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新時代中國國防的世界意義

2021-01-16 光明網新聞中心

  【講武堂】

  作者:曹延中(軍事科學院戰爭研究院研究員)

  中國政府7月24日發布《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這是我國第十部國防白皮書,也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發布的首部綜合性國防白皮書。新版白皮書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首次明確服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新時代中國國防的世界意義。這是中國國防政策的重大理論創新,是新時代中國防禦性國防政策的重要內容,對指導新時代國防和軍隊建設、促進世界和平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2019年9月11日,在南蘇丹首都朱巴,中國維和戰士執行巡邏任務。新華社發

  1、世界各國正日益形成利益交融、安危與共的命運共同體

  宇宙只有一個地球,人類共有一個家園。人類歷史就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鑑、融合的宏偉畫卷,就是一部不同國家相互學習、發展、進步的鴻篇巨製。進入21世紀,在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的有力推動下,世界各國政治、經濟、安全上的相互依賴日益加深,面臨的共同威脅和挑戰也日益嚴峻,無論大國還是小國,無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正日益形成利益交融、安危與共的命運共同體。

  世界各國安全與發展利益前所未有地聯繫在一起。和平與發展是世界各國的共同追求,也是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在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世界衛生組織、國際刑警組織等國際組織框架內,各國以聯合國憲章為基礎,對話協商安全與發展議題,共同發展政治安全、經濟貿易、社會人權、科技衛生、網絡通信等事業,推進國際軍控和裁軍進程,反對國際恐怖主義,促進基於國際規則的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保護地球生態和氣候環境。可以說,世界各國的安全與發展相互依存、互為條件,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完全不依賴國際社會或別國實現單獨安全、自我發展。

  世界各國安全與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前所未有地聯繫在一起。在安全領域,霸權主義、單邊主義抬頭,大國戰略競爭趨於上升,國際安全體系和秩序受到衝擊,地區衝突和局部戰爭持續不斷,防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形勢錯綜複雜,極端主義、恐怖主義不斷蔓延,網絡安全、生物安全、難民危機等威脅日益凸顯,傳統安全威脅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相互交織,各國安全的交融性、關聯性、互動性不斷增強。在發展領域,全球化進程遭遇波折,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失衡,網絡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形成數字鴻溝,貧富分化加劇導致公平赤字日漸擴大,實現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共同發展成為世界各國面臨的共同挑戰。

  2、「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的中國方案

  順應和平發展的時代潮流和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期待,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的中國方案,其核心要義就是「共同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當代國際關係理論的重大創新成果,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實踐提供了行動指南,為世界和平發展和進步事業指明了前進方向。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反映了全人類共同價值追求。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追求。從《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到日內瓦公約,從聯合國憲章到萬隆會議,所確立的平等和主權原則、國際人道主義精神、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等一系列思想原則,集中反映了國際社會謀求持久和平、發展繁榮的崇高理想。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繼承中華傳統文化的和合理念和天下為公主張,發展了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建設和諧世界的外交傳統,反映了世界人民的普遍願望和共同心聲。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指出了應對安全挑戰的正確方向。當今時代,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互動反映了國際社會的嚴酷現實,世界呈現出光明與黑暗交織的複雜圖景。據統計,截至2017年,僅伊拉克、阿富汗、敘利亞三場戰爭就造成約350萬人傷亡,全球難民和流離失所者人數達到空前的6560萬人。世界各國需要摒棄冷戰思維和強權政治,一起防範地區衝突和戰爭,共同應對恐怖主義、難民危機、氣候變化、重大傳染性疾病等重大安全威脅。人類命運共同體倡導的是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安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有利於動員國際社會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找到人類持久和平與安全的正確方向。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促進共同發展的有效途徑。發展始終是時代的主題,是解決國際問題的途徑。當前,世界發展面臨各種矛盾和問題,經濟全球化遭遇逆風,各種社會政治思潮交叉激蕩,全球發展不充分、不平衡、不穩定的問題日益凸顯。當今世界仍有8億人生活在極端貧困之中,近6000萬兒童未能接受教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追求的是共同發展,蘊含了各國共同破解當下發展與安全難題、正確處理相互關系所應秉持的共同價值、行為準則,為國際社會共同營造人人免於匱乏、獲得發展、享有尊嚴的光明前景提供了可行手段和路徑。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描繪了改善全球治理的科學藍圖。全球性挑戰呼喚全球性治理。隨著人類面臨的重大跨國性和全球性挑戰日益增多,西方的治理理念、體系和模式越來越難以適應新的國際格局和時代潮流,各種弊端積重難返,迫切需要新的全球治理理念引領全球治理改革。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把世界各國當成平等成員,堅持主權平等,主張世界上的事情要各國共同商量著辦,全球治理結構應該由各國共同來決定如何完善,致力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是全球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方向發展的科學引領。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和平,中國和世界都不可能順利發展;沒有發展,中國和世界也不可能有持久和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離不開和平的國際環境和穩定的國際秩序,離不開世界的普遍安全、持久和平和共同繁榮。黨的十九大報告把「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寫入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黨章》,並經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已經成為黨和國家不可動搖的堅定意志和鮮明政策主張。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鬥的政黨,始終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歷史使命的重要方面,也是中國政府和人民致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世界各國人民共同建設美好世界的必然要求。

