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虛偽的物質生活下,隱藏著無數痛苦與憂愁

2020-07-30 一克方糖

在愛情與道德間彷徨

絕大多數讀者都認為,一部優秀的小說必須要有出色的情節以及大背景,以家庭為&34;的小說多少有些俗氣,寫不成優秀的小說。如果你真的有這樣的想法,建議你好好閱讀一下家庭倫理小說《安娜・卡列尼娜》。這部小說不僅僅創造了文學史上的一個奇蹟,還把西方批判現實主義文學推向高峰。

《安娜・卡列尼娜》:虛偽的物質生活下,隱藏著無數痛苦與憂愁

當時正值19世紀70年代,對於俄國來說,這是一場劇變,農奴制改革後資本主義取代了封建社會,但是這對於農民來說並不是一個好消息。國家發生劇變,實際上給這些可憐的農民帶來更深重的災難,而就在這個時候,《安娜・卡列尼娜》出版了,這本書不僅僅在宣揚宗法式家庭理想,更是對資本主義社會的一次猛烈抨擊。在物質生活豐裕的城市貴族背後,我們看到的卻是虛偽。

《安娜・卡列尼娜》:虛偽的物質生活下,隱藏著無數痛苦與憂愁

小說《安娜・卡列尼娜》主人公安娜是一個具有濃厚時代烙印的人物。她不僅是這本書的中心,而且她代表的是一類人。安娜十七歲的時候嫁給了官僚卡列寧,這是一個充滿悲劇的婚姻,因為對方比她大二十多歲,一切都是姑媽做媒的,安娜只不過是一個犧牲品。

《安娜・卡列尼娜》:虛偽的物質生活下,隱藏著無數痛苦與憂愁

在沒有幸福的婚姻中,安娜嘗試著尋找自己的幸福,武官渥淪斯基的出現,讓安娜找到了真正的愛情,她一往情深地愛上了渥淪斯基,她開始直面那虛偽的婚姻,甚至公然和這個武官同居,生下了孩子。這在當時的上流社會而言,是一個毫無倫理道德的事情,安娜遭遇了羞辱和攻擊,最後安娜不堪忍受強大的輿論壓力,選擇在火車鐵軌上結束自己的生命,給自己充滿悲劇的愛情畫上了一個句號。

《安娜・卡列尼娜》:虛偽的物質生活下,隱藏著無數痛苦與憂愁

小說最核心的部分正是安娜的死,安娜的死亡是社會性的悲劇,在當時的那個社會,到處都是偽善的人,婚姻被其他人包辦,最後為了幸福的安娜掙脫出來,但是卻承受不住輿論的壓力。武官渥淪斯,這個人是一個花花公子,他對於安娜的愛情是僅僅停留在表層的,從來沒有誠意珍惜過這份愛情。

《安娜・卡列尼娜》:虛偽的物質生活下,隱藏著無數痛苦與憂愁

這個人心中是骯髒的,他從來沒有像安娜愛他那樣愛安娜,兩個人在對待愛情的時候,永遠是一個不等式。這個人重視功名,讓他從上流社會以及安娜的愛情中選擇,他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前者,渥倫斯並不是一個人或者一類人,他是作者設置的一個工具,用來摧殘安娜的工具,從最開始喚醒一個女孩的愛情,到最後冷落,讓一個女孩再也沒有活下去的勇氣。

《安娜・卡列尼娜》:虛偽的物質生活下,隱藏著無數痛苦與憂愁

當然,安娜選擇用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和其自身的矛盾也是有一定關係的,她一直希望能夠追尋到自己的幸福,她是一個虔誠的女孩,她相信夢甚至相信上帝,因此她是一個忠實倫理的人,她知道自己的行為是&34;,正是出軌以後的這種痛苦感以及尋求愛情的幸福感兩股不同的情感,讓安娜受到了極大的煎熬。這種矛盾摧毀了一個女人最後一點理智,最終她選擇不再矛盾不再彷徨,使用結束生命的方式逃避這道選擇題。

