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四川日報12個整版講述甘孜州70年奮鬥

2020-12-09 遂寧新聞網

川報觀察記者 王國平 遊飛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在貢嘎雪山頂,聖潔的光輝暈染著甘孜大地。

這座海拔7556米的雄偉雪山,是四川最高的高度。

亙古聳立的雪山,見證著甘孜州「一步跨千年」的巨變。

今天,四川省委機關報——四川日報,推出12個整版的特別報導「跨越70年 魅力新甘孜」,圖文並茂,濃墨重彩地展現甘孜州70年砥礪奮進的光輝歲月。

飛機在稻城亞丁機場起飛。

雪山銘記——1950年11月24日甘孜藏族自治州成立,這是新中國第一個專區級少數民族自治州。

從這一天起,這片土地迎來新紀元。70年前赴後繼、勇往直前,甘孜百萬各族人民在15.37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共同鐫刻圖景宏大的光輝歲月。

稻城亞丁景區央邁勇雪山。

雪山有幸——8月28日至29日,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召開,擘畫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涉藏地區發展的美好藍圖。甘孜,再次站上新的歷史起點。

時間,是萬物的尺度;人民,賦予時光意義。甘孜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奮鬥與變遷的故事。每一個奮鬥者的努力,終匯集成宏偉篇章,成為甘孜土地上新的史詩。

理塘毛埡溼地。澤仁汪堆攝

山河為證

暢通甘孜聯通黨心民心

貢嘎山村,是甘孜最偏遠的村之一,全村僅10戶64人。

在當地政府的努力下,目前這裡已建通村路15公裡,實現村組公路全部硬化,從鎮政府到村裡僅1小時車程。

如今在甘孜,鄉鎮、建制村通暢率達100%。

山路十八彎

暢通甘孜,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奮鬥。

1950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8軍邊築路、邊行軍,開啟了徵服世界屋脊川藏公路的「第二次長徵」。

1954年12月,川藏公路建成通車。

甲居藏寨遊人如織。 降初澤郎 攝

2017年底,雅康高速試通車,標誌著甘孜邁入「高速+」時代。截至2019年底,全州公路通車裡程達34310公裡,是1952年全州公路總裡程704公裡的約49倍。

交錯相通的公路,勾勒出甘孜大地上最美的畫卷。不斷延長的交通線,串聯起甘孜大地上的黨心和民心。

不僅如此,康定、稻城亞丁、甘孜格薩爾3座機場陸續建成並通航,甘孜成為全國唯一建有3座海拔4000米以上機場的地市州。目前,州內第4個支線機場已完成選址諮詢並形成前期選址初步成果,不久的將來,火車也將開進甘孜。

在新都橋「三區三州」工程建設現場,工作人員正準備上塔開展工作。 黃麗攝

通衢大道穿雲而來,信息匯集進入智慧生活,電力水利造福一方。

甘孜州縣各類電站自1952年開始建設,如今全州18個縣(市)、289個鄉(鎮)全部與國家電網相連,實現全州「一張網」,結束「無電鄉」歷史。

措普溝湖光山色。 張成信 攝

為政之要,其樞在水。建州以來,先後實施13個中型水利工程。「雲端石渠」高寒牧區群眾,也喝上自來水。

建州後,甘孜的信息網絡從閉塞滯後到萬物互聯。目前,18個縣(市)主城區已開通5G網絡,行政村移動通信覆蓋率和光纖寬帶率達100%。

70年來,甘孜大力推動交通、電力、通信、水利「四張網」建設,為建設美麗生態和諧小康甘孜提供了有力支撐。

甘孜秘境——新龍縣措卡湖美不勝收

歲月為名

民生甘孜鑄就「未來的高度」

易地扶貧搬遷是改善邊遠山區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的重要舉措,是實施精準扶貧、有效脫貧的重要抓手之一。

截至2019年12月,甘孜州建成集中安置點88個,安置貧困人口2956戶11083人,安置隨遷戶373戶1815人,如期完成「十三五」時期國家、省下達的易地扶貧搬遷任務。

