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事不登三寶殿」,三寶是哪三寶呢?

2020-11-03 ZG熊醬紫

中國有句俗話叫「無事不登三寶殿」,意思是如果沒有什麼重要的事,就不要去寺院裡。那麼這個三寶殿究竟是哪三寶殿?三寶又是哪三寶呢?咱們今天就來具體的學習一下!



「三寶殿」源自佛教。「三寶」是指佛教中的佛、法、僧,「佛」是佛教信徒「大眾登場藏事的地方,如「大雄寶殿」;「法」是佛家珍藏經典之所,如「藏經樓」;「僧」是指僧侶「燕息」(睡覺)的禪房,也稱僧寮。

也就是說,在佛教中一般將釋迦牟尼佛講的經稱之為法,那麼存放佛經的地方,就是「法殿」,但是在佛教中沒有「法殿」這個叫法,通常是指的藏經閣,或者是藏經樓,意思是裡面存放著佛經。佛教中講佛經也看得很聖潔,所以一般去廟裡,想要買一本佛經,不能稱之為「買」,而要說「請」,也就是請一本佛經。

佛教寺院中,一般會有僧人居住的地方,稱之為僧寮。對於僧人居住的房子,一般到寺院中去燒香拜佛的人,如果沒有特殊的事情,都不允許隨意進的。

因此在佛教中,將這三種地方稱之為三寶殿。即是佛教寺院中佛、法、僧的三個主要活動場所。

「三寶殿」只有較大規模的寺廟才有,像少林寺、棲霞古寺、普陀寺等。這三處地方,是清淨高潔的佛教重地,不可隨意亂闖,所以也就有了」無事不登三寶殿「的俗語,比喻沒有事情不會輕易登門造訪,只有登門,必是有事相求。

那麼,一般情況下,發生了什麼事才能去」三寶殿「呢?

首先,初一、十五拜佛誦經的活動是要去的;再有新年、節日祈福祭天必定要去的;還有戰爭、災荒、婚喪、生日、病疾······常常是要求神拜佛肯定要去的;法事、儀式、招魂必定要拜佛上香、請僧人出廟,也是必然要去的;還有驅魔復康、考試中舉、生兒育女因許願也要去寶殿······

這些事情件件都有重大關係,所以才必須去」三寶殿「。

那麼「三寶」又是哪三寶呢?