《安娜・卡列尼娜》:虛偽的物質生活下,隱藏著無數痛苦與憂愁

現在社會上也上演著《安娜・卡列尼娜》的慘劇,有多少女人是因為物質而選擇一個沒有愛情的婚姻的?很多人認為金錢萬能,選擇了一個根本不愛的男人,而這個男人也並不愛這個女人,兩個人形成了一個&34;,在一起沒有一絲愛情的甜蜜。也許有的人能勉強走到最後,也許有的人中途會選擇讓自己的愛情死亡。

這本小說是一本精彩的家庭倫理悲劇,翻開這本書,你將會找到安娜的痛苦,安娜的猶豫,還有她的憂愁。

相關焦點

  • 讀《安娜卡列尼娜》
    終於在這三伏天,在牧羊的樹林底下,高達38、9度的高溫,用了大約半個月時間,認真仔細地看完了託爾斯泰著作《安娜卡列尼娜》。這次讀書,這是我讀的最認真的一本書,讀得特別仔細,這裡面很多東西正是我所尋找的。讀書的時候,我精神已經滲透到小說裡去,對小說有了自己的認識。
  • 《安娜卡列尼娜》:生命在哪裡,奇蹟就在哪裡
    《安娜卡列尼娜》是託爾斯泰第二部裡程碑式的長篇小說,創作於1873—1877年 。作品由兩條既平行又相互聯繫的線索構成條是安娜與卡列寧、伏倫斯基之間的家庭、婚姻和愛情糾葛:#安娜卡列尼娜安娜是一個上流社會的貴婦人,年輕漂亮,追求個性解放和愛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卻是一個性情冷漠的「官僚機器」。一次在車站上,安娜和年輕軍官伏倫斯基邂逅,後者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終安娜墮入情網,毅然拋夫別子和伏倫斯基同居。但對兒子的思念和周圍環境的壓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發現伏倫斯基並非一個專情的理想人物。
  • 《安娜.卡列尼娜》安娜追求愛情的自由還是自我毀滅
    《安娜.卡列尼娜》(1873-1877)就是在這一時代背景下創作出來的。偉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興奮地評論道:「這是一部盡善盡美的藝術傑作,現代歐洲文學中沒有一部同類的東西可以和它相比!」而書中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則成為世界文學史上優美豐滿的女性形象之一。
  • 《安娜,卡列尼娜》a赴湯蹈火婚外戀,只有一個結局卻
    安娜、卡列尼Na和倫斯基之間的愛是一瞥的悸動嗎?或者當情感控制理智,像飛蛾撲火,自我毀滅?Fu倫斯基是俄羅斯上流社會的花花公子,他看到更多不同膚色的女人在她們之間遊蕩,他總是很快樂,不相信愛情,他每天都在談論與女孩和年輕女性的愛情,並憤世嫉俗地生活在自己的快樂中。
  • 從《安娜卡列尼娜》到《包法利夫人》:淺談安娜和艾瑪悲劇的異同
    文/陽光緣素讀完《包法利夫人》,細品主人公艾瑪的悲劇,讓我想起了《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不同階級下的女性,卻有著相似的命運。在父親的撮合下,艾瑪嫁給了治好父親腿疾的查理。婚後查理的平庸、不解風情,一下子打破了艾瑪對浪漫愛情的幻想,這讓她感到窒息。從兩者的經歷來看,她們在童年都經歷了愛的匱乏,她們渴望在婚姻裡尋找愛,尋找歸屬感。但殘忍的是,她們都生活在沒有愛的婚姻裡。
  • 《安娜卡列尼娜》:安娜是應該同情?還是活該?這個觀點很特別!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比刪)列夫·託爾斯泰是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在世界文壇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他的作品很多,有三部震驚世界的名著《戰爭與和平》《復活》《安娜卡列尼娜》。(圖片來自網絡,侵權比刪)《安娜卡列尼娜》故事梗概安娜是一個極具魅力的貴婦人,但是自己的丈夫亞歷山大·卡列寧,性情冷淡