康定市新都橋鎮水橋村

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根本,也決定著「甘孜未來的高度」。

如今,甘孜的學校數量從1950年的43所發展到目前的846所;在校生人數從1950年的3227人發展到目前的22.47萬人;專任教師人數從1950年的112人發展到目前的1.37萬人。

歡騰的色達草原。 郭昌平 攝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為讓民生「蛋糕」做得更大更好,甘孜建立以兜底、扶老、助殘、救孤為重點的社會福利制度,讓特殊的貧困人群擁有生活的「最後一道保障」。

理塘賽馬節上,選手正在表演

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到2019年底,甘孜州18個貧困縣(市)全部摘帽,1360個貧困村全部出列,222986名貧困人口成功擺脫貧困;全州人均GDP達32440元,是1950年人均GDP僅66元的491.5倍。

歲序常易,華章日新。甘孜「千年之變」的背後,蘊含著中國脫貧之路的成功密碼。

藏寨之秋。 澤裡 攝

天地可鑑

生態甘孜遍地是花處處是景

1998年,甘孜州作為四川省首批試點之一啟動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幾十萬森林工人從砍樹人變為植樹人,持續20多年的植樹造林,讓甘孜州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

2011年,甘孜州提出「全域旅遊」概念,並定義為:全域資源、全面規劃、全境打造、全民參與,以創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為統領,打造生態甘孜。

甘孜縣雅礱林卡省級溼地公園。

捍衛全省重點原始林區,守護高寒草甸溼地、河沿及林沿溼地、湖泊溼地等三大類溼地,構築長江黃河上遊生態屏障……甘孜建成的自然保護區數量、面積居全省第一。2017年,海螺溝景區創建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2019年,稻城縣獲國家第三批「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命名。

甘孜旅遊勝地格薩爾王城

生態帶動旅遊,旅遊成就發展。2015年,甘孜接待遊客首次突破1000萬人次,達1076.18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首次突破100億元,達107.5億元。2019年,甘孜接待遊客3316.69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366.98億元。

70年間,甘孜經歷了從農耕文明到工業文明再到生態文明三個階段的歷史跨越,生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甘孜縣仁果鄉田園風光。 郭昌平 攝

日月為表

奮進甘孜傳承紅色精神凝聚奮進力量

時間的年輪,刻印著奮鬥者的足跡。

8月2日,色達縣歌樂沱鄉專職紀委副書記兼專武部長八足烏合,在開展扶貧工作期間突發疾病因公殉職,年僅35歲。

時間向前。2013年12月16日,甘孜州委原常委、宣傳部部長畢世祥下鄉調研途中,在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高爾寺山時遭遇車禍不幸殉職,年僅53歲。

……

在甘孜的山河大地上,無數的黨員幹部在這裡獻了青春獻終生,傳承上輩帶下代。

瀘定橋景區

早在1933年,年輕的共產黨人帶領紅軍長徵,途經甘孜地區,紅色精神便在這裡落地生根,成為民族精神中最寶貴的一部分。

新中國成立後,11萬解放軍指戰員和築路民工劈開懸崖、徵服險川,打通西藏連接祖國內地的大動脈。2000多名軍民長眠在川藏公路上,鑄造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頑強拼搏、甘當路石,軍民一家、民族團結」的「兩路」精神。

德格縣格薩爾藝術團在重慶市區進行文藝演出。 (德格縣文旅局供圖)

紅色基因的傳承,澆灌出甘孜大地上最鮮豔的格桑花。在瀘定橋畔的瀘定橋幹部學院,「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飛奪瀘定橋精神,時時激勵著人們,傳承和弘揚這種大無畏精神。70年來,在中央和省委的關懷下,各級黨員幹部前赴後繼,在這塊紅色土地上揮灑青春和熱情,使美麗的格桑花更加鮮豔奪目。

