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曼清書「契文流芳」 紀念王襄發現甲骨文120周年郵票在津首發

2020-12-19 微天津

12月27日上午,在甲骨文發現120周年之際,由青年女書法家唐曼清書寫的「契文流芳 」甲骨文發現120周年紀念郵品首發活動,在天津近代歷史文化博物館舉辦。

天津甲骨學會會長、南開大學教授朱彥民出席並致辭。天津市文聯秘書長商移山,天津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總編輯李毅峰,天津師範大學原副校長王潤昌,天津文史研究館原副館長崔錦,和平區五大道景區管委會主任王業明,天津近代歷史文化博物館董事長張曉曙,天津近代歷史文化博物館館長車志強,天津市民協布雕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常劍等二十餘位專家學者及百餘名甲骨文愛好者參加了本次活動。

朱彥民講,自發現甲骨文開始120年來,我國眾多專家學者一直都在挖掘、保護和破譯著著神秘的華夏文化瑰寶,目前已經破譯了近1500個甲骨文文字,還有一部分發現了但沒有被破譯的文字,甲骨文的破譯是讓我們了解歷史最好的方式。

王襄是我國著名甲骨學家和甲骨文最早發現者之一,也是甲骨學的創立人和奠基人之一,曾擔任天津文史館第一任館長和市政協委員。

據介紹,唐曼清是天津大學王學仲藝術研究所研究生,王學仲關門弟子。南開大學校友會書法協會會長,中國書法家協會員,中華詩詞協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書法藝委員會委員,天津教委書法教學評審委員會委員,特聘專家。在今年南開大學百年校慶時,專門撰寫張伯苓「以體育人」名句,贈送給張伯苓先生的嫡孫、全國工商聯原副主席、天津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張元龍,並為世界各地南開校友會書寫會匾。

活動現場,唐曼清為「契文流芳紀念王襄先生發現甲骨文120周年」為主題的郵折和首日封收藏者,現場籤名。郵折內涵個性化郵票一版,展現了甲骨文的精美與智慧。

活動現場展出多件甲骨文實物,每一件實物都講述著從發現到保護至今的不尋常故事。津門五位書法家華剛年、馬魏華、王聯合、楊連山、邢牧等聯合展出甲骨文書法作品50餘件。

本次活動由和平區五大道管委會、五大道文化旅遊發展公司、天津近代歷史文化博物館主辦,天津郵政總公司、天津市甲骨文學會、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天津民協布雕藝術專業委員會、布雕常布藝工作室、天津收藏家協會明清家具專業委員會等單位協辦。

舉辦方表示,舉辦此次活動是為了講好天津文化故事,增加天津文化旅遊元素的同時,見證歷史、以史鑑今、啟迪後人,讓文物說話、把歷史智慧告訴人們,激發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堅定全體人民振興中華、實現中國夢的信心和決心。

