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國學大師的三段精華語句,讓我們受用一生

2020-12-11 大茶經

南懷瑾|國學大師的三段精華語句,讓我們受用一生

國學大師南懷瑾:『』人生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別人的事,老天的事;我們不要忘了自己的事,愛管別人的事,擔心老天的事;我們應該打理好自己的事,不去管別人的事,不操心老天的事。」

在這個世界上,堅強的人往往是孤獨的,而往往我們又需要用堅強去面對我們人生遇到的所有事物,做一個自立自強的人,只有打理好自己的事,才能關心身邊需要關心的事,這些需要的關心和事如公益布施。

國學大師南懷瑾(網絡圖)

關於自力自強南懷瑾說:「個人做人不自強,不自立,不從自己本身想辦法,在兩大之間,怨天怨地,希望得到別人的同情來為自己解決困難,天下不會有這樣的事情。個人事、國家事、天下事的原則是一樣的,只有自立自強,才是唯一的生存之道。」人生其實就是這樣,不如意事十之有八九,正如「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始終要學會自立,遇到困難挫折,不可畏懼,但是要想戰勝這些困難,來換取人生一片坦途,自立只是我們的第一步,還要學會自強,欲成事,先壯大自己的力量,讓我們練就一身真本領。人都有善念,只有自己壯大力量,從小事做起行善積德,命自我立。

古人云:「人生一善念,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意思是說一個人只要心存善心,即使還沒有去付諸實踐,吉祥之神已在陪伴著他了。為使他人免除災難,而不惜自己忍受痛苦的人,怎麼會得不到上天的眷佑呢?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如管好自己的事,壯大力量,有了善念善心能使自己或讓更多的人帶來歡樂。

南懷瑾: 「天堂固然好,但卻有人偏要死也不厭地獄。極樂世界固然使人羨慕,心嚮往之,但卻有人願意永遠沐浴在無邊苦海中,以苦為樂。與其舍一而取一,早已背道而馳。不如兩兩相忘,不執著於真假、善惡、美醜,便可得其道妙而逍遙自在了。」

國學書籍

我們生活中平常不如意的總是隨之而來,很多人就會有消極激進的想法,這是不對的。以苦為樂是人間的心性,如若不然,樂從何來,有苦才有樂。所以我們要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當下的挫折,面對當下的煩惱。人一出生開始,就面對著種種遇到的問題,然後解決問題。就像嬰兒出生時,從爬行到走路,都需要我們自己去改變。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要有一個積極的心態。為何所以苦為樂為心性呢?當下太多的人,受苦之後,享福了富裕了,就想起苦中的情景,然而感嘆自己的一生。為何感嘆,歷經坎坷而能創造人生價值。所以,我們要有一顆積極的心態去面對我們身邊所發生的一切,去感化它,處理它。所謂的天堂也好,極樂世界也好,兩兩相忘,用一個虔誠的心、積極的心態,正所謂善用其心,善待一切。

