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話題:南懷瑾是國學大師嗎

2020-12-09 騰訊網

南懷瑾的相貌氣質很符合「國學大師」

導語:臺灣文化名人南懷瑾近日去世,大陸媒體多以「國學大師南懷瑾」的說辭加以報導。而之前的幾位文化老人,如啟功、任繼愈、季羨林去世時,媒體也冠以「國學大師」的稱謂。

按說,「死者為大」,對逝去者多幾分溢美也無不可。但因為「國學大師」這個帽子現在很流行就隨便亂扣,那也未免媚俗了。

南懷瑾,怎麼就成國學大師了呢?

一、南懷瑾是文化名人,但不是國學大師

南懷瑾的演講常漏洞百出

1、不通古文也能叫國學大師?

南懷瑾的著作和演講的確帶有濃厚的中國傳統文化氣味,比如《論語別裁》、《老子他說》,但這不代表他對中國傳統文化有精闢的研究。正如一個人嘴裡老是哼著小曲,也不能代表他就是作曲家一樣。

以《論語別裁》為例,裡面充斥著對簡單古文的理解錯誤。比如《論語別裁》中對「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的解釋是:父母在面前和父母不在面前、背著父母的時候都要言行一致。

其實就算粗通古文的中學生都知道,「在」和「沒」對舉指「在世」和「死後」,而不是「在面前」和「在背後」。

再如《論語別裁》中對「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的解釋是:「那些蠻族落後地區的人,也有頭子,有君長、酋長。但光有形態,沒有文化,有什麼用,不如夏朝,殷商,雖然國家亡了,但歷史上的精神,永垂萬古,因為它有文化」。

這段解釋真能令人噴飯。但凡對儒家有點了解和對古文有點認識的人,都知道這裡的「亡」是通假字,通「無」。整天感嘆「禮崩樂壞,人心不古」的孔子,是在用這句話感慨「連夷狄都知道君臣之禮,不像我們這裡都沒有了」。孔子這個人一生為周禮(所謂周禮,簡單說就是君臣、父子,各有各的樣子,各尊各的禮節)的淪喪耿耿於懷,為自己的整個人生樹立的目標就是恢復周禮——即「克己復禮」,所以孔子的言論裡非常多「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這種對「世風日下」的感慨。南懷瑾把這一句做了相反意思的翻譯,不僅反映出他對古文不通,而且反映出他對儒家缺乏最基本的理解。

南懷瑾《歷史的經驗》中寫道:「專門好文的,最後也是亡國,不注重軍事國防,如吳王夫差,魯國的偃王」。這就很奇怪了,因為眾所周知吳王夫差窮兵黷武,怎麼反而「不注重軍事」了?原來《反經》中有一句話:「曹公曰:恃武者滅,恃文者亡,夫差、偃王是也」,本意是把夫差和偃王分別當做「恃武者滅」和「恃文者亡」的例子,由於南懷瑾不懂古文,理解成「恃文者亡,比如夫差、偃王」了。

上述這樣的低級錯誤在南懷瑾的著作和演講中不勝枚舉。把南懷瑾稱為國學大師,猶如把不懂音符者稱為作曲大師,把不通筆墨者稱為書法大師。

2、南懷瑾堪稱文化方面的「奇人異士」,但並不是搞學術的

南懷瑾的言論經常讓人感覺荒誕不經,不像是個嚴肅的學者。比如「男人的精蟲有青、黃、赤、白、黑五種,再加上酪色、酪漿色共七種。這個說法要去求證了,以我所曉得的,是有不同的顏色。譬如有些大哲學家、科學家,或者大英雄,他的精的顏色不同於一般。」(南懷瑾《小言黃帝內經與生命科學》)

「我們曉得臺灣有鹿,它有些是鯊魚化成的,鯊魚到了年齡會跳上海來,在沙灘上打個滾,就跑到山裡變成鹿了。你信不信?信不信由你,講不講由我。有一些東西的確會變的,蒼蠅、蚊子是寄蟲變來的,飛蛾是蠹蟲變的。這是『物化』的道理。我們人也是變來的,精蟲變來的,對不對?」(南懷瑾《莊子講記》)

