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書局 x 噹噹聯合推出傳統文化精品書單 · 第一期

2021-02-13 噹噹讀書匯book

中華書局聯合噹噹推出了一份重量級書單,內含十種好書。為什麼它們能夠入選請聽中華書局徐俊總經理怎麼說▼

中華書局被譽為傳統文化出版重鎮,首先是全社會、廣大讀者對中華的厚愛、褒獎,也是因為中華書局建局百年來一直專心致志做傳統文化出版,出版了一大批傳統文化圖書精品。要從這些精品中先選出10種,應該說難度是比較大的。經過認真斟酌,我們推出了第一批書單。

首先是基本典籍的整理本。了解中華書局的讀者朋友,都知道這是中華書局的本行。所以我們在第一期書單裡從經史子集、文史哲語中各推薦了一部重要而基本的典籍,它們是《說文解字(附音序、筆畫檢字)》《史記--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本》《四書章句集注--新編諸子集成》《李太白全集--中華國學文庫》,為大家閱讀和研究提供規範、可靠的文本。

中華書局不僅出版了大量古籍的整理本,也為愛好傳統文化的讀者出版了完備的經典文本的普及讀物。《論語譯註(簡體字本)》是公認的閱讀《論語》的最佳讀本;「中華經典藏書」和「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都是廣大讀者熟知的經典文本普及叢書,深受讀者喜愛,《詩經》《古文觀止》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百篇》由袁行霈先生領銜主編,堪稱當代的《古文觀止》。

這次推出的傳統文化精品書單第一期,不僅局限於文本,也包含了說講類的圖書。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增訂本)》自上世紀80年代出版以來就暢銷不衰,在電視劇《人民的名義》播出後更是掀起了新一輪的閱讀熱潮。《〈資治通鑑〉與家國興衰》是2016年中國好書獲獎作品,為讀者閱讀《資治通鑑》提供了一個精彩的理解角度。

更多優秀的傳統文化精品,請大家繼續關注《中華書局傳統文化精品書單》。中華書局和噹噹將每個季度聯合發布一期,為廣大讀者提供一份閱讀建議。

識別下圖二維碼可查看書單詳情

論語譯註(簡體字本)

作者: 楊伯峻譯註

本書系名家力作,楊伯峻先生在精研《論語》的基礎上,對《論語》二十篇進行了精確細緻的注釋和翻譯。每章分為原文、注釋、譯文三部分,注釋精準,譯文流暢明白,不但給專業研究者提供了若干研究線索,更便於普通讀者正確理解《論語》,實為雅俗共賞之佳作。

史記(修訂本)函套精裝 收藏版全十冊

作者: [漢]司馬遷撰,[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 趙生群修訂

《史記》是我國首部通史,是「二十四史」中最早的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史書。全書共一百三十篇。《史記》敘事,始自黃帝,下迄西漢太初,採用了綜合性的敘事模式,囊括記言、紀事、編年、國別等形式,開創紀傳體史書「紀、傳、表、志」的體例。就內容而言,《史記》是對前代史學的一次總結;就體例而言,《史記》也是集大成之作。

1959年,在毛主席、周總理的指示下,顧頡剛先生等著名學者以金陵局本作為底本,對《史記》進行分段標點,並以方圓括弧來表明字句的刪補,形成新中國以來最有影響力的《史記》點校本。

2006年,中華書局著手規劃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工作,將《史記》作為重中之重,在原點校本的基礎上,不僅對底本、通校本、參校本作了覆核和補充,還改變了方圓括弧的校勘形式,增加了上千條校勘記;對原標點一一覆核,進行修改和統一,以期達到新時代古籍整理的極高水準。

2013年10月,《史記》(修訂精裝本)出版,受到廣大讀者和學術界的熱烈關注。

四書章句集注--新編諸子集成

作者: [宋]朱熹撰

本書集儒家經典中的《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為一書,注重義理的解釋與發揮,對文字訓詁也很注意,字斟句酌。此次整理以清嘉慶年間吳縣吳氏父子校刻本為底本,用清康熙內府仿刻的宋淳祐二年大字本校勘。

說文解字(附音序、筆畫檢字)——小學四種

作者: [漢]許慎撰  [宋]徐鉉校定

《說文解字》簡稱《說文》。作者是東漢的經學家、文字學家許慎(獻給漢安帝)。《說文解字》成書於漢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年)。《說文解字》是我國第一部按部首編排的字典。《說文解字》開創了部首檢字的先河,後世的字典大多採用這個方式,段玉裁稱這部書「此前古未有之書,許君之所獨創」。

 

