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是打造本地線上商業帝國的根基

2020-12-13 峰遊

在一二線城市,社區團購模式已紮根很深,社區團購作為一種本地化的模式,擁有立足社區流量池,整合本地商家資源的潛力。同時也有很大的盈利市場。

而對於商家們來說,廣告資源得匱乏,除了微信公眾號(現在幾乎很少人看),就是大型線下廣告位(費用高、效果差),即使有美團點評這樣的平臺,入駐後的模式依舊是消費者主動、商家被動,並且佣金也高。

而在入駐社區團購平臺後,商家便擁有了主動的機會。不管消費者有沒有需求,平臺的團長和用戶都在轉發,微信群和朋友圈裡各種圖文和視頻一波波地宣傳,對消費者需求的刺激效果立竿見影。

除此之外,對於上門服務類的商家來說,入駐社區團購平臺,還能以拼團的形式,在空間和時間維度上將訂單集約化,節省大部分以往花費在路途中的時間,即大幅提升了服務效率,同時也降低服務成本。

而在本地生活業務的落地形式上,具有「社區服務」版商城和社區商家優惠券功能板塊,更是可以讓平臺可以整合商家資源,打造一個「社區版」大眾點評,為用戶提供本地生活服務、商家代金券/優惠券等商品與服務。

通過雙方合作,達到共贏。同時平臺還可以跟入駐的商家們開展深入合作,在商家店內布置小程序二維碼的物料。到店消費的居民購買商家優惠券的同時,也成為了平臺的用戶,等於為平臺增加了新的線下引流獲客渠道,進一步提高了平臺的品牌曝光率,整合本地流量,最終轉化為平臺的獨有競爭力。

