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的未來趨勢:線上品類平臺化,線下便利店化

2021-01-08 手機鳳凰網

文丨劍鋒

眾多行業人士指出,2021年的社區團購依舊保持高速發展中。網際網路巨頭對於社區團購的投入只增不減,興盛優選和十薈團將繼續領跑行業融資,食享會和同程生活將慢慢被巨頭瓜分市場,其他網際網路巨頭的為代表的社區團購將補貼戰進行到底。

帶著社區團購2021年將如何發展的問題,筆者開始關注中國社區便利店的現狀。似乎社區團購與社區便利店具有一脈相承的聯繫。社區團購的模式來源於興盛優選對芙蓉興盛的多年的探索與實踐經驗總結出來的,通過興盛優選小程序可以把周邊的用戶引流到芙蓉興盛店裡提貨,帶動店鋪的商品銷售為初衷。

隨著社區團購的發展,堅持以線下店鋪為自提點的興盛優選和堅持以流量為主的網際網路公司展開了殊死搏鬥。回頭看看現在的社區團購平臺紛紛都在效仿興盛優選的布局及運營,團長都是積極發展以線下門店為主,自建倉儲及物流團隊。

今天社區團購正在經歷及發展的方向,早在十幾年前中國各個地區的便利店巨頭都在做出相應的布局。一條街道上建立高密度的品牌便利店,突出便利性。另外一方面自建倉配體系,保持各個門店每日的商品補給。

高密度的店鋪+自有倉配系統將西南地區的紅旗超市成為了A股"便利店"上市第一股,有人說今天的社區團購平臺一方面在打壓生鮮菜市場,另外一方面在蠶食線下社區便利店市場。

2020年10月滴滴旗下橙心優選開設首家線下門店,商品品類覆蓋生鮮水果、生活百貨、糧油米麵和速凍食品等等社區居民日常用品。視乎社區團購在慢慢在向線下社區便利店發展。

隨著中國城鎮化及城市化建設不斷的集中,中國便利店處在一個高速增長紅利期。對於社區團購市場而言,社區便利店與社區團購的結合,是否會給市場帶來新的商業模式。筆者將結合中國便利店的發展及現狀與中國社區團購的發展來談談,2021年的社區團購行業將帶來哪些趨勢變化。

一、 線上全品類平臺化

目前社區團購電商平臺主要以生鮮品類作為主打商品,隨著市場規模及用戶規模的提升。平臺的品類也在不斷的增加,從最初的生鮮品類延伸日用百貨、調料用品等圍繞家庭生活的品類。

對於生鮮和日常用品是城市居民的剛需需求,但是這類型的產品基本上毛利率都比較低。如果想支撐社區團購的上市計劃,平臺就需要向全品類的進行擴展。對於今天的社區團購發展,我們可以參考京東商城的發展軌跡,京東商城從最初的自營商品出發,早期依靠正品保障贏得市場競爭力。

真正讓京東站穩市場的來源於劉強東兩個非常重要的戰略決策,一是向全品類擴張,從只做3C產品轉為一站式購物平臺,二是決定自建倉配一體的物流體系,這是京東真正崛起的原因。

對於京東的全品類戰略,基本上以自營合作和POP合作。現在的社區團購平臺可以採取一樣的合作模式,對於生鮮品類堅持自營。生鮮品類是一個短周期的產品,用戶看重的是產品的品質。通過生鮮品類建立用戶忠誠度,從而形成平臺穩固的基礎流量池。

在POP合作方面,開展以同城零售商戶及供應鏈合作。前期主要延伸的服務還是圍繞的著家庭生活開展,切勿直接切入傳統電商核心品類腹地。例如京東的3C產品及阿里的服飾品類。

