團體從最尾一卡車廂一直向前走,經過一連串跟食物有關的車廂後,直接進入了上流社會生活的車廂,這些車廂絕對能滿足到上流階層的人的生活,那裡衣、食、住、行也有提供,所有基本生活條件都已經得到滿足。有趣的是這群人看到 Curtis 的團隊經過,也只會睜大眼睛看著他們,並不會做出甚麼實際的動作,也沒有特別的表情。觀眾看起來感覺特別怪異,但其實他們的不為所動帶出了他們不願為非自己的內的事參一腳,也象徵了社會上那些安於現狀、對社會運動最無感和缺乏動機的一群。很多時這類人只要能滿足到生活的基本要求,即使不是在體制中最優秀的,但求不淪落成最低那一層就已經可以。因此,於車尾被帶上前的小提琴家和負責製作蛋白棒給最尾車廂食用的人,只要離開了最惡劣的環境,有著比以前好的生活條件,就已經非常滿足,甚至連家人也忘記了。

被設計的革命

觀眾們一直跟著 Curtis 由車尾走到車頭位置,相信大家看到車長 Mr. Wilford 時都非常震驚,原來一切都是由他跟 Gilliam 所設計和安排。革命於列車中只是一個平衡人口的機制,為的是延續列車的運作,每幾年就會重複一次,每次會把低下階層的人口減少 74%。當時 Mr. Wilford 希望 Curtis 可以繼承他成為新一任的車長,全因他是唯一走完整條列車每一卡車廂的人,能徹底明白到列車的運作和其永續的哲學。加上他有著剛上火車「吃掉弱者」的經歷,讓他成為了善和惡的綜合體。

從這裡觀眾可以看到的一點就是,革命可以是理想,也可以是被設計和被安排,失敗的革命可以鞏固當權者的領導,而即使像 Curtis 一樣革命成功,這位新的繼任者也得面對不同的考量,以新的角度看待整架列車,這一切都有機會讓新的當權者改變,被迫把最初的理想和革命放下,面對、甚至對現實作出權衡或妥協。

Omelas 小鎮被困的孩子

本來正在猶豫的 Curtis 被南宮的女兒 Yona 透過被帶走的小孩 Timmy 提醒自己的革命初心,他們發現原來從車尾被帶走的小孩是要躲進列車的地板內,以手動模式推動整架列車,這一幕也成了電影中另一個震撼點。其實導演安排的這一幕正正是來自一個哲學命題,這個命題是來自美國科幻作家 Ursula K. Le Guin 的短篇作品《The Ones Who Walk Away From Omelas》,講述一個美好的小鎮 Omelas 是大家心目中完美又理想的社會,但其實這個小鎮某一個陰暗的地下室關著一個沒有人照顧的小孩,他被咀咒因此即使鎮上每個人都清楚知道這個小孩的存在,為了眼前的美好也決定無視和剝削他的權利,讓他成為美好生活的犧牲品。一直瑟縮在列車下工作的小孩子,正正就是《The Ones Who Walk Away From Omelas》那個成為犧牲品的孩子,也是列車上的「零件」。

這一幕不但喚起了 Curtis 的革命初心,也讓他犧牲了剛上火車面對「吃掉弱者」經歷時,沒有勇氣切斷給大家分享的手,以那隻手替 Timmy 擋著運轉中的列車零件,再把他救出來。

列車中的亞當與夏娃

最後 Mr. Wilford 創建的列車徹底毀掉,不論是象徵共同利益的 Mr. Wilford,還是個人主義的 Curtis 都死於雪崩之下,唯一存活的就只有接受了父親的愛的 Yona 和 Curtis 覺醒的愛的 Timmy 這兩個孩子,也就是說明他們是以愛為基礎的選擇所得出的結果。一男一女的角色讓人想起聖經中的亞當和夏娃,不同的是在這個新世界,代表男性的亞當不再是給夏娃一根肋骨,反而是要靠著夏娃才有機會存活。

電影最後 Yona 和 Timmy 看到的那隻北極熊,除了證明南宮說列車外的世界已經能讓生物生存這套說法外,也象徵了上帝的指示。導演以白色的北極熊來代替諾亞方舟故事中上帝給諾亞提示的那隻白鴿,代表了生存的希望、認同和允許。同時間,也打破了 Mr. Wilford 自詡為上帝,無情的看待列車上人類生命的那套理論,愛和關懷可以成為解決問題的方法。

正如上文所言,導演並沒有偏頗任何一方,只是把整個階層和權鬥的故事演釋出來,結果也是一樣。離開舊生活的人類,踏入新世界未必如想像般美好,一切都是未知之數,但起碼能選擇真正的重新開始,把自己想要的末來建立出來。然而,北極熊除了代表著生存的希望外,同時也象徵著列車外的另一場戰爭,事關不論是從 Yona 和 Timmy 的角度出發,還是從北極熊的角度出發,他們在彼此眼中都只是食物。

《雪國列車》常見的問題:

看過電影的觀眾或許心中都有著不少疑問,對導演所安排的情節或人物感到不解,以下是網絡上比較多人問的問題和見解,看看能否解開你的疑難:

1.南宮民秀的女兒 Yona 為何擁有看穿牆的超能力?

