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墓揭秘:秦皇陵地宮「水銀」的神秘意義

2020-12-13 搜狐網

  公元前246年,秦始皇開始在今天的陝西省臨潼區驪山腳下建造一座堪稱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在以後的2000多年時間裡,圍繞著這座神奇的陵墓也引發了越來越多的謎團和猜想。

  2002年4月,我國首次對秦始皇陵進行地下考古勘察工作。在歷時一年的考古勘察中,研究人員初步確定地宮的深度達到了30米,足足穿過了三層地下水,地宮的高度為15米,相當於現在的4層樓建築。

  同時,考古人員還發現了一個非常奇特的現象,就是在地宮上的封土堆上居然存在著嚴重的汞異常。

  難道地宮中真的像《史記》中記載的那樣存在水銀嗎?地宮中放置水銀究竟隱藏著秦始皇怎樣的隱秘心事?大量的水銀又來自何處呢?

  科學的勘測結果表明,地宮中不僅有水銀,而且水銀的藏量非常龐大。有人推測,地宮中的水銀可能多達幾噸甚至上百噸。

  更讓專家稱奇的是,將地宮內水銀分布探測圖和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的秦朝疆域圖對照,發現這兩張圖竟然有著驚人的相似。

  那麼,秦始皇如此在地宮中大量使用水銀難道僅是為了實現他一代帝王的恢弘想像嗎?

  今天我們知道水銀是一種有毒性的液態金屬,如果有人進入地宮,會吸入水銀所釋放出來的汞蒸氣而中毒。而且水銀能夠很好地隔熱,在地宮之內形成一個密閉的隔熱層,同時水銀具有殺菌作用。所以,科學家普遍認為地宮中的水銀是用來防腐防盜的。

  但是,在秦始皇以前人們還沒有意識到水銀有這些作用。

  在那個時候,人們為了解決黃金不足的困難,發明了鍍金鍍銀,而水銀是鍍金鍍銀非常重要的一種材料。所以可以推測,在春秋時期,墓室裡面放水銀是一種財富的象徵。

  根據這個推測,考古專家認為秦始皇在死後仍然希望繼續佔有天下的財富。

  但是,和之前貴族古墓不同的是,秦陵地宮的水銀量十分龐大,而且歷史學家在考察這段歷史的時候發現,水銀對於秦始皇而言,似乎有著更為不尋常的意義。

  《史記》記載,秦始皇20多歲時迷上了「長生藥」和「真人術」。為了達到修仙的目的,在煉丹方士盧生等人的鼓動下,秦始皇甚至把皇宮搬進鹹陽地宮,足不出戶呆在裡面,一面批閱奏章,一面「接引」神仙,不許外人打擾。

  就在專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他們又在史書中發現了一個更為反常的記載,說:清早年喪夫,終生守寡沒有再嫁,秦始皇因此封清為「貞婦」,並命人在當地修建了一座「懷清臺」來加以表彰。

  秦始皇為什麼會對一個「女商人」的「貞節」大加表彰呢?他對她的器重,真是出於對「貞操」的讚賞嗎?

  從禮抗萬乘,到用財自衛,再到貞節牌坊,清果然是一個不同尋常的女人。難道僅僅因為她的富有麼?或是她擁有著美貌無雙的容顏?這其中是不是隱藏著更大的秘密呢?

  清家族的所在地巴郡枳縣就是如今的重慶東南地區,幾年前,考古人員在重慶市長壽區江南鎮龍山寨找到了清的陵墓,由於年代久遠,墓穴的地上建築已經面目全非。但正是這個發現,讓謎底的揭曉更近了一步。

  原來,專家們把清墓穴所在的長壽區、武器庫所在的彭水縣、汞礦所在的酉陽縣,圈在一起觀察,竟然發現,清所掌控的勢力範圍,恰恰處在中國巫文化的發源地巫山的範圍之中。

  巫山是上古神話中的神山、靈山,是中國巫文化的發祥地,更重要的是那裡還是「不死之藥」的主要產地,而在當時丹砂與水銀就是「不死之藥」的代名詞。

  事實上,被譽為遠古智者的巴人巫師,很早就了解丹砂這種特性,開始了漫長而神秘的丹術之路,並以此擁有了峽江流域無可爭議的通神力量。

  在進行巫術意識過程當中,有一個天和人之間交流的過程,而這個交流的過程不能像正常的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它需要有一些外在性的體徵,服用丹砂或者丹砂的細末甚至服用輕微的水銀,它可以導致身體僵硬,全身發抖,這是巫術儀式當中必不可少的一個層面。