如今,脫貧攻堅的故事,傳頌在雪域聖地。正如那首藏歌中所唱:「喜馬拉雅山再高也有頂,雅魯藏布江再長也有源,藏族人民再苦也有邊,共產黨來了苦變甜。」

千年嬗變,光輝歲月。

理塘濯桑現代特色農業園區。 葉強平 攝

歷史,只有離得足夠遠,才能一窺全貌;只有走得足夠近,才能感受真實。

回看歷史,敘說當下,更是在描繪未來。一切的現在都孕育著未來,而未來的一切都生長於它的昨天。甘孜大地上的光輝歲月,對於下一個千年來說,70年只是序章。

新的曙光,照耀在貢嘎山頂。皚皚積雪,化為溪水融入江河,再次開啟波瀾壯闊的萬裡徵程……

陽光照在臉上,幸福甜在心裡。甘孜建州70周年,扎西德勒。

熱愛甘孜、關注甘孜的朋友,喜愛深度思考的朋友,推薦細讀下面這篇對甘孜州委書記劉成鳴的專訪,了解甘孜的定位、機遇與作為。

請點擊標題:首席V訪談 | 專訪甘孜州委書記劉成鳴:把生態優勢轉化成發展優勢,加快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讓我們再仔細看一看《四川日報》

今天圖文並茂的12個整版

為70年奮進甘孜點讚↓↓↓↓

為慶祝甘孜建州70周年,《四川日報》於9月15日推出八連版特別報導,整體以紅色打底,充滿喜慶的祝福。

開篇連版以手繪甘孜建州70周年10件大事記鋪底,部分金山、碉樓等民族元素做點綴。版面上有州委州政府的署名文章,還有川報首席記者所寫《光輝歲月 砥礪奮進》70年綜述,並連結二維碼,可通過手機掃碼看甘孜70年變遷。

第二連版聚焦「民生、共享」,綜述住房、飲水、醫療、教育、交通、電力等民生改善和基礎設施建設,突出脫貧攻堅成效和全面奔康成效。

第三連版聚焦「發展、團結」,關注綠色生態保護和民族團結,突出甘孜的川西北生態示範區定位和藏族自治州特色發展。

第四連版聚焦「逐夢、祝福」,尋找甘孜州7位各年齡段代表人物,他們中有時代楷模其美多吉、全國勞動模範植樹能手吳林,也有新入選的全國青聯委員、藏族知名歌手阿蘭·達瓦卓瑪,更有從甘孜州走出的優秀學子清華大學生王志龍、從小傳承民族藝術的優秀少年扎西央吉。他們的故事將激勵更多甘孜兒女,他們也為家鄉送上深情寄語。

