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6日),由廣東省文物局主辦,東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承辦,鴉片戰爭博物館等協辦的「網際網路+陳列展覽」研討會在東莞市海戰博物館舉辦。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司長段勇,中國文物報社總編輯曹兵武,廣東省文化廳廳長方健宏,廣東省文物局局長龍家有,東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曉棠等出席研討會。
本次研討會匯聚真知灼見、閃耀思想火花,是新形勢下探索「網際網路+陳列展覽」發展路徑的一次智慧碰撞,為東莞文博工作者更好地將網際網路技術運用於陳列展覽提供了新視角、新思路。
推動東莞文博事業發展
來自北京、上海、天津等博物館陳列展示、數位化建設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東莞市各市屬博物館陳列展覽業務工作人員和廣州、西安、上海等展覽信息化設計製作公司的技術人員等120餘人參加了研討會。
楊曉棠首先代表市委、市政府致歡迎辭,他對東莞近年來在文化遺產保護利用以及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等方面的工作進行了回顧,他希望東莞文博界能從本次研討會中多學習新的知識和新的理念,進一步推動東莞文博與信息科技的融合發展,推動東莞爭創全國全省一流的博物館。
方健宏表示,廣東的博物館發展與創新,應該從如何發揮場館的功能作用、如何真正做到讓館藏文物活起來、如何滿足館內館外所有觀眾對博物館的整體需求、如何更好實現與觀眾的互動聯動、如何更好對文物進行全方位解讀,打造永不落幕、模糊邊界的博物館等方面進行思考和探索。他強調,要藉助網際網路技術,讓更多的博物館資源走向館外,滿足社會群眾的文化需求。
隨後,關強對國家文物局會同國家發改委、科學技術部等共同印發的《網際網路+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進行了詳細的解讀。對於「網際網路+陳列展覽」,關強指出,網際網路技術是傳播陳列展覽的手段和平臺,陳列展覽若要吸引眼球、引起關注,則必須堅持內容為王。要注重對藏品進行研究,挖掘文物的內部信息和外部相關聯繫,並充分講述文物背後的故事,把文物信息和歷史知識講全講透,並藉助多媒體技術、信息化技術、數位化手段等,全方位展示文物,並藉助網際網路向觀眾進行傳播和宣傳。他希望能以本次網際網路+陳列展覽研討會為契機,積極探索陳列展覽與網際網路領域的融合發展,通過觀念創新、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實現博物館陳列展覽跨越式發展。
鴉博館展陳理念受肯定
開幕式結束後,與會人員參觀了改造升級後的《鴉片戰爭》陳列展覽。鴉片戰爭博物館館長張建雄對展覽理念、展陳亮點、信息化建設等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與會人員對展覽內容、形式設計、高科技項目等都有了深入的了解,對展覽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並對「一件文物就是一座博物館」的展陳理念大為讚賞,認為這是在國內博物館陳列展覽中是比較領先的。
隨後,來自北京、上海、天津、山西、河南、四川等在博物館陳列展示、數位化以及網絡技術應用等領域的16位專家學者,圍繞「網際網路+陳列展覽」主題,分別從技術手段、展覽策劃與設計、文化審美等角度,結合理論知識與實際經驗進行主旨發言。
1、凡註明來源為「東莞陽光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東莞陽光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在摘編網上作品時,由於網絡的特殊性無法及時確認其作者並與作者取得聯繫。請本網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權人直接與本網站聯繫,商洽處理。
聯繫郵箱:tougao07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