李太白全集(全兩冊)--中華國學文庫

作者: [清]王琦注

李杜齊名,杜詩注本苦多,而李詩注本寥寥。清代著名學者王琦,在南宋楊齊賢、元代蕭士贇、明代胡震亨三家注本的基礎上,花了半生精力,為李白詩文作了詳盡的註解。王注至今仍是鑽研李白詩歌的必備參考。本書據中華書局繁體字本《李太白全集》改簡體橫排,收入「中華國學文庫」。

萬曆十五年(增訂本)

作者: [美]黃仁宇著

本書是美籍華裔歷史學家黃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融會黃先生數十年人生經驗與治學體會於一體,首次以「大歷史觀」分析明代社會之癥結,觀察現代中國之來路,發人深思。

本書英文本推出後,被美國多所大學採用為教科書,並兩次獲得美國書卷獎歷史類好書的提名;中文本問世後,好評如潮,成為眾多作家、學者、企業家、高校師生的案頭書,併入選《新周刊》和《書城》「改革開放20年來對中國影響最大的20本書」。另有日文、法文、德文、韓文等版本。

詩經(全二冊)--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

作者: 王秀梅譯註

本書是「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之一種。《詩經》作為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自商末(或說周初)到春秋中葉的詩歌305篇,共分風、雅、頌三部。我們以十三經註疏本《詩經》為底本,約請專家注釋疑難詞句及典故名物,並進行了全詩翻譯。評析部分從文學、歷史、哲學、民俗、語言、文化學等多個角度對詩篇文本進行解讀。在校對文字、注釋及作品辨偽、評析方面儘可能汲取先賢時彥的最新研究成果。

 

古文觀止--(全二冊)中華經典藏書(升級版)

作者: 鍾基譯註

《古文觀止》是清代康熙年間吳楚材、吳調侯叔侄二人選編的一部古代散文集。

《古文觀止》編定於康熙三十三年(1694),共十二卷,以年代為經、作家為緯,按照從古到今的順序排列,選錄自春秋戰國至明末三千多年間的名作222篇,基本上反映了中國古代散文發展的脈絡與特點,體現了中國古代散文所取得的最高成就。魯迅先生在《集外集·選本》一文中說:「以《古文觀止》和《文選》並稱,初看好像是可笑的,但是,在文學上的影響,兩者卻一樣不可輕視。凡選本,往往能比所選各家的全集更流行、更有作用,冊數不多而包羅諸作,固然也是一種原因,但還在近則由選者之名位,遠則憑古人之威靈,讀者想從一個有名的選家窺見許多有名作家的作品。」

吳楚材和吳調侯選文的初衷是「雜選古文,原為初學設也」(吳楚材《例言》),因此選編時,他們「集古人之文,集古今人之選,而略者詳之,繁者簡之,散者合之,舛錯者釐定之,差訛者校正之」(吳楚材、吳調侯《序》),吸收借鑑了古人選文的經驗,避免了一些錯誤,所以他們自認為這本選文是「諸選之美者畢集,其缺者無不備,而訛者無不正,是集古文之成者也,觀止矣」(吳調侯《序》)。「觀止」一詞,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吳公子季札在魯國觀看周代樂舞,當看到《韶箾》時,便讚嘆道:「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觀止」就是好到極點的意思,吳楚材、吳調侯把「觀止」用來作書名。

《古文觀止》自問世以來,三百多年間以其選文名篇薈萃,篇幅適中,雅俗共賞,一直盛行不衰,是古文啟蒙的必備書,也深受古文愛好者的推崇。

《資治通鑑》與家國興衰(精)

作者: 張國剛著

張國剛教授潛心研讀《資治通鑑》數十年,以中西文化比較的視野寬度、貫通古今的思維高度,精心選取《資治通鑑》中影響中國歷史發展的二十個關鍵點,以現代思維總結文化精髓,以生動語言講《資治通鑑》裡的經世治國、修身用人之道,歷代政治得失、世事興衰變遷之跡。

本書從《資治通鑑》的文本出發,以影響家國大政的關鍵點為關照,生動、簡明地講述了從春秋前期的三家分晉到大唐盛世的終結的中國歷史,書中不僅有忠於原典的歷史場景再現、人物言行鉤沉,更有張國剛教授獨到深刻而妙趣橫生的分析講論,令一部體量浩繁的古典文獻《資治通鑑》一變而為輕鬆易讀、精闢通達的歷史讀物。是一部當代大家講解歷史名著的經典之作。

 

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百篇(上下冊)

作者: 國務院參事室 中央文史研究館編 ;袁行霈 王仲偉 陳進玉主編

為傳承中華民族的歷代文化經典,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展現傳統文化在當代的意義,並為構建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精神助力,國務院參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館特此編纂《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百篇》。

