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門關在哪裡 玉門關在什麼地方

2020-12-08 天氣網

  對於「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肯定很多人都很熟悉。但是,對於這首詩中的「玉門關」是在哪裡,有很多人不知道。下面,就來看看玉門關在哪裡吧!

  玉門關位於甘肅省酒泉市境內。地處河西走廊最西端,疏勒河的南岸,距離敦煌市大約90公裡處,距離羅布泊大約150公裡。玉門關平面呈方形,東西長24米,南北寬26.4米,總面積630多平方米。現存城牆高9.7米,上寬約3米,牆基最寬處5米。

  玉門關又稱小方盤城,建於公元前111年左右。是絲綢之路通往西域北道的咽喉要隘,自西漢張騫「鑿空」,出使西域以來,通過玉門關這座海關,中原的絲綢和茶葉等物品源源不斷地輸向西方各國。而西域諸國的葡萄瓜果等名優特產和宗教文化相繼傳入中原。當時玉門關,駝鈴悠悠,人喊馬嘶,商隊絡繹,使者往來,一派繁榮景象。

  現在來到玉門關,如果想見識古代城關的雄偉繁華大多會失望,因為隨著千百年來歲月的侵蝕,玉門關早已喪失了當年的樣貌。現在的玉門關看似是一個夯土堆的遺蹟。雖然已沒有了當年的壯觀,但是登上玉門關遺蹟,舉目遠眺,四周沼澤遍布,溝壑縱橫,長城蜿蜒,烽燧兀立,胡楊挺拔,泉水碧綠。紅柳花紅,蘆葦搖曳,可以在廢墟中想像當年的盛景,感嘆歷史和時光的滄桑變化,懷古之情油然而生。

