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接地氣的「女拳」解放不了女性,捍衛不了廣大普通女性的權益

2020-12-17 幕後著史人

什麼是女權。是經濟獨立的女強人麼?是堅持不婚主義的新女性麼?還是仇視男性的極端思想?

在我看來,這些都不是。女權應該是一個動詞:女性權益的捍衛者。

當今社會裡,其實從法律意義上來講,女性和男性是平等平權的。但是由於男女的差異,女性的權益在依舊得不到充分的保障。比如婚姻權和生育權。生育能力是大自然賦予女性的獨特能力,在目前階段,只有女性才能做到這一點,但是女性選擇生育的話,工作勢必會受到影響,這也導致女性在求職的時候受到性別歧視。

那麼回歸家庭的女性相夫教子,服務於家庭。許多人簡單地認為女性還是依附男性生存,這在我看來是不對的,既剝奪了女性的貢獻也讓她們受到了歧視。她們對於家庭的貢獻是直接有效的,那麼對於社會,或許沒有直接產生經濟價值,但是她們的男人或者兒子不是還在為社會貢獻麼?

在現下社會裡,依舊有人歧視全職女性,不單單是男人,還有很多極端的女人。當然做一個不婚主義的女強人是你的選擇,靠自己生活是值得敬佩的,但是選擇做一個賢良的妻子也是一個女性的合理選擇啊,她們同樣值得尊重和保護。

所以,女權主義者,並不應該只是去教一個女性怎麼獨立自主,怎麼當女王,怎麼和男性對立。而是應該尊重每一個女性的選擇,不婚不育是女性的權利,結婚生子也是女性的權利。

與其教唆一個已婚的女性去離婚或者獨立生存,不如幫助女性在婚內擁有更多的合法的權益。

那麼對於男性來說就很簡單了,我麼應當尊重每一個女性的選擇,同時也要承認全職女性的價值並不比男人低,她或許是沒有掙到錢,但是她讓你掙到了錢。更別說某些女性在家庭付出的更多!

科技進步推動女權運動,解放女性思想

女權最早產生於西方國家,它產生的根本原本是因為社會分工細化和經濟發展的影響。例如英國工業革命後,紡織業快速發展,女性開始廣泛地參與到社會勞動和分工當中。她們在經濟基礎上不再依附男性,所以在政治上、教育上和法律上有了更多的訴求。英國婦女要求和男性擁有同樣的選舉權。

為什麼人類文明幾千年了,女權運動是近現代才興起,並且發展迅速?有兩個原因,第一是社會形態的轉變,另外一個是教育的普及。

過去幾千年,人類社會都處於農業文明。農業文明生產力水平低下,男性是社會也是家庭的主要勞動力。說明白點,就是一家人吃不吃得了飯,還得看男人勞動不勞動。這種情況下,女性只能被迫依附男性生存,怎麼談女權?

第二點,農業社會下, 女性的教育也是禁錮和落後的。其實這一點就跟封建統治有關了,男女之間的矛盾反而沒有。因為封建君主專制立足的根本是小農經濟,而男性是主要小農社會的主要有生勞動力,為了鞏固統治,自然是重男輕女,重農抑商了。

而到了近現代社會,人類科技快速發展,工業社會下生產力快速提高,女性投身社會勞動,為經濟建設添磚加瓦。從前男人們能養家餬口,現在女性也能養家餬口。

但是猛然一看,女性發現自己的社會地位依舊不如男性,這就不能忍了:你做到的事情我也可以做了,憑啥你就得壓我一頭?老娘也可以當家做主!從此,越來越多的女性從思想上,也從根本上解放出來。她們同男性一樣,都在為家庭為社會做出貢獻,推動人類社會進步。

激進的女權、不婚主義女性並非主流,也不接地氣,更代表不了女權主義,萬千普通女性除了需要丈夫的尊重和保護,也需要社會認可她的價值!