相關焦點

  • 甲骨文發現120周年,長三角名家呈現甲骨文書法篆刻
    今年是甲骨文發現120周年,從《甲骨文常用字字典》的首發,到前不久國家博物館的甲骨文專題文化展,再到人民大會堂舉辦的「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座談會」等一系列紀念活動的展開,使得這一有著3000多年歷史的古文字持續成為文化焦點。
  • 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大美甲骨文」國際書法大賽巡展天津站
    2019年11月16日上午,由中國歷史研究院指導,中國殷商文化學會、天津市書法家協會、天津市楹聯學會、天津博物館聯合主辦,中國殷商文化學會甲骨文藝術研究院、天士力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友鵬海鮮城集團有限公司、天津市甲骨文學會等單位共同承辦的慶祝甲骨文發現120周年「大美甲骨文」
  • 《海棠花》特種郵票首發 紀念周恩來同志誕辰120周年
    原標題:《海棠花》特種郵票首發   昨天,《海棠花》特種郵票首發,一套四枚,以紀念周恩來同志誕辰120周年。   據介紹,《海棠花》特種郵票一套4枚,全套郵票面值為4.80元。本套郵票集中展現了楸子、西府海棠、河南海棠、三葉海棠四個品種。
  • 百名甲骨學大師齊聚福山 紀念王懿榮發現甲骨文120周年
    交流會現場  大眾網·海報新聞煙臺7月1日訊 (記者 史宇 通訊員 趙逢晶 王研  林麗穎  路宏) 6月29日,紀念王懿榮發現甲骨文120周年國際甲骨學研究經驗交流會在煙臺市福山區王懿榮紀念館盛大啟幕
  • 介紹甲骨文發現12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有關情況
    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  一、舉辦系列紀念活動的目的、意義  總結甲骨文發現120年來研究保護成果,闡釋甲骨文的思想文化精髓及其在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展示以甲骨文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和世界意義,弘揚時代精神,堅定文化自信。
  • 德藝雙馨歌唱家燁紅參加紀念甲骨文發現研究120周年賀信座談會
    2019年11月6日:紀念甲骨文發現研究120周年賀信,為實現漢字文化偉大復興而奮鬥座談會在北京市北京飯店舉行。中國甲骨文學會名譽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王宇信在講話中傳達了十一月一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紀念甲骨文發現研究
  • 首套甲骨文多媒體郵票面世
    省市領導王全書、靳綏東、張廣智共同為《千字甲骨文》郵票揭幕並題字。安陽市委書記張廣智稱,隨著《千字甲骨文》郵票的發行,有著「漢字故都」、「文字聖地」美譽的安陽,將藉助「國家名片」這一載體,通過方寸之窗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記者 苑中華  本報訊  昨日上午,剛剛開館的中國文字博物館再次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國內首套以甲骨文為主題的多媒體郵票《千年甲骨文》(第一套)首發式在這裡隆重舉行。
  • 「東方契文」首屆甲骨文書法篆刻展今舉行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甲骨文發現120周年,常熟市甲骨文學會成立五周年,今天上午,「東方契文」首屆甲骨文書法篆刻展在常熟市圖書館展出。圖說:「東方契文」首屆甲骨文書法篆刻展今在常熟舉行。羅志紅 攝甲骨文距今三千多年,是目前已知中國最早有系統的文字,它推動了人類文明發展的進程。
  • 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這本日曆攜古樸稚拙之美「穿越」而來
    大河網訊(記者孟媛 實習生李冉冉)如何讓甲骨文「活」在當下?怎樣讓甲骨文融入我們的生活,展現其古樸、稚拙的美?12月20日下午,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甲骨文日曆2019》首發暨捐贈儀式在安陽舉行。儀式現場據了解,這本甲骨文日曆化繁為簡、通俗易懂,把高深的甲骨文融入日曆中,為安陽宣傳普及甲骨文打開了新思路,提供了新途徑。安陽是甲骨文的發源地,2006年,安陽殷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2017年,甲骨文入選《世界記憶名錄》;2019年是甲骨文發現120周年。
  • 入選「世界記憶名錄」,甲骨文發現120周年,跨越漢字與歷史局限
    今年是甲骨文發現120周年。甲骨文,是漢字的早期形式,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換句話說,漢字的" 六書 "原則,在甲骨文中都有所體現,但原始圖畫文字的痕跡還是比較明顯。自從甲骨文發現120年來,有無數的學者不斷鑽研進取,如今甲骨學也成為了一個國際性學科。眾所周知,甲骨文與金文、戰國秦漢簡帛文字以及今天的漢字一脈相承。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甲骨文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 浙大120周年校慶紀念郵票終將發行,還有更多郵品發布!