相關焦點

  • 玉門關在哪裡,為什麼春風不度玉門關?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首唐代詩人王之渙的《涼州詞》,大家都能倒背如流。詩中描繪出塞外的蒼涼以及戍邊士兵的思鄉之情,雖然鄉愁難耐有些哀怨,但為國戍邊也是責任所在,並沒有頹廢之情。因此,這首詩歷來為人們所喜歡的詩詞中的經典。我們今天要說的是玉門關在哪裡,為什麼春風不度玉門關呢?
  • 「春風不度玉門關」歷史上的玉門關究竟在什麼地方?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悲壯蒼涼的《涼州詞》傳誦了千年,讓一代又一代中國人記住了玉門關這座古老的關塞。玉門關究竟身處何處?恐怕沒有幾個人能說得清楚。1000多年前,絲綢之路最繁忙的年代,玉門關就靜靜矗立在關外。那時,玉門關是一個繁華的邊關,處於絲綢之路的咽喉之地。
  •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詩人筆下的「玉門關」在哪裡?
    但它的確切地理位置究竟在哪裡,學術界一直未有定論。據《漢書·地理志》,玉門關與另一重要關隘陽關均位於敦煌郡龍勒縣境,據此基本指向是敦煌的小方盤城。玉門關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節,有非常特殊的經濟和戰爭意義,在漢武帝的時候,當時戰亂比較多,皇帝為了更好地防禦匈奴,修建了玉門關作為防禦設施,這個防禦設施距現在已經有千年的歷史了。在這千年時間之間,玉門關這個地方也經歷了很多的變遷,包括雨水的衝刷和風力的吹刮,所以很難判斷地址在哪。
  • 「春風不度玉門關」,玉門關在什麼地方?它為何出現在很多詩中?
    玉門關在詩詞中出現的頻率是比較大的,其中最著名的還是王維的「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戍守玉門關的將士是何等的孤寂荒涼?這句詩無論是從詩句本身的美感還是意境來說,李白的「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都要好很多。
  • 經常在古詩中出現的「玉門關」,到底在什麼地方?
    半夜帳中停燭坐,唯思生入玉門關。——胡曾 《詠史詩·玉門關》 王維的一首「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讓不少人第一次知道了玉門關這個地方。連春風都到不了的地方,該是有多麼悽涼。王昌齡也曾在詩裡寫道:「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 「玉門關」、「陽關」,這些地方分別都在哪裡,你知道嗎?
    大家都知道,如今的中國可以用地大物博四個字來形容,但是在古代,我國的很多地方的名字和如今還是不太一樣的,甚至有很多地方在古代並不屬於我們的領土。在古代我們的中國一般指的是黃河中下遊中原地區(河南附近),這裡被視為是華夏民族的發源地和搖籃,而相對應的西部地區一般人跡罕至,也很少有祖先生存過的痕跡,所以也就有了「西出陽關無故人」「春風不度玉門關」這些詩句的由來。那你知道「陽關"、「玉門關」這些地方到底在今天的哪裡嗎?在解釋這兩個關隘之前,我們得先聊聊絲綢之路。
  • 「春風不度玉門關」有關玉門的話語
    當時,電影中的一個角色,紅軍政委朗誦了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絕句很好背,看了電影,找到一本舊的《唐詩三百首》幾分鐘就背熟了,感覺很美。尤其是「春風不度玉門關」。可是,這個玉門和玉門關有關係嗎?
  • 絲路之旅——玉門關:春風到底度不度玉門關?
    為什麼「春風不度玉門關」,又「引得春風渡玉關」呢?因為玉門關在歷史上是有變化的,玉門關變化的不僅僅是地址,還有歷史與民族文化心理。因為國家版圖的變化和政治需要,玉門關的地理位置發生了變化;又因為在不同的時代,我們的歷史、文化與民族心理賦予玉門關不同的內涵,不同時代對玉門關的心態和理解就有所不同。
  • 秦時明月漢時關 陽關 玉門關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唐朝詩人王昌齡的這首《出塞二首 其一》許多人是朗朗上口,其中的關指陽關和玉門關。陽關和玉門關位於河西走廊最西側。漢武帝時期,衛青、霍去病兩次河西之戰,趕走匈奴人,漢朝在這裡先後設立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鎮,在敦煌西北、西南建立兩個關隘,分別是玉門關和陽關,從此這裡就是西域和關中的分界線。河西走廊是絲綢之路重要路段,長安出發,穿過河西走廊,分別從出玉門關走天山南麓的北路和出陽關走塔克拉瑪幹沙漠周邊而去的南路。
  • 玉門關到底在哪?有幾個?——玉門關簡介
    從考古學的成果看,現存玉門關遺址有三處:敦煌玉門關、赤金峽玉門關、石關峽玉門關(當然還有別的遺址,例如唐玉門關,但是故址已經變成了水庫,後人已經無法去憑弔懷古了)。1.敦煌以西小方盤城一帶的玉門關敦煌以西的玉門關又稱小方盤城。
  • 孤城遙望玉門關
