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已經過了,聽說網上掀起了一場又一場抵制聖誕節的活動。
但是我覺得沒有必要。咱們中國哲學講究「有容乃大」,能容得下差異的,才能學習到人家的長處。聖誕節在漫長的歷史演化過程中,早就已經被稀釋掉了宗教的意義。現在大家慶祝聖誕,不過是在平淡苦難的生活裡,加點精彩、加點調料罷了。
凡事,認真你就輸了。
當初小孩子從幼兒園回來,小手指掰成小心心:「媽媽,今年聖誕老人還會來我家嗎?就是你假裝的那個聖誕老人呀!今年我想要很多很多的玩具,可以嗎?」
真的,這麼赤裸裸的索要,在我們家就太尋常了。而且聰明的小孩眼珠一轉就知道,那條狐狸尾巴是笨笨媽媽留下的。在配合表演就有禮物拿的前提下,她從小就知道了什麼是「看破不說破」。
一般來說,她得到禮物的第二天夜裡會纏著我講聖誕節的故事與傳說。鑑於小小孩理解能力有限,我一般是這樣講的:
聖誕節的來歷——基督教創始人耶穌基督的生日
聖誕節就是為了紀念「聖子誕生的節日」,也可以說是「聖子的生日」,而所謂的「聖子」就是指的耶穌。
為什麼說耶穌是聖子呢?因為傳說為了拯救人類的罪惡,上帝決定讓他的獨子基督降生人間,幫助世人更好的了解上帝,讚美上帝,以救贖人類的靈魂。
上帝就抱著聖子在天上挑,挑中了人間一個溫柔美麗的女子,名叫瑪利亞。上帝把聖子放進瑪利亞的肚子,神的兒子就在人間誕生了,這個神送的兒子,大家就叫他「聖子」。耶穌是他的名字,意思是要他把百姓從罪惡中救出來。
聖子誕生的那天是聖誕節,聖子誕生的前一夜,是平安夜。平安夜的時候,瑪利亞快要臨盆了,羅馬政府卻下了命令,要求全部人民都必須到伯利恆去申報戶籍。沒有戶籍的話,寶寶們以後可就麻煩了,可能拿不到身份證,上不了飛機。
耶穌在人間的爸爸媽媽,約瑟和瑪利亞就只好遵命。可是他們到達伯利恆時,天色已昏,兩人找不到旅館住宿,就只找到了一個馬棚可以暫住。
就在這時,耶穌要出生了,馬利亞就在馬槽上生下了耶穌。不過耶穌真正的誕生之日並不是12月25日,只是大家經過商量,共同選定了這一天來作為誕辰來慶祝。
為什麼全世界的人都要給耶穌慶祝生日?
楚楚有個問題問得好:為什麼全世界的人都要給他慶祝生日?
其實並不是全世界的人都在聖誕節這天慶祝基督誕生。聖誕節一開始只是基督教的節日,只有虔誠的基督教徒才會慶祝,信奉其它宗教的人,比如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以及信仰猶太教的猶太人,他們都不會慶祝聖誕節。
甚至美國人一開始也不允許國民慶祝聖誕,但是後來信奉基督教的人越來越多,而且聖誕節在一年的年終,可以方便大家親人朋友團聚,才逐漸被大範圍的接受,還演變成了民間節日和很多國家的公共假日。沒有宗教信仰的大家慶祝聖誕節,其實更多的是想找一個理由和家人朋友相聚。
聖誕節是只有一天還是好多天?
雖然大多數教會都接受12月25日為聖誕節,但各地教會使用的曆書不同,具體日期就不能統一,於是大家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為聖誕節節期(Christmas Tide),各地教會可以根據當地具體情況在這段節期之內慶祝聖誕節。
大部分的天主教教堂都會先在12月24日的平安夜,亦即12月25日凌晨舉行子夜彌撒,而一些基督教會則會舉行報佳音,然後在12月25日慶祝聖誕節;基督教的另一大分支——東正教的聖誕節慶則在每年的1月7日慶祝。
所以呀,聖誕節雖然是一天,卻在不同的地方是不同的一天,如果可以坐飛機環遊世界的話,還可以在同一年裡參加好幾個聖誕慶祝日。
聖誕老人是聖子的爺爺還是爸爸?
聖誕老人既不是聖子的爸爸,也不是聖子的爺爺,更不是聖子本人。聖誕老人原名叫尼古拉(Nicholas),出生在公元四世紀時小亞細亞,他一生當中做了很多好事,暗地裡幫助了很多人,有點像我們的雷鋒叔叔。
他的父母是非常熱心的天主教友,家庭很富有。不幸的是他的父母早逝,尼古拉長大以後,決定把財產全部捐給窮人,自己則出家修道做了神父,全心幫助別人,後來成為了大主教。
有一次尼古拉聽說一位父親因為無法還債,只好狠心把美麗健康的三女兒賣給債主做女僕。 尼古拉便在夜裡偷偷地把裝滿金子的三隻長襪子掛在了女孩們的窗前,幫助她們度過了難關。第二天正好是聖誕節,女孩們知道是尼古拉幫助自己,便請他來一起慶祝作為感謝。
以後每到聖延節,女孩們就會講起這個故事。其他的孩子們聽了,非常的羨慕,也希望聖誕老人送自己禮物。
這就是聖誕老人的原型,和掛長襪子傳統的由來了。
怎麼過聖誕節—聖誕節就是大家假扮聖誕老人互相送禮物嗎?
其實知道了聖誕老人的原型,我們就應該知道,無論是神的兒子,還是神的使者,聖誕老人和聖誕節真正的精髓是"做好事,善待別人」(「be nice,do good")。
在聖誕節的這一天,大家互贈禮物,是在向自己在意的人表達善意,讓收到禮物的人能夠這種形式感受到節日的溫暖。很多小朋友以為,聖誕老人就是自己的願望大使,無論自己的什麼要求都會被和藹可親的老爺爺滿足。
這其實是孩子們對聖誕節和聖誕老人的誤解。真正的聖誕老人是向美向善的。你只有心存善良,才有可能感受到聖誕的真諦。
我們可以告訴孩子,聖誕老人是一個樂於助人的老人,喜歡那些跟他一樣的孩子,啟發孩子們在節日裡分享自己的幸福和快樂,去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捐助那些無家可歸、需要衣物玩具的孩子們。
此外, 聖誕禮物也可以作為孩子良好表現的激勵和獎勵。
很多美國父母會和孩子商量,把一年中期望孩子達到的良好行為,列成一份清單(checklist)。年終的時候,小精靈Elf會向聖誕老爺爺報告孩子們的表現,看看是否達到了清單上的要求。 表現好的孩子會出現在光榮榜(Nice list)上,聖誕老爺爺就會給這些孩子送來他們想要的禮物,作為獎勵。
今天就是平安夜了。在遠古的基督誕生前夜,並不是一個太平的夜晚;在基督誕生後的幾百年裡,基督徒的命運也並不是如神所期望的那樣平安太平;即便是生在這個幸福和平的時代,平安夜對於父母們而言,也是一個忙碌碌的日子:
他們要為聖誕節和新年做許許多多事情:忙地裡活、照料牲口、擦地板、洗廚具、烤聖誕鵝、做蛋糕、布置聖誕樹、張羅聖誕禮物……等到全家團聚歡慶平安夜的時候,父母們通常已經累得直不起腰了。
所以,要讓聖誕節過得有意義,給孩子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僅是要把家布置得漂漂亮亮,還要在孩子們心裡播下一顆善心的種子,讓孩子們懂得:節日的快樂背後,有無數的人在為別人作著付出,要時刻帶有感恩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