電影中可以看到每次南宮打開車廂之間的門前,Yona 都能事先知道門後有甚麼。其實這並非 Yona 的超能力,而是她在列車上出生,因此對車廂環境感觀都比其他人好,所以可以憑視覺以外的感覺,得知門後的大約狀況。另外,值得一說的是飾演 Yona 的高我星已經是第二次當宋康昊的女兒,他們第一次合作飾演父女同樣是奉俊昊的作品《韓流怪嚇》。

2. 其中一卡車廂內的「斧頭幫」戰士剖開魚肚的原因?

還記得兩批人開戰前,層於上流社會的「斧頭幫」戰士利用斧頭剖開一條大魚的肚,其實這一幕想帶出的意思有兩個,第一層是象徵對方(低下階層)只能像一條死魚般任他們宰割;另一個意義是,他們能這樣浪費一條大魚,那就證明魚類這種資源在列車中是非常豐富,只是低下階層的人永遠都享受不到。

這一幕其中一個有趣的地方是,列車宣布經過 Yekaterina Bridge 時,也就代表列車已經環繞地球一年的時間,即使「斧頭幫」戰士正在跟 Curtis 等人戰鬥,他們也會停下並高呼「新年快樂」。這一幕暗喻了不論甚麼階層的人,多少都會受到約定俗成的文化影響,眼前即使是你死我活的場面,也要停下來跨年過節。

另外,到最後「斧頭幫」戰士以黑暗的車廂環境作武器,把 Curtis 等人殺個片甲不留時,Curtis 他們就以最後一根火柴來迎戰,從車尾向前運上火把,意思是黑暗當前,必需要大家同心合力才有機會帶來一絲的光明和希望。

3. 副列車長 Miss Mason 手下兩位西裝保鑣的關係?

於「斧頭幫」車廂一戰時,Miss Mason 的兩位西裝保鑣其中一位被南宮女兒 Yona 以鐵棒插死,另一個不顧一切也要找南宮報仇。眼利的觀眾可能於一開始 Miss Mason 到車尾演講時,已經可以留意到這兩個保鑣一直溫順的依偎著對方,暗示了他們的關係非常親密。

4. Miss Mason 投降時拿下假牙的原因?

她說服 Curtis 等人放過和相信她的時候,突然拿下假牙給大家看,這樣代表了她為了生存,連自尊也可以捨棄,也不在意自己的虛偽。

5. Curtis 當時如何確定 Mr. Wilford 所說跟 Gilliam 聯手的話是真的呢?

Curtis 之所以能夠確定 Mr. Wilford 所說的都是真話,全因從列車中長大的 Edgar 跟他說過記憶中有過牛扒的香氣,因此推測他小時候曾經跟 Gilliam 到過車頭並品嘗過 Mr. Wilford 所煎的牛扒。

