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境的追尋》中國當代攝影藝術展在北京大都會藝術中心正式啟幕

2020-12-11 中證網

如果你什麼規則都不懂,什麼活動都沒參與,也沒有什麼特別想買的東西,每天看著周圍人熱熱鬧鬧地為雙十一做準備、自己卻默默旁觀,恭喜你就是傳說中的「雙十一編外人員」,也恭喜你可以在第一天就能看到一場震撼的藝術展:

2018年11月11日,《無境的追尋》即中國當代攝影藝術展,在北京大都會藝術中心正式啟幕,這是大都會藝術中心呈現的又一次城市主題高規格展覽。該展展出了中國當代攝影藝術家計洲、劉大地、史國瑞、王川(按姓氏拼音排序)四位藝術家的經典作品,涵納當代暗箱攝影、人造幻像景觀作品、中國傳統在當下社會生活中的存在形態主題作品,以及粒子系列作品,其中諸多作品曾參展中國、亞洲、以及歐美藝術展。

《無境的追尋》,首展日爆滿

此次展覽是罕有的聚首四位當代攝影藝術大家,並呈現出獨特各異表現形式的展覽,策展之初便備受矚目。大都會藝術中心特邀青年批評家、藝術史學者、現任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院教學部主任葛玉君老師擔任藝術主持,藝術家、媒體人士、藝術界人士,以及熱愛攝影藝術的大眾,齊聚在此,現場觀者爆滿,氛圍熾熱。

葛玉君老師親自為展覽作序,他談及:此次參展的四位藝術家作品,展現了攝影與造型(繪畫)、物質性與非物質性、技術性與手工性之間的關聯,攝影自身的批評體系的建構,「攝影師的藝術」與「藝術家的攝影」之間的張力關係,攝影的邊界以及攝影的外延等。攝影作為獨特的媒介,在技術層面、美學層面、繪畫層面上,「攝影」藝術與造型藝術在維護著親密的「共構」關係的同時,又保持著審慎的距離,進而完成其「藝術中的另一個藝術」的別樣存在……

四位中國當代攝影藝術家的無界追尋

/一/ 計洲的地圖山河

▲計洲作品-地圖5

「由地圖褶皺而成的山川,有書本雕塑而成的都市景觀,已然是一件裝置藝術,經由計洲的攝影之眼,使其獲得了更為豐富的圖像的意義與更為多元化內涵的解讀。人造的景觀與自然的景觀之間的幻化,帶來的是對攝影在探討現實與虛構之間關係的有效性的質疑」——這是計洲的系列作品 《地圖》與《模型》。

▲計洲作品-地圖7

中國當代攝影藝術家計洲,1994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2005年畢業於巴黎第一大學並獲得藝術碩士學位。計洲對當代社會的沉靜觀察體現在他以物品為主體的攝影或雕塑作品中。計洲的作品由物件和裝置的並不反映其原態的圖像構成,以此探索了圖像的碎片性和完整性。他的《塵·跡》系列在諸多亞洲藝術展以及2013年紐約軍械庫藝術展中展出。

▲計洲作品:地圖-10

/二/ 劉大地和他的粒子

劉大地的粒子系列作品曾讓全球藝術界耳目一新,千萬顆粒子即是核心。他創造性地將顆粒、點陣這抽象的「依託單位」從攝影繪畫以及種種局限的面中超越了回來,從銀鹽乳液和相紙的糾纏關係,又到對於粒子縫隙空間和曝光時間的抽象舞蹈,通過巨大的顯影設備,創造了自己的粒子宇宙。

2011年至今,劉大地多次參展洛杉磯藝術博覽會 LA ART SHOW ,作品廣受好評,且先後參展了首屆長江國際影像雙年展、2015上海攝影博覽會(PHOTO SHANGHAI 2015)、ADCCLA藝術交流展,更受邀參加美國藝術中心設計學院(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主辦的第九屆國際攝影技術雙年研討會(9th biennial alternative photographic international symposium),並做了主題演講。

據悉,此次展出的劉大地的《項目-II》、《項目-III》,還將運抵洛杉磯,參加2019年洛杉磯藝術博覽會。

   

▲劉大地作品:項目-III  2015  PROJECT-III 2015 162x182cm

/三/ 史國瑞針孔中的城市

沒有鏡頭,沒有相機,他登上黃浦江對岸酒店最高層,將窗戶全部封閉起來,只留下一個小孔,迎接外部的光,他靜靜等待6個小時,完成了《新上海》的創作,而這種古老的攝影方式在全世界僅有三五位藝術家在使用。

