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安娜是應該同情?還是活該?這個觀點很特別!

2020-12-11 筱艾閱讀分享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比刪)

列夫·託爾斯泰是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在世界文壇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他的作品很多,有三部震驚世界的名著《戰爭與和平》《復活》《安娜卡列尼娜》。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的是第三部《安娜克列尼娜》。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比刪)

《安娜卡列尼娜》故事梗概

安娜是一個極具魅力的貴婦人,但是自己的丈夫亞歷山大·卡列寧,性情冷淡,心思細膩,是個名利狂魔!他們之間的婚姻在沃倫斯基沒有出現之前,在愛情還沒出現之前,一切都是安靜的。

為了哥哥奧布朗斯基和嫂子多麗的婚姻危機,坐火車從聖彼得堡到了莫斯科。在火車站邂逅了英俊的軍官沃倫斯基。

之後沃倫斯基拼命追求,直到安娜墜入情網。安娜拋棄自己本來家庭,於沃倫斯基在一起幸福,短暫生活了的一段時間。但是沃洛斯基拋不開之前上流社會的生活,加上生活中矛盾越來越多。丈夫不讓安娜看自己的兒子,流言蜚語肆虐,安娜被之前的社交圈子拋棄。各方面的壓力堆積,一次和沃倫斯基吵架後,她發現世界的虛偽於善變,心灰意冷之際,選擇了臥軌自殺。

安娜的死因分析

安娜的悲劇是各方面因素綜合的後果。當時的社會沒有現在的離婚制度,所以當選擇了第一個老公,生活的好壞真的就定型了!男人拈花惹草被認為是本事,女人卻是放蕩下流,被社會唾罵,名譽盡毀。

安娜的自身的個性也是造成他悲劇的主要原因。安娜熱愛自由,活潑積極,但是自己的老公是個官員,自己需要時刻保持自己的風雅,時刻謹記自己的分寸,不能逾矩。安娜跟卡列寧本來可以就此不死不活的過完一生。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比刪)

但是沃洛斯基百般殷勤,招惹女主,關鍵是得到了還不知道負責,簡直就是典型的渣男形象!所以遇人不淑,識人不清自己也得檢討。

安娜的死值不值得同情?

有的人對安娜的死表示深切的同情。這個一個漂亮,各方面優秀的女子,在那個的時代努力為自己的愛情爭取,最後卻淪落到被世界拋棄的地步,去憤憤不平!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比刪)

也有人對安娜的死表示:活該!他們認為安娜是個「婊子」,她吃著碗裡的,看著鍋裡的,愛情就應該全心全意。安娜出軌,大家為卡列寧鳴不平。他們還去拿卡列寧的家庭解釋,表示:他的性格特徵跟之前自己的原生家庭有關,藉此表示深刻的理解!

不守規則的人就會受到制度懲罰!!!

不是我們改變世界,就是世界改變我們。每個社會有每個社會的規則,每個公司有每個公司的文化,每個家庭有每個家庭的傳統。我們去抱怨時代,最後鬱積了自己。因為社會不會因為幾句抱怨而去改變,我們只能順應時代。

我並不是讓人們墨守成規,我真的很佩服那些突破規則的人,但是在這個世界上,那樣於世界為敵的人,真的非常辛苦,並且成功的機率也是鳳毛麟角。所以大多數人會選擇服從規矩,其實這也不失為與世界,跟自己妥協的明智方式。

每個人價值觀不同,我不去做任何評價。但是希望大家都能認真思考,不要做讓自己後悔的決定才好!

感謝大家的閱讀,我是大家的朋友筱艾,每日與大家進行讀書分享,如果大家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關注我哦!