所以說,社區團購才是打造本地線上商業帝國的根基。

相關焦點

  • 菜鳥驛站劍指社區團購 本地生活「狼來了」
    依託覆蓋全國社區的數萬個網點,菜鳥驛站可以做的事情絕非收寄快遞那麼簡單。在菜鳥驛站的大網向全國社區深度滲透的過程中,告別單一服務、開闢全新賽道已是水到渠成。6月23日,菜鳥網絡總裁萬霖在2020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透露,將對菜鳥驛站進行升級,通過增加團購、洗衣、回收等服務,使其成為數位化的社區生活服務站。這標誌著菜鳥驛站正式吹響了進軍本地生活服務行業的號角。
  • 社區團購的未來趨勢:線上品類平臺化,線下便利店化
    今天社區團購正在經歷及發展的方向,早在十幾年前中國各個地區的便利店巨頭都在做出相應的布局。一條街道上建立高密度的品牌便利店,突出便利性。另外一方面自建倉配體系,保持各個門店每日的商品補給。高密度的店鋪+自有倉配系統將西南地區的紅旗超市成為了A股"便利店"上市第一股,有人說今天的社區團購平臺一方面在打壓生鮮菜市場,另外一方面在蠶食線下社區便利店市場。
  • 社區團購平臺的十大商業模式解析之團長自營店模式
    今年的社區團購行業可以說是起死回生,並迅速發展壯大。在全國市場上,十薈團、食享會、興盛優選等近50家平臺先後崛起獲得融資,中小型的團購平臺數量也在不斷增加,總市場規模超過一萬億。對於目前發展最好的商業模式來講,社交電商孕育了很多新的商業模式出來,那麼今天小豬V5社區團購小程序小編將繼續帶來新的一期社區團購平臺的十大商業模式,這一期我們講團長自營店的商業模式。
  • 網際網路大佬設想的社區團購到底是什麼樣?
    侯毅當時並不看好社區團購,他認為這種商業模式不能創造真正的商業價值,但可以作為好的營銷手段。如果社區團購的模式能夠持續,那麼,生鮮僅僅只能當作引流手段。相比兩年前,步步高董事長王填的觀點有了迭代,他現在認為:「社區團購的到來,以及今年疫情影響的疊加,把線上線下這個原本『脆弱』的平衡格局再次打破,線上線下正重新進入一個新的、生鮮存量市場的博弈中。」侯毅也發表新的觀點,他認為:「社區團購是個全新電商模式,目前僅僅還是萌芽階段。今天大家看到的,一定不是未來最終模式。
  • 新零售社區團購平臺「十薈團」與「你我您」的合併
    「在此基礎上,我們會發揮兩個團隊分別在軟體系統、倉配體系、供應商資源和業務能力上的優勢,打造更好的服務體驗。」 陳郢說道。新的組織架構如下:原十薈團的聯合創始人陳郢,將擔任新十薈團的董事長和聯席CEO。
  • 如何用「廣場舞」模型設計社區團購增長?
    三、廣場舞模型與黃金鋪面基於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社群團購的增長模型不同於過往的電商、O2O或者連鎖經營業態。流量邏輯,線上線下流量互導,連鎖經營的區域擴展博弈,再加上社群裂變的元素。從任何一個角度來分析和預測都難免武斷片面。建模思維,是」具象-抽象-具象」的過程。
  • 社區團購熱火朝天,是時候潑一潑冷水了!
    疫情突襲,使得社區團購成了今年本地生活領域最火熱的風口,阿里巴巴、美團、京東、拼多多、滴滴等各大巨頭紛紛進軍,想從中分一杯羹。更是帶火了相關概念股,艾媒諮詢報告稱,2020年中國社區團購規模達到720億元,預計到2022年有望達到千億級別。
  • 生鮮,便超,物業等入局社區團購,是打劫還是救贖?
    社區團購的出現是一個契機,當以銷定採的商業模式,遇上大單量、高頻次的消費模式,無疑開拓生鮮這片淨土的歷史性重任就交給了社區團購。首先,根據表格數據,生鮮連鎖店做社區團購評分如此之高,為什麼?被稱為「社區菜市場之王」。錢大媽採取獨立業態模式,孵化錢小鮮,把線上團購業務板塊完全獨立出來,同時線上、線下供應鏈分開,以實體店作為自提點。有實體為依託,有自然流量導入,獲取流量成本低,前期流量優勢明顯。這種自提點模式相比社區團購模式,優勢在於用戶到店行為主動性更強。
  • 社區團購 誰是「賣水人」?
    來源:金融界網站 直播帶貨市場還在不斷升溫,社區團購又成為新風口。生鮮市場零售業態中最後一塊未現王者的必爭之地。儘管社會輿論對網際網路巨頭巨額補貼社區團購是送福利,還是爭奪小菜販生意尚在爭論,但這種變化已經無可避免地到來了。
  • 社區團購:下沉市場的零售效率革命
    >   國內生鮮市場空間廣闊,線上滲透率較低。低線城市尤其是鄉鎮農村,人口密度較低同時消費能力相對較弱,城市中典型商業業態如百貨、大賣場下沉不具有經濟性,造成當地零售業態比較匱乏,主要以集市、小型超市及夫妻店為主。
  • 反壟斷與社區團購