▲史國瑞作品-Yan'an 2009

史國瑞,中國當代攝影藝術家,針孔攝影家,曾用暗箱攝影的方式完成了《金山嶺長城》《珠穆朗瑪峰》等巨幅暗箱攝影作品的創作,在國內外多次舉辦個展。他的作品被巴黎國家當代藝術基金,美國舊金山迪揚美術館,美國洛杉磯當代藝術美術館,美國邁阿密Cisneros Fontanals基金會等多個國家的美術館收藏。

此次大都會展出了史國瑞老師的《延安》、《新上海》、《北京CBD》,從革命根據地,到大上海,再到北京,用光呈現的城市建築,清晰的深淺、灰度,像一場歷史流動的敘事。

▲史國瑞作品:北京CBD 2013 Beijing CBD 2013 218x140cm

/四/ 王川 像素的變換

王川是活躍在一線的當代攝影藝術家及策展人,1990年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書籍藝術系,2000年畢業於澳大利亞格裡菲斯大學昆士蘭藝術學院MAVA研究生班(與中央美術學院合辦),現為中央美術學院攝影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發展規劃處處長。在學術方面強調將攝影作為視覺媒介進行考察、解讀並展開實踐探索,同時在個人藝術實踐中持續關注「中國傳統在當下社會生活中的存在形態」主題和基於攝影媒介和語言的探索。

王川側重於對攝影的歷時性與共識性的研究,用當代的風格體現歷史性,數碼和馬賽克,將有歷史感的畫面做一個調換。此次參展的《火》、《突厥人》、《北朝》、《自在》等作品反映了王川近些年來文化關照,他對於圖像的符號化處理,對歷史片面化、碎片化的擷取與不同的文化板塊之間的跳躍,看似偶然遭遇式的甚至無釐頭式的無關聯背後,卻隱含著內在的、激烈的甚至對抗的張力關係。

 ▲王川作品:標本-5 75x50cm

本次展覽的四位藝術家,恰好都與造型(繪畫、設計)藝術有著學緣上的關聯,從不同的層面,給予攝影以自身美學意義上深層的文化關照,並從觀念、立場、材質及其邊界的外延與內涵等方面分別作出深入的闡述,值得親臨現場感受其當代攝影藝術的魅力所在。

萬科的野心:藝術萌發「城市更新」戰略

此次展覽所在的大都會藝術中心,正是萬科傾力打造的當代藝術中心,同時也是萬科的「城市更新」戰略的組成部分。什麼是城市更新?隨著時代和經濟的變遷,諸如北京這樣的大都市,城市內部功能已經發生了變化,並且隨著城市外遷而面臨功能的調整,因此萬科提出了「針對存量資產收購、提升並且再設計成為適合市場和客戶的產品」的城市更新戰略。

萬科一直思索城市更新進程中,人與自然、建築、人文的關係,思索城市文創發展對人居的嶄新意義,因此,萬科選擇了以藝術為切口,並啟動了可持續的公益行動——V-ART藝術計劃,旨在全力扶植當代藝術家,以企業之力支持城市文創產業。萬科希望,以藝術的創造力,去傳遞時代的價值與城市發展的理念,同時讓藝術更靠近城市,靠近普通大眾,讓城市與人居發展進程有更多來自人文藝術的感動。

大都會藝術中心(Metropolis Art Center),是萬科集團打造的當代藝術中心,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北苑路176號,這裡也是法國著名設計師讓?努維爾親自設計的萬科大都會79號所在。大都會藝術中心,藉以國內外頂尖藝術家、收藏家資源,定期承辦精品藝術展,以及大咖藝術家沙龍,藉此打開人與藝術和城市對話的窗口,並用企業的力量,支持國家文創產業。

無境的追尋——中國當代攝影藝術展

展覽時間:2018年11月11日—12月9日

展覽地點:大都會藝術中心(Metropolis Art Center)

掃碼預約,即可獲得限量門票

無境的追尋

中國當代攝影藝術展

藝術家介紹

計洲:

「由地圖褶皺而成的山川,由書本雕塑而成的都市景觀,已然是一件裝置藝術,經由計洲的攝影之眼,使其獲得了更為豐富的圖像的意義與更為多元化內涵的解讀。人造的景觀與自然的景觀之間的幻化,帶來的是對攝影在探討現實與虛構之間關係的有效性的質疑」。這,就是計洲先生的系列作品《地圖》與《模型》。計洲先生,中國當代攝影藝術家,1994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2005年畢業於巴黎第一大學並獲得藝術碩士學位。計洲先生對當代社會的沉靜觀察體現在他以物品為主體的攝影或雕塑作品中。計洲的作品由物件和裝置並不反映其原態的圖像構成,以此探索了圖像的碎片性和完整性。他的《塵·跡》系列在諸多亞洲藝術展以及2013年紐約軍械庫藝術展中展出。

劉大地:

1997年他創立了中國第一家越野車俱樂部-蜂鳥越野車俱樂部,2001年他帶領北京蜂鳥越野車俱樂部選擇了以國人、國車越野遠徵的方式為申奧加油助威。  開展了「北京至莫斯科遠徵申奧助威」活動,這是中國人以民間組織的方式成功駕車跨越歐亞大陸並為申奧助威。2003年1月作為第一個代表中國的選手參加了巴黎-達喀爾越野拉力賽,這是中國車手首次參加國際水平的越野拉力賽。接下來的幾年關於他的聲音忽然少了,當人們再次聽到劉大地的名字,他已經是以職業藝術家的身份出現。2006年開始劉大地先生用感光材料作為媒介來探索影像的更多可能性,做出了很多新的嘗試。他的作品多次參展洛杉磯藝術博覽會 LA ART SHOW ,其作品廣受好評。2015年更受邀參加美國藝術中心設計學院(Art Center College ofDesign)主辦的第九屆國際攝影技術雙年研討會(9th biennialalternative photographic international symposium),並做了主題演講。正如劉大地先生認為:所有藝術作品都是能量的承載體。只有當觀眾成為夢想家的時候,藝術才得以釋放其能量。

史國瑞:

中國最著名的針孔攝影家史國瑞先生。由於攝影直接感光在相紙上和對自然光的依賴,每幅針孔攝影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史國瑞選擇的攝影對象許多都是歷史文化遺產,他用針孔攝影如此古老的攝影成像技術賦予這些偉大的文化遺蹟更加迷人的象徵性。針孔攝影的不可替代性,使史國瑞的作品成為中國當代探索攝影藝術終極價值的先聲之一。他曾用針孔成像的方式完成了《金山嶺長城》《珠穆朗瑪峰》等巨幅針孔攝影作品的創作,在國內外多次舉辦個展。他的作品被巴黎國家當代藝術基金,美國舊金山迪揚美術館,美國洛杉磯當代藝術美術館,美國邁阿密CisnerosFontanals基金會等多個國家的美術館收藏。

王川: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川先生。王川無疑是中國當代攝影的親歷者、參與者與研究者。他對「純膠片」到「膠片+數字」到「純數字」的每個階段都保有敏感的問題意識,從早期對於「繪畫性攝影」可能性的探索,到「像素之於顆粒」的攝影內部問題的校正(再聚焦系列),再到對大眾化圖像世界的反思過程中,基於攝影性的內在體驗、源自膠片時代的美學建構以及攝影與繪畫等問題場域的勾連,是貫穿其創作的潛在線索。王川先生是活躍在一線的當代攝影藝術家及策展人。在學術方面強調將攝影作為視覺媒介進行考察、解讀並展開實踐探索,同時在個人藝術實踐中持續關注「中國傳統在當下社會生活中的存在形態」主題和基於攝影媒介和語言的探索。 