相關焦點

  • 讀《安娜卡列尼娜》
    終於在這三伏天,在牧羊的樹林底下,高達38、9度的高溫,用了大約半個月時間,認真仔細地看完了託爾斯泰著作《安娜卡列尼娜》。這次讀書,這是我讀的最認真的一本書,讀得特別仔細,這裡面很多東西正是我所尋找的。讀書的時候,我精神已經滲透到小說裡去,對小說有了自己的認識。
  • 《安娜.卡列尼娜》安娜追求愛情的自由還是自我毀滅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國作家列夫.託爾斯泰的代表作。作品講述了安娜追求愛情而失敗的悲劇和列文在農村面臨危機而進行的改革與探索這兩條線索,描繪了俄國從莫斯科到外省鄉村廣闊而豐富多彩的圖景,是一部社會百科全書式的作品。
  • 《安娜,卡列尼娜》a赴湯蹈火婚外戀,只有一個結局卻
    當他看到安娜的時候,他被她的驚人的美貌所吸引,他心悸的無法控制是他自己的原因,隨後,他拋開了戀愛已久的吉娣,展開了對安娜卡列尼娜的熱烈追求。知道安娜卡列尼娜有家庭,她仍然被自己開朗陽光溫暖快樂的性格所吸引,她拼命追求不屬於自己的幸福。
  • 《安娜卡列尼娜》:多個家庭圖景的交織
    俄國作家列夫託爾斯泰筆下的《安娜卡列尼娜》描繪了多個家庭的生活圖景,它不僅僅專注於安娜和卡列寧一個家庭的敘述,反而還囊括了奧布朗斯基和道麗、列文和吉蒂兩個家庭的故事。就像作品開篇說的:「幸福的家庭有同樣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幸。」
  • 《安娜.卡列尼娜》:安娜的悲劇,並不是弗隆斯基變心
    .卡列尼娜》這本書的開篇,不僅成為文學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成為當下平凡婚姻家庭的真實寫照。《安娜.卡列尼娜》這本書的主線是安娜和情人弗隆斯基的感情起伏。美麗優雅的安娜出身名門貴族,是上流社會的貴夫人,她的丈夫卡列寧在政府機關擔任要職,他們住在豪華的莊園裡。是所有人都羨慕的「幸福的家庭」。但是,自從她認識了花花公子弗隆斯基,安娜便墜入了情網,偷偷約會,甚至懷了他的孩子,安娜本想要求跟丈夫卡列寧離婚,卻遭到了拒絕,於是安娜毅然離家出走投入了情人懷抱。
  • 《你好生活》女孩說朱迅像安娜公主,尼格買提問是安娜卡列尼娜嗎
    1月6日,在今天播出的《你好生活》中一個新疆女孩看見朱迅後脫口而出,「姐姐你好像安娜呀!」不得不說,一旦接受了這種設定,麻花辮再加上這雙大眼睛,朱迅就是就是安娜公主本人!被小女孩這麼一誇,朱迅估計得開心好幾天吧。不過尼格買提問安娜是誰?是安娜卡列尼娜嗎?真的好好笑!
  • 《安娜卡列尼娜》:生命在哪裡,奇蹟就在哪裡
    《安娜卡列尼娜》是託爾斯泰第二部裡程碑式的長篇小說,創作於1873—1877年 。作品由兩條既平行又相互聯繫的線索構成條是安娜與卡列寧、伏倫斯基之間的家庭、婚姻和愛情糾葛:#安娜卡列尼娜安娜是一個上流社會的貴婦人,年輕漂亮,追求個性解放和愛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卻是一個性情冷漠的「官僚機器」。一次在車站上,安娜和年輕軍官伏倫斯基邂逅,後者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終安娜墮入情網,毅然拋夫別子和伏倫斯基同居。但對兒子的思念和周圍環境的壓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發現伏倫斯基並非一個專情的理想人物。
  • 《安娜-卡列尼娜》曝正式海報 奈特利華麗登場