例如社區居民用戶日常消費需求出發點,提供乾洗服務、搬家服務、維修服務等等。當居民想到吃的就是就上平臺買菜,當居民遇到生活困難的時候就來平臺找服務解決。

對於社區團購正在進行的品類擴張,筆者認為服務的品類應該是放在前哨位置,只有當服務贏得用戶的信任,才能帶動其他品類的銷售。

二、 線下發展便利店化

正如前文所述,社區團購起源於社區便利店的發展而來。由於社區便利店的盈利主要取決於客流量,客流量的背後是優質的店鋪位置。社區團購依靠線上引流到線下便利店,從而提升了便利店的銷售額。便利店也很好了充當了社區團購的履約服務站,社區團購與社區便利店的結合,可謂是中國零售商業模式上一次重要創新。

隨著社區團購的競爭與發展,越來越多的社區團購平臺開始擁抱線下便利店。社區團購可以通過數位化改造供應鏈及營銷,但是最終需要線下進行履約服務。如果履約服務做不好,對於社區團購而言,好的產品和價格用戶也不會接受。

筆者認為社區團購應該把發展線下便利店作為基礎設施來投入,有點類似於當年京東大刀闊斧的投資物流基礎設施。從用戶的需求角度出發,筆者認為社區團購需要便利店做如下服務補充。

1、社區便利店相當於平臺的前哨站,對於以社群為流量基本盤的社區團購企業。每一個社區便利店就是每個小區的護城河。社區便利店社群的穩定性決定了社區團購在小區的流量穩定性。

2、社區便利店可以提供最好的履約服務,由於社區團購目前還處在攻佔市場階段。下一個需要攻克的要地就是履約服務,個人的履約服務往往比較的鬆散。社區便利店的往往更標準化履約服務,服務體驗更好。

3、社區便利店是品類擴充的基礎點,生鮮品類建立用戶剛需需求,接下來的服務需求就需要便利店作為承擔,以神利便利店為例,在五線城市山西晉城擁有200家線下便利店,通過提供免費衝泡、免費WIFI、衣服乾洗、定做生日蛋糕等社區服務。

