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八月,作為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研究生支教團隊長,我來到了陝西漢中洋縣龍亭鎮龍亭初中進行為期一年的支教,擔任七年級二班的班主任,帶兩個班的英文課。
圖為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研究生支教團洋縣分隊隊長王嘉星。王嘉星 供圖
對我來說,支教不是一時興起的參與,它是一種堅持與感動。從我毅然決然選擇支教的那一刻起,就決定要將這一年青春時光奉獻給那些可愛的孩子們。我明白自己的力量帶來的改變也許微不足道,但我願意盡最大努力與孩子們一起成長,一起進步。
雖然來之前已經在建大附中和附小進行了為期兩個月的教學實習,但初來乍到的我對班主任的工作仍然不夠熟練,在龍亭初中各位教師的熱心幫助下,我認真摸索,最終制訂了一套詳細全面的班級建設方案,並在實施過程中收穫了良好的效果。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研支團洋縣分隊隊長王嘉星與孩子們在一起。王嘉星 供圖
如今,我所帶的班級成績優秀,紀律嚴明,衛生整潔,在各方面得到了好評,在接下來的教學工作中,我會不斷鑽研和探究,爭取將班級體建設的更加完善。
我在這裡支教的每一天都感到幸福和充實,每當看到孩子們臉上的笑容,一天的疲憊頓時煙消雲散,因為在我心中,他們的笑容,是世界上最美的風景。
來到這裡之後,我們成立了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研究生支教團黨支部,並組織開展多次活動。比如與孩子們共同為祖國母親慶生;為孩子們募集冬衣;在學校內開展「擁抱青春,笑迎花季」女生講座,引領青春期的女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建立學校廣播站,發揚孩子們的興趣愛好;聯繫「書海工程」,發起眾籌,為孩子們爭取到了價值2萬元的愛心圖書等等。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研支團為孩子們發放愛心圖書。王嘉星 供圖
我們班大多數孩子都是留守兒童,父母遠在廣州深圳等地打工,家中只有爺爺奶奶照顧,但他們都十分懂事,懂事的讓人心疼。
一次,我讓班裡的孩子通過手機跟遠在深圳打工的媽媽進行視頻通話。電話接通的那一刻,長時間沒見到母親的她顯得很生疏,甚至那一聲媽媽也是隔了十幾秒才叫出來。接下來的交流中都是媽媽對她的噓寒問暖,我本以為她會哭,可沒想到她一直微笑著,告訴媽媽說自己一切都很好、不用擔心。可是當電話掛斷的那一刻,她突然放聲大哭,「老師,我好想媽媽,我不想讓她去外面打工,我想讓她陪在我身邊,但我不想告訴她這些,我不想讓她看到我哭...」聽到這些,我的淚水也在眼眶裡打轉。
另一次,我所幫扶的一個女孩子平日裡看起來很活潑,在這次事情發生之前,我也只知道她是留守兒童,父母遠在外地打工。那天,由於需要增添檔案信息,我把她叫到辦公室,詢問她父母的電話號碼,她笑著說道:「老師,我不知道他們的電話,媽媽生下我就不要我了,爸爸跟繼母在外地打工,他們明年應該會生一個小弟弟的...」聽到這裡,我為自己觸碰了她的傷痛而感到抱歉,卻沒想到她趕快說道「沒關係的老師,繼母對我好著...」。我再次強忍著淚水,笑著鼓勵她要好好學習,將來考上洋縣一中,再考個好大學。
類似於這樣的事情發生了很多,從那之後,我調查記錄了班裡每個孩子的家庭狀況,並與孩子們一起交流探討,為孩子們分別制定了個人學習計劃,做他們老師的同時,我更願意像姐姐一樣愛護他們、關心他們、讓他們小小的心靈更加堅強...
圖為洋縣龍亭鎮龍亭中學的孩子們穿上新衣服很開心。 王嘉星 供圖
總而言之,我從不後悔自己的選擇,我為選擇的支教事業感到開心與幸福,從見到孩子們的第一眼起,他們早就成為了我心中的弟弟妹妹!將來,不論我身在何處,不論我從事何種工作,我都一定會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繼續關心愛護他們,也許,我只是他們人生旅途中一點小小的微光,但請相信,我一定會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發光發熱!
一年支教行,一生支教情!愛我所愛,行我所行,聽從我心,無問西東!
(作者簡介:王嘉星,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第20屆研究生支教團隊長,現服務於陝西省漢中市洋縣龍亭鎮龍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