  3、中國建設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必將給世界帶來更多的和平與安全

  安全是人類社會存在與發展的基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首先應構建安全共同體。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防禦性國防政策,秉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秉持正確義利觀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堅定維護多邊主義以及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積極發展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中國軍隊是中國共產黨絕對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始終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方向為方向,以黨的使命為使命,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強戰略支撐,堅決服從服務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崇高事業,始終做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的堅定力量。中國建設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必將給世界帶來更多的和平與安全。

  新版國防白皮書,把服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的世界意義,把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提供戰略支撐作為新時代軍隊重要使命任務,豐富發展了中國防禦性國防政策的時代內涵,反映了中國政府和人民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的堅定決心,體現了中國軍隊致力於促進人類發展進步事業的崇高追求。

  一是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秩序。作為聯合國創始成員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堅定維護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的核心作用,堅定維護聯合國權威和地位,堅定維護多邊主義,堅決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積極參與軍控與裁軍等領域事務,為國際安全領域規則制定提供中國智慧、中國方案,是世界和平和國際秩序的堅定維護者。

  二是發展平等互信、合作共贏的新型安全夥伴關係。中國秉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安全觀,致力於發展同世界各國的建設性軍事關係,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按照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原則,積極穩妥處理中美軍事關係。不斷深化中俄戰略互信,在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框架下保持兩軍關係高位運行,維護全球戰略穩定。堅持互信互惠、合作共贏,同世界各國開展務實交流合作。

  三是構建開放包容、符合地區發展實際的安全架構。中國秉持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從周邊起步穩步推進命運共同體建設,積極加強亞洲相互協作和信任措施,擴大上海合作組織安全合作,提出中國—東協「2+7」合作框架,穩步推進「南海行為準則」磋商,妥善處理領土問題和海洋爭端,加強地區各項安全機制協調,積極構建符合地區發展實際的安全合作新架構。

  四是推動國際安全治理體系改革完善。中國主張,各國都有平等參與國際和地區安全事務的權利,也都有維護國際和地區安全的責任。應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加強大國與國際組織的相互協調,支持和鼓勵其他國家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廣泛平等參與全球安全治理,合力應對恐怖主義、氣候變化、網絡安全、難民等全球性挑戰,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方向發展。

  五是建設性參與地區熱點安全問題的政治解決。中國始終秉持客觀公正立場和負責任的態度,堅持以對話解決爭端、以協商化解分歧,積極參與阿富汗、朝核、伊朗核、敘利亞、南蘇丹等重大地區熱點問題解決進程,提出彌合分歧、勸和促談、尋求共識、推進和平的新理念、新倡議、新方案,為政治解決地區熱點安全問題發揮建設性作用。

  六是積極提供國際公共安全產品。中國始終高舉合作共贏的旗幟,堅持履行國際責任和義務,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向國際社會提供更多公共安全產品,積極參與國際維和、海上護航、人道主義救援等行動,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積極貢獻力量。中國是聯合國維和行動的主要出資國之一,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第一大出兵國。中國軍隊積極參與亞丁灣、索馬利亞海域的護航行動和菲律賓「海燕」颱風救援、抗擊西非伊波拉疫情等國際災難救援和人道主義援助。中國還宣布建立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加入聯合國維和待命機制並組建常備成建制維和警隊及8000人規模的維和待命部隊,體現了中國致力於維護世界和平的責任擔當。

  《光明日報》( 2019年11月23日 07版)

[ 責編:李丁丁 ]