「現在美國很流行《山海經》,最近在拼命地研究它。根據《山海經》的證明,我們的祖宗大禹治水到過美國,現在美國人在承認。如果研究《山海經》,我們老祖宗大禹治水不但到過美國,還到過歐洲,中東,紅海,地中海一帶。」(南懷瑾《莊子講記》)

看了南懷瑾這類書和演進,你不得不承認他確是文化方面的「奇人異士」,但「奇人異士」終歸是混江湖的,而不是居書齋的。

3、評價"X學大師」的標準是「學術水平」而不是「仙風道骨」

大概是武俠小說看多了,中國人想到「大師」眼裡就會浮現出那種「仙風道骨」的畫面。如果能長成文懷沙那樣的皓首童顏或者南懷瑾這樣的仙風道骨,天然就給人「大師」的感覺。

但是要說某人是一個學問領域的大師,終歸要看他在這個領域的學術水平,而不是看他的「扮相」吧?

二、南懷瑾戴上「國學大師」的帽子卻也不奇怪

翟「大師」連通汽車產業與國學

1、連翟鴻燊都是「國學大師」呢

在百度輸入「國學大師」,最先出來的提示不是南懷瑾、不是文懷沙、也不是季羨林,而是翟鴻燊。

可能有人不知道翟鴻燊是誰,請看幾個新聞標題——

《市農機局組織觀看國學大師翟鴻燊教授講座》、《著名國學應用大師翟鴻燊教授下榻惠州凱賓斯基酒店》、《遠洋地產翟鴻燊國學應用智慧講座圓滿落幕》、《榮威750:國學大師翟鴻燊教授臨沂公開課指定座駕》、《市民政局幹部職工與時俱進學「國學」》……

這位名聲響噹噹的「國學大師」「儒釋道貫通」,但他拿著的《論語》卻是漢語拼音注音版。

他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好的培訓應該是遊山玩水」,但《論語》中「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的原意是指仁者像大山般堅守不動,智者像水般靈活變通。

他說「萊布尼茨讀完了道德經、易經之後,然後把二進位發明了……最後二進位用在了電腦上,電腦現在又變成了網際網路……所以網絡的概念也是老子發明的,叫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他說「美國一些大學學雷鋒達不到一定次數不準許畢業」、「《亮劍》成了500強公司及國外大學的教材。」

他說「我5年前在清華大學講課的時候,我提到華爾街金融危機,他們說我危言聳聽。」

他說「你看『佛』字,左邊是一個人字,右邊是一個美元的符號倒過來,佛也是愛錢的。」

2、和翟鴻燊有相似之處,但「扮相」好得多的南懷瑾自然更是「國學大師」

翟鴻燊的《大智慧》DVD銷售成績非凡,在機場賣了「10萬套」,創下了經管類單套產品的紀錄。

南懷瑾辦太湖大學堂(太湖大學堂隸屬於東西精華農科蘇州有限公司,該公司法人就是南懷瑾),小學部每學期的學費在8萬到10萬元之間,學生185人。

翟鴻燊到惠州、廈門、太原……給企業家和官員授課;南懷瑾在太湖大學堂的一場講學就匯集人民大學國學院院長孫家州、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張維迎、人民日報原副總編周瑞金、國家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副主席郭立根、海南航空董事長陳峰等政商學名流。

翟鴻燊擔任「理論導師」的「華之富」涉嫌傳銷;南懷瑾太湖大學堂隸屬的「綠谷集團」所產「中華靈芝寶」是國家藥監局《違法藥品廣告公告》名單上的常客。

翟鴻燊自稱是「軍黨委辦公室主任之子」,「上初中時就是萬元戶了」;南懷瑾介紹中說少年時期開始,遍讀諸子百家,兼及拳術、劍道等各種功夫,同時研習文學書法、詩詞曲賦、天文曆法諸學。抗戰時期,先是投筆從戎,執教於軍校,後來辭去教職,遍歷名山大川,尋訪高僧奇士,後在名寺閉關研修佛學,得多位著名高僧、活佛傳授。

翟鴻燊走紅於上世紀90年代以來受到政府支持的「國學熱」;南懷瑾興起於上世紀60年代臺灣當局推動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