社區團購發展便利店,不是社區團購新業務,更多是社區團購對小區的一種服務延伸。一方面滿足用戶的即時購買需求,另外一方面提升中老人的用戶群體。

鈦媒體作者介紹:我是李劍鋒,一名社區團購觀察者,微信:jianfeng-it】

相關焦點

  • 社區團購有沒有未來?為啥首先在長沙火起來了
    社區團購是2018年最火爆的商業趨勢,沒有之一。社區團購以熟人社交為紐帶,圍繞社區做文章,以生鮮品類打頭陣,重塑線下渠道和流量變現方式,是歷次風口中最接地氣的一次。幾個蠻有意思的問題: 一、 社區團購為什麼首先在長沙火起來?這是最讓大家感到莫名其妙的問題,居然不是深圳,而是一個二線城市——長沙!
  • 社區團購平臺布局實體店,線下傳統菜販若不數位化轉型或將被打倒
    日前,滴滴旗下社區電商橙心優選宣布啟動橙心小店戰略。「橙心優選小店」是橙心優選和團長合作的線下自提門店。換句話說:社區團購進入線下開實體店。此外,主打社區生鮮的錢大媽已經正式進入北京,兩家門店均選址通州。
  • 線上下單樓下提貨,武漢社區消費開啟團購新模式
    7月2日早上,金銀湖一小區超市內,擺放著居民團購待領取的商品。張維納 攝早上8點,在金銀湖航天銀湖灣小區樓下的一家小店門口,張女士和鄰居李阿姨交流今天菜籃子的收穫。但與之前不一樣的是,她們手上拎的東西,均為線上下單線下自提。
  • 快餐小吃化趨勢猛烈,線上線下如何同步推進?
    以原有的米線類產品做為骨架,搭配各類小吃,環境進一步休閒化,社區化,交易模式和動線設計優化創新,寄希望於在需求和調性上與社區商圈吻合,我理解這一大方向是正確的,只是想法與現實是否切合,需要顧客說了算。新模式最終的落地效果還有待完善。
  • 社區團購是打造本地線上商業帝國的根基
    在一二線城市,社區團購模式已紮根很深,社區團購作為一種本地化的模式,擁有立足社區流量池,整合本地商家資源的潛力。同時也有很大的盈利市場。而對於商家們來說,廣告資源得匱乏,除了微信公眾號(現在幾乎很少人看),就是大型線下廣告位(費用高、效果差),即使有美團點評這樣的平臺,入駐後的模式依舊是消費者主動、商家被動,並且佣金也高。而在入駐社區團購平臺後,商家便擁有了主動的機會。
  • 五大平臺真實測評,社區團購緣何持續升溫?
    但虎哥在提貨時收到部分用戶反饋表示:近一段時間配送的蔬菜、水果品質呈現緩慢下降的趨勢,新鮮程度不及剛上線的水平。其次,部分熱門商品的價格不斷上漲,甚至略高於大型超市的價格。同時,在用戶多次下單之後,優惠券的補貼力度也不斷下降,形成了價格與線下超市相差不大、品控不及線下超市的「尷尬」局面。社區團購團有哪些利弊?
  • 社區團購的前世今生
    社區團購新零售模式是基於線下真實的社區,以社區常住住戶或周邊店鋪經營者為周轉節點,通過微信群、小程序、APP等移動平臺工具進行開團預售,把同一小區人群需求集單,通過微信、支付寶或銀聯支付後,再統一發貨到社區自提點統一自提或配送上門的一種購物方式。社區團購新零售模式以線下社區微信群實時預售為模式,實現以社區為單位的快速信息傳遞。
  • 花的樂商城|未來新零售發展趨勢:「線上銷售+線下體驗」
    線上銷售,看得見摸不著。實體店,則可以真真切切地讓你感受與體驗,然而價格偏高。如今,一種全新的模式開始進入大家的視野,那就是線上銷售+線下體驗相結合,讓消費者獲得完美的購物體驗。
  • 品創餐飲:社區團購沒有未來!
    社區團購和很多網際網路現象一樣,不是什麼新鮮事,也不是什麼高科技的發明創造。通常都是先小恩小惠的大面積補貼,讓消費者養成習慣,然後打殘線下實體店,乾死或收購競爭對手,從而形成自己壟斷優勢後,線下沒有買了,線上只有我一家,完全掌握了定價權,恢復價格或高價銷售就看自己高不高興,就看平臺的心情了。
  • 社區團購的「生意經」,有錢就能「念」好嗎?
    賣菜的大叔大媽們絕對想不到,從不差錢的網際網路企業們會和他們搶生意,並且還當作了核心業務;隨著阿里、京東、騰訊、美團、拼多多、滴滴的逐步入局,再加上生鮮電商平臺和原始的社區團購平臺,社區團購的「團戰」愈發激烈起來。社區團購興於長沙,興盛優選,考拉精選這些最早的社區團購線下店都在長沙起家,在那時基於微信社群的社區團購匯聚大量的線上流量,慢慢的由長沙開始向全國蔓延。
  • 魔幻社區團購,終局在哪裡?
    原有玩家如興盛優選、十薈團等活得不錯,甚至已經可以實現盈利;戰場集中於下沉市場,即三四線城市及縣城、村鎮,也包括一部分二線城市;社區團購的品類,以食品生鮮衝鋒、品類不斷拓寬;末端履約方式為自提點+用戶自提,各大平臺都在搶團長。