    《安娜-卡列尼娜》曝正式海報   搜狐娛樂訊 曾以《贖罪》《傲慢與偏見》等片獲得奧斯卡多項提名的好萊塢當紅導演喬-懷特,業已完成的超豪華陣容古裝戲《安娜-卡列尼娜》,今日曝光了正式版海報——在奢華而又充滿幻想色彩的布景中,凱拉-奈特利扮演的安娜-卡列尼娜站在中央,神情中顯現著一絲憂慮,耐人尋味。
  • 嘉寶的安娜,費雯麗的安娜,蘇菲瑪索的安娜,謎一樣的多面安娜
    《安娜卡列尼娜》這部小說被如此的受歡迎,時不時的被改編,顯然有它的深層次原因:從資本逐利的角度,是有一定陰暗的動機的。但《安娜》有毒,這個高明的施毒者自然是託爾斯泰, 雖然關於愛情,有關的篇幅小說已經汗牛充犢,託爾斯泰的這一版本敘事對於愛情本質的「迷狂」闡釋的非常到位。不同於《羅密歐與朱麗葉》的純愛悲劇,安娜卡列尼娜處於一個尷尬的核心,情慾戰勝了家庭責任,愛情帶來的「災難」意識下的悲劇悄悄萌芽。
  • 我的白月光是婚外情,文學史上著名的禁斷之戀《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的故事,頗有些我國古典小說中「奔逃」之後被始亂終棄的套路。 認真分析其分歧,不難發現,安娜渴求的是愛,卡列寧追求是體面穩妥。 但在洞悉人性的託翁筆下,卡列寧並不是純然的反面角色,即使在難堪的時刻,他也沒有剋扣安娜的生活費。他對安娜和伏倫斯基的孩子安妮懷著慈父一般的疼愛,在最後也是他肩負起了照顧這個小女孩的責任。他的靈魂同樣閃爍著真誠善良的光輝。
  • 《安娜.卡列尼娜》:安娜生命中的三個男人,誰會給她以幸福?
    託爾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不僅講述了貴族婦女安娜的愛情悲劇,也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紀末俄國的社會現實。書中安娜生命中有三個男人,都曾愛過她,分別是代表保守勢力的卡列寧,新興自由派的渥倫斯基,溫和改良派的列文。如果不談政治只論感情,究竟誰才能給她以幸福?
  • 來看看《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是怎樣一步步毀掉自已的
    來看看文學巨匠託爾斯泰寫的《安娜•卡列尼娜》中女主角是怎樣一步步毀滅自已的。晚上舞會結束,安娜回到家,丈夫早有準備的坐在家裡,儘管心裡難受,但他還是禮貌的提醒安娜在公共場合要注意言行,不要留下把柄讓別人談論。
  • 專欄·畫外因|高冷之下,是安娜卡列尼娜可愛可憐的靈魂嗎
    而這,是《安娜卡列尼娜》裡渥倫斯基對安娜的初印象。劇本如下:莫斯科彼得堡車站,渥倫斯基在等候自己母親時,邂逅了來自彼得堡的貴夫人安娜。當然,渥倫斯基本人也是一個「來自彼得堡的花花公子」。無名女郎與安娜卡列尼娜,兩個女人有何關聯?要從創作她們的人——克拉姆斯柯依和託爾斯泰之間的關係說起。
  • ...芭蕾舞劇《安娜 · 卡列尼娜》亮相精彩夜吉林「雲劇場」
    8 月 30 日晚,俄羅斯國家模範芭蕾舞劇院演繹的芭蕾舞劇《安娜 · 卡列尼娜》在精彩夜吉林 · 2020 消夏演出季 " 雲劇場 " 進行了展播,1 萬餘網友在線領略了經典劇目的無窮魅力。芭蕾舞劇《安娜 · 卡列尼娜》改編自 " 文學泰鬥 " 列夫 · 託爾斯泰的同名文學名著,講述了十九世紀俄羅斯上流社會貴婦安娜 · 卡列尼娜曲折而充滿悲劇色彩的人生。該劇拋開小說中的故事副線,將重點聚焦於 " 安娜 - 卡列寧 - 沃倫斯基 " 三人的感情糾葛,用舞蹈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因為愛的激情與本能而脫胎換骨的女性。