    楊文遠 在陽關,最讓我感懷的是那首《送元二使安西》,在前往玉門關途中,望著窗外茫茫戈壁和在秋風中搖曳的紅柳,一股悲壯蒼涼之感襲上心頭。此刻,我想到了王之渙的《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章太炎先生對王之渙的《涼州詞》極為推崇。
  • 春風為何不度玉門關?解讀玉門關的地理環境
    羌笛何須仰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涼州詞》中借玉門關表達了將士們駐紮在邊塞而產生的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也讓人們認識到了玉門關的荒涼,蕭瑟。玉門關位於中國甘肅,漢武帝為了促進西域的開發,設置了河西四郡,為了方便玉石的運輸而建立此關隘,故名玉門關。玉門關處於河西走廊西端,是西域與中原的重要交通樞紐,玉門關的周邊環境由沙漠,戈壁,河流,湖灘組成,一眼望去,儘是青黃。
  • 春風不度玉門關,玉門關為什麼會如此荒涼
    在這首詩歌裡提到了玉門關。為什麼王之渙會說「春風不度玉門關」呢?玉門關位於今天的甘肅省敦煌市龍勒縣西北的小方盤城,是漢武帝設置河西四郡時,所設立的一道關隘。當時,西域向中原運送玉石等物時,都會經過此地,因此命名「玉門關」。由此可見,玉門關是連接西域和中原的交通要道。
  •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玉門關
    玉門關自古就是建功立業之地,如今已成為了一個著名的旅遊景點,今天,我就帶大家來看看玉門關。玉門關始建於漢武帝通西域道路、設置河西四郡之時,因西域輸入玉石時取道於此而得名。漢時為通往西域各地的門戶,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小方盤城。據《漢書》記載,玉門關與另一重要關隘陽關,均位於敦煌郡龍勒縣境,皆為都尉治所,為重要的屯兵之地。
  • 從玉門關到陽關
    Monday.Aay.6 背景音樂 現在到西域不需要經過玉門關了,從嘉峪關出發,過玉門有一條更近的路可以直達哈密。 玉門關做了景區的遊覽線路規劃,進入景區以後,就得按照他們規劃的路徑走了。參觀小方盤城,然後一同乘坐觀光車去參觀大方盤城。大方盤城靠近古疏勒河,那是大漢的一個軍需糧倉,所以又叫河倉城。最後還會帶我們去一段漢朝的古長城。玉門關的這些觀覽點之間的距離都挺遠,但真正穿越其間,你會感覺到攻防之間遙相呼應的節奏感。
  • 詩行天下|玉門關: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歷史上的玉門關,其實有三處:漢代玉門關。公元前139年,張騫奉著漢武帝之命,出使西域,打通了漢朝通過西域的南北通路,這便是赫赫有名的絲綢之路。絲綢之路開通後,東西方文化、貿易交流日益繁榮,為了確保這條道路的安全與暢通,公元前121年至107年間,漢武帝下令修建了兩關,這便是陽關和玉門關。隋唐玉門關。隋唐時,玉門關關址由敦煌西北遷到了敦煌以東的瓜州晉昌縣境內。
  • 春風不度玉門關,為什麼玉門關在唐詩裡出現頻率這麼高?
    我們都熟知的一句,「春風不度玉門關」。那麼玉門關是哪呢?它在今天的甘肅省敦煌市西北80公裡的戈壁灘上。今天的玉門關看上去可不怎麼起眼,只剩下一座小小的建築遺址,但在詩歌中,玉門關可不僅是一個現實中邊關哨卡的名字,更是一種文化符號。
  • 位於絲綢之路上的「陽關」「玉門關」分別在哪裡,你知道嗎?
    大家都知道,如今的中國可以用地大物博四個字來形容,但是在古代,我國的很多地方的名字和如今還是不太一樣的,甚至有很多地方在古代並不屬於我們的領土。在古代我們的中國一般指的是黃河中下遊中原地區(河南附近),這裡被視為是華夏民族的發源地和搖籃,而相對應的西部地區一般人跡罕至,也很少有祖先生存過的痕跡,所以也就有了「西出陽關無故人」「春風不度玉門關」這些詩句的由來。那你知道「陽關"、「玉門關」這些地方到底在今天的哪裡嗎?
  • 為何「春風不度玉門關」,它和玉門關「有仇」嗎?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是王之渙的一首詩,我們早就耳熟能詳,熟記於心了,把它稍微改動一下,中間缺一字,就可以變成一首詞:黃河遠上,白雲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在《涼州詞》當中,最著名的一句莫過於「春風不度玉門關」,那麼,在氣象上,這又該如何解釋呢?首先,這裡的春風指的絕對不是春天的風,而是夏季風。其次,這裡的玉門關指的是甘肅省敦煌縣境內的一處重鎮。
  • 「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帶你了解玉門關的前世今生
    玉門關人們都很熟知了,它是中國最古老的關隘之一,是漢武帝時期設置的,因輸送新疆和田玉而被稱為玉門關。它也是中國古詩詞裡被提到最多的關隘。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尤其是最後兩句「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是人們對玉門關最初的認識。包括我自己也是,因為這兩句詩曾對玉門關有過無限的嚮往和憧憬,很想去那裡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