相關焦點

  • 國學大師南懷瑾逝世 一生致力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一生致力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目前太湖大學堂尚未給出回應國學大師南懷瑾1918.3.182012.9.29  浙江樂清市委宣傳部昨日證實,著名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9月29  1918年3月18日,南懷瑾出生於浙江溫州樂清南宅殿後村,自孩提時起,他便接受嚴格傳統的私塾教育。17歲時,除精研儒家四書五經外,南懷瑾的涉獵還遍及諸子百家,兼及拳術劍道等中國功夫、琴棋書畫、醫藥卜算、天文曆法諸學。
  • 今日話題:南懷瑾是國學大師嗎
    ,大陸媒體多以「國學大師南懷瑾」的說辭加以報導。而之前的幾位文化老人,如啟功、任繼愈、季羨林去世時,媒體也冠以「國學大師」的稱謂。按說,「死者為大」,對逝去者多幾分溢美也無不可。但因為「國學大師」這個帽子現在很流行就隨便亂扣,那也未免媚俗了。南懷瑾,怎麼就成國學大師了呢?
  • 國學大師的三段精語,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讓我們大徹大悟
    國學大師|三段精語,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讓我們大徹大悟>國學大師南懷瑾:「永嘉禪師說:「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還須償宿債」。所以我們在平常工作與生活中,把握好當下的一念,當下的一行一言,即是業障開始或終結。南大師說「因為你還在受罪,所以不會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無上的智慧與覺悟。因為沒覺悟,所以還在受罪;因為沒有把過去的業障沒有消掉,所以在受罪。所以,我們要把當下做好,解決好過去的業報,在做好現在與以後。懂了這一點,我們以後就不會受罪,就擁有智慧。
  • 南懷瑾|「宰相肚子能撐船」國學大師的三段名句,要有大度的心量
    南懷瑾三段名句|知道「宰相肚子能撐船」和「唾面自乾」的故事嗎國學大師南懷瑾曾說:「人生的快慰往往源於不記恨。」大師是在告訴我們,要原諒那些傷害過你的人,記住別人曾經對你的好,那樣會給你帶來一種身心的平和。忘記那些微不足道的憤怒,你就能體會到生活中的平和之美。
  • 國學大師南懷瑾
    國學大師南懷瑾文\辛榮禎南懷瑾是近20年來,在文化學術界比較活躍的人物,著作等身,高徒滿天下打那以後,對南懷瑾的著作和學術動態比較留意,對其身世、經歷也做了一些粗淺的研究。對於南懷瑾其人其事,眾說紛紜,有人說他是哲學家、一代禪學大師、國學大師,說他學問貫通儒釋道,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裡,經綸三大教,出入百家言,是通才,是名符其實的大師。有人說他是野狐禪。南懷瑾到底是大師,還是野狐?我不能妄加評論。
  • 南懷瑾一生傳奇 能否稱「國學大師」向有爭議
    南懷瑾一生傳奇 能否稱「國學大師」向有爭議 南懷瑾圖片來源:臺灣《旺報》   中新網10月1日電 著名文化學者南懷瑾日前去世,享年95歲。他的一生宛如傳奇,曾習武學文,在臺灣備受推崇後又在大陸掀起傳統文化熱潮。對於他的學術造詣,則有著非常不同的評價,有人奉他為「國學大師」,亦有人認為他的著作有常識性錯誤。
  • 中國最後的國學大師——南懷瑾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個是非爭議很大的人物——南懷瑾。作為中國歷史中最後一位集儒、釋、道為大家的國學大師。在他的論述中有很多不被現在人所接受。可是作為一個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者在與現代文明最後的碰撞中,有這樣的論調也是無可厚非。
  • 南懷瑾先生的國學體系
    南懷瑾先生的國學體系南懷瑾先生仙逝以後,國人紀念這位世紀老人、國學大師,上世紀九十年初先生的作品剛引進大陸時有人斷言將會有「南學」出現,像學術界研究《紅樓夢》的學問叫「紅學」,研究王陽明的學問叫「王學」。
  • 95歲國學大師南懷瑾逝世 太湖大學堂尚未回應
    ■ 一生致力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目前太湖大學堂尚未給出回應
  • 「南懷瑾就是個騙子」!李敖這樣抨擊國學大師,有道理嗎?
    作家李敖在國學講堂解讀文學經典時,為何要這樣評價南懷瑾?由於落款字體小且當時距離遠,看不清是什麼字,為此我特意折返,最後看清了是「南懷瑾」。之後,我特意上網查了查,這才知道了南懷瑾,原來他竟是文化界的大師。
  • 南懷瑾到底是國學大師還是文化騙子?
    在眾多追隨者眼中,南懷瑾是一位通古曉今、學富五車的大師,「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裡,經綸三大教,出入百家言」。在反對者眼中,南懷瑾的形象截然相反,他「不懂國學」,打著「偽國學」的幌子,講著張冠李戴「讓人哭笑不得」的文化。
  • 極具爭議的「國學大師」――南懷瑾(1)
    就我認為:南懷瑾被現在人稱為「國學大師」是完全夠格的。不是因為他在國學上什麼都懂,不會出錯,而是因為我們懂的國學太少,而南懷瑾在國學上的知識和一些大的方面的為人處事,足可在我們面前配得上「國學大師」。 說到南懷瑾,世稱「南師」,我們就不得不說上他的一些身世和足夠稱「國學大師」的一些所為。