翟鴻燊和南懷瑾兩位「國學大師」有不少相似之處。但南懷瑾高壽、矍鑠、著作等身……,「扮相」要遠勝於翟鴻燊。

三、「國學大師」的帽子亂飛為哪般

孔子像進入天安門區域不是偶然事件

1、與官方對「國學」的推動有關

一份1991年出爐的文件《蘇聯巨變之後中國的現實應對與戰略選擇》中指出:「中國社會主義的實踐表明,如果不能有效地吸收傳統文化中的合理成分,並對其進行創造性的轉化,中國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的確立就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也正是從此之後,「國學」逐漸興起,乃至成為一種「熱潮」。

「國學熱」裡從未缺乏官方的身影,孔子像甚至都一度進入了天安門區域。

新中國的前三十年,延續了「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資產階級」的「革命」認同。後三十年,則一直存在認同之惑,因為「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資產階級」已經太過久遠,脫離現實,而全面擁抱「西方主流價值」又不可能被接受。所以尋找一個新的認同迫在眉睫。這時候,樹立起「傳統價值」與「西方主流價值」並峙,號召國人凝聚在前一價值之下,共建偉大民族組成的崛起國家,就成為當然選擇。

2、也與人們、尤其是企業家們趕時髦有關

學者郭宇寬在《兄弟我當年》中寫道:以前的教授們一開口都得是「兄弟我在牛津的時候」,「兄弟我在芝加哥的時候」,不然根本鎮不住場子。而現在開口就是「兄弟我種地的時候」,「兄弟我在廠裡當學徒的時候」,這才是院長、主任級別的範兒。

同理,以前企業家們說「我去美國的時候」、「我拿MBA的時候」顯得牛氣。而現在,開口就是「我是XX大師的弟子」、「佛道雙修」才有面兒。

結語:有需求就會有供給,在政府和商人出於各自目的的追捧下,一位位「國學大師」誕生了。只是,媒體總得守住「事實」的底線吧?