相關焦點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哲學意義
    原標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哲學意義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總書記應對國際複雜挑戰、著眼於世界前途和人類發展提出的中國方案,不僅彰顯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時代光輝,也彰顯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澱的中國智慧,在國際社會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深刻學習領會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論述,亟須系統地闡釋其哲學意義。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成為世界聲音
    國際社會日益成為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面對世界經濟的複雜形勢和全球性問題,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這是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長、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在署名文章中的第一段內容,顯示出了其對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認可。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世界政要、商界巨子加入了「命運共同體」的粉絲行列。
  • 世界格局、「一帶一路」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下)
    吳文新指出,中國是全世界或整個人類走向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先驅者、探路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以源自西方而又超越西方文明體系的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而實現的偉大的社會變革,「由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勢崛起和迅猛發展,更多面向發展中國家的『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特別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國際大戰略的實踐,必將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世界意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將因而成為21世紀世界歷史進程的最為顯著的影響因素
  • 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世界意義
    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世界意義 2018年03月26日 17:26 來源:人民論壇網 作者:張歷歷 字號 關鍵詞:人類命運共同體;「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
  • 中國藝術家舒勇:用絲路精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圖騰
    它記載了一個新時代的歷史變遷,「一帶一路」倡議的歷史意義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歷史責任。「絲路金橋」景觀雕塑,以中國最古老的趙州橋為外形,由2萬塊「長城磚」大小的金色人造樹脂水晶磚砌成,色如琥珀,全長28米、高7米、寬4米。每塊磚的內部熔鑄絲綢製作的手工花,是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幾十個國家、近百座城市的「國花」或「市花」。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世界文明發展的必由之路
    如今疫情仍在全球蔓延,此時更需守望相助、共克時艱、團結合作,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要「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是世界文明發展的必由之路。
  • 青年: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有生力量
    --接力跑:當代青年應全面提升科學思維能力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發表的題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中指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一個美好的目標,也是一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跑才能實現的目標。」青年是未來社會的主幹,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青年人責無旁貸。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大學何為
    原標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大學何為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應對當今世界不確定性因素和人類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為人類發展和全球秩序演進擘畫了新的藍圖。
  • 在世界動蕩變革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鬥的重大綱領,是中國人民同各國人民一道共同創造人類美好未來的當代實踐,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一條基本方略。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以來,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出現前所未有的深刻複雜變化,「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成為時代之問。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論和實踐路徑
    該理論在價值判定上強調異質文化的排斥性、競爭性和衝突性,一些西方學者和政客將「文明衝突論」刻意從文化理論範疇擴展到意識形態領域,期望用該理論為他們維繫全球霸權行為服務。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提出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僅在理念上而且在行動上可謂是對「文明衝突論」的超越。
  • 【文萃】文化互通與構建新時代「人類命運共同體」
    「互通」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有效途徑,尤其在新時代背景下,加強世界各國間的文化互通,並以此來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必將成為新的理論課題。  一、「文化互通」及其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在關聯  文化互通對於構建新時代「人類命運共同體」意義重大,理應對其展開深入研究和探討。
  • 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思想,應著重把握五個方面: 一、深刻把握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總目標 習近平總書記旗幟鮮明地提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總目標是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並且進一步明確了總目標的具體內涵。
  • 中國軍隊是服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定力量
    《中國軍隊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30年》白皮書是我國首部維和專題白皮書,全面回顧了中國軍隊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30年來的歷程、實踐和貢獻,全面展示了中國軍隊落實習近平主席出席聯合國維和峰會時宣布承諾的重要成果,系統闡述中國軍隊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的初心使命和政策主張,深入闡明中國軍隊為世界和平出徵,是服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定力量。
  • 孟子「仁政王道」思想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意義
    孟子「仁政王道」思想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意義 2019年08月19日 10:16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袁維傑 劉娟平 字號 內容摘要:孟子「仁政王道」思想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意義
  • 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英文版)
    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英文版精裝)作者:習近平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時間:2019年4月>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117-3516-4定價:130元內容簡介: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理念。
  • 鍾秉樞 | 人類命運共同體引領下的中國體育外交戰略構建
    2 體育外交國家戰略構建的緊迫現實需求   2.1 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需要體育貢獻獨特的力量   2.1.1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價值與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新時代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
  • 人民日報: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卓越的政治家和戰略家的宏大視野和戰略思維,高瞻遠矚地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思想。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當代中國對世界的重要思想和理論貢獻,已經成為中國引領時代潮流和人類文明進步方向的鮮明旗幟。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精神家園
    人類命運共同體旨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全球價值觀包含相互依存的國際權力觀、共同利益觀、可持續發展觀和全球治理觀。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世界,要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
  •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共同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
    在歷史的轉折關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時代倡議,深刻回答了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背景下,世界向何處去的重大問題,起到了撥雲見日的引領作用,具有劃時代的偉大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倡導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國際社會日益深入人心,中國高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旗幟,不斷為世界和平發展作出新的重大貢獻。
  • 習近平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江 山 史奎吉攝(人民視覺) 2013年,習近平主席首次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此後有大量論述。近年來,中國同世界各國的友好合作不斷拓展,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得到越來越多人的支持和贊同,這一倡議正在從理念轉化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