  • 南懷瑾|國學大師從《金剛經》與《心經》來講述我們煩惱與執著
    南懷瑾|國學大師從《金剛經》與《心經》來講述我們煩惱與執著國學的智慧,是中國幾千年歷史傳承下來的文化源泉,這些悠遠的歷史是每一代中國人的精神食糧。凝聚了儒釋道的傳承經典,滲透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中。說國學,在現代國學領域,我們免不了說到我們的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如果用佛家的一句話來評價,「功德圓滿」四個字不足為奇。南懷瑾先生的尊稱有許多,國學大師、禪宗大師、宗教家、哲學家、大居士等。他是現代為數不多,能把儒釋道精髓融會貫通的一人。他的言語句句精髓,無不讓人讚嘆不已。
  • 國學大師南懷瑾:人是怎麼死的?
    國學大師南懷瑾著名詩文學家、教育家南懷瑾就對佛學有所研究,他一生耕耘於中國傳統文化,對諸多典籍皆有所涉獵,還曾經擔任過臺灣政治大學、臺灣輔仁大學以及中國文化大學的教授。無疑南懷瑾對傳統文化的造詣是受到國民黨認可的,他一生活了95歲,一直到2012年才壽終正寢,這麼長的時間裡,他對傳統文化的了解自然也是越來越深,而佛學也就是他所學習到的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而今天,我們便介紹一下有關南懷瑾老先生所對一些佛學問題的看法,權當拋磚引玉,希望大家在思考南懷瑾老先生所留下的箴言的同時,獲得自己的感悟。
  • 國學大師南懷瑾的商業智慧
    這是在遠大集團總裁張躍的記憶裡,國學大師南懷瑾對他說過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  1960年出生的張躍是中國內地第一個擁有私人飛機的民營企業家,此外,他還擁有直升機的駕駛執照。這是世人對南懷瑾的一種敬仰。  和20世紀眾多的國學大師一樣,南懷瑾飽讀經書,才華橫溢,特立獨行,從中華傳統文化中汲取了豐富的營養,鑄造了自己的文人風骨和精神世界。與20世紀眾多國學大師不同的是,南懷瑾更注重學以致用,用以致學,學用結合,在實踐中求證知識的力量,檢驗文化的生命,用歷史的經驗指導當下的社會實踐。  「買票不入場」是南懷瑾的一種人生智慧。
  • 南懷瑾是國學大師嗎?
    而南懷瑾研究領域佛教道教是多神主宰宇宙萬物宗教,他根本沒有這個身份能力稱之為國學大師,為什麼呢?因為他沒有民國那些大師著作等身,可傳世書籍和學術論文,以及積極入世救中國不怕死的出世觀。現在沒有多少人看他的書籍了,因為不是經典書籍,沒有思想營養,百年後人們會把他逐漸忘記,他只能稱為文化學者,宗教學者,作家,而不是國學大師。
  • 南懷瑾:「國學大師」還是「江湖騙子」
    導語:南懷瑾這個名字已經堪稱「名播遐邇」,譽之者尊稱其為「國學大師」、「一代宗師」、「大居士」;但圍繞著他和他的作品的爭議也從來沒有停止過,毀之者直斥其不過是一個「江湖騙子」、「篡改三教混淆古今」。1976年,根據南懷瑾演講輯錄的《論語別裁》在臺灣出版,受到狂熱追捧,到1988年時已再版高達18次之多;1990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將《論語別裁》等南懷瑾著作引進大陸,同樣掀起「南懷瑾熱」。時至今日,「南懷瑾」這個名字已經堪稱「名播遐邇」,譽之者尊稱其為「國學大師」、「一代宗師」、「大居士」;但圍繞著他和他的作品的爭議也從來沒有停止過,毀之者直斥其不過是一個「江湖騙子」、「篡改三教混淆古今」。
  • 為什麼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說自己的一生「一事無成,一無是處」?
    謙虛的南懷瑾先生有一次,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在演講過程中,評價自己的一生,可以用八個字來形容:「一事無成,一無是處」。南懷瑾先生,是一個非常有修養的國學大師,他的謙虛之詞,正是提醒我們,不要將自己看得太重要,不要將自己做的事情,看得特別偉大,也不要將自己的優點放大,覺得我是很了不得的大人物。
  • 大師還是騙子,充滿爭議的國學大師,南懷瑾到底算什麼?
    全世界的華人中,說起名氣最大的國學大師,毫無疑問,南懷瑾肯定是其中之一。甚至可以說,南懷瑾的影響力,已經超出了華人世界,很多白人,黑人也對他非常崇拜。但是,譽滿天下的同時,常常也是謗滿天下,在國內,也有很多人認為南懷瑾的學說漏洞百出,是騙子,是偽大師。那麼,我們究竟應該怎樣看待南懷瑾的學說呢?
  • 著名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昨日逝世 享年95歲
    錢江晚報微博浙江在線杭州9月30日訊(記者 王黎婧)著名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於9月29日在蘇州太湖大學堂去世,享年95歲。據錢 江晚報實名認證微博消息:本報記者王小湛從溫州樂清人大主任趙樂強處獲悉,著名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已於昨天在蘇州太湖大學堂去世,享年95歲。本報記者隨後將發布關於南懷瑾先生的遺囑及其善後事宜。大師認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南懷瑾先生,一九一八年出生,溫州樂清南宅殿後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