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因傳承而精彩,在「時代記憶·非遺地圖」上,來自全國各地的非遺傳承人、時代匠人們用自己獨特的技藝展示著非遺文化的魅力,踐行著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
本期非遺傳承匠人:延光生,為「時代記憶·非遺地圖」平臺合作匠人——
延光生,藝名延生,陝西省綏德縣人。現為綏德縣代表性剪紙非遺傳承人,綏德縣剪紙協會秘書長,府谷縣剪紙協會理事。
「一剪之趣奪神功,美在民間永不朽。」郭沫若曾以這樣的詩句讚嘆中國民間剪紙藝術。而這位手藝人則用一雙巧手裁剪出了《眾志成城·抗擊疫情》、《龍鳳呈祥》、《真愛永恆》等多種題材的剪紙藝術作品......
中國剪紙是一種用剪刀或刻刀在紙上剪刻花紋,用於裝點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動的民間藝術。在中國,剪紙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交融於各族人民的社會生活,是各種民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剪紙文化在民間流傳極廣,歷史也很悠久,據記載新疆曾出土了距今一千五百餘年的剪紙作品對馬團花和對猴團花。民間剪紙往往通過諧音、象徵、寓意等手法提煉、概括自然形態,構成美麗的圖案,它作為中國傳統民間藝術的一種在民俗活動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經過千百年來無數剪紙手工藝人的不斷創新和研究,剪紙技藝在他們的研究下日益精湛,綻放出了應有的光彩。
延光生用一把剪刀和一雙巧手剪出了自己的多彩人生和美好生活,尤其是他剪刀下刻畫出的各類人物故事,惟妙惟肖,令人難以忘懷。
他長期致力於剪紙藝術,設計製作剪紙作品國內外名勝景點,地方民俗,紅色經典系列,人物特顯肖像剪,大型長卷剪紙更為突出。
「剪紙藝術自誕生以來,在中國歷史上就沒有中斷過。它充實於各種民俗活動中,是中國民間歷史文化內涵最為豐富的藝術形態之一。」延光生說道。
從事剪紙這項技藝,需要真正地把心沉澱下來,在他平時進行剪紙的時候,會自己一個人坐在屋子裡,不被外界的一切因素所打擾,這樣才會心神一致,在身臨其境的忘我創作中來完成每一件作品,讓剪紙賦予真正的靈性和生命。
一把剪刀裁剪的是一種情懷,一張剪紙充滿了他的祝福,而延光生也希望自己的每一件剪紙作品都擁有藝術之魂,讓非遺藝術真正地鮮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