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理論:淺談艾青早期的詩歌意象

2020-12-13 淡井

艾青(1910年~1996年),現代詩人。本名蔣海澄,字養源,筆名莪伽、克阿、林壁等。浙江金華人。艾青早期的詩歌,以現實主義手法,深沉憂鬱地唱出了祖國的土地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難和不幸,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悲慘命運,同時他的詩篇又激勵著千千萬萬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為神聖的國土不可侵犯而英勇鬥爭。由於詩歌這一特殊的文學形式所表現的內容要高度概括集中,在表達上,要求有飽滿強烈的感情和豐富飛騰的想像,因而採用豐富多彩的意象可使形象更加豐滿生動。所謂意象,就是能寄託出某點感覺的事物、景色,是經過了主觀再創造的形象,是「具體化了的感覺」。由此可見,詩的形象化離不開具體生動的描寫,也離不開作者的主觀感受。艾青早期的詩歌,注重通過描寫具體可感的事物來引起感覺、發揮聯想、捕捉和選擇意象以凝結成形象,形成了他早期詩歌藝術最顯著的特徵之一。

在閱讀艾青早期詩歌中,我發現,艾青所採用的意象,其外延相當豐富,就是說,他的詩歌中以現實主義手法對生活做真實的再現,所攝取的物象品種多,表現的範圍廣,象徵的東西豐富。譬如一九三七年初的作品《太陽》一詩有這樣幾句:「震驚沉睡的山脈,若火輪飛旋於沙丘之上,太陽向我滾來。」就是一種光明來臨的具體化感覺,它暗示著光明時代的到來那種不可阻擋的雄偉氣勢。作為《太陽》起點的《春》這首詩一開頭就說:「春來了,龍華的桃花開了。」大家知道,龍華是蔣介石在上海屠殺革命者的刑場,那裡淤積著無數革命烈士的鮮血,詩人在這裡發現了詩,激起了詩情,展開他的藝術構思,採用了一系列的意象向我們啟示:龍華的桃花是在「東方的深黑的夜裡」爆開的,那些深黑的夜是「血斑點點」的,那些也裡「沒有星光」、「刮著風」,人們「聽著寡婦的咽泣」。烈士的殷紅的鮮血爆開了龍華桃樹上的蓓蕾,孕育了江南的春天。這一從「墓窟」中走來的春,是詩人透過暗夜與血跡對象徵自由、勝利的春天的呼喚,是詩人生活信念的結晶。

再如《死地》裡有句「大地已死了……它死在絕望裡;臨終時依然睜著枯乾的眼,巴望天頂落下一顆雨滴……」這就是以大地作象徵的形象,刻畫出人民在大旱之年痛苦絕望的情緒。艾青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更是運用意象的典範,全詩多處運用意象表現某些感覺的事物景色,給人以情景交融的感覺境界。在詩中,詩人開門見山地點出了大堰河與「我」的特殊關係後,引入了對大堰河的回憶,集中描述了她一生悲苦的經歷:「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壓著的草蓋的墳墓,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園地,你的門前的長了青苔的石椅……」幾個意象分別以墳墓、瓦菲、荒原、石椅這些物象的直觀表現烘託出詩人對保姆大堰河悲慘身世的感念。我們知道,艾青出生在一個地主家庭,自幼被寄養在一位貧苦的農婦家中,直到5歲才回到自己家中,這使他從小就感受到了農民的艱苦生活並把自己的命運同農民聯繫在一起。因而,當他在這天清晨,透過監獄的窗口看到了漫天的大雪,就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起了家鄉,也想起了曾經用自己的乳汁哺育過他而今已埋進了「被雪壓著的草蓋的墳墓」的保姆——大堰河。這些意象注入了作者的主觀感受,融入了詩人的情與感,經過艾青的主觀再創造,使我們讀起他的詩,感受到艾青筆下的意象描寫已經不是單純的寫實了。