第2205期 本期責編 劉彥偉

出品 騰訊評論

相關焦點

  • 南懷瑾是國學大師嗎?
    而南懷瑾研究領域佛教道教是多神主宰宇宙萬物宗教,他根本沒有這個身份能力稱之為國學大師,為什麼呢?因為他沒有民國那些大師著作等身,可傳世書籍和學術論文,以及積極入世救中國不怕死的出世觀。現在沒有多少人看他的書籍了,因為不是經典書籍,沒有思想營養,百年後人們會把他逐漸忘記,他只能稱為文化學者,宗教學者,作家,而不是國學大師。
  • 南懷瑾:「國學大師」還是「江湖騙子」
    導語:南懷瑾這個名字已經堪稱「名播遐邇」,譽之者尊稱其為「國學大師」、「一代宗師」、「大居士」;但圍繞著他和他的作品的爭議也從來沒有停止過,毀之者直斥其不過是一個「江湖騙子」、「篡改三教混淆古今」。因上海人民出版社近日接連出版了《南懷瑾講演錄》、《南懷瑾與彼得·聖吉》,又即將推出 《莊子諵譁》,南懷瑾再次成了各界關注的熱門話題。 其實,早在五十餘年前,南懷瑾就已經聲名鵲起。
  • 國學大師南懷瑾
    國學大師南懷瑾文\辛榮禎南懷瑾是近20年來,在文化學術界比較活躍的人物,著作等身,高徒滿天下打那以後,對南懷瑾的著作和學術動態比較留意,對其身世、經歷也做了一些粗淺的研究。對於南懷瑾其人其事,眾說紛紜,有人說他是哲學家、一代禪學大師、國學大師,說他學問貫通儒釋道,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裡,經綸三大教,出入百家言,是通才,是名符其實的大師。有人說他是野狐禪。南懷瑾到底是大師,還是野狐?我不能妄加評論。
  • 中國最後的國學大師——南懷瑾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個是非爭議很大的人物——南懷瑾。作為中國歷史中最後一位集儒、釋、道為大家的國學大師。在他的論述中有很多不被現在人所接受。可是作為一個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者在與現代文明最後的碰撞中,有這樣的論調也是無可厚非。
  • 「南懷瑾就是個騙子」!李敖這樣抨擊國學大師,有道理嗎?
    作家李敖在國學講堂解讀文學經典時,為何要這樣評價南懷瑾?由於落款字體小且當時距離遠,看不清是什麼字,為此我特意折返,最後看清了是「南懷瑾」。之後,我特意上網查了查,這才知道了南懷瑾,原來他竟是文化界的大師。
  • 南師百問:假大師南懷瑾的偽學問如何揭露?國學文化都是糟粕嗎?
    南師百問:假大師南懷瑾的偽學問如何揭露?國學文化都是糟粕嗎?文化國學,儒釋道,李淵回原創文章。既然已經認為南懷瑾老師所說所講是偽學問,是假的東西,是沒有價值的。為何這位網友還要多此一舉呢?如果是假的,如果是偽學問,這位網友再去揭露,不還是假的嗎?不還是偽學問嗎?何必多此一舉呢?
  • 國學大師南懷瑾的商業智慧
    這是在遠大集團總裁張躍的記憶裡,國學大師南懷瑾對他說過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  1960年出生的張躍是中國內地第一個擁有私人飛機的民營企業家,此外,他還擁有直升機的駕駛執照。他熱愛環保事業,最初一直認為環保理念發端於西方,直到有一次與南老談環保這個話題的時候他才知道,《黃帝內經》中就有關於空氣品質的關注,有「風者,百病之始也」之說。這讓張躍意識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也認識到很多人對於傳統文化的無知和誤解。  反思今日社會和人生,張躍常常感嘆南老潛移默化傳遞給他樸實人生的思想。質樸方能靜,靜而後定,定方能思。
  • 極具爭議的「國學大師」――南懷瑾(1)
    就我認為:南懷瑾被現在人稱為「國學大師」是完全夠格的。不是因為他在國學上什麼都懂,不會出錯,而是因為我們懂的國學太少,而南懷瑾在國學上的知識和一些大的方面的為人處事,足可在我們面前配得上「國學大師」。 說到南懷瑾,世稱「南師」,我們就不得不說上他的一些身世和足夠稱「國學大師」的一些所為。
  • 南懷瑾到底是國學大師還是文化騙子?
    在眾多追隨者眼中,南懷瑾是一位通古曉今、學富五車的大師,「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裡,經綸三大教,出入百家言」。在反對者眼中,南懷瑾的形象截然相反,他「不懂國學」,打著「偽國學」的幌子,講著張冠李戴「讓人哭笑不得」的文化。
  • 國學大師南懷瑾,16幅書法作品展,網友:國學真大師、書法江湖字
    南懷瑾南懷瑾的書法清秀淡雅,中正平和, 不激不勵又力透紙背,如錐畫沙。其書法運筆內涵之精神境界非一般俗士能悟。細看南懷瑾的書法字體流暢,粗中有細,入木三分,遵循古法,取百家之長,自己創新,字如其人。可遠看,近看,單字看,整體看,倒著看,讓人美不勝收,賞心悅目。南懷瑾書法的缺點是用筆的豐富性方面欠缺,也就是對筆法的研究不深入,字體很早就定型,之後就吃老本,憑他其它方面的成就地位,大量寫應酬作品,大量題字,寫招牌字,字沒什麼變化,缺點很多。
  • 大師還是騙子,充滿爭議的國學大師,南懷瑾到底算什麼?
    全世界的華人中,說起名氣最大的國學大師,毫無疑問,南懷瑾肯定是其中之一。甚至可以說,南懷瑾的影響力,已經超出了華人世界,很多白人,黑人也對他非常崇拜。但是,譽滿天下的同時,常常也是謗滿天下,在國內,也有很多人認為南懷瑾的學說漏洞百出,是騙子,是偽大師。那麼,我們究竟應該怎樣看待南懷瑾的學說呢?