  在當時巫文化盛行的狀況下,如果不掌握巫術肯定不行,只有將政權、軍權、神權統一掌握的人,才能真正控制強大帝國的財政力量,而清恰恰能夠控制。

  種種跡象表明,清很可能就是一個著名的巴巫家族的傳人,她也許就是巫師群體中最具權威的巫師。

  在秦始皇看來,清不是一個簡單的巫師,她一定是個最具專業功力的巫山「神女」。秦始皇可以完全控制她的丹砂水銀,但無法獲得她頭腦中所掌握的「不死之術」,所以,秦始皇為了實現永生的夢想,完全有理由為清的丹砂經營提供一切必要條件和庇護,而作為回報,清也完全可能為秦始皇陵地宮提供大量的水銀和不死之術。

  所以,巴蜀女人清就能夠獲得秦始皇的極度恩寵,順理成章地擁有了至高無上的特權。

  在考古學家的追問當中,清的面紗被逐漸揭開。。

  我們也終於明白種種反常,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就是清家族龐大的丹砂產業,控制者已經不再是清了,而實際上正是秦始皇。現在流淌在秦始皇陵深處的水銀,不僅記述著一個女子的古老傳奇,它更記錄了中國古老的巫文化給予一代封建帝王的永生迷夢。

history.sohu.com false 環球網 http://history.huanqiu.com/china/2015-06/6688882.html report 2523 公元前246年,秦始皇開始在今天的陝西省臨潼區驪山腳下建造一座堪稱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在以後的2000多年時間裡,圍繞著這座神奇

