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臨帖作品展」臨摹幾可亂真,創作達到這個水平,你好意思再噴嗎

2021-01-10 晉堂書畫

4月18日,中書協主辦的「全國第二屆書法臨帖作品展」在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開幕。本屆書法臨帖作品展共收到14323位作者投稿,最終評出參展作者229位,458幅臨創作品;同時,在全國書法名家邀請展投稿者中評出97位入展,共194件作品參加展出,總計652件書法臨創作品亮相。「全國第二屆書法臨帖作品展」作品要求臨摹、創作作品各一件。臨摹作品要求臨摹歷代經典書法碑帖,創作作品要求應取法臨帖對象,與臨摹作品的書體、字法等元素基本保持一致。臨、創並舉全面考量和展示了作者在臨摹基礎上靈活運用的能力,是對重溫經典、深化經典的具體闡釋。二者相互補充、相映成趣,形式獨特。臨、創集中展示,更增加了直觀的藝術效果,也顯示了作者對傳統理解與掌握的程度。

下面,筆者節選部分作品並找出臨摹的原帖供大家對比欣賞。有的臨摹作品幾可亂真,你還好意思噴嗎?

在展覽現場,有些作品字小的要彎著腰看,所以,個別圖片不清楚在所難免。

《玄秘塔》

臨《玄秘塔》

柳體創作

臨《麻姑仙壇記》

《麻姑仙壇記》風格的創作

臨鄧石如

鄧石如風格的創作

鄧石如原作鄧石如《崔子玉座右銘》

臨鄧石如《崔子玉座右銘》

《崔子玉座右銘》風格的創作

米芾《研山銘》

臨米芾《研山銘》

《研山銘》風格創作

《始平公造像》

臨《始平公造像》

《始平公造像》風格的創作

米芾《蜀素帖》

臨《蜀素帖》

祭侄文稿

顏真卿《祭侄文稿》

楊凝式《韭花帖》

臨楊凝式《韭花帖》

智永《真草千字文》

臨智永《真草千字文》

臨鍾繇《宣示表》

臨歐陽詢《張翰帖》

王鐸《草書高適七絕萬騎爭歌楊柳春詩立軸》原帖

臨王鐸《草書高適七絕萬騎爭歌楊柳春詩立軸》原帖

臨歐陽通

趙子昂《汲黯傳》

臨趙子昂《汲黯傳》

李白憶舊遊詩草書卷

臨黃庭堅《李白憶舊遊詩草書卷》

臨黃庭堅《諸上座帖》

藤原佐理作品《離洛帖》,藤原佐理(944--998)是古代的日本鬼子。

臨藤原佐理

臨瘦金體

臨八大山人手札

臨王獻之手札

相關焦點

  • 「全國第二屆書法臨帖作品展」臨摹幾可亂真,創作達到這個水平...
    4月18日,中書協主辦的「全國第二屆書法臨帖作品展」在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開幕。本屆書法臨帖作品展共收到14323位作者投稿,最終評出參展作者229位,458幅臨創作品;同時,在全國書法名家邀請展投稿者中評出97位入展,共194件作品參加展出,總計652件書法臨創作品亮相。
  • 幾可亂真!「全國第二屆書法臨帖作品展」臨摹作品
    2017年4月18日,中書協主辦的「全國第二屆書法臨帖作品展」在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開幕。要求臨摹、創作作品各一件。臨摹作品要求臨摹歷代經典書法碑帖,創作作品要求應取法臨帖對象,與臨摹作品的書體、字法等元素基本保持一致。下面,筆者節選部分作品並找出臨摹的原帖供大家對比欣賞。有的臨摹作品幾可亂真,你還好意思噴嗎?
  • 硬筆書法:從臨摹到創作,學習書法,不能只是臨帖了
    很多學習書法的人都會有一個疑慮:那就是在自身書法知識達到一定程度上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處理臨摹和創作之間的關係。有人認為先臨摹再創作,但是這種理解也並不完全正確的。正確的方法是臨摹與創作應該同時進行。單純地臨摹而不創作,會缺乏章法的訓練,也不利於培養美感、作品感。那麼我們如何在臨摹的同時進行創作呢?接下來跟著小編的腳步,我們去學習一下吧!走向創作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加深體會的過程,對書法的體會深了,自然而然就知道每個字怎麼處理了。所以第一步我們可以先進行少字創作。