相關焦點

  • 洞見中的突圍:中國當代攝影藝術展開幕
    活動現場2018年11月11日,《無境的追尋》即中國當代攝影藝術展,在北京大都會藝術中心正式啟幕,這是大都會藝術中心呈現的又一次城市主題高規格展覽。活動現場《無境的追尋》,首展日爆滿此次展覽是罕有的聚首四位當代攝影藝術大家,並呈現出獨特各異表現形式的展覽,策展之初便備受矚目。
  • 李洪波大型裝置藝術展 夢幻啟幕
    2018年12月22日上午10:30,萬科大都會藝術中心,李洪波大型裝置藝術展帶著《童話世界》、《好大一棵樹》、《教具》等經典作品,幻彩啟幕,開幕式上,藝術家李洪波、藝術家陳思源、大都會藝術中心運營總監張濤,以及藝術界各大媒體蒞臨現場,大家被這場突然降臨的童話徹底驚豔。
  • 彩色春天乘飛馬趕來——李洪波大型裝置藝術展夢幻啟幕
    展覽現場大都會藝術中心(Metropolis Art Center)是萬科集團打造的當代藝術中心,是萬科城市更新戰略的重要組成,以企業力量支持國家文創產業,旨在創造人與藝術和城市對話的契機。自今年7月開放以來,大都會藝術中心舉辦了國際級勒梅特夫婦影像收藏展《收藏城市記憶》、世界大畫幅相機收藏展《城市萬像之鏡》、中國當代攝影藝術展《無境的追尋》,無論學術與作品高度,都對北京城市影響深遠。
  • 大都會博物館舉辦當代中國水墨藝術展(圖)
    大都會博物館舉辦當代中國水墨藝術展(圖)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選擇在今年這個時候舉辦「水墨藝術:當代中國的過去作為現在」,這也是大都會首次推出大型中國當代藝術展。單看水墨二字,你大概會聯想到書法或是國畫,但這個展覽,三分之二都不是你腦子裡與水墨有關的那些事。
  • 不遠萬裡,為愛前行——北京環球金融中心2020年環保藝術展正式啟幕
    6月1日,北京環球金融中心2020年環保藝術展正式啟幕。北京環球金融中心自開幕以來,已連續十年舉辦文化藝術活動,值此十周年之際再度攜手現代知名摺紙藝術家劉通打造為期45天的環保藝術展,旨在呼籲環保,為愛發聲。
  • 環球融創當代藝術中心已正式啟幕
    5月23日,環球融創當代藝術中心在雲南昆明環球融創滇池南灣未來城·五漁邨小鎮正式啟幕。環球融創當代藝術中心是以當代藝術為主題,實現藝術與生活充分融合的藝術展館。場館分為「沉沁之水、心靈之約、藝術之巔、風水之音、靜心之境」五部分,於山海間以「心靈」為主線,貫穿於空間之中。
  • 匈牙利當代藝術展 將於昭通合景泰富國際藝術中心啟幕
    合景泰富集團首入雲南藝築空間,昭通城市文化發展迎來新的起點 二零一九匈牙利當代藝術展將於12月6日在雲南昭通合景泰富國際藝術中心盛大啟幕。>本次展覽,由匈牙利駐華大使館、北京匈牙利文化中心、合景泰富集團、香港維岸畫廊共同主辦,並由香港維岸畫廊行政總裁、今日美術館發展理事鄧良軍與匈牙利藝術家拉斯洛·安德萊聯合策展。
  • 「不是攝影的攝影」 封巖談當代攝影藝術
    距離決定了作品,也決定了觀者觀看的角度以及觀者和作品間的距離    當代攝影作品的市場或收藏情況如何?    當代攝影藝術在西方,是以一種重要的藝術形式被廣泛收藏、重視。從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以及英國倫敦的泰特博物館甚至紐約的大都會美術館,這幾個西方最重要的博物館展覽以及系統收藏的當代攝影可以說明它的重要性。在中國,還遠遠未達到這個層面,這其中有許多因素,如:美術館沒有當代藝術的公共收藏,大部分收藏者還停留在具像油畫形式的趣味中。在我個人認為,中國好的當代攝影與西方當代攝影是在一個層面上的,其它媒介不可能與西方當代藝術在一個層面上。這與東西方的美術史有關。
  • 淄博華僑城藝術中心「記憶的形狀」當代藝術展開幕
    2020年9月26日,淄博華僑城藝術中心開館儀式暨「記憶的形狀」當代藝術展開幕式隆重舉行。淄博華僑城藝術中心的落成和藝術展的啟幕,是淄博文化發展進程中的重要裡程碑,充分反映了藝術中心的建築魅力、華僑城文旅領軍企業的號召力,以及淄博這座城市的文化魅力。
  • 淄博華僑城藝術中心"記憶的形狀"當代藝術展開幕
    2020年9月26日,淄博華僑城藝術中心開館儀式暨"記憶的形狀"當代藝術展開幕式隆重舉行。淄博華僑城藝術中心的落成和藝術展的啟幕,是淄博文化發展進程中的重要裡程碑,充分反映了藝術中心的建築魅力、華僑城文旅領軍企業的號召力,以及淄博這座城市的文化魅力。
  • 中國當代水墨藝術作品亮相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圖)