網絡上很多"女權主義"者是女性中收入較高的群體。她們可以自己生活得很好,也可以結婚生子,更可以不結婚生子,還可以選擇不結婚但是獨立養育後代。這類女性往往有一個錯誤的看法,認為這就是女權主義。男女婚配就是不獨立的,女人就是沒有活出自己的價值。

對於廣大女性來說,這種論調並不太適合。要知道,中國女性的平均收入並不高,超過百分之80的女性工資不到5000塊錢,還有很多職場的未婚女性工資不到4000塊錢。當然,她們憑著這幾千塊錢可以生活下去,但是想要獨立養育後代或者說提高生活質量是不太可能的。

拋開男女感情不提,這類低收入群體女性想要養育後代就必須要和男性結為婚姻家庭共同承擔養育的責任。這裡就有兩個點是現下"女權"主義經常忽略的。第一就是忽視低收入女性群體,第二是不認同全職家庭女性是女權主義者。這類我們稱之為狹隘的"女權"主義,她們往往要把男女對立起來的才叫女權。

而往往也有愚蠢的男性把全職家庭女性的付出淡漠化,他們簡單地認為全職女性對於家庭和社會的貢獻都不及男人。這類男性的口頭語就是:男性收入如何如何?男性承擔了大量的危險勞動和體力勞動,男性保家衛國。

其實我想說的是,何不換個角度去看?男人保家衛國犧牲了,作為女性來說,她失去的可能是父親、丈夫或者兒子!

其實"女權"主義或者反"女權"主義都沒有必要把男女關係搞得對立,和諧社會主義追求男女婚姻能夠有1+1>2的效果。男人用心做好一個丈夫,女人做好一個妻子,彼此承認價值,而不是一味的否定和埋怨。女性因為生育還有分心於家庭,而無法高效工作,而男性為了承擔家庭責任需要更加努力的工作。都是在努力付出,何必爭得頭破血流。

古人說家和萬事興,強調的是和諧和團結,並沒有強調是男人付出多還是女人付出多。對於社會也是,男女分工合作,才能推動社會更快發展、更加文明。

當然啦,對於廣大普通女性來說,保障她們的權力最根本的辦法是提高她們的收入水平。而這並不是"女權主義"喊幾句口號就可以滿足的,當今社會的生產力水平還無法滿足這種要求。所以,我們應該感謝每一個科技工作者,他們才是偉大的女權主義者。