  • 《安娜卡列尼娜》:真正智慧的人,都懂得權衡生活與童話
    小說《安娜卡列尼娜》帶我們走進了一個女人跌宕起伏的悲慘一生,同時也展現了造就這一悲劇的背後原因。無愛的婚姻安娜卡列尼娜18歲時便嫁給了亞歷山大卡列寧,那是一位在官場中地位顯赫的人物,然而這段看似美滿的婚姻實則早已暗流湧動。
  • 《你好生活》女孩說朱迅像安娜公主,尼格買提問是安娜卡列尼娜嗎
    1月6日,在今天播出的《你好生活》中一個新疆女孩看見朱迅後脫口而出,「姐姐你好像安娜呀!」不得不說,一旦接受了這種設定,麻花辮再加上這雙大眼睛,朱迅就是就是安娜公主本人!被小女孩這麼一誇,朱迅估計得開心好幾天吧。不過尼格買提問安娜是誰?是安娜卡列尼娜嗎?真的好好笑!
  • 《包法利夫人》與《安娜.卡列尼娜》的愛情悲劇對比研究
    《包法利夫人》和《安娜.卡列尼娜》之間有很多相似之處。本文擬從兩部小說的女主人公的愛情悲劇結局入手,廣泛收集理論素材,採取實例分析、對比分析以及平行研究中的求異研究等研究方法,來探究其相同主題下的不同人生的更深層次的原因,以便於更好解讀作品。
  • 專欄·畫外因|高冷之下,是安娜卡列尼娜可愛可憐的靈魂嗎
    生活是古板的,情感是乏味的,選擇是矛盾的,內心是彷徨的,當代話語是:不知道自己的未來該往哪兒擱?所以,只能用高冷的面具來與環境作切割,其實是逃避。其實,在她高冷麵具下面有一簇將滅未滅的火。而這,是《安娜卡列尼娜》裡渥倫斯基對安娜的初印象。劇本如下:莫斯科彼得堡車站,渥倫斯基在等候自己母親時,邂逅了來自彼得堡的貴夫人安娜。當然,渥倫斯基本人也是一個「來自彼得堡的花花公子」。無名女郎與安娜卡列尼娜,兩個女人有何關聯?要從創作她們的人——克拉姆斯柯依和託爾斯泰之間的關係說起。
  • 《安娜卡列尼娜》:多個家庭圖景的交織
    俄國作家列夫託爾斯泰筆下的《安娜卡列尼娜》描繪了多個家庭的生活圖景,它不僅僅專注於安娜和卡列寧一個家庭的敘述,反而還囊括了奧布朗斯基和道麗、列文和吉蒂兩個家庭的故事。就像作品開篇說的:「幸福的家庭有同樣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幸。」
  • 《安娜.卡列尼娜》:安娜生命中的三個男人,誰會給她以幸福?
    託爾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不僅講述了貴族婦女安娜的愛情悲劇,也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紀末俄國的社會現實。書中安娜生命中有三個男人,都曾愛過她,分別是代表保守勢力的卡列寧,新興自由派的渥倫斯基,溫和改良派的列文。如果不談政治只論感情,究竟誰才能給她以幸福?
  • 來看看《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是怎樣一步步毀掉自已的
    來看看文學巨匠託爾斯泰寫的《安娜•卡列尼娜》中女主角是怎樣一步步毀滅自已的。經歷這件事,丈夫第二次提醒安娜以後不要見弗龍斯基,好好生活。因為他想保護弗龍斯基的女兒,孩子是無辜的,他也想給安娜清醒後留一條退路。就像卡列寧對安娜說的「離婚後你的女兒也將是非法的,而現在她有我的名來保護」。他還對安娜說離婚後「你會沒有地位,夫去一切」。正是基於對她們的考慮,他才不同意離婚。卡列寧表面上看起來冷漠、不會花言巧語、愛面子,實際上他的愛更深沉、更真摯。若是沒有大愛,自已這種處境下,怎麼還會處處為別人著想。
  • 《安娜.卡列尼娜》:安娜的悲劇,並不是弗隆斯基變心