三寶是佛教名詞,指佛教徒尊敬供養佛寶、法寶、僧寶等三寶,又作三尊。

佛,指覺悟人生的真相,進而教導他人的佛教教主,或泛指一切諸佛。

法,指根據佛陀所悟而向人宣說的教法、真理。

僧,指修學教法的僧團,三者都是令眾生得度的重要因緣,缺一不可。

因此,佛法僧稱為三寶。三寶的寶是譬喻,用來彰顯佛、法、僧的勝德。擁有金銀、珍珠、瑪瑙等世間的珍寶,能使我們物質生活不虞匱乏。

相關焦點

  • 「無事不登三寶殿」這裡「三寶」指哪三寶?為啥沒事就不能登呢?
    一旦遇上點什麼事需要求助於你的時候,瞬間像是變了一個人一樣,又恭敬又有禮貌。這就是古人常說的:「無事不登三寶殿」。那這裡的「三寶」指的是哪三寶呢?為什麼說無事就不登「三寶殿」呢?這句話出自馮夢龍的《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鎮雷鋒塔》:「白娘子道:『無事不登三寶殿,去做什麼?」。這裡的「三寶殿」指的就是佛教寺院中佛、法、僧三個主要的活動場所。佛指的是釋迦牟尼、法指的就是佛所說的教義,僧指的是繼承和宣揚教義的僧眾。
  • 「無事不登三寶殿」:「三寶」和「三寶殿」指的是什麼
    俗話說「無事不登三寶殿」,通常是用來比喻沒有事不上門,上門必有事相求。這與俗語「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所比喻的內涵差不多,都是借佛說事,形象生動。後者是直截了當的「抱佛腳」,那麼,前者的「三寶」和「三寶殿」又分別指的是什麼!
  • 無事不登三寶殿中的三寶你知道是哪三寶嗎?不知道會讓人笑話的
    親愛的小夥伴們,最近年關將至,走親愛訪友的人們也都開始邁起來了自己的步伐,但是走親戚訪友有的僅僅是為了加強親戚之間的聯繫,加固親戚之間的感情,但是還有另外一種走親戚串門,有事拜託別人,這種情況下就是我們說的無事不登三寶殿。
  • 「無事不登三寶殿」指的是哪三殿?
    「三寶」是佛教名詞,指佛教徒尊敬供養佛寶、法寶、僧寶等三寶,又作三尊。因此,佛法僧稱為三寶。 三寶的「寶」是譬喻,用來彰顯佛、法、僧的勝德。擁有金銀、珍珠、瑪瑙等世間的珍「寶」,能使我們物質生活不虞匱乏;仰仗佛、法、僧等出世間的珍寶,則能使我們脫離生死輪迴,解脫精神上的苦楚。
  • 無事不登三寶殿,是哪三寶殿?
    俗話說「無事不登三寶殿」,比喻沒有事不會登門造訪,只要登門,必是有事相求。佛教指佛、法、僧為三寶。以佛講法,僧保守之,此三者有互相聯繫的神聖關係。
  • 難登大雅之堂的「大雅之堂」、無事不登三寶殿的「三寶殿」在哪?
    為什麼呢?因為中華文明史太長,各種各樣的成語、俗語太多,給外國朋友學習漢語造成很大困擾。比如今天要說的「難登大雅之堂」、「無事不登三寶殿」,中國人自然耳熟能詳,但老外碰到就犯難了。當然,你可以把意思解釋得很清楚,但萬一他們問你「Why」,你怎麼回答?還不知道的朋友,一起了解下吧。先來說說「難登大雅之堂」,這句話一般是形容作品或者技藝水平不高,達不到一流水準。
  • 農村俗語中的「無事不登三寶殿」,這「三寶殿」指什麼?
    「無事不登三寶殿」這句俗語主要說的是,沒有什麼事情不登門,只要上門必定就是有些什麼事情要找人幫忙,這句話的意思大家都知道,所以才會有人上門的時候,主人說:「無事不登三寶殿」。可是這句話中的「三寶殿」,大家都知道具體是指哪三寶嗎?
  • 無事不登三寶殿,為何總是有求才來?
    無事不登三寶殿,為何總是有求才來?然而,不是每位高人、隱士的處所都能被叫做「三寶殿」。俗語說「無事不登三寶殿」,比喻沒有事不會登門造訪,只要登門,必是有事相求。而這種說法的來源跟佛教有著深厚的淵源。「三寶」是佛教名詞,指佛、法、僧三寶。簡要來講,「佛寶」指覺悟人生的真相,進而教導他人的佛教教主,或泛指一切諸佛;「法寶」為根據佛陀所悟而向人宣說的教法、真理;「僧寶」,指修學教法的僧團。
  • 無事不登三寶殿,佛教的三寶是怎麼來的
    佛教的三寶是什麼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風、火、雷。人有三寶,精、氣、神。老子曰:吾有三寶而保之,一曰儉,二曰慈,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咱們這裡說的是佛教的三寶,也是佛教存在於世的象徵,分別是佛、法、僧。
  • 每天學點國學:俗話說無事不登三寶殿,這三寶殿是什麼地方呢?
    俗話說:「無事不登三寶殿」,比喻沒有事不會登門造訪,只要登門,必是有事相求。那這句話是因何而來?三寶殿到底是哪裡的「殿」呢?這裡所說的「三寶殿」是佛教信徒登場做法事的三處場所,它們分別是大雄寶殿、藏經樓和僧人的禪房。那為何將這三處地方稱為「三寶殿」呢?
  • 2021甘肅省特崗教師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文化歷史:無事不登三寶殿...