相關焦點

  • 《雪國列車》導演:韓劇人氣比電影高是因題材不同
    《雪國列車》導演:韓劇人氣比電影高是因題材不同   被法國權威電影雜誌《首映》譽為「科幻電影史上新腳印」的《雪國列車》將於近期在中國內地公映。
  • 《雪國列車》的隱喻,奉俊昊鏡頭下的「弱肉強食」殘酷生存法則
    在剛剛過去的92屆奧斯卡頒獎禮上,韓國導演奉俊昊的作品《寄生蟲》同時斬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國際影片、最佳原創劇本四項大獎;成為本屆奧斯卡盛會的最大贏家。《寄生蟲》講述的是韓國窮人與富人之間的特殊關係,這種社會題材的電影,奉俊昊已經嘗試多次,可以說是他最擅長的題材之一。
  • 《雪國列車》:一趟反烏託邦的列車
    某些時刻,我還在想,奉俊昊會不會拍上一段以一敵十的走廊大戰,然而,大概是受限於列車的封閉空間,這樣的超級長鏡頭並未出現。包括那個身手敏捷的泰拳好手,實際上戰鬥的機會並不多,還意外慘死。也即是說,在一部動作片與一部寓言片之間,《雪國列車》主動選擇了後者。動作設計只是不得不加以表現的流水戰,對比下主人公在引擎(永動機)面前的情緒表現,不難發現導演的真實用意。
  • 重溫奉俊昊《雪國列車》:內在世界的誕生與毀滅
    韓國導演奉俊昊的影片《寄生蟲》今年奪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成為歷史上首部獲得奧斯卡最高獎項的非英語電影。緊接著,輿論場上迎來了關於奉俊昊與韓國電影的討論熱潮。《雪國列車》便是這樣一種情境:來自尾部車廂的反抗者們試圖衝破重重關隘,佔領車頭,他們除了將這條列車全部打通之外別無捷徑。與其剛剛榮獲大獎的《寄生蟲》相比,奉俊昊在《雪國列車》所發揮的空間隱喻具有更強烈的戲劇性:基澤一家對於樸社長一家的寄生並不是必然的,從他們居住的半地下室到樸社長的別墅之間,還有許多的岔路可以走;但在那輛無法停止的列車中,衝突成為了唯一的道路。
  • 科幻電影觸及心靈雪國列車劇情細節值得細心揣摩
    《雪國列車》是近年來所有科幻電影中最能觸及心靈的。很多劇情細節都需要觀眾的細心揣摩,劇中的價值體現值得挖掘。《雪國列車》是一部野心勃勃、視效極佳、內涵豐富、非常令人滿意的未來史詩,導演奉俊昊是來自韓國的天才導演。《雪國列車》作為標準的末日災難電影,它兼而有之。
  • 為什麼《雪國列車》不能稱得上是好電影?
    作為一名擁有SR級編劇能力的導演,奉俊昊成功地塑造了社會底層小人物這一角色形象。但是作為漫畫的翻拍劇,這部在2013年的拍攝的《雪國列車》卻在當時翻了車。階級分明,窮富人各住不同的車廂中。《降臨片段》而在《雪國列車》的幾十節末世列車的車廂中,不僅擁有者荒誕的永動引擎,還僅有一個向前開的門,相信看過劇情設定的人也是滿臉問號,
  • 《雪國列車》抄襲畫家杜米埃?奉俊昊穿越170年碰瓷《三等車廂》
    你看過韓國著名導演奉俊昊執導的《雪國列車》沒有?這部改編自法國同名科幻漫畫的電影以列車隱喻著人類歷史上的一切階級社會,富人佔據前頭,窮人窩在尾部,何時才能公平?●尾部車廂——象徵著階級社會最底層的勞動者,最為悽慘,也最具GM性。
  • 奉俊昊:從社會學學生到韓國「國寶級」導演
    這篇文章是【導演的十年】系列的第十五篇每個導演背後,都有你不為人知的心路歷程1月13日,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公布2020奧斯卡獎項提名名單,奉俊昊導演的《寄生蟲》獲得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影片獎提名, 並且入圍了最佳導演、劇本、剪輯、藝術指導、國際電影獎。 這也是韓國電影首次入圍奧斯卡終選名單。
  • 《雪國列車》結局之後的故事,小女孩成為了最後的倖存者!
    這段話來自於《雪國列車》的電影導演奉俊昊,這本漫畫對他的人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隨著電影讓全世界都了解了這本原作於法國的經典科幻作品,他的評價也被附在了雪國列車的第四部作品的封面上。其實這也不能怪班傑明·勒格朗,畢竟雪國列車的設定上是「科幻小說」,但是其內核卻是充滿了對社會諷刺的悲劇,羅布設計的劇情含蓄而緊密,續集的創作難度也大大加深,就像電影版《雪國列車》就是導演奉俊昊這本漫畫的理解,畢竟在電影出現之前,這本圖像小說僅僅在韓國和法國有些名聲。
  • 這就是奉俊昊!把赤裸裸的現實撕裂給你看
    奉俊昊創造了近百年來奧斯卡的首例,實現了非英語片的突破,成為2020年刷新韓國影史第一人。要知道,《寄生蟲》是繼 2009 年《母親》之後,奉俊昊時隔 10年重返韓國本土電影創作,此前的作品《雪國列車》《玉子》走的都是國際路線。奉俊昊將韓國電影提升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