採用豐富多彩的意象表現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抒發深沉憂鬱的感情,使抒情形象更加豐滿生動,充分體現了艾青獨到的藝術特色。五四啟蒙時代的郭沫若,他的詩也常用比喻、象徵等手法,藉助某一形象抒發感情,但他的詩中所表現的自然景物,表現的意象,大都被人化和神化了,藉以直抒胸臆地表現自我感情。這與艾青將意象與情與感交融、主觀與客觀有機結合的表現手法是不同的。與艾青同一時代的臧克家,他的詩執著於現實,取材於現實,他比較注重以客觀的準確意象代替主觀情緒的直接發洩,從現實生活中捕捉具體可感的畫面構成意象時,更傾向於單純寫實。

艾青詩歌意象的外延豐富多彩是與其內涵的深刻相一致的。同樣是寫太陽、春天、黎明、夜晚,同樣是寫某一具體可感的事物,艾青能夠賦予它深刻的思想內容,從而使其詩歌在藝術與思想內容方面形成了有機的統一。例如在《雪落在中國是土地上》這首詩一開頭就創造了一種富有象徵意義的陰冷、悽愴的氣氛和意象:「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鎖著中國呀……」接下來用擬人的手法寫道:「風,/象一個太悲哀的老婦,/緊緊地跟隨著/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著行人的衣襟,/用著象土地一樣古老的話/一刻也不停地絮聒著……」這裡的「風」和「雪」既是對大自然景象的如實描寫,又是對當時慘遭戰亂的現實作的藝術寫照,不僅僅表現了自然界寒冷,更是對政治氣候和民族命運的暗示,表達了深刻的思想內容,為詩篇後面傾訴心曲,抒發憂國憂民的深情作了鋪墊。再如《乞丐》一詩,為了表現中國勞動人民在日本帝國主義鐵蹄蹂躪下流離失所至於淪為乞丐的慘狀,對乞丐的神態和一些特徵性的動作做了細緻的刻畫:「在北方乞丐用固執的眼/凝視著你/看你在吃任何食物/和你用指甲剔牙齒的樣子。」我們從這些意象中可以感受到乞丐那種飢餓的痛苦和渴求食物的欲望,同時使我們對日本帝國主義入侵後的舊中國黑暗現實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相關焦點

