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託爾斯泰是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在世界文壇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他的作品很多,有三部震驚世界的名著《戰爭與和平》《復活》《安娜卡列尼娜》。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的是第三部《安娜克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故事梗概
安娜是一個極具魅力的貴婦人,但是自己的丈夫亞歷山大·卡列寧,性情冷淡,心思細膩,是個名利狂魔!他們之間的婚姻在沃倫斯基沒有出現之前,在愛情還沒出現之前,一切都是安靜的。
為了哥哥奧布朗斯基和嫂子多麗的婚姻危機,坐火車從聖彼得堡到了莫斯科。在火車站邂逅了英俊的軍官沃倫斯基。
之後沃倫斯基拼命追求,直到安娜墜入情網。安娜拋棄自己本來家庭,於沃倫斯基在一起幸福,短暫生活了的一段時間。但是沃洛斯基拋不開之前上流社會的生活,加上生活中矛盾越來越多。丈夫不讓安娜看自己的兒子,流言蜚語肆虐,安娜被之前的社交圈子拋棄。各方面的壓力堆積,一次和沃倫斯基吵架後,她發現世界的虛偽於善變,心灰意冷之際,選擇了臥軌自殺。
安娜的死因分析
安娜的悲劇是各方面因素綜合的後果。當時的社會沒有現在的離婚制度,所以當選擇了第一個老公,生活的好壞真的就定型了!男人拈花惹草被認為是本事,女人卻是放蕩下流,被社會唾罵,名譽盡毀。
安娜的自身的個性也是造成他悲劇的主要原因。安娜熱愛自由,活潑積極,但是自己的老公是個官員,自己需要時刻保持自己的風雅,時刻謹記自己的分寸,不能逾矩。安娜跟卡列寧本來可以就此不死不活的過完一生。
但是沃洛斯基百般殷勤,招惹女主,關鍵是得到了還不知道負責,簡直就是典型的渣男形象!所以遇人不淑,識人不清自己也得檢討。
安娜的死值不值得同情?
有的人對安娜的死表示深切的同情。這個一個漂亮,各方面優秀的女子,在那個的時代努力為自己的愛情爭取,最後卻淪落到被世界拋棄的地步,去憤憤不平!
也有人對安娜的死表示:活該!他們認為安娜是個「婊子」,她吃著碗裡的,看著鍋裡的,愛情就應該全心全意。安娜出軌,大家為卡列寧鳴不平。他們還去拿卡列寧的家庭解釋,表示:他的性格特徵跟之前自己的原生家庭有關,藉此表示深刻的理解!
不守規則的人就會受到制度懲罰!!!
不是我們改變世界,就是世界改變我們。每個社會有每個社會的規則,每個公司有每個公司的文化,每個家庭有每個家庭的傳統。我們去抱怨時代,最後鬱積了自己。因為社會不會因為幾句抱怨而去改變,我們只能順應時代。
我並不是讓人們墨守成規,我真的很佩服那些突破規則的人,但是在這個世界上,那樣於世界為敵的人,真的非常辛苦,並且成功的機率也是鳳毛麟角。所以大多數人會選擇服從規矩,其實這也不失為與世界,跟自己妥協的明智方式。
每個人價值觀不同,我不去做任何評價。但是希望大家都能認真思考,不要做讓自己後悔的決定才好!
感謝大家的閱讀,我是大家的朋友筱艾,每日與大家進行讀書分享,如果大家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關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