  • 社區團購:下沉市場的零售效率革命
    社區團購以生鮮品類切入市場,採用預售方式實現最大化以銷定採,降低了生鮮庫存損耗;通過次日達+自提的方式,在犧牲一定配送時效性前提下,有效壓縮了履約成本,結合平臺補貼,提供了更高性價比的商品。橫向對比看,生鮮品類在社區團購平臺的價格要明顯低於淘寶等傳統電商平臺,因此較好滿足了下沉市場特徵人群(閒暇時間多、價格敏感)的消費需求。
  • 「九不得」調控下的社區團購,有哪些是可以確定的?
    盒馬鮮生模式也是一種典型的推式供應鏈,其先進性在於線上線下一體化,店倉合一,提升線上能力提高門店平效,但本質上,還沒有改變行業的價值鏈邏輯。拼多多模式是一種高效的社交團購模式,但興盛優選基於地理位置的社區團購,物流成本更低,理論上,團長的存在也讓消費者更具有消費粘性和得到一線服務。
  • 趨勢篇|疫情過後,線上線下融合成為趨勢
    因為疫情原因,大家足不出戶,這導致線下客流量持續下滑,而消費者的注意力全部轉移到線上平臺。迫於生存的壓力,許多母嬰門店紛紛開始轉型,通過線上小程序、社群等途徑開展一系列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將線下變成體驗+服務型門店。 誠然,當前消費場景發生變化,也推動了宅文化、懶人經濟的盛行。
  • 趨勢篇①|疫情過後,線上線下融合成為趨勢
    因為疫情原因,大家足不出戶,這導致線下客流量持續下滑,而消費者的注意力全部轉移到線上平臺。迫於生存的壓力,許多母嬰門店紛紛開始轉型,通過線上小程序、社群等途徑開展一系列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將線下變成體驗+服務型門店。誠然,當前消費場景發生變化,也推動了宅文化、懶人經濟的盛行。
  • 宗慶後談電商:線上線下融合是未來發展趨勢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婕「線上與線下相融合將成為電商未來的發展趨勢,一是能夠降低成本,二是維護原來的供應體系,三是收益更穩定,與企業的合作也更加持久。」在這一過程中,具有強大數字能力的電商平臺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連接作用。在宗慶後看來,未來的電商產業有以下幾點趨勢:第一,農村電商將在中國鄉村振興中發揮重要作用。電商有助於打破農村長期以來信息閉塞的局面,擴大農產品的銷售,增加農民的收入,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 社區團購平臺運營之售後服務
    這期我們來給大家分享社區團購平臺運營之售後服務篇,相信很多人都明白只要是存在交易,就有售後,一個產業售後做得好,那就是巨大的一筆財富,那麼社區團購這個產業也是如此,畢竟屬於社交電商模式最重要的一環,所以社區團購除了為用戶提供價格低廉和高質量的產品外,還具有另一個重要優勢,就是可以為用戶提供優質的服務。社區團購平臺的服務一般分為售前,售中和售後。
  • 生鮮電商線上線下互融共通
    不過金毅茹對於今年下半年的預期較好,對市場仍充滿信心,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其自有App新近上線,擴大線上銷售渠道,增加配送的銷售額,有望令其成為銷售業務強有力的增長點。自2016年起,該企業開始與美團、京東到家、餓了麼等配送平臺合作。隨著行業趨勢的變化,線上銷售之勢不可逆,集團決定加大投入。
  • 新消費十年的「權利遊戲」 線上線下交錯,社交電商崛起
    今年的消費市場,簡直就是各種小概率情況和大概率趨勢交織匯集的一年,很多原來通行的手段和規則都不那麼奏效。新的變化一邊在此前的積澱下繼續演變,一邊又在破舊立新的格局撕裂當中朝著新的平衡進化。   時間,還從十年前講起。   2010年,賣了「校內」、關了「飯否」的王興,開始了他在本地生活線上化領域的首次嘗試。
  • 社區團購火熱,快遞公司們能否從中分得一杯羹?
    社區團購是將原本購買高頻、主要流通渠道為農貿市場和超市的生鮮品類轉入線上,是線上或門店購物+自提,而傳統電商是線上購物+線下配送的模式,兩者存在一定差別,那麼社區團購對快遞企業來說是機遇還是挑戰呢?申通快遞相關負責人透露,安徽申通網點近期正在試點推行社區買菜團購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