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上午,在甲骨文發現120周年之際,由青年女書法家唐曼清書寫的「契文流芳 」甲骨文發現120周年紀念郵品首發活動,在天津近代歷史文化博物館舉辦。
天津甲骨學會會長、南開大學教授朱彥民出席並致辭。天津市文聯秘書長商移山,天津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總編輯李毅峰,天津師範大學原副校長王潤昌,天津文史研究館原副館長崔錦,和平區五大道景區管委會主任王業明,天津近代歷史文化博物館董事長張曉曙,天津近代歷史文化博物館館長車志強,天津市民協布雕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常劍等二十餘位專家學者及百餘名甲骨文愛好者參加了本次活動。
朱彥民講,自發現甲骨文開始120年來,我國眾多專家學者一直都在挖掘、保護和破譯著著神秘的華夏文化瑰寶,目前已經破譯了近1500個甲骨文文字,還有一部分發現了但沒有被破譯的文字,甲骨文的破譯是讓我們了解歷史最好的方式。
王襄是我國著名甲骨學家和甲骨文最早發現者之一,也是甲骨學的創立人和奠基人之一,曾擔任天津文史館第一任館長和市政協委員。
據介紹,唐曼清是天津大學王學仲藝術研究所研究生,王學仲關門弟子。南開大學校友會書法協會會長,中國書法家協會員,中華詩詞協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書法藝委員會委員,天津教委書法教學評審委員會委員,特聘專家。在今年南開大學百年校慶時,專門撰寫張伯苓「以體育人」名句,贈送給張伯苓先生的嫡孫、全國工商聯原副主席、天津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張元龍,並為世界各地南開校友會書寫會匾。
活動現場,唐曼清為「契文流芳紀念王襄先生發現甲骨文120周年」為主題的郵折和首日封收藏者,現場籤名。郵折內涵個性化郵票一版,展現了甲骨文的精美與智慧。
活動現場展出多件甲骨文實物,每一件實物都講述著從發現到保護至今的不尋常故事。津門五位書法家華剛年、馬魏華、王聯合、楊連山、邢牧等聯合展出甲骨文書法作品50餘件。
本次活動由和平區五大道管委會、五大道文化旅遊發展公司、天津近代歷史文化博物館主辦,天津郵政總公司、天津市甲骨文學會、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天津民協布雕藝術專業委員會、布雕常布藝工作室、天津收藏家協會明清家具專業委員會等單位協辦。
舉辦方表示,舉辦此次活動是為了講好天津文化故事,增加天津文化旅遊元素的同時,見證歷史、以史鑑今、啟迪後人,讓文物說話、把歷史智慧告訴人們,激發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堅定全體人民振興中華、實現中國夢的信心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