    很多人就說,網際網路巨頭們這是想要壟斷菜市場、壟斷大眾民生啊,包括社區團購在內的很多網際網路平臺服務,都是低價傾銷,都是不正當競爭,都是為了壟斷啊。但其實還是需要釐清一些誤解。社區團購「火」了社區團購這次「火」了,有很多原因。
  • 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的修羅場
    一位資深的社區電商運營者告訴陸玖財經,社區電商目前是不是一個偽需求,還不好說,現在在這個產業鏈上,最掙錢的就是供應商,各家都在虧,誰能燒到最後,才有機會,這個機會存在不存在也不好說,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留下一堆遺產,服務於其他商業模式。但是,誰能笑到最後呢?陸玖財經的答案很奇葩,也許會是短視頻。
  • 菜鳥驛站入局社區團購?快遞站做團購,是機遇,也是趨勢?
    依託覆蓋全國社區的數萬個網點,菜鳥驛站可以做的事情絕非收寄快遞那麼簡單。在菜鳥驛站的大網向全國社區深度滲透的過程中,告別單一服務、開闢全新賽道已是水到渠成。 今年年中旬,菜鳥網絡總裁萬霖在2020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透露,將對菜鳥驛站進行升級,通過增加團購、洗衣、回收等服務,使其成為數位化的社區生活服務站。這標誌著菜鳥驛站正式吹響了進軍本地生活服務行業的號角。
  • 線上下單樓下提貨,武漢社區消費開啟團購新模式
    7月2日早上,金銀湖一小區超市內,擺放著居民團購待領取的商品。張維納 攝早上8點,在金銀湖航天銀湖灣小區樓下的一家小店門口,張女士和鄰居李阿姨交流今天菜籃子的收穫。但與之前不一樣的是,她們手上拎的東西,均為線上下單線下自提。
  • 社區團購平臺布局實體店,線下傳統菜販若不數位化轉型或將被打倒
    日前,滴滴旗下社區電商橙心優選宣布啟動橙心小店戰略。「橙心優選小店」是橙心優選和團長合作的線下自提門店。換句話說:社區團購進入線下開實體店。此外,主打社區生鮮的錢大媽已經正式進入北京,兩家門店均選址通州。
  • 一樁「風口謀殺案」:社區團購1000天生死始末
    站在風口,趙子侃打算通過社區拼團的導入,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的、以生鮮、家庭生活用品為主的社區綜合服務平臺。資本不僅需要規模,也需要考慮社區團購本身是否是一個可持續盈利的商業模式。清流資本劉楠稱,在2018年社區團購起勢後,他們幾乎看了市場上的所有項目,最終,沒有入局,她的顧慮是:團長是社區團購模式的核心資產,最終競爭的是團長。「早些年很多團長,都是微商轉過來的,他們手裡有私域流量,只不過原來賣面膜,現在賣水果、生鮮。」而微商的入場,則讓社區團購徹底爆發。「社區團購最明顯的風口特徵是生鮮線上化,這個模式起量特別快。
  • 入局本地生活團購賽道,美團要和"聯聯們"共舞?
    阿里在本地生活領域有飛豬、餓了麼等戰略抓手與美團在酒旅和外賣兩大核心業務上形成正面對峙。而隨著美團對電子支付和實物電商的野心愈發明顯,阿里巴巴對本地生活服務這一領域也變得勢在必得,不僅在餓了麼上推出了百億補貼,而且還利用旗下高德發布的"高德指南",涵蓋全國350多個城市的吃住行遊購娛,叫板美團。
  • 精細化運營,大千超市社區團購獨樹一幟
    但曾經被抹殺在搖籃中的社區團購,通過近幾年拼多多、大千生活等社交電商平臺的迅速成長,特別是拼多多去年成功在美上市後,社區團購模式更是日益成熟,並且產生了很多細分領域,進一步精化了社區團購模式。所謂有需求才有市場,社區團購的市場究竟有多大?
  • 一個長沙小區的社區團購樣本,宇宙的盡頭是賣菜?
    最近一月,社區團購深陷輿論漩渦。從其商業模式被資本熱捧,引發網際網路巨頭的相繼進場,再到被批不講武德,視為洪水猛獸——短短一個月,經歷了冰火兩重天。很少有一種商業模式能引起如此巨大爭議。
  • 三四線城市社區團購創業思考:堅守單幹還是選擇加盟?
    要說2018年最火的創業領域莫非社區團購了,關鍵是這個行業門檻,低易上手啊!你說以前共享單車再火,咱小創業者也只有看的份,且不說買那麼多車該多少資金了,這獨立APP你得開發一個吧。可社區團購不一樣了,一個小程序就幹起來了,甚至起步的時候小程序都不要,藉助微信群就OK了;也不要考慮多大的辦公室和倉庫,各個社區物色些寶媽做團長、準備好圖片文案,本地批發市場拿點鮮果蔬菜日用品,要不了多少資金就能開張。尤其是聽說社區團購的模式就是從二三四線城市發展起來的,非常適合渠道下沉,所以不管有沒有零售從業經驗,就像發現了新大陸似的一股腦兒就湧進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