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2月2日訊 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頻道記者從國家文物局網站獲悉,近日,國家文物局印發《關於提升博物館陳列展覽質量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旨在切實提升博物館陳列展覽的質量,擴大博物館陳列展覽的影響力和傳播力。《意見》提出,要提升陳列展覽質量,扶持原創性主題性展覽。完善細化免費開放補助資金中展示提升項目的補助辦法,向具有原創性的主題展覽傾斜。
以下為《意見》全文。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物局(文化廳):
近年來,我國博物館陳列展覽數量和觀眾人數不斷增加,社會影響力不斷提高。優秀博物館陳列展覽對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充分發揮文物引領社會風尚、踐行核心價值、維護國家文化安全、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積極作用,切實提升博物館陳列展覽的質量,擴大博物館陳列展覽的影響力和傳播力,現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提高館藏文物利用率,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活起來。
(一)建立文物藏品資源共享機制。各省文物部門要協調省、市、縣(區)各級博物館,在互利共贏的基礎上,打破地域和行政級別限制,建立博物館藏品交流共享平臺,通過博物館聯盟、對口幫扶、總分館制等辦法,形成博物館館藏資源共享機制。國有博物館可以通過調撥、交換、借用等方式,優化藏品體系結構,特別是一些藏品數量豐富的大館,要幫助館藏較少的博物館形成有特色的藏品體系,支持其舉辦符合其使命與職能的陳列與展覽。
(二)加強陳列展覽項目交流。支持各地區、各級博物館積極開展展覽交流合作,舉辦各種聯展、互換展覽。各地文物行政部門要積極扶持學術水準高、社會反響好的臨時展覽做好巡展,擴大展覽影響。資源豐富的大館可以通過辦分館、長期借展藏品、在基層博物館館舉辦中長期陳列、幫助基層博物館提高陳列展覽策劃、編寫、設計和實施水平等方式,加強對中小博物館的扶持。
(三)提高藏品展示利用率。鼓勵各博物館通過基本陳列改造提升與展品更換,適當增加臨時展覽數量、頻次和時長,增加藏品展示數量等,擴大藏品展示範圍。鼓勵藏品數量眾多、展示空間條件充分的博物館,創新展示手段,合理提升展覽頻次,使更多的藏品有機會展示給廣大觀眾。
(四)積極展示考古新成果。考古院所要向博物館依法按期移交出土文物,適合進行展出的,要及時策劃組織相關展覽。有重大展示價值、但暫時無法辦理移交手續的重要考古新發現,可採取暫不改變權屬,交由博物館代為保管並聯合進行展示利用的方式,及時向公眾傳播推廣。
(五)加強數位化展示手段。積極通過博物館網站、數字博物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加強文物藏品的數位化展示。利用虛擬實境技術、3D技術等,增強虛擬展示效果,豐富數字展品數量、展示信息及體驗手段。
二、提升陳列展覽質量,扶持原創性主題性展覽
(六)積極策劃實施主題性陳列展覽。鼓勵各地、各級博物館,依託豐富文物資源,深入挖掘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內涵,策劃出一系列具有鮮明教育作用、彰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題展覽,講好中國故事。國家文物局每年面向全國文博機構、陳列展示設計機構、策展人等徵集遴選一批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的優秀陳列展覽策劃方案,給予一定的後補助性支持。鼓勵多館聯合申報、跨級別跨地區聯合申報。
(七)夯實原創性陳列展覽的學術基礎。加強博物館學術研究,明確博物館研究的公眾服務目標功能,增強博物館陳列展覽的學術基礎;提高陳列展覽創意策划水平,完善陳列展覽從研究、策劃、實施到推廣的工作流程,積極策劃實施一批學術基礎紮實、具有感染力和傳播力的原創性陳列展覽;將學術活動作為陳列展覽的整體進行策劃和實施,提升學術活動的影響力和效果。
(八)注重陳列展覽配套青少年教育項目的策劃與實施。原創性陳列展覽要設計、開發相關的青少年教育項目,增強青少年教育項目的針對性、趣味性。博物館基本陳列和重要展覽要充分考慮博物館青少年教育項目實施的需求,充分考慮中小學生利用博物館開展課程學習、實踐活動、研究性學習和研學旅行等的需求,設計針對不同學段的富有特色的教育項目體系,開發相關教具、學材和教材。
(九)依託展覽開發文化創意產品。提高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設計水平,圍繞陳列展覽開發基於展品文化元素、文化內涵的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利用社會力量參與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開發、生產與經營,通過對文化創意產品的經營,增強博物館陳列展覽的影響力,讓觀眾把博物館帶回家。
(十)建立博物館陳列展覽策展人制度。推動各級博物館建立責任明確、權利清晰、人員專業、評價科學的策展人制度,加強策展團隊建設,構建有利於發揮策展人和策展團隊學術水準、業務能力、創意水平的內部環境機制;加強對策展人才的培養,通過舉辦策展人培訓班、策展學術研討會等,提升策展專業水準;建立策展人行業組織和專業學術團體,促進策展人和策展機構間的學術交流。
三、完善評價機制,加強對優秀展覽的推廣力度
(十一)建立展覽的批評機制。逐步建立中立、客觀、科學的陳列展覽批評體系,利用新媒體、網際網路、傳統媒體等途徑建立規範嚴肅的展覽批評機制。在《中國文物報》、《中國博物館》雜誌等專業媒體開設展評專欄、專號,邀請社會人士參與評價,構建良好的博物館展覽評價輿論環境。通過觀眾調查、社區意見反饋等途徑,順暢公眾展覽批評的渠道。
(十二)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完善細化免費開放補助資金中展示提升項目的補助辦法,向具有原創性的主題展覽傾斜。推動出境展覽項目享受有關文化創意產業的優惠政策,鼓勵優秀展覽項目走出去。
國家文物局
2015年0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