    .卡列尼娜》這本書的開篇,不僅成為文學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成為當下平凡婚姻家庭的真實寫照。《安娜.卡列尼娜》這本書的主線是安娜和情人弗隆斯基的感情起伏。美麗優雅的安娜出身名門貴族,是上流社會的貴夫人,她的丈夫卡列寧在政府機關擔任要職,他們住在豪華的莊園裡。是所有人都羨慕的「幸福的家庭」。但是,自從她認識了花花公子弗隆斯基,安娜便墜入了情網,偷偷約會,甚至懷了他的孩子,安娜本想要求跟丈夫卡列寧離婚,卻遭到了拒絕,於是安娜毅然離家出走投入了情人懷抱。
  • 蘇菲瑪索《安娜卡列尼娜》:女人為愛而生,也因失去愛而萬念俱灰
    這是沐顏第22篇原創文圖片來源網絡列夫託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屬於世界名著,很遺憾,我還是沒看原著,只是看了這部小說同名改編的電影《安娜卡列尼娜》。今天先帶大家回味下法國影星蘇菲瑪索主演的這部電影。諷刺的是,安娜卡列尼娜本來是去勸說出軌的哥哥,調解他們夫妻之間的矛盾。不曾想,自己卻遭遇了一場邂逅,最終釀成悲劇。安娜卡列尼娜為愛奮不顧身,也終因為愛而迷失自己,選擇了臥軌自殺。整部電影都是圍繞著,為愛瘋狂,為愛迷失,又為愛死亡的悲劇。
  • 《安娜卡列尼娜》:對一個人來說,一生只有兩種人,來人與歸人
    《安娜卡列尼娜》:對一個人來說,一生只有兩種人,來人與歸人這個非常有名的電影講述的是一個貴族婦女安娜在婚姻中不滿足,拼命的追求愛情與幸福,最終卻在丈夫卡列寧的虛偽和情人渥倫斯基的自私面前被碰得遍體鱗傷且頭破血流,最後只落得一個臥軌自殺下場的故事
  • 《安娜.卡列尼娜》:安娜生命中的三個男人,誰會給她以幸福?
    託爾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不僅講述了貴族婦女安娜的愛情悲劇,也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紀末俄國的社會現實。 書中安娜生命中有三個男人,都曾愛過她,分別是代表保守勢力的卡列寧,新興自由派的沃倫斯基,溫和改良派的列文。如果不談政治只論感情,究竟誰才能給她以幸福?
  • 《安娜-卡列尼娜》曝正式海報 奈特利華麗登場
    《安娜-卡列尼娜》曝正式海報   搜狐娛樂訊 曾以《贖罪》《傲慢與偏見》等片獲得奧斯卡多項提名的好萊塢當紅導演喬-懷特,業已完成的超豪華陣容古裝戲《安娜-卡列尼娜》,今日曝光了正式版海報——在奢華而又充滿幻想色彩的布景中,凱拉-奈特利扮演的安娜-卡列尼娜站在中央,神情中顯現著一絲憂慮,耐人尋味。
  • 讀安娜.卡列尼娜有感——沒有純粹的幸福,幸福本身攜帶毒素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俄國現實主義作家託爾斯泰的著作《安娜.卡列尼娜》!個人覺得還蠻適合女性朋友觀看的,可能不同年齡段的讀者,會對其帶來不一樣的觀後感!該書帶給我很多對兩性愛情、婚姻、家庭的思考!愛情不是生活的全部,任何時候,人都不能迷失自我!愛己再愛人!好的健康的愛情和婚姻!一定是相互的!我懂你的言外之意,你懂我的弦外之音!把《安娜.卡列尼娜》放到現在也對我們的生活有一定劃時代的啟示意義!
  • 外媒曝BCC將拍《安娜卡列尼娜》劇集,《名利場》編劇加盟
    俄國文學大亨託爾斯泰的巨作《安娜卡列尼娜》自登報連載以來就廣受好評,即使已過一百多年,仍是很多人手中的經典讀物。對於經典作品,翻拍成影視作品也是不可避免的,這樣也是為了更好得傳承經典。《安娜卡列尼娜》被多個國家翻拍稱各種版本,近期,也有消息稱英國BBC將投資拍攝新劇集,這也引起了不少書迷的熱切關注。根據相關消息,新劇集仍處於籌劃階段,將由《名利場》的編劇格溫妮絲休斯來運作,劇情基本未變,繼續講述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劇人生及愛情故事,其它相關信息還未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