    2021甘肅省特崗教師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文化歷史:無事不登三寶殿中的「三寶殿」和「三寶」 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更好的備考2021年甘肅特崗教師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準備了甘肅省特崗教師考試備考資料,供各位考生學習參考
  • 「無事不登三寶殿」與「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俗話說「無事不登三寶殿」,通常是用來比喻沒有事不上門,上門必有事相求。這與俗語「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所比喻的內涵差不多,都是借佛說事,形象生動。後者是直截了當的「抱佛腳」,那麼,前者的「三寶」和「三寶殿」又分別指的是什麼!
  • 俗語中的「無事不登三寶殿」,這「三寶殿」指什麼?
    想必大家都有聽過「無事不登三寶殿」這句話吧?而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就是:平常不經常聯繫,或者沒有什麼來往的人是不會來自己家裡面串門的,除非有什麼事情才會上門拜訪,所以也就是說,只要上門拜訪,那肯定就是有事情要找人幫忙。雖然這句話,人們都知道是什麼意思。
  • 為什麼人們常說「無事不登三寶殿」?究竟什麼是「三寶殿」?
    在佛教中,以佛、法、僧為三寶。」三寶殿「也叫」三寶地「,指的是佛教的三個活動場所。在佛教中,舉行佛事是非常嚴肅的,」以佛講法,僧保守之,「可見,三寶是有互相聯繫的神聖關係。僧人從事講授佛法的活動,必然要藉助一定的場所,因此」三寶「所在之殿當然就是三寶殿了。這三寶殿包括佛教信徒登場做法事的地點——」大雄寶殿「;佛家珍藏經書、經典之所——」藏經樓「;還有僧人睡覺的場所——」寧靜禪房「。」三寶殿「只有較大規模的寺廟才有,像少林寺、棲霞古寺、普陀寺等。
  • 無事不登三寶殿指的是寺院裡的哪三寶殿?寺院中有哪些主要殿堂
    為什麼「無事不登三寶殿」?這要從寺院殿堂講起。中國的寺院布局是很有講究的。佛教傳人我國後,寺院建築布局也是仿照印度的寺廟樣式,一般分為依山式和平川式兩種。依山式寺院依山建造,主要是石窟寺形式,佛和菩薩都雕刻在石窟中,如甘肅的敦煌石窟、山西的雲網石窟、河南的龍門石窟等即是這種布局樣式。
  • 佛學:無我、無門、無量壽、無事不登三寶殿、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佛學文化蘊涵至高智慧還有靈性,今天就帶來佛學:無我、無門、無量壽、無事不登三寶殿、無佛處稱尊、苦海無邊回頭是岸,現在便依次為大家來解讀其中奧妙:無我「無門」也叫作「無字門」,經中有《無字法門經》。佛家所說的「無門」,又並非簡單地否定語言文字,而是強調領悟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早期禪宗取《楞伽經》來「印心」。經中說:「無門為法門。」禪宗亦因以自稱「無門宗」。
  • 「無事不登三寶殿」竟是這樣的來歷,恕我無知,也許你也不知道
    俗語說「無事不登三寶殿」,比喻沒有事不會登門造訪,只要登門,必是有事相求。佛教以佛、法、僧為「三寶」。以佛講法,僧繼承之,此三者有互相聯繫的關係。通俗些說,佛指大知大覺之人;法即是佛所說的教義;僧指繼承和宣揚教義之人。
  • 為什麼說「無事不登三寶殿」?看完你就明白了
    中國有句俗話叫「無事不登三寶殿」,意思是如果沒有什麼重要的事,就不要去寺院裡。三寶是指的「佛、法、僧」,殿,就是寺院裡面的建築大殿。那麼,為什麼說「無事不登三寶殿」呢?本文就為大家分享一下這個裡面的因由。
  • 無事不登三寶殿,有難臨時抱佛腳,有用還是沒用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這句俗語:無事不登三寶殿,有難臨時抱佛腳。從小就聽老人說,無事不登三寶殿,一定有事相求吧!家長老師也經常叫我們平時用心學習,不要到考試臨時抱佛腳,那麼無事不登三寶殿,有難臨時抱佛腳,是否真的有用呢?我們一起來解讀。
  • 有的人總喜歡無事不登三寶殿,請問這個情況怎麼破?
    無事不登三寶殿,是一句民間俗語。意思是,事先不打招呼,貿貿然登門拜訪。三寶殿,原指佛教三寶(佛、法、僧)的居所。顯然,我們大家都清楚,一旦踏入佛界,就得守規矩。但見那大雄寶殿莊嚴、藏經閣神聖、和尚寢室清靜,如此佳妙之處,理當屏氣輕聲,豈容一班信眾放肆胡為呢?所以,如果不是誠心向佛,專門前來求祈,還是少來為妙吧。無事不登三寶殿,在日常生活當中,往往暗含著欲有所求、不請自來的意味。當今社會,特別是在大城市,人們普遍比較注意各自的隱私。所以,那種貿貿然登門拜訪的情況,越來越少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