");}

相關焦點

  • 秦皇陵地宮不能被開啟的原因是什麼
    如果我們現在去到秦皇陵參觀的話,我們是無法再看到秦皇陵地面建築的。因為秦皇陵的地面建築早已經在多年的兵荒馬亂中被徹底地給摧毀了,因此對於秦皇陵地面建築到底有多大,我們是無法知曉的。秦皇陵龐大無比的地宮除了地面建築之外,秦皇陵深埋在地下深處的地宮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秦皇陵的地宮其實就是一個縮小版的鹹陽城,這個縮小版裡的鹹陽城是依照秦始皇原本居住的鹹陽城打造而成的。
  • 秦始皇陵地宮究竟有多少寶藏? 真相令人吃驚
    因此民間也稱秦始皇陵為「蓮花穴」,這裡的確是建墓的絕佳位置,由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何秦始皇會選中驪山作為自己的安身之處了。據多年的秦皇陵考古學家的資料表明:秦皇陵的地宮總面積大約4萬平方米,相當於5個現代足球場面積之大。地宮之大,但另一點地宮到底深多少米呢?
  • 秦皇陵四大詭異機關,水銀已經被證實,其中一種無法可破!
    秦始皇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皇帝,他憑藉秦國強大的國力橫掃六國,統一了中國,這位我國之後歷朝歷代的版圖奠定了基礎,同是統一了度量衡,同意了文字,為了消除分封制的弊端,還開創了中央集權的郡縣制,也就是我們的封建制度,可以說是千古一帝,天下沒有敵手之後,他唯一的敵人就是蒼天,也就是時間的流逝
  • 為什麼秦始皇陵不開挖?秦皇陵裡有啥?你覺得秦始皇墓該挖嗎?
    既然很多人都好奇, 先說一下秦皇陵裡都有啥吧,按已經發現的秦始皇兵馬俑來看非常高大上,秦始皇不愧是千古一帝,預計真正的地下秦始皇墓陪葬的物品絕對是千古難見極品。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從這段記載來看,修皇陵耗費巨大,光工人就達七十多萬人。奇珍異寶不計其數,機關防衛相當了得,布局壯觀大氣。直達地下泉水深處,又用銅打造基座,水銀造江河,鯨魚油點燃的長明燈照亮地宮世界,總面積預計達18萬平方米,看來當初造秦始皇陵幾乎是埋藏了當時全天下的財富……那為什麼現在不開挖呢?
  • 秦始皇陵地宮的水銀哪來的?
    自古至今,很多皇帝的陵墓都被盜墓賊洗劫一空,但秦始皇的地宮至今未被挖掘,因為它的防禦機制讓人聞風喪膽,其設計天衣無縫獨步天下,步步暗藏玄機。皇宮內以水銀模擬天下江河,恢宏大氣。秦始皇的後宮三千佳麗是否在裡面?趙高,李斯也在嗎?皇陵的設計者是李斯,水銀的提供者是首富巴青,當時的一個女企業家。秦始皇為了得到水銀,可謂大費周折。巴青原是個寡婦,她在丈夫死後,一直未再嫁,因為她一心想振興家業。
  • 秦陵地宮有水銀製成的「江海」?專家:只有挖掘才能確定
    ——范文瀾(中)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932,閱讀約2分鐘關於秦始皇陵的猜測和文章很多,其中地宮水銀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人們堅信,秦皇陵地宮裡一定有水銀,因為司馬遷在《史記》中有非常明確的記載,「穿三泉降銅,得一棺,宮中百官遷臧滿」。
  • 秦始皇陵地宮內的未解之謎:地宮內水銀有多少?地宮內有多大?
    1974年3月29日,為了對抗春旱,臨潼農民在打井的過程中發現了支離破碎的兵馬俑,由此揭開了秦始皇陵兵馬俑研究的序幕。秦始皇陵兵馬俑坑共有4座,其中1座是空的,據推測是未來的及修建完成。3座兵馬俑坑共有兵馬俑8000多,被稱為「神秘的地下軍陣」,但這也只是秦始皇陵整個陵園的一角而已。
  • 秦始皇陵地宮真有大量水銀麼?古代是如何提煉水銀的?
    談及秦始皇陵,總會有許多未解之謎,其中便包括地宮中浩如江海的水銀。與許多朋友一樣,初讀《史記》時,也曾被「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的文字所震撼,並對古代如何獲取水銀而充滿了疑惑。秦始皇陵地宮假想圖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事物都很容易被我們低估,甚至於完全忽視,其中便包括古人的智慧。
  • 西安河道衝出神秘巨石,上面的刻字揭開秦始皇陵重大秘密
    西安河道衝出神秘巨石,上面的刻字揭開秦始皇陵重大秘密文/浩哥隨說人文作為華夏歷史封建時代的千古第一帝,秦始皇可謂是給後人留下了太多濃墨重彩的事物。從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期開始,秦皇陵中就開始有相關方面的專家進駐,進行了細緻的勘測以及淺層次的發掘,這麼多年過去了,巨大數量的兵馬俑及外圈墓坑的陸續發現,帶給了人們翻天覆地的震動。然而所有人都清楚,至今深藏於地下核心部分的陵墓地宮,無人敢去輕易的觸碰。
  • 中國考古學家初步揭秦始皇陵地宮營建神秘面紗