  • 讀安娜.卡列尼娜有感——沒有純粹的幸福,幸福本身攜帶毒素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俄國現實主義作家託爾斯泰的著作《安娜.卡列尼娜》!個人覺得還蠻適合女性朋友觀看的,可能不同年齡段的讀者,會對其帶來不一樣的觀後感!該書帶給我很多對兩性愛情、婚姻、家庭的思考!愛情不是生活的全部,任何時候,人都不能迷失自我!愛己再愛人!好的健康的愛情和婚姻!一定是相互的!我懂你的言外之意,你懂我的弦外之音!把《安娜.卡列尼娜》放到現在也對我們的生活有一定劃時代的啟示意義!
  • 外媒曝BCC將拍《安娜卡列尼娜》劇集,《名利場》編劇加盟
    俄國文學大亨託爾斯泰的巨作《安娜卡列尼娜》自登報連載以來就廣受好評,即使已過一百多年,仍是很多人手中的經典讀物。對於經典作品,翻拍成影視作品也是不可避免的,這樣也是為了更好得傳承經典。《安娜卡列尼娜》被多個國家翻拍稱各種版本,近期,也有消息稱英國BBC將投資拍攝新劇集,這也引起了不少書迷的熱切關注。根據相關消息,新劇集仍處於籌劃階段,將由《名利場》的編劇格溫妮絲休斯來運作,劇情基本未變,繼續講述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劇人生及愛情故事,其它相關信息還未確定。
  • 《安娜.卡列尼娜》裡10句熠熠生輝的名言,給人啟迪與深思,收藏
    託爾斯泰是俄國文選巨匠,他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就像中國的《紅樓夢》一樣蜚聲文壇,具有深遠的影響力,也是非常精彩好看的一部經典名著。對於人性的描述,託爾斯泰也和曹雪芹一樣的思維,不把人物粗暴簡單化,強調要用有血有肉的手法,不批判,不議論,把他們各自的狀態真實呈現出來,也唯其如此,他寫的《安娜。
  • 《安娜・卡列尼娜》:虛偽的物質生活下,隱藏著無數痛苦與憂愁
    如果你真的有這樣的想法,建議你好好閱讀一下家庭倫理小說《安娜・卡列尼娜》。這部小說不僅僅創造了文學史上的一個奇蹟,還把西方批判現實主義文學推向高峰。國家發生劇變,實際上給這些可憐的農民帶來更深重的災難,而就在這個時候,《安娜・卡列尼娜》出版了,這本書不僅僅在宣揚宗法式家庭理想,更是對資本主義社會的一次猛烈抨擊。在物質生活豐裕的城市貴族背後,我們看到的卻是虛偽。
  • 解讀名著「安娜·卡列尼娜」安娜的悲劇是否值得同情
    安娜逐漸被痛苦壓抑得越來越神經質,伏倫斯基面對這樣的安娜也變得冷漠厭惡。最終,在安娜極度痛苦之中選擇臥軌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安娜如此遭遇是否值得同情,我想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解讀。如果這部名著我是在十幾年前看到,我會同情安娜,因為那個年代我們思想單純,愛情至上,認為王子公主相愛就該不顧一切在一起,阻礙他們的人就是惡毒的巫婆。那時候的我們不懂得什麼叫世俗什麼叫社會和責任。認為相愛的人在一起就會有幸福的人生。
  • 蘇菲瑪索《安娜卡列尼娜》:女人為愛而生,也因失去愛而萬念俱灰
    這是沐顏第22篇原創文圖片來源網絡列夫託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屬於世界名著,很遺憾,我還是沒看原著,只是看了這部小說同名改編的電影《安娜卡列尼娜》。今天先帶大家回味下法國影星蘇菲瑪索主演的這部電影。諷刺的是,安娜卡列尼娜本來是去勸說出軌的哥哥,調解他們夫妻之間的矛盾。不曾想,自己卻遭遇了一場邂逅,最終釀成悲劇。安娜卡列尼娜為愛奮不顧身,也終因為愛而迷失自己,選擇了臥軌自殺。整部電影都是圍繞著,為愛瘋狂,為愛迷失,又為愛死亡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