  • 金華舉辦第二屆艾青詩歌節: 研究艾青詩學,弘揚艾青精神
    舉辦第二屆中國(金華)艾青詩歌節開幕式,並開工建設詩歌公園,是家鄉人民對艾青先生的無限追思,也是我們立足當前,踏著先輩足跡,繼續努力奮鬥,追求和創造美好生活的具體舉措。程天雲在開幕式上表示,為紀念艾青,金華市金東區修建了艾青紀念館、艾青公園,修繕了艾青故居,命名了艾青中學、艾青路,就是要讓艾青詩歌和艾青精神永遠傳承。
  • 試析艾青詩歌憂鬱情緒產生的具體原因
    艾青的詩作細加辨析,我們會發現艾青是植根於人民、植根於民族土壤的,而憂鬱則是艾青詩作一直都未能拂去的基調。也正是這三個方面構成了艾青詩作獨特迷人的風採。從艾青的早期詩作可以看出。艾青早期的詩歌創作是其思想感情的結晶,它既打上了時代的鮮明烙印,又閃耀著瑰麗的藝術光華。
  • [文學理論]臺灣現代派詩歌
    這些主張與戴望舒等「現代派」的文學主張一脈相承,可見,由紀弦《現代詩》開始,正式移植西方現代詩,是有其清晰的歷史發展淵源的。紀弦的「現代派」所提出的「六大信條」,為臺灣現代詩運動的狂飈突起奠定了理論基礎,但是,現代派雖然有綱領和領導,它只是一個文學同仁的鬆散組織,它的那些信條,並未成為全體同人的嚴格實踐的原則。紀弦本人後來的詩作常常有與自己的理論相左的地方。
  • 本屆艾青詩歌節精彩活動都在這了
    「您好,新時代」網絡文學「大神」獻禮艾青詩歌節暨創作分享會地點:金華萬達廣場2號門內「城市之核·未來之芯」展廳「什麼樣的小說才適合改成影視劇」「如何在網絡小說中找到文化自信」……當天的活動將由包括《雪豹》《五號特工組》的作者景旭楓,金東本土網絡小說家、正在熱播網劇《萌妻食神》作者夏玲在內的
  • 【桃花月球】淺談《紅樓夢》中「詩讖」和詩歌的「人文意象」
    淺談《紅樓夢》中「詩讖」和詩歌的「人文意象」文|桃花月球1:傳詩4:明清小說與詩歌在文學史上,詩歌在明清進入了衰微冷落的時期。元代末年所形成的自由活躍的文學風氣,在明初殘酷的政治手段,保障的嚴厲的思想統治下戛然而止。人們被僵硬的八股,磨損了靈氣,沒有形成想像的詩歌氣候。
  • 艾青:憂鬱的抒情基調,永恆的土地情結,譜寫民族的苦難
    導語:"土地"和"太陽"是艾青筆下最常見的意象,這兩個意象形成了獨特的意象世界,表現了艾青對於社會的獨特感受。"土地"表現出了艾青對於民族苦難的憂慮,而"太陽"則表現出了對未來的期盼。艾青的憂鬱還表達了對於祖國、民族的思索與焦慮。太陽與土地,理想與現實的衝突艾青不僅是一位詩人,更是個文學理論家。在《詩論》中,艾青曾說最高的藝術境界是表現時代的脈搏。艾青的詩歌將個人的經歷與時代相結合,用自己的命運表現了特殊時期民族和人民的苦難命運。
  • 艾青:憂鬱的抒情基調,永恆的土地情結,譜寫民族的苦難
    但艾青的憂鬱卻是根植在民族苦難的基礎上的,這是一種深沉的憂鬱。艾青的憂鬱還表達了對於祖國、民族的思索與焦慮。太陽與土地,理想與現實的衝突艾青不僅是一位詩人,更是個文學理論家。在《詩論》中,艾青曾說最高的藝術境界是表現時代的脈搏。
  • 第二屆艾青詩歌節5月將在詩人故鄉浙江金華舉行
    (左)和浙江金華市金東區委副書記、金華市金東區區長陳峰齊(右)籤約 包晗 攝   中新網北京3月22日電 (包晗)第二屆艾青詩歌節將於今年5月在詩人故鄉浙江省金華市舉辦。
  • 為祖國和人民燃燒 艾青和他的詩歌
    今年是著名詩人艾青誕辰110周年。1910年3月27日,艾青出生在浙江省金華市傅村鎮畈田蔣村。作為中國社會發展重大歷史進程的見證人,作為一位詩人,艾青將他的名字、他的詩歌深深地刻在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文化記憶中。艾青的詩歌有著公認的歷久彌新的生命力。
  • 愛國詩人艾青和他的詩歌:為祖國和人民燃燒
    1910年3月27日,艾青出生在浙江省金華市傅村鎮畈田蔣村。作為中國社會發展重大歷史進程的見證人,作為一位詩人,艾青將他的名字、他的詩歌深深地刻在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文化記憶中。艾青的詩歌有著公認的歷久彌新的生命力。
  • 劉炳晨:紀念詩壇泰鬥艾青誕辰110周年——重讀《艾青詩論》一書感悟
    《艾青詩論》這部著作匯集了艾青1938年至1979年所發表的二十多篇有關詩評和同讀者通信的文章,集中反映了艾青詩歌大眾化的理論觀點,是一部新詩寫作理論的光輝論著。1950年3月中旬他在《談大眾化和舊形式》一文中,論述了新詩的發展方向和寫作的基本方法。