本書選入的101篇經典作品,包括先秦詩歌、辭賦及歷代論說、語錄、史傳、奏議、碑誌、雜記、序跋、尺牘等各種文體,不僅涉及哲學、社會科學,還涉及科學技術、中外關係、軍事思想等領域,尤其注重那些關乎修身立德、治國理政、伸張大義、嫉惡刺邪、親情倫理的傳世佳作。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傳統文化精品書單·第一期】

👇 👇 👇 戳...戳...戳...好書馬上為您奉上~

相關焦點

  • 京東圖書再次攜手中華書局推出「傳統文化」專題,傳統文化圖書盡展...
    備受歡迎的京東圖書特色專題活動「傳統文化周」9月1日與讀者見面了!從這一天至9月8日,京東圖書將攜手中華書局以專題形式,展示多種優秀傳統文化讀物。在本次「傳統文化周」中,京東圖書聯合中華書局以專業的角度優選傳統文化讀物,其中既有《中華經典藏書(升級版):唐詩三百首》《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詩經(套裝上下冊)》《康震講詩詞經典》等通俗易讀的暢銷經典,也有《論語譯註(簡體字本)》《世說新語(套裝上下冊)》《資治通鑑(全18冊》等有口皆碑的常銷精品,都會在專題頁面展示。
  • 傳統文化IP走出潮範兒 噹噹創新引領堅定文化自信
    噹噹傳統文化節便在用新媒介新方式,拉近年輕人與傳統文化之間的距離。9月24日-10月10日,噹噹"傳統文化節"於全網登場,文化界大咖領讀、社交媒體打卡、短視頻平臺直播,多樣互動帶領中國傳統文化愛好者尤其是廣大的年輕群體開啟了一場豐富多彩、別具一格的"傳統文化之旅"。
  • 噹噹傳統文化節:讓年輕人眼中的「國學」變「國潮」
    9月24日,噹噹x盒馬精神糧倉開業,噹噹將中華「吃文化」搬進北京盒馬mini和平裡店,現場隨處可見的美食名句、文化標籤,《雅舍談吃》《小味道》《孤獨美食家》等陳列名著,讓到場的人感受到傳統文化的價值和「營養」。
  • 傳統文化月哪些更值得買|中華書局執行董事徐俊的推薦書單
    中華書局京東傳統文化月火熱進行中,您都趁此機會入手了哪些書呢?這裡有一份來自中華書局掌門人徐俊先生的「劃重點」,一起來看看。大家好,我是中華書局執行董事徐俊。我推薦的這個書單是中華書局多年來的優秀作品代表,如點校本「二十四史」、《資治通鑑》、《論語譯註》、《萬曆十五年》等,還有重磅新書簡體橫排本《清史稿》,都是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絕佳窗口。
  • 重拾傳統文化根脈 京東圖書攜手中華書局打造「傳統文化月」
    【百道編按】由京東圖書聯合中華書局主辦,商務印書館、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協辦的「傳統文化月」活動,於8月31日開啟,本次活動以「無傳統 不未來」為主題,京東圖書創新打造一系列的趣味互動玩法,帶領讀者一同探索傳統文化的經世魅力。
  • 中華書局攜手京東,傳統文化月即將開啟
    9月1日,京東圖書聯合中華書局主辦,商務印書館、三聯書店、上海古籍出版社、人民文學版社、中信出版集團、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協辦的「傳統文化月」活動將正式拉開帷幕。2018年9月,中華書局京東傳統文化月首次舉辦。每日一主題的特色書單、趣味答題遊戲和給力的折扣收穫讀者眾多好評。今年的傳統文化月專題更豐富,玩法更多樣,形式更活潑,期待大家的參與。
  • 中華書局:建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出版第一品牌
    2006年中華書局啟動了點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訂工程,廣受關注,溫家寶總理批示:「致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努力提高古籍整理出版水平。」在市場化「出新」方面,中華書局大膽開拓,陸續推出《正說清朝十二帝》《於丹論語心得》《中華經典藏書》《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等普及讀物,收到了很好的社會反響,中華書局的讀者受眾和影響力擴展到了更廣大的大眾層面。
  • 「無傳統 不未來」京東圖書攜手中華書局打造「傳統文化月」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聖賢典籍,浩如煙海」,由京東圖書聯合中華書局主辦,商務印書館、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協辦的「傳統文化月」活動,於8月31日開啟後,讀者購書熱情高漲。截至9月2日,七家出版社銷量均有大幅提升。
  • 京東圖書攜手中華書局 接好傳統文化月第一棒
    原標題:京東圖書攜手中華書局,接好傳統文化月第一棒  基於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堅定文化自信的基礎的共識,所以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傳統文化,並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在此形勢下,國內圖書電商領軍品牌——京東圖書與擁有百年歷史的出版機構——中華書局合作,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共同舉辦「傳統文化月」活動。