相關焦點

  • 女拳什麼意思什麼梗? 女性借著女權宣揚男女平等的幌子了解一下
    女性借著女權宣揚男女平等的幌子了解一下時間:2019-09-05 14:05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女拳什麼意思什麼梗? 女性借著女權宣揚男女平等的幌子了解一下 有時用表情符號的,表示拳字。
  • 馬克思主義人學視野下的女性主義與女性解放
    這種夫妻關係其實制約著整個社會的未來發展,因為如果女性不自由,那麼包括女人在內的整個人類也必然是不自由的,在此背景下男性絕不可能獨自步入下一個更高級別的文明社會。今天,女性解放已成為一個司空見慣的概念,它在本質上其實是整個人類(男人和女人)在挑戰以性別為基礎的自然分工。
  • 女性主義不等於「女性的」主義
    但這種改變需要女性的覺醒和努力,也需要男性的協作與配合;改變的結果不只對女性有利,也為兩性和諧發展創造條件和環境;再進一步,就是為國家與社會的長治久安和全體人民的幸福奠定實踐基礎。更為重要的是,女性作為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其生活經驗和生命歷程不僅作為認識論的基礎開拓了知識生產的新領域,而且由此所形成的理論以及所確立的「主義」在婦女解放乃至人類解放的社會實踐中已經發揮了或正在發揮著巨大作用。
  • 男人喜歡「接地氣」?完美女性反而容易不受歡迎的原因
    完美女性被男生敬而遠之的理由經常有人說「男人喜歡天然的女人」。實際上男性喜歡稍微有些「接地氣」的女性,而完美的女性則會敬而遠之。被周圍人認為「很可靠」的女性,反而不是最受歡迎的,可能有很多人無法理解。那麼,為什麼男性對完美女性敬而遠之呢?
  • 【思想界】奧迪廣告物化女性:不「真實」的女性身體妨礙了誰?
    奧迪廣告與《芳華》宣傳對女性身體「原真性」的追求,涉及多個層面的複雜問題。首先,整容是女性處置自己身體的自由,是每個女性都應該捍衛的身體自主權;其次,整容的問題在於迎合大眾審美,而這種大眾文化塑造的女性完美身體本身,也是男權社會壓迫女性的一種表現;最後,對「天然」的女性身體的推崇,其實是對「天然美」的女性身體的推崇,如果這裡也存在一個「鄙視鏈」的話,人工美和天然醜的排位顯而易見。
  • 女性藝術不等於女性主義藝術
    在西方,女性主義藝術是伴隨著轟轟烈烈的婦女解放運動,即女權主義而產生的。而女權主義是現代主義背景下公民權力意識覺醒的一部分。也就是,女權主義是現代主義或現代文明的產物,而女性藝術是女權主義或女性意識覺醒的產物。
  • 1632年首部英文女性權益法律古籍亮相倫敦拍賣會
    1632年首部英文女性權益法律古籍亮相倫敦拍賣會 1632年出版的《女性權益決議法律》。
  • 前沿|「女權」與「女拳」(三)
    在這篇文章的七八九段中,作者詳盡地闡述了自己對於「女權」和「女拳」的觀點。從這類事例來看,作者提出了「女性主義不等於濫用暴力」,並且「英雄主義不分男女」兩個觀點。不僅如此,真正的女性主義是拒絕歧視的。Carolina作為前工業部長,發聲詆毀不是女權主義也並非左翼的公民(本文不談政治,故不引用Carolina的具體發言)。通過這種方式,Carolina達成了無端歧視公民、為自己造勢的目的。當然,相信讀者們都能明白,這樣的發聲並非出於真正的「女性主義」,而是以女權為名隨意歧視他人的「女拳」。
  • 從「天乳運動」到「服飾解放」,中國女性都經歷了什麼?
    可以說,在民國時期,隨著當時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因素的不斷變化,很多女性的思想觀念和生活習慣也開始發生改變。 尤其是辛亥革命以後,婦女解放運動的興起,使廣大傳統婦女在政治、婚姻、家庭、服飾、禮俗、職業等方面,有了更多的自主權和選擇權,同時,也為女性服飾的變化,創造了一個相對寬鬆的社會環境。因此,這一時期的女子服飾,呈現出了一個新的面貌,令人耳目一新。
  • 傳承女性高貴的精神和「不滅的魂靈」
    經過篳路藍縷的思想啟蒙與婦女解放運動,特別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國婦女贏得了與男性平等的地位,步入了開闊的社會空間,煥發出驚人的創造力,為中國社會的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然而,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遷,我們也看到了性別觀念上的倒退現象。特別是在消費文化推波助瀾的時代語境中,將女性物化、客體化的觀念與沉渣泛起的封建意識合流,對年輕女性的自我預期與精神成長產生了不良影響。