最後四個整版,聚焦康定、瀘定、雅江、理塘、巴塘、丹巴、新龍、色達8個縣(市)的經濟社會發展和規劃,各有特色↓↓↓↓


相關焦點

  • 四川甘孜州建州70年:18個貧困縣(市)全部摘帽
    劉忠俊 攝四川甘孜州建州70年:經濟總量增長超1140倍 18個貧困縣(市)全部摘帽中新網成都9月11日電 (王鵬 劉忠俊)今年是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建州70周年。11日,四川省政府新聞辦在成都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當地70年來發生的巨大變化。
  • 獻禮建州70周年 甘孜州首次發行紀念券
    來源:四川日報-川報觀察川報觀察記者 蘭珍9月16日,作為慶祝甘孜建州7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甘孜藏族自治州建州70周年紀念券」發布暨贈送儀式在紀念券由成都印鈔有限公司設計、生產、發行,是甘孜州首次通過發行紀念券的形式紀念州慶,極具首發意義。據介紹,本次開發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建州70周年」紀念券,是國內首款以自治州為題材發行的紀念券,將甘孜藏族自治州自然、歷史和人文元素與貨幣文化創新融合。
  • 甘孜州建州70周年精品文藝節目赴基層演出活動走進巴塘
    宋學鑫 四川在線記者 蘭珍旭日東升、弦歌悠揚,踏著初冬的腳步,和著時代的強音,11月23日,「雪域讚歌·致敬新時代」慶祝建州70周年精品文藝節目赴基層演出活動在甘孜州巴塘縣精彩上演。演出活動從「巴塘脫貧故事會」拉開帷幕,透過「三個小故事」講述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在巴塘的生動實踐,展現巴塘黨員幹部投身脫貧攻堅的時代風採,展示巴塘5.3萬群眾感恩奮進的精神風貌。
  • 浙江日報整版關注|讓攝影記錄美景 讓世界記住縉雲
    >12月2日,浙江日報整版刊登《2020「縉雲仙都杯」甌江行麗水攝影大展啟幕 讓攝影記錄美景 讓世界記住縉雲》一文。大展設置本地作者風光組、本地作者綜合組、外地作者風光組、外地作者紀實組4個組別,最終評出入展作品120件。麗水攝影博物館從入展作品中選出20件拍攝於縉雲境內的作品進行收藏。歌山畫水 詩意田園在麗水,攝影是青山綠水流淌出來的優美旋律,是美好生活的喜悅浪花,是平常人家的幸福檔案,是奮鬥奮進者的堅實腳印。
  • 我州舉行慶祝甘孜州成立70周年成就...
    建州70年來,全州各族人民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在黨中央和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勠力同心、拼搏奮進,全州呈現出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各民族團結進步、社會和諧穩定、人民生活幸福的良好局面。為進一步展示發展成就,我州從即日起舉行「感恩奮進新甘孜·同心共築中國夢——甘孜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行業成就系列新聞發布會」,今天發布會深度解讀了我州基礎設施建設和民生改善方面的發展成就。
  • 厲害了,今日四川日報整整一個版,點讚甘孜變化發展!
    康巴傳媒(來源:四川日報)今(29)日四川日報8版整版聚焦甘孜以「六大戰略」產業富民為主線曾經走南闖北搞物流的周軍說,大半個中國都跑過了,還是覺得家鄉發展產業有「錢途」。2014年,周軍流轉了4000多畝荒坡地,開始種植蘋果。5年過去,預計今年的蘋果銷售收入在70萬元以上,三年內要擴建成萬畝果園。5年前,眾人滿懷質疑;如今,大家翹首稱讚。周軍說,他的成功在於「生態」二字。
  • 獻禮建州70周年!甘孜州首次發行紀念券
    周年系列活動之一,「甘孜藏族自治州建州70周年紀念券」發布暨贈送儀式在康定市舉行。紀念券由成都印鈔有限公司設計、生產、發行,是甘孜州首次通過發行紀念券的形式紀念州慶,極具首發意義。據介紹,本次開發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建州70周年」紀念券,是國內首款以自治州為題材發行的紀念券,將甘孜藏族自治州自然、歷史和人文元素與貨幣文化創新融合。
  • 2020熱門收藏:《世界名畫整版珍郵大全》
    沒錯,這就是郵票收藏。郵票收藏,另一個更為大家熟知的說法叫「集郵」,這正是郵票收藏最早期的雛形。近二十年來,隨著藝術收藏的崛起,催生了新一輪的集郵熱,而這次的郵票集藏已經從當年的「自娛自樂」一躍成為收藏領域的強勢黑馬。集郵博古今,方寸納春秋。我們可以看到,國內外各大拍場上,郵票屢屢作為主角驚豔亮相,並一次次締造拍賣神話。
  • 四川甘孜州民宗委:白瑪奧色未被認定為活佛
    原標題:四川甘孜州民宗委:為張鐵林坐床的白瑪奧色,未被認定為活佛  據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委宣傳部微信公號「微甘孜」12月6日消息,2015年10月4日,白瑪奧色(漢族,原名吳達鎔),在香港會展中心為其大弟子張鐵林舉行坐床儀式,事後該儀式的照片和視頻在網上廣泛傳播,引起廣大信眾的強烈不滿。