  • 中華書局推出百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讀本
    新華社廣州8月10日電(記者陳寂)在10日開幕的2017南國書香節上,中華書局推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百部經典讀本》(全100冊)。據悉,該套叢書面向廣大讀者,凝聚了數代優秀學者注釋和翻譯的成果,兼顧歷史傳承與當代需求。
  • 噹噹傳統文化節:讓年輕人眼中的「國學」變「國潮」
    集齊五個不同印章,解鎖五穀豐登成就……一場活動,引發無數人穿梭在食材間尋找「精神糧倉」印章,換取噹噹「精神糧票」。9月24日,噹噹x盒馬精神糧倉開業,噹噹將中華「吃文化」搬進北京盒馬mini和平裡店,現場隨處可見的美食名句、文化標籤,《雅舍談吃》《小味道》《孤獨美食家》等陳列名著,讓到場的人感受到傳統文化的價值和「營養」,掀起「吃文化」熱潮。
  • 學四史、追本源、溯傳統:中華書局《月讀》編輯部和大有書局聯合推出「中華人物故事」叢書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 中華書局倡議書店設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專區
    本報訊(記者王洪波)「貫徹落實『兩辦』《意見》,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進書店——中華書局與圖書發行界高層峰會」近日在第27屆全國書博會上舉辦。會上,中華書局面向各界發布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推薦書目》(233種),並舉行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百部經典讀本」叢書首發。
  • 中華書局2019年1月新書單
    元 成語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標誌性符號之一,正確使用成語也是一個人語言能力的重要體現。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營造書香文化氛圍,由國家古籍保護中心、中國楹聯學會共同編纂,從中國古代楹聯中甄選出與讀書、愛書內容有關的楹聯三千副左右,成《書香聯萃》一書。
  • 中華書局每周新書 | 2020年第18、19周
    中華書局1912為方便讀者及時了解新書情況,中華書局公號推出「每周新書」欄目。我們會在每周五,將上周上市的新書書訊集中發布。相比每月新書單,這份「每周新書」更快更輕便更好讀,也更實用(點書影或者文字即可購買)。
  • 人文社科聯合書單 | 2020年10月·第61期
    人文社科聯合書單,由全國人文社科領域優秀出版單位聯合發布,致力於推薦最優秀的人文社科圖書。我們每月發出一期書單,這是我們的第61期書單。廣西師大出版社《巫師:一部恐懼史》亦有入選本書單。盼望熱愛人文社科書籍的讀者,持續關注我們。
  • 京東圖書中華書局攜手打造「傳統文化月」
    本報訊 (記者王坤寧)京東圖書聯合中華書局主辦,商務印書館、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上海古籍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協辦的「傳統文化月」活動近日開啟,吸引了廣大讀者參與。截至9月7日,7家出版社銷量均有大幅提升,《論語譯註(簡體字本)》成為「傳統文化月」銷售最好的單品圖書。
  • 中華書局:建造傳統文化出版重鎮(組圖)
    2003年底,中華書局在北京大學召開了「弘揚傳統,重塑品牌」座談會,袁行霈教授寄語中華書局要「守正出新」,給書局同仁很大啟發。大家終於形成共識,認識到「守正」就是要堅持中華書局90多年來所積澱的品牌和傳統文化整理出版的優勢,把傳統文化的傳承弘揚視為立身之本;「出新」就是要把書局已有的豐富資源有效地拓展、轉化,使之成為大眾喜聞樂見的通俗歷史文化讀物。
  • 中華書局:在書店打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專區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產品如何有效進入書店?隨著讀者對傳統文化愈發關注,業界也在試圖解決這些難題。日前,在第27屆書博會上舉辦的「中華書局與圖書發行界高層峰會」中,專家提出解決之道:協助書店,打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專區。  據介紹,現行的圖書分類法不便於讀者識別傳統文化類圖書。
  • 閱讀過暑假,返校當學霸|中華書局為學生準備的傳統文化閱讀方案
    對於學生來說,一份適合自己閱讀需求的書單,一個精良的圖書版本是假期閱讀的敲門磚。只有符合學生閱讀特點的圖書才能讓學生真正讀有所獲;而精良的版本則能保證內容的準確性和權威性,學生才能學得踏實。出於以上兩點考慮,中華書局結合自身優勢及教育部2020閱讀指導書目為大家精心挑選了傳統文化方面的課外讀物,開列了一份精品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