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心理課堂上都很注重青少年群體的焦慮症和抑鬱傾向。但是,如何區分焦慮症和抑鬱症呢?
面對這終極一問,答案是:焦慮症怕死,抑鬱症想死!
有人說兩者的不同點在於:
抑鬱症的核心是過少的正性情緒體驗。通常抑鬱症患者體驗快樂的能力受損(anhedonia)。比如抑鬱症患者經常會說以前感興趣的事情提不起興趣了,對好玩的、好笑的事情都沒有了感覺,對生活提不起興致,對未來不再期待,具體表現在每一天上是做什麼事情都沒了動力。
焦慮症的核心是過多的負性情緒體驗,特別是擔憂、害怕和恐懼。由於焦慮症有很多亞型,不同焦慮症患者的核心恐懼是不一樣的。比如驚恐發作主要是怕死,廣泛性焦慮主要是對未來的不確定性的擔心(萬一這樣了怎麼辦?萬一那樣了怎麼辦?),社交焦慮主要是怕別人對自己有負面的評價。
有人則表示兩者的共同點在於:
雖然核心症狀不一樣,但是一些輔助症狀二者是抑鬱症和焦慮症共有的,比如睡眠困難、煩躁不安、易怒、注意力集中困難、疲勞感。
一個焦慮症患者同時患有抑鬱症是很常見的事情,反之亦然。反而是單純的焦慮症或者單純的抑鬱症患者比較罕見。基於美國人樣本的研究顯示二者共病率高達60%。
什麼是焦慮症?
焦慮症(anxiety),又稱為焦慮性神經症,是神經症這一大類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以焦慮情緒體驗為主要特徵。可分為慢性焦慮,即廣泛性焦慮(generalized anxiety)和急性焦慮,即驚恐發作(panic attack)兩種形式。
主要表現:無明確客觀對象的緊張擔心,坐立不安,還有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症狀,如心悸、手抖、出汗、尿頻等,及運動性不安。注意區分正常的焦慮情緒,如焦慮嚴重程度與客觀事實或處境明顯不符,或持續時間過長,則可能為病理性的焦慮。
什麼是抑鬱症?
抑鬱症又稱抑鬱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是心境障礙的主要類型。
臨床可見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情緒的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自卑抑鬱,甚至悲觀厭世,可有自殺企圖或行為;甚至發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顯的焦慮和運動性激越;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
在一項研究中,85%的抑鬱症患者也被診斷患有廣泛性焦慮症,35%患有恐慌症症狀。其他焦慮症包括強迫症和創傷後應激障(PTSD)。相信部分原因是由於大腦化學功能障礙引起的,患有焦慮症的人有羅斯福總統所謂的「恐懼本身」。(我們唯一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羅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