  • 評讀詩人艾青詩歌《礁石》
    原詩:艾青《礁石》一個浪,一個浪無休止地撲過來每一個浪都在它腳下那時候,艾青得到智眾議院的意清,和詩人蕭三一起赴智利訪問,祝賀詩人聶魯達五十壽辰。但是,《礁石》寫成後,也許詩人還把握不定,沒有發表。兩年之後,中國的政治有趨向於民主的勢頭,艾青還因新家庭的建立而獲得幸福的愛情,這個時候,他愛表了《礁石》。《礁石》是一首既不難懂,又很費解的詩,曾經受到尖銳批評。
  • 艾青經典詩歌《太陽》原文及賞析
    在《向太陽》組詩群中,與眾多苦難意象對立的光明意象群開始出現。如火把、火焰、號角、春天、曙光、黎明、太陽等,艾青詩美風格開始朝向對光明事物的歌頌,詩人對民族解放、民主自由的追求成為詩歌創作的主題。《向太陽》這首抒情長詩由九個組詩連成,有著浪漫主義氣息和豪放的格調。「我打開窗/用囚犯第一次看見光明的眼/看見了黎明/——這真實的黎明啊!」
  • 中國現代詩歌意象藝術的整體觀照
    意象是中國詩學中的一個關鍵概念,也是詩歌表達與交流的主要方式,是詩歌區別於其他文學樣式最突出的本體性要素。20世紀中國意象詩學出現了異質於中國古代意象詩學的某些現代性特徵,這些特徵又直接影響著20世紀中國詩歌意象藝術乃至整個詩歌創作的面貌。
  • 古代詩歌理論研究(一),詩情、詩思、意象
    一、詩的定義1.狹義:以具有樂感的語言,藉助意象來抒寫情思和美的文學樣式。2.廣義:一切藝術的通稱,是自然美、藝術美、人生美的代名詞,是人類關照世界的一種方式,是人的靈魂逃逸現實的棲息方式。二、好詩應具有的素質1.永恆的主題。自然、社會、人生。2.卓越的藝術表現。
  • 艾青:永遠和正直、勤勞的人在一起
    2000年8月出版【追光文學巨匠·紀念艾青誕辰110周年】在20世紀中國新詩的地平線上,一個巨大的身影,穿過黎明的風,迎著太陽走過來了。他具有開放的眼光,對以惠特曼為代表的自由詩和以凡爾哈倫為代表的法國象徵主義詩歌的借鑑,使他在意象的選擇、意境的營造等方面表現了極大的獨創性。在沉鬱頓挫的藝術風格中,他的詩歌作品呈現出一種崇高之美與苦難之美,代表了中國自由詩創作的最高成就。
  • 評王澤龍《中國現代詩歌意象論》
    意象是中國詩學的一個基礎性命題,也是詩歌區別於其他文學樣式的獨特呈現方式。國家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優秀成果、王澤龍教授的《中國現代詩歌意象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的出版,從意象的視角,第一次展開了對中國現代詩歌全景式的系統性專題研究。
  • 名著考點 國家靈魂的守護者《艾青詩選》
    主要作品集:《大堰河—我的保姆》、《我愛這土地》、《北方》、《他死在第二次》、《向太陽》、《黎明的通知》、《雪裡鑽》、《歸來的歌》、《彩色全詩》、《雪蓮》、《艾青詩選》等。考點二:《艾青詩選》—主題思想 (帶著思想去讀艾青的詩歌)1.
  • 曹植詩歌意象:三個階段,三種心態,三種意象
    清代是「意象」理論的成熟期,這個時期的詩論家對「意象」範疇的內涵及內部關係作了深入分析和探究,他們對「意象」論作了總結和歸納,為這一理論的發展和完善作出了獨有的貢獻。王夫之是清代傑出的哲學家,詩論家,他對「意象」的性質和藝術特徵從哲學角度進行了解讀,角度新穎,見解獨到。
  • 詩歌融合文化產業丨第二屆艾青詩歌節5月在金啟幕
    2018-03-22 17:32 |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葉星辰 鄭文 金東區報導組 邵勤旦 陳婺3月22日,第二屆中國·金華艾青詩歌節暨文化產業高峰論壇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大學朗潤園舉行。記者從現場獲悉,第二屆艾青詩歌節將於5月25日至27日在艾青故鄉浙江金華舉行。著名文學理論家謝冕、吳思敬、王光明、劉福春、趙振江、程步濤、孫曉婭,朗誦藝術家王靜、趙忠祥等數十位專家來到現場,談論了自己對建立艾青詩學的看法。中國詩歌學會會長黃怒波說:「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首詩,詩是人類精神脈絡,美好的生活需要詩歌的節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