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障卡(以下簡稱社保卡)是記錄個人參保情況的重要載體。自2013年以來,恩施州人社部門啟動社保卡的制發工作,廣大參保人員陸續領到了社保卡。截至目前,全州累計發放社會保障卡287萬張。
為了加快社保卡在醫保結算、養老保險待遇領取等方面功能的應用,從2018年1月起,全州範圍內原新農合卡停止使用,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待遇全部通過社保卡發放,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待遇也將通過社保卡發放。一卡在手,如何使用?使用過程中,最常見的問題如何處理?近日,記者進行了採訪。
系統提示「重複參保」情況普遍存在
自2017年11月1日起,恩施州全面啟用社保卡。社保卡的社保功能啟用,由本人持社保卡到社保卡綜合服務窗口或醫保定點醫院(門診)、定點藥店,修改初始密碼後啟用。社保功能啟用後,原醫保卡自動停止使用。金融功能啟用,由本人持社保卡和身份證原件,到卡面標識的銀行網點修改初始密碼後啟用。
根據全州社保卡綜合服務窗口受理情況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電話諮詢服務中心接到的諮詢電話來看,社保卡啟用時出現「重複參保」的現象比較普遍。據州人社信息中心社保卡制發負責人介紹,如果參保人有重複參保信息,參保人持社保卡在醫保定點醫院(門診)、定點藥店刷卡消費時,醫保結算系統會提示參保人重複參保地和重複參保的險種,參保人可撥打相應參保地的醫保經辦部門電話,辦理停保或人員合併手續。如果參保人不清楚自己的重複參保情況及參保地醫保經辦部門聯繫電話,可撥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諮詢電話12333進行查詢。
此外,持卡人在醫保「兩定」機構刷卡結算時,醫保收費系統提示「查無此人信息」或「人員類別與參保狀態不一致」的,需要參保人到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對本人基本信息或參保信息進行核實、修改。
過渡期內,參保對象就醫可用身份證結算
「我長期在外地打工,目前還沒辦理社保卡,原來的農合卡還能不能用?」「我的社保卡還在制卡中,沒有領到,如果就醫住院怎麼辦?」連日來,一些讀者致電本報熱線電話或在恩施晚報微信公眾號留言諮詢。
暫未辦理社保卡或者正在辦理中的參保人,醫保卡是否可以繼續使用?州社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從2017年11月1日開始,已領取社保卡的,必須使用社保卡辦理就醫、購藥的醫保結算。由於目前制卡量較大且受到制卡周期影響,尚未申請制卡或已申請但還未領到卡的參保人,如果需要辦理就醫、購藥結算,尚有一段時間的過渡期。過渡期內,各縣市採取使用身份證或使用老醫保卡的方式進行就醫、結算,具體方式以各縣市人社部門的規定為準。尚未申請辦卡的參保人,必須立即申請辦理,以免影響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方面的業務辦理和待遇享受。
已申辦社保卡的參保對象可通過微信查詢全省社保制卡進度,具體操作流程為:在微信「添加朋友」中選擇「公眾號」,搜索「湖北人社」並關注,點擊「辦事窗口」中的「服務大廳」,輸入姓名、身份證號碼即可查詢制卡進度。為方便群眾申領和補換社保卡,目前恩施市人社部門正計劃選擇有條件的合作銀行營業網點開展面向群眾的即時制卡服務。
社保卡相當於參保人的第二張「身份證」,應妥善保管。參保人不慎將社保卡遺失後,務必及時辦理掛失手續,掛失後及時聯繫社保卡綜合服務窗口辦理補卡。
為防止個人帳戶資金被冒用或盜用,請持卡人領取社保卡後,及時修改社保功能和金融功能的初始密碼並妥善保管。因遺忘密碼、錯誤操作等原因導致社保卡被鎖定而無法正常使用的,需由本人持社保卡、身份證原件到社保卡綜合服務窗口辦理密碼重置。
社保卡醫保就醫結算實現「一卡通」
「我之前是在戶籍所在地巴東參加的城鄉居民醫保,現在長期隨子女在恩施生活,我的社保卡能在恩施使用嗎?」針對參保對象田女士的疑問,州社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州的參保對象在州內其他縣市的定點醫院就醫、定點藥店買藥時,可持社保卡進行結算,州內跨縣市就醫、購藥實現「一卡通」。
據了解,近年來我州加快推進社保卡在省內外異地就醫聯網結算業務領域的的應用,社保卡成為參保人員在省內及跨省異地就醫身份識別和直接結算的唯一憑證。一是實現了省內異地就醫聯網結算。目前,已備案登記的參保人可持卡在84家省內異地定點醫療機構辦理異地就醫出院直接結算;二是實現跨省異地就醫聯網結算。目前,全州已有11家定點醫療機構接入跨省異地聯網就醫平臺,實現了社保卡在省內外異地就醫定點醫院業務中的應用,我州已備案登記的參保人可持卡在全國8000多家跨省異地就醫定點醫院辦理出院直接結算。
我州參保人員如需到省外異地定點醫院就醫,需按照以下流程辦理:首先,參保人到省外異地就醫前,須持社保卡到參保地社會保障卡綜合服務窗口做跨省用卡檢測,確保社保卡能正常使用;然後,符合異地就醫條件的參保人(包括異地安置退休人員、長期異地居住人員、常駐異地工作人員和異地轉診人員)在參保地醫保經辦機構辦理跨省異地就醫登記備案手續;最後,參保人員持社保卡到省外異地就醫定點醫院辦理入院、出院結算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