  • 南師百問:為什麼有人尊崇南懷瑾為國學大師,有人則持相反態度?
    南師百問:為什麼有人尊崇南懷瑾為國學大師,有人則持相反態度?不遭人忌,是庸才這個人很容易理解的。設想我們普通人去做一件事情,會有人支持你,也會有人說你的不是。這些是非常正常的現象。更別說,一個在國學傳統文化方面,能夠集大成者的人了。
  • 南懷瑾|國學大師從《金剛經》與《心經》來講述我們煩惱與執著
    南懷瑾|國學大師從《金剛經》與《心經》來講述我們煩惱與執著國學的智慧,是中國幾千年歷史傳承下來的文化源泉,這些悠遠的歷史是每一代中國人的精神食糧。凝聚了儒釋道的傳承經典,滲透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中。說國學,在現代國學領域,我們免不了說到我們的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如果用佛家的一句話來評價,「功德圓滿」四個字不足為奇。南懷瑾先生的尊稱有許多,國學大師、禪宗大師、宗教家、哲學家、大居士等。他是現代為數不多,能把儒釋道精髓融會貫通的一人。他的言語句句精髓,無不讓人讚嘆不已。
  • 南懷瑾:國學大師?江湖騙子?深圳大學教授:吹捧他的必是文盲
    2019年,《易經》被納入了公務員考試,國學熱潮又再度興起。也不知道這是第幾次國學熱潮了,反反覆覆地像極了炒回鍋肉。每次國學熱潮的興起,都有一個人會被提及,那就是南懷瑾。南懷瑾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爭議人物,有人說他是國學大師,也有人說他是江湖騙子。前些年,深圳大學的教授徐晉如就公開批評南懷瑾:南懷瑾文言閱讀能力連初中生都不如,《論語別裁》可謂"錯誤萬出",尊南懷瑾為南師的必系文盲。
  • 南懷瑾經典|國學大師十六個改變命運的方法
    南懷瑾經典語錄|國學大師十六個改變命運的方法改變命運古老以來一直就是人類所探索的話題。不管是中國的儒釋道文化中,都有種種教育讓人們如何靠自身的努力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就如佛教文化,提倡人們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思想,讓人們懂得緣起因果,富有正能量的積極人生觀去創造自己的命運。
  • 南懷瑾|如果把《金剛經》視同於佛,看國學大師如何回答
    南懷瑾|如果把《金剛經》視同於佛,看國學大師如何回答南懷瑾,中國當代詩文學家、佛學家、教育家、中國古代文化傳播者、學者、詩人、武術家、中國文化國學大師。對南大師的評價,國內外的響應有許多,作為一代國學大師,他的知識分享,更值得我們探討以及深思,下面我們就來分享一些南大師的經典的生活感悟,及對佛學的真識。
  • 國學大師南懷瑾手書曝光,書法水平能否算大家,網絡爭議褒貶不一
    說到書法,一直給我們的印象是書法是國學的標籤,由此推導,國學大師們必然在書法上有所能耐,這是基本功嘛,縱觀民國的那些國學大師們,也確實如此,個個都是書法方面的行家,談起書法不僅滿腹學識,而且一手不凡的毛筆字更是讓許多人欽佩。
  • 國學大師南懷瑾:人是怎麼死的?
    國學大師南懷瑾既然佛學對如此高深的哲學問題都有所涉獵,那也自然會誕生一些造詣頗深的佛學大師無疑南懷瑾對傳統文化的造詣是受到國民黨認可的,他一生活了95歲,一直到2012年才壽終正寢,這麼長的時間裡,他對傳統文化的了解自然也是越來越深,而佛學也就是他所學習到的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而今天,我們便介紹一下有關南懷瑾老先生所對一些佛學問題的看法,權當拋磚引玉,希望大家在思考南懷瑾老先生所留下的箴言的同時,獲得自己的感悟。
  • 南懷瑾|國學大師的三段精華語句,讓我們受用一生
    南懷瑾|國學大師的三段精華語句,讓我們受用一生國學大師南懷瑾:『』人生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別人的事,老天的事;我們不要忘了自己的事國學大師南懷瑾(網絡圖)關於自力自強南懷瑾說:「個人做人不自強,不自立,不從自己本身想辦法,在兩大之間,怨天怨地,希望得到別人的同情來為自己解決困難
  • 著名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昨日逝世 享年95歲
    錢江晚報微博浙江在線杭州9月30日訊(記者 王黎婧)著名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於9月29日在蘇州太湖大學堂去世,享年95歲。據錢 江晚報實名認證微博消息:本報記者王小湛從溫州樂清人大主任趙樂強處獲悉,著名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已於昨天在蘇州太湖大學堂去世,享年95歲。本報記者隨後將發布關於南懷瑾先生的遺囑及其善後事宜。大師認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南懷瑾先生,一九一八年出生,溫州樂清南宅殿後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