  • 西雙版納州舉辦臨帖創作書法作品展
    12月9日,由西雙版納州文化和旅遊局、州文聯主辦,州文化館、州書法家協會承辦的西雙版納州第六屆臨帖創作暨制止餐飲浪費、樹立新文明風尚及師生書法作品展在景洪舉行。本次臨帖創作書法展以樹新文明風尚為主題,經過近半年籌備,廣泛徵集西雙版納本地文藝工作者及書法愛好者投稿300餘件,經認真篩選,共展出臨創書法作品118件。展出作品內容五體皆備、風格各異,從不同角度解讀經典,是全州臨帖創作佳作的一次集中展示。
  • 我縣舉辦第二屆書法臨帖作品展
    近日,我縣舉辦第二屆書法臨帖作品展。市文聯主席李雷到現場參觀指導。▼為傳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我縣文化事業發展,凸顯我縣書法藝術風採本屆臨帖展,通過篩選,共展出32幅書法臨帖作品,所展作品根植傳統,摹臨古碑帖,真草隸篆,書體頗多,功力深厚,基本代表本縣目前臨摹水平。
  • 硬筆書法:從臨摹到創作,學習書法,不能只是臨摹了
    很多學習書法的人都會有一個疑慮:那就是在自身書法知識達到一定程度上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處理臨摹和創作之間的關係。有人認為先臨摹再創作,但是這種理解也並不完全正確的。正確的方法是臨摹與創作應該同時進行。單純地臨摹而不創作,會缺乏章法的訓練,也不利於培養美感、作品感。那麼我們如何在臨摹的同時進行創作呢?接下來跟著小編的腳步,我們去學習一下吧!
  • 崔廷瑤名家工作室臨摹與創作書法作品展開展
    9月17日,為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九江市人才辦、九江市文聯、九江市文廣新局聯合主辦,九江美術館、崔廷瑤名家工作室承辦,九江市書協、九江書法院協辦的崔廷瑤名家工作室臨摹與創作書法作品展開展,市文聯黨組書記陸建珠,主席陳保平,黨組成員段虹、王定君,名家工作室領銜人崔廷瑤,省書協副主席、市書協名譽主席曹端陽,市書協主席桂相文出席,名家工作室學員及書法工作者、愛好者聞訊紛紛前來觀展。
  • 書法臨帖,怎麼寫才能入展獲獎?哪些問題需要糾正?
    ,採用一臨一創的投稿形式,在入展的作品裡,臨摹到位的較多,但創作作品不盡相同,有著不小的距離。這不外乎有幾種情況:一是與臨摹作品風格差異較大,作為入選作品,這個差異是在臨寫的基礎,在較長的時段內又臨摹了其他經典作品,表現在筆下的風格就成為兩種經典的揉合,但這個化合成份仍以自己投稿臨摹作品為主,這些作品易於打動評委,入選不少。
  • 書法臨帖,怎麼寫才能入展獲獎?哪些問題需要糾正?
    ▽中國書法臨書大會評審感言彙編▽01/風格的多維度翟萬益臨書大會為了在更深層次直接促進創作的發展,採用一臨一創的投稿形式,在入展的作品裡,臨摹到位的較多,但創作作品不盡相同,有著不小的距離。這不外乎有幾種情況:一是與臨摹作品風格差異較大,作為入選作品,這個差異是在臨寫的基礎,在較長的時段內又臨摹了其他經典作品,表現在筆下的風格就成為兩種經典的揉合,但這個化合成份仍以自己投稿臨摹作品為主,這些作品易於打動評委,入選不少。二是更多地注入了其他經典的風神,與臨摹作品形神表現出較大差別,但它都在經典的路徑上,易於讓評委接受。
  • 獨山縣「臨經典·學傳統」第二屆書法臨帖暨小品創作展徵稿啟事
    為全面提升廣大書法愛好者臨帖水平,進一步增強創作意識,推動我縣書法事業繁榮發展,決定舉辦獨山縣「臨經典學傳統」第屆書法臨帖暨小品創作展,現將徵稿啟示公布如下:舉辦單位(二)臨摹、創作作品各一件,請在作品背後註明臨帖或創作,放入一個信封,一次性寄出。本次展覽不收篆刻作品。(三)內容:臨摹作品要求臨摹歷代經典書法碑帖,投稿時附上所臨碑帖複印件,篆書、草書作品需附釋文。臨帖和創作品時要保持內容的相對連貫、完整。
  • 全國第二屆書法臨帖作品展作品欣賞(高清)
    我國的書法藝術源遠流長,而流傳下來的歷代經典碑帖,不僅展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清晰、系統地反映了書法藝術的發展脈絡。這些經典作品是當代書法藝術發展的根基,也是汲取營養的源泉,為推動當代書法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借鑑和啟發作用。