  • 甘孜州民族幹部學校即將迎來70歲大壽
    七十載深耕易耨撫桃李七十載道以術行育棟梁七十載研精覃思獻智慧與甘孜州同歲的州民幹校也將在11月24日迎來建校70周年的喜慶日子11月19日,為了慶祝州民幹校建校70周年,各界嘉賓、民幹校退休老同志代表、全體教職員工歡聚一堂,在康定召開座談共話州民幹校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 四川甘孜州全力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人民網成都1月14日電 (朱虹)據甘孜州文旅局消息,近日,四川省發布了《關於擬確定21家旅遊景區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的公示》,甘孜州道孚縣亞拉雪山景區、色達縣瓦須部落文化旅遊景區、理塘縣藏巴拉花海景區、巴塘縣措普溝景區、稻城縣桑堆河谷紅草濕地景區5個景區榜上有名,上榜數居四川各市(州)首位,也創造了甘孜州單次上榜擬確定4A級景區數量的最高紀錄。
  • 許春秀任甘孜州委常委、州招考委主任(圖|簡歷)
    中國經濟網甘孜5月30日綜合報導 據四川《甘孜日報》消息,5月13日,甘孜州政府召開全州「兩考」暨定向招錄工作電視電話會,專題安排部署2013年普通高考、中考工作。州委常委、州招考委主任許春秀出席會議並講話。
  • 建州70周年 四川甘孜7個方面發生歷史巨變
    9月11日,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主題新聞發布會,在成都舉行。甘孜州長肖友才說,7個方面可以概括甘孜70年來的巨變。全國首個建立 70年7大歷史成就據介紹,甘孜藏族自治州成立於1950年11月24日,是全國建立的第一個專區級少數民族自治州,總面積15.37萬平方公裡,轄18個縣(市)、289個鄉(鎮、街道)、2181個行政村,常住人口120萬人,其中藏族人口佔82%。
  • 四川甘孜州紀委監委給新任領導幹部擦「清涼油」
    封面新聞見習記者 劉柯辰7月28日,封面新聞記者獲悉,7月27日,四川甘孜州紀委監委組織召開新提拔州管領導幹部集體廉政談話會,對2018年以來新提拔的85名州管領導幹部進行集體談話,旨在引導幹部切實增強廉潔勤政意識,牢牢把握新的人生航程,行穩致遠走好人生正路
  • 四川日報社會責任報告(2019年度)
    一是全力以赴做好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宣傳報導。四川日報緊扣「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主題,推出「隨老記者重返新聞現場」、發展成就深度述評、「70年70圖」、「一幀四川」、國慶特刊等十大系列融媒報導,報導內容豐富,表現形式多樣,社會反響良好。
  • 香港《東方日報》整版愛滋病死者訃告影射《蘋果日報》老闆
    香港《東方日報》整版愛滋病死者訃告影射《蘋果日報》老闆 澎湃新聞記者 龍毅 2014-08-15 14:53 來源:澎湃新聞
  • 甘孜州舉辦2020年農牧民黨員冬訓班
    12月5日至9日,甘孜州委組織部在四川長徵幹部學院甘孜瀘定橋分院,舉辦甘孜州2020年黨員冬訓班暨農牧民黨員重點培訓班。全州112名農牧民黨員參加培訓。培訓班突出3重點,進一步增強農牧區黨員感恩意識、政治意識、法紀意識。
  • 守住四川方言「四川噻話第一人」70年只為鄉音
    這位與新中國同齡的老藝術家,一直堅守四川方言,講述著老成都的故事…… 透過《天府早報》、《成都日報》、《華西都市報據李慶在不久前的一次四川話龍門陣論壇上透露,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而與新中國同齡的這位老人也多次提及到自己的心路,他的四川方言噻話無人繼承,當隨著年齡增長,再說噻話的時候,總顯得「力不從心」。 魏奉明的噻話,既有評書的鏗鏘,也有歷史的沉澱。他對成都的錦江有著深厚的感情,錦江之水匯入岷江,而歷史上,江邊曾生活著許許多多的打漁郎。他們在江邊織網捕魚,以此為生。
  • 四川甘孜州農牧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普布澤仁接受紀律審查和...
    人民網成都1月6日電 (袁菡苓)據四川省紀委網站消息,甘孜州農牧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普布澤仁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普布澤仁簡歷普布澤仁,男,藏族,1965年7月生,四川德格人,省委黨校在職大專學歷。
  • 四川甘孜州5年99幹部殉職引思考:高原地區退休年齡可否提前?
    原標題:四川甘孜州5年99幹部殉職引思考:高原地區退休年齡可否提前?   4月23日,國家發改委發展規劃司司長徐林在啟動「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的新聞發布會上對延遲退休的問題作了回應,他表示還需要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