  • 什麼樣的男性,才願意為女性爭取權益?
    (圖源網絡)閻連科老師願意為中國的鄉村女性寫一本書,這算不算是國內男作家的進步,畢竟沒有人要求他這麼幹。不知道西窗老師被攻擊之後還願不願意參與到女性議題討論,而誰又真的有資格討論女性議題呢?男人進入女性議題為什麼這麼難?男人之間如何看待那些為女性發聲的同類?
  • 【大家】女性主義者不需要敵人
    有些話語是不適合作為結論出現的。與「女人不適合當領導」同類型的,還有「黑人不適合當總統」、「中國人不適合搞體育」、「同性戀不適合當老師」等等。這些結論武斷、粗糙、缺乏依據,會侵犯一個群體的權益。如果缺乏這種關懷,那就會出現一個死板的、僵硬的、陰險的社會,處處充滿歧視和限制。人發展的可能性將被大大降低。當我試圖為女領導平反的時候,遭到了參加聚會男同胞們齊聲反駁。
  • 從「N號房」事件看韓國女性地位,追求女性平等不等於女權至上!
    然而,部分網友竟在底下留言責怪IU在這個節骨眼發布照片,不懂得觀察情勢,甚至有人留言正因為女孩喜歡發布這類照片才會引起類似「N號房」事件的發生。這種種跡象看出,韓國女性在當地的地位卑微,明明是男性做錯事,但被責怪的卻是女性。或許從以下幾點可以理解,為何韓國社會對女性那麼不友善?1.
  • 誰是不該被遺忘的「她們」?2020年影響社會發展的十大女性新聞事件...
    女科研人員爭分奪秒、攻堅克難,女醫務工作者奮戰在最前線、以無畏鬥志抗擊疫魔,女公安幹警堅守崗位、保障安寧,社區女幹部群防群治、築牢防線,女新聞工作者穿行現場、記錄歷史,巾幗志願者真誠奉獻、傳遞溫暖,更多的女性敬業、護家。每一條抗疫戰線上,廣大女性以堅守和奉獻、汗水和犧牲築起抗擊疫情的萬裡長城。
  • 誰捍衛彩民權益 網際網路購彩票靠不靠譜?
    廣大的彩民朋友們,在春節前博個中獎的好彩頭,這幾乎成為了來年好運的開始。紅紅火火的投注站,我們都能看到的熱鬧場景,其實還有很多彩民是通過手機(平板)、或者是PC網上平臺來購彩的。在這裡,網際網路購彩作為一項新興的形式,對於彩民來說,他們權益怎樣保證,網絡購票究竟靠不靠譜?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探討這個話題。
  • 網文圈的女拳事件 原作者憤怒的香蕉讓女性觀眾決心抵制《贅婿》
    最近幾年,整個網絡世界對男同胞似乎都不是怎麼友好,就拿前陣子脫口秀演員楊笠的反跨年演講來說,被廣大男網友稱作「殺傷力不大,侮辱性極強」,不過卻受到了女生網友共鳴和追捧。雖然這件事情已經消失在熱搜的關鍵字上,但是已經開始為男生和女生之間的分歧的爆發討論,埋下了種子。
  • 思想的束縛一旦被解放,女性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人和動物的區別就在於人擁有思考的能力,並且這種能力是非常強大的,它可以強大到為了捍衛這種覺醒而不惜一切。西方女性的思想覺醒是通過啟蒙理性的哲學所激發的,而中國女性思想觀念的解放是通過破舊立新來達到的,這些破舊立新包括以下方面:用男女平等代替男尊女卑從清末,不管是維新還是洋務,他們都提倡男女平等,但並沒有脫離賢妻良母的傳統。
  • 禁止女性穿戴遮臉罩袍惹爭議 歐洲各國看法分歧
    據報導,罩袍一般稱為布卡(burqa),是伊斯蘭教規定女性必須在公共場合穿著的服飾,女性全身由長袍、頭巾與面紗層層包裹,只露出眼睛。  比利時眾議院內政委員會3月初審通過議案,全面禁止在公共場合穿著布卡,同樣只露出眼睛但罩住整個臉龐的面紗(niqab),同樣也被納入禁穿範圍。
  • papi醬因孩子隨父姓遭謾罵,偽女權讓中國女性平權路走得更加艱難
    女權的說法來自國外,指女性平權,涉及面錯綜複雜,但歸納起來集中於生育權、墮胎權、教育權、家庭暴力、產假、薪資平等、投票權、性騷擾、性別歧視與性暴力等與女性本身息息相關的必不可少的權益。女權的思想歸根到底就一句話——在全人類實現男女平等,是自古以來父權壓迫下的產物。
  • 2020年,女性平權實現了嗎?豆瓣高分推薦片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事實上,三八婦女節的設立,是為了紀念女性爭取政治和經濟平等權利。百年後的今天,女性的社會地位相較百年前是否有了提升?女性爭取權益的進程怎麼樣了呢?機器人索菲亞想借一部豆瓣上評分高達8.6的韓國2019年現象級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和大家聊聊女性的社會地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