  • 守望經典•馬鞍山市書法臨帖展來啦!
    守望經典•馬鞍山市書法臨帖展來啦!投稿者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十餘歲的少年,參與者均以崇仰古人、深入傳統的態度,虔誠認真地投入到歷代經典碑帖的臨摹之中,創作了許多栩栩如生的新作品。臨帖是一輩子的事情,不臨帖就不可能真正的進入書法,也就不可能得到書法藝術的真諦,只有通過臨摹古帖,領略前人的書法技巧,認識書法學習創作規律,感受我國古代文化的魅力和古代賢達的精神世界,才能夠充分體會傳統書法藝術的魅力,所以說經典是永恆的,臨帖也是永恆的。
  • 80後美女書畫家,臨摹趙孟頫行書《赤壁賦》,幾可亂真
    80後美女書畫家學習趙孟頫,臨摹行書《赤壁賦》,幾可亂真,不經過專業訓練分不清哪是原作,哪是臨摹作品。 其中,還有一位80後美女書法家楊芸熙,雖然這個名字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但其書畫水平卻不低,楊芸熙書法學習元代書法家趙孟頫,風格淡雅清新,其繪畫風格也是如此。
  • 金堤迴瀾丨大名縣第三屆臨帖書法作品展徵稿啟事
    金堤迴瀾丨大名縣第三屆臨帖書法作品展徵稿啟事 2020-09-26 17: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書法臨帖的最高水平「姐妹花」,「像」只是基礎
    關於臨摹,大家都有自己的理解。尤其是看到名家臨帖,如若不像,便出惡言譏諷。其實臨摹是分多種的,並不只有一點標準。臨摹分幾個階段,每個階段的標準並不一樣,而且每個階段需要的個人水平也不同。其次,臨帖要章法準,有行氣,重神韻。字形準,筆法準,只是基礎。很容易就能做到,所以大家看名家臨帖,大可不必因為不像就「噴」,因為你未必知道他臨的重點是什麼。(胡問遂臨張黑女)字形準之後,就要學章法,行氣,上下字的呼應,左右字的呼應,然後在去求神韻。
  • 不管是寫字臨帖,還是書法創作,專心研究這個人的作品就夠了
    不管是寫字臨帖,還是書法創作,專心研究這個人的作品就夠了古人所創造的書法作品是非常多的,有些人寫了一輩子的字,臨過無數的字帖,但很少在各類大賽中獲獎或是入展,這對於寫字學習書法的人來說,實在是很不公平的。
  • 臨帖展:借來原拓對著臨,作品怎能不入展
    在全國首屆臨帖展上,河南寶豐書法家孫戰生以臨摹的《郙閣頌》入展。《郙閣頌》是漢碑經典,與《石門頌》《西狹頌》合稱「漢三頌」,風格古樸。孫戰生的臨摹作品是怎樣寫的?下面是他的創作手記。孫戰生首屆臨帖展入展作品首屆臨帖展入展作品創作手記■孫戰生
  • 書法教育:臨摹還是創新?
    本次展覽突破了首屆臨帖展單一臨摹思路,要求作者提交臨摹和創作作品各一幅,臨、創並舉全面考量和展示了作者在臨摹基礎上靈活運用的能力,是對重溫經典、深化經典的具體闡釋。兩者相互補充、相映成趣,形式獨特。臨、創集中展示,更增加了直觀的藝術效果,也顯示了作者對傳統理解與掌握的程度。 學習書法的必經之路是「臨」和「創」,臨摹和創新看似截然相反,卻也相輔相成。
  • 作品分臨帖和創作兩類丨「瀘江永榮」四地市青少年書法交流展徵稿...
    作品分臨帖和創作兩類丨「瀘江永榮」四地市青少年書法交流展徵稿進行中 2020-07-10 17: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雅昌快訊】臨、創並舉傳承經典「全國第二屆書法臨帖作品展...
    展覽籤到現場(雅昌藝術網訊)2017年4月18日上午,「全國第二屆書法臨帖作品展」於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隆重開幕。展覽共展出229位作者的652件書法作品,同時,還展出了97位入選全國書法名家邀請展投稿者的194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