    今天距浙江大學120周年校慶還有50天啦!校園裡校慶的氛圍也是越來越濃厚。在這全球同慶的日子裡,小編想要告訴大家一個大新聞——浙江大學120周年校慶紀念郵票將在5月21日正式發行啦!是不是很期待?!2017年5月21日,中國郵政將發行的《浙江大學建校一百二十周年》紀念郵票共1套1枚,全套郵票面值為1.20元。
  • 中國郵政120周年紀念郵票受熱捧
    華西都市報訊(客戶端記者 董興生 實習生 石胤欽)2016年3月20日,是中國郵政開辦120周年紀念日,當天上午,中國郵政發行一套紀念郵票,受到市民熱捧。據了解,紀念郵票發行首日,僅四川省郵政的149個零售網點,就賣出了7218套郵票和4831冊郵折。作為傳統的寄遞方式,中國郵政在同類企業中,是最廣為人知的。但很多人並不了解,中國郵政已經有120年的歷史。據了解,中國郵政最早起源於1896年3月20日,清代光緒皇帝批准開辦「的大清郵政官局」,這標誌著全民性郵政服務在中國的誕生。
  • 紀念王懿榮發現甲骨文120周年國際甲骨學研究經驗交流會舉行
    紀念王懿榮發現甲骨文120周年國際甲骨學研究經驗交流會舉行 2019年06月30日 16:28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張杰 字號 內容摘要:6月28-29日,紀念王懿榮發現甲骨文
  • 傳承中華文明 增強文化自信 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
    一片甲骨驚天下,今年是甲骨文發現120周年。10月17日上午,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文化和旅遊部、科學技術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國家文物局、中國社會科學院和河南省人民政府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省教育廳、省文化和旅遊廳、省文物局和安陽市人民政府共同承辦的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中國文字博物館隆重開幕。
  • 「東方契文」首屆甲骨文書法篆刻展在常熟展出
    為熱烈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甲骨文發現120周年,常熟市甲骨文學會成立五周年,「東方契文」首屆甲骨文書法篆刻展於2019年10月16日至10月27日在常熟市圖書館展出。據了解,本次活動由中國美術學院古文字書法創作研究中心、上海市殷商甲骨文研究院、蘇州市甲骨文學會、常熟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指導,常熟市圖書館、常熟市甲骨文學會主辦,常熟市東方紅木家具有限公司、常熟市盛世唯喜廣告傳播有限公司承辦。甲骨文距今三千多年,是目前已知中國最早有系統的文字,它推動了人類文明發展的進程。
  • 閃耀三千多年的中華文明之光——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
    120周年  新華社記者王丁、桂娟、雙瑞  甲骨文發現120周年之際,一場引人關注的紀念活動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120年來,共發現不重複的甲骨文字4500個左右,已識讀約三分之一,剩下的多是人名、地名。看似不可思議,卻正是漢字的獨特之處。  「跟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聖書字、古印度河流域的印章文字、中美洲的瑪雅文字不同,甲骨文沒有死,一直綿延流傳下來,演變成今天通行的漢字。」
  • 馬家店遺址發現與保護的艱難歷程——謹以此文紀念殷墟甲骨文發現...
    這裡,將我親歷馬家店遺址發現與保護的歷程,作一簡要回顧,並再次呼籲加強馬家店遺址保護,儘快實現遺址的科學展示與合理利用,以此方式紀念殷墟甲骨文發現120周年。 緣起 1 PART 1986年初冬,天津市文史研究館和天津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邀請我參加「紀念王襄誕辰110周年座談會」。著名甲骨學家胡厚宣在會上說:「甲骨文是一八九九年冬發現的。當時,北京有王懿榮,天津有孟定生和王綸老(王襄),最先識別蒐集甲骨。
  • 恩格斯誕辰200周年紀念郵票首發
    【恩格斯誕辰200周年紀念郵票首發】《恩格斯誕辰200周年》紀念郵票28日在中國美術館首發。紀念郵票一套2枚,圖案是青年恩格斯、工作中的恩格斯形象。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是郵票的設計者,郵票採用素描表現方式,青年恩格斯半身像背景為恩格斯故居,工作中的晚年恩格斯形象背景為《共產黨宣言》和《資本論》的中文版封面。全套郵票面值為2.40元,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計劃發行數量為750萬套。
  • 南開學者參加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座談會
    南開新聞網訊(記者 馬超)近日,由中宣部、教育部、文化與旅遊部、科技部、國家語委、國家文物局、中國社會科學院、河南省人民政府等八部委聯合舉辦的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座談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出席並主持會議,宣讀了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的賀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