    經過五年的籌備,「水墨藝術:當代中國藝術的今夕與共」(Ink Art:Past as Present in Contemporary China)展覽於美國時間12月11日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拉開帷幕。
  • 女書 | 女書文化 | 北京當代藝術展
    徐冰生於重慶,並在北京長大,後進入中央美術學院學習版畫藝術。在他的版畫學習階段,文革、禪宗、以及他對意義與文字、書寫和閱讀之間關係的濃厚興趣對他接下來的創作生涯有著深遠的影響。他對漢字和英文字母進行了再創造,將無意義的中文和英文轉化成為清晰可變的漢字,巧妙地挑戰了人們對於這兩種不同文字的理解。徐冰曾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倫敦大英博物館等重要藝術機構舉辦個人藝術展。
  • 淄博華僑城藝術中心開館儀式暨「記憶的形狀」當代藝術展開幕式舉行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7日訊 9月26日,淄博華僑城藝術中心開館儀式暨「記憶的形狀」當代藝術展開幕式隆重舉行。淄博華僑城藝術中心的落成和藝術展的啟幕,是淄博文化建設歷史上的重要裡程碑,充分反映了藝術中心的建築魅力、華僑城文旅領軍企業的號召力,以及淄博這座城市的文化魅力。深圳華僑城股份公司總裁助理、歡樂谷集團董事長、OCAT理事會理事長劉冠華先生在開幕式上致辭,華僑城不僅著力文化旅遊等多項產業發展,還致力於用藝術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引領文化藝術的建設。
  • 北京當代·藝術展颳起金色藝術風
    「金湯」是北京當代·藝術展2020「藝述」單元的主題展,也是今年首先亮相的展會單元,由策展人楊紫擔當策劃,將於2020年8月8日在北京三裡屯CHAO 27層空間開幕。作為北京當代·藝術展的策展單元之一,過去兩年的「藝述」單元梳理了「當代繪畫」與「年輕藝術家」的主題,今年從「金色」主題入手,旨在討論和呈現藝術與社會、美學與時代之間的深層關係。
  • 環球融創當代藝術中心在雲南晉寧啟幕
    「山海間 共建未來美好」環球融創當代藝術中心全球啟幕暨產業籤約盛典。供圖 5月23日,「山海間 共建未來美好」環球融創當代藝術中心全球啟幕暨產業籤約盛典,在雲南昆明環球融創滇池南灣未來城·五漁邨小鎮舉行,該項目位於雲南省昆明市晉寧區。
  • 看完「北京當代·藝術展」,藝術的夏天才算圓滿
    2019年8月29日,第七屆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暨第二屆北京當代·藝術展在全國農業展覽館拉開帷幕,開啟了豐富多彩之藝術世界的下半年。從左至右:凱迪拉克×眾望評委、設計師、藏家田軍;北京當代藝術總監鮑棟;凱迪拉克品牌副總監 Dean Sciole;UCCA當代藝術中心副館長尤洋(主持人)如果說「北京當代·藝術展」是策展人鮑棟及其團隊為北京城帶來的一場藝術的歡聚盛會
  • 藝術玩家進階攻略——2018北京當代藝術展
    2018年8月30日至9月2日,「北京當代•藝術展」即將在全國農業展覽館揭幕。「北京當代•藝術展」是國內「策展式藝術博覽會」的新嘗試,由中國大牌策展人和藝術團隊策劃,精選國內外32家頂級畫廊和數百件近年來重要藝術作品,是一次特展、大師展、網紅展、沉浸展等各種藝術展覽形態的大集合:為所有藝術玩家呈現當下專業全面的藝術信息、炫酷潮流的視覺盛宴、精準權威的收藏指南和藝術時尚的生活方式。
  • 北京嘉德藝術中心舉行「千姿百態」當代藝術展
    北京,嘉德藝術中心,「千姿百態」當代藝術展。
  • 2020亞洲數字藝術展在北京時代美術館啟幕
    2020年9月26日,《2020亞洲數字藝術展》在北京時代美術館隆重啟幕。展覽以「世界處理器」為主題,以「亞洲話語」為語境,用生動鮮活的數字科技手段深刻詮釋亞洲文明和中國文化內涵。)在「深夜美術館」零距離感受當代藝術繼2019年取得巨大成功之後,「2020亞洲數字藝術展」落戶北京時代美術館。
  • 圖:前衛裝置藝術亮相中國當代藝術展
    圖:前衛裝置藝術亮相中國當代藝術展 2008年04月09日 19:22 來源:中國新聞網 版權聲明:凡標註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