    新華網西安1月1日電     題:中國考古學家初步揭開秦始皇陵地宮營建的神秘面紗  新華社記者 馮國  根據幾十年的考古勘探、發掘與研究,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考古隊隊長劉佔成日前首次提出秦陵地宮的營建主要分「六步走」,即建設排水設施、挖掘墓壙、布置墓室
  • 秦始皇陵幾大謎題!地宮充滿水銀?(二)
    謎團四﹕地宮埋「水銀」之謎始皇陵以水銀為江河大海的記載見於《史記》﹐《漢書》中也有類似的文字。然而﹐陵墓中究竟有沒有水銀始終是一個謎。現代科技終於解開了地宮埋「水銀」的千古謎案。至於地宮為何要埋入大量水銀?北魏學者酈道元的解釋是「以水銀為江河大海在於以水銀為四瀆﹑百川﹑五嶽九州﹐具地理之勢。」原來是以水銀象徵山川地理﹐與「上具天文」相對應。謎團五﹕地宮珍寶知多少?
  • 秦皇陵深埋千年,五大未解之謎困擾著人們,或許等挖掘才能解開
    要說中國最神秘的古墓,那應該要數秦皇陵了,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真正統一華夏的人,也是他奠定了之後兩千多年華夏的版圖基礎,同時開創了前古未有的封建專制制度,留下了萬裡長城,秦直道等奇蹟建築第二個是地宮裡的水銀之謎,地宮裡面究竟有沒有水銀一直是人們爭論的話題,有水銀的記載也是出自《史記》和《漢書》,但是卻沒有人真實的去感受過
  • 秦始皇地宮中的水銀有何作用?專家勘察後表示:我們想簡單了
    半個世紀後的勘察再次表明,秦始皇陵的地宮中有大量的水銀,而且其分布的走勢、形狀,與秦朝的疆域圖十分類似。 於是有人說,秦始皇地宮中的水銀,是用來彰顯他的豐功偉績的。但專家挖掘幾個陪葬坑和勘察後表示:我們想簡單了。水銀具有殺菌和隔熱的作用。
  • 從史記中揭秘秦始皇地宮八大謎團,每一個都讓你更了解秦始皇陵
    《漢書賈山傳》也認為秦始皇陵地宮地下水堵塞是:「合採金石,冶銅錮其內,漆塗其外」。綜上,我們就可知秦始皇陵地官地下水是先用冶銅錮其內,再塞以文石,其次塗漆,最後塗丹。秦始皇陵地宮的形狀如何呢?已發掘的秦景公、曾侯乙、馬王堆等大型墓葬都是呈階梯狀的鬥室墓穴。漢代中山靖王劉勝夫婦墓是以山為陵當屬另一種情況。估計秦始皇陵也可能是呈階梯狀的鬥室墓穴。
  • 秦始皇陵究竟用了多少噸水銀?考古學家:只需看看墓頂的石榴樹
    秦始皇陵北接渭水,南靠驪山,龍盤虎踞,建築規模十分壯觀。因為墓裡有無數珍寶,所以我們常常聽說有「盜墓」這一行徑。但是,秦始皇陵雖然珍寶不可計數,但是卻也危險重重——石器、暗箭、毒氣、水銀,你想到的陷阱基本裡邊都有。這些都是秦始皇費盡心思不讓人靠近自己遺體的辦法,所以沒有人能真正挖開秦始皇陵,尤其是30米深的地宮中密布著成噸的水銀。
  • 17年前「863計劃」對秦陵地宮的物探,發現了什麼?
    秦皇陵如此神秘,無數人都想一探地宮裡的秘密。關於秦帝陵地宮的秘密,最權威的史書是司馬遷在《先帝書》中的描述。司馬遷寫道:「初帝即位,經歷山,與天下併合。天下遣人七十餘萬,過三泉,降銅造棺,宮廷百官遷臧滿。讓匠作弓箭,近戴者射之。以水銀為江海,灌輸機器,上有天文,下有地理。以人魚膏為燭。」要注意這些數字。
  •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科研人員曾對秦始皇進行過大規模的汞含量檢測,最終發現在皇陵封土中水銀含量十分異常。很顯然,這是地下宮殿中大量水銀揮發所致。而且據專家保守估計,整個秦始皇陵的水銀超過100噸!這也證實了漢朝太史令司馬遷在《史記》中描述秦皇陵「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的真實性。
  • 秦始皇陵地宮中存在大量水銀,若人掉進水銀池會發生什麼?
    水銀又叫做汞。普通人很難接觸如此大量的水銀,更別說掉進水銀池。如果一個人不小心掉進水銀池,肯定不會被淹死,但是大概率會被毒死。始皇宮中存在大量水銀據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始皇地宮內「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
  • 秦始皇陵為什麼不能挖?除了地宮水銀,還有這兩個至關重要的原因
    這次發現,不僅讓我們對於秦代石鎧甲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也為進一步揭開秦始皇陵墓的秘密奠定了基礎。二、傳說中的秦陵有多豪華?自從秦始皇下葬封陵以後,他神秘而又豪華的陵墓就成為了千古之謎。秦始皇又命令能工巧匠在墓室裡營造箭矢機關,一旦盜墓賊接近,機關就會啟動。秦始皇陵墓的牆壁上用大量的水銀,繪成山川大河,墓道的走廊上掛著用人魚膏製成的燈,永不熄滅。從《史記》的記載我們可以看出,秦始皇陵豪華非常,匯聚了六國時代的奇珍異寶。
  • 秦始皇陵墓地宮內部大曝光《配圖》
    在這座有著象徵天、地的地下「王國」裡,秦始皇的靈魂照樣可以「仰觀天文,俯察地理」,統治著這裡的一切。 謎團四:地宮埋「水銀」之謎 始皇陵以水銀為江河大海的記載見於《史記》,《漢書》中也有類似的文字。然而,陵墓中究竟有沒有水銀始終是一個謎。現代科技的發展為驗證秦陵地宮埋水銀這一千古懸案提供了必要的前題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