  • 獲得奧斯卡後蹲在地上笑,《寄生蟲》導演奉俊昊:從小就是個怪胎
    《寄生蟲》是一部非常韓國的電影藉助四座小金人,全球影迷都認識了這位胖乎乎的捲毛頭導演奉俊昊,但是在韓國本土,他早已經家喻戶曉,在爆款韓劇《來自星星的你》中,全智賢扮演的千頌伊的母親為了證明女兒是一線明星,而向別人炫耀說,「奉俊昊導演都要請她去演電影」。
  • 雪國列車——一艘永不停歇的列車,反烏託邦式寓意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改編劇《雪國列車第一季》。 7年前,有部電影一上映就創造了歷史。 不僅保持著韓國投資最大影片的紀錄,還創下了當年韓國電影最高首日票房紀錄。 因為太火,同名劇集的製作也被提上了日程。
  • 美劇《雪國列車》宣開播曝新預告
    時光網訊 TNT今天曝光美劇版《雪國列車》今天全新預告片,並宣布5月31日正式播出。  該劇改編自《寄生蟲》導演奉俊昊拍攝的同名電影,由詹妮弗·康納利與戴維德·迪格斯擔任主演。影片的背景設定在氣溫驟降、世界變成冰凍大地的七年後,描述僅存人類乘坐在永恆運轉的列車中,受到差別待遇的倖存者將尋求社會正義。  劇集版由奉俊昊監製,早在2016年就被TNT預定。隨後經歷了多次主創團隊更迭,《奇異博士》導演斯科特·德瑞克森也拍攝過試播集,但隨後由於「創意分歧」退出。
  • 《雪國列車》和電影相反的原作結局,男主成為了最後的倖存者!
    相信我,如果你看過《雪國列車》的原作漫畫,那麼你一定不會對劇集版產生太多的厭惡感,因為無論是《雪國列車》的電影還是電視劇,都是在原作的觀點上重新設計了劇情。在2013版電影版 《雪國列車》可以說是讓世界都知道了這本神作,奉俊昊導演的功勞不可磨滅,但也存在一個尷尬的問題,那就是電影版和原作的劇情其實是相差很大的,尤其是男主角最終的結局。
  • 《雪國列車》觀後感
    《雪國列車》改編自法國同名科幻漫畫,2014年上映由韓國著名導演奉俊昊執導,韓國著名導演樸贊鬱擔任製片人,美國隊長克裡斯埃文斯,古一法師蒂爾達斯文頓,以及宋康昊,小女孩高雅興領銜主演。故事講述為了應對溫室效應,各國發射了代號cw7的冷凍劑,卻將世界推向萬劫不復的極寒末日,在一列沿著鐵軌一直行駛下去的列車上,乘載著地球上最後倖存的人們,「雪國列車」成為了他們最後的歸宿。
  • 斯科特·德瑞克森執導的《雪國列車》電視劇將試播,由《漢密爾頓...
    美國TNT電視臺即將推出一部新的電視連續劇,名為《雪國列車》,由《奇異博士》的導演斯科特·德瑞克森執導,他是使《漢密爾頓》這部音樂劇引人注目並一舉奪得託尼獎的主創之一。這部電視劇改編自奉俊昊2013年拍攝的科幻電影《雪國列車》,該電影的主演有克裡斯·埃文斯,埃德·哈裡斯,蒂爾達·斯文頓,奧克塔維亞·斯賓瑟,約翰·赫特和傑米·貝爾。  根據《EW》報導,製作人約什·弗裡德曼(《終結者外傳》)不僅將會擔任該電視劇的編劇,還會和斯科特·德瑞克森(《驅魔》《驅魔警探》《險惡》)在其他方面共同製作。
  • 《雪國列車》是人類社會縮微,我們又何嘗不是被宣傳和認知洗腦?
    《雪國列車》改編自獲得1986年昂格萊姆國際漫畫節大獎的法國同名科幻漫畫原著,由韓國著名導演奉俊昊執導,韓國著名導演樸贊鬱擔任製片人,克裡斯·埃文斯,宋康昊,蒂爾達·斯文頓,傑米·貝爾,艾德·哈裡斯領銜主演。
  • 《雪國列車》167個國家上映 創韓影史最高記錄
    《雪國列車》海報    電影網訊 據《雪國列車》發行公司CJ E&M消息,《雪國列車》目前已經將海外版權出售至167個國家。這也是韓國電影史上最大的海外上映規模。    《雪國列車》是由憑藉《殺人回憶》、《漢江怪物》等影片而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韓國導演奉俊昊執掌導筒,影片總耗資450億韓元(約合2.9億人民幣,3920萬美元),主演陣容華麗,韓國「國民大叔」宋康昊和女演員高雅星繼《漢江怪物》之後時隔六年再度合作出演父女。
  • 導演奉俊昊全面揭秘《寄生蟲》疑點 氣味表現貧富差異 山水景石是...
    《寄生蟲》目前正在全球各地陸續上映中,在中國香港、法國、越南都創下了票房紀錄,甚至有可能成為最賣座的金棕櫚影片。雖然該片的韓國本土票房沒能超越《漢江怪物》,刷新奉俊昊導演的個人紀錄,但超過一千萬的觀影人次(票房約6億人民幣)足以說明奉俊昊式「類型片」的成功。
  • 電影:《雪國列車》告訴我們,韓國真的不只會生產歐巴
    影片速報人類試圖阻止全球變暖的實驗失敗,地球進入冰川時代,大部分生物滅亡,人類最後的倖存者都登上了諾亞方舟列車。這輛列車靠著永動機的驅使,已經運行了十七年。這輛列車會根據人們上車時的車票,來劃分層次。從最頭到最尾,從統治者到富人階層直到底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