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公布,包括西孟莊龍山文化遺址、石峁遺址

2020-12-11 澎湃新聞

2020年1月10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考古雜誌社承辦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19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在北京舉行。

澎湃新聞獲悉,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星燦宣布了2019年中國考古新發現的6個入選項目,分別為山東滕州市西孟莊龍山文化遺址、黑龍江齊齊哈爾市洪河遺址、陝西神木市石峁遺址皇城臺大臺基遺蹟、山西絳縣西吳壁遺址、湖北隨州市棗樹林春秋曾國貴族墓地、青海烏蘭縣泉溝吐蕃時期壁畫墓。

山東滕州市西孟莊龍山文化遺址

(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西孟莊遺址龍山文化遺蹟分布圖

西孟莊遺址出土陶鼎、陶鬹

西孟莊遺址揭露出一處保存較為完整、結構較為清晰的龍山文化聚落。發現圍牆、環溝、房址、灰坑、墓葬、窯址及大量柱洞,分布組合極有規律,自成單元,形成圍牆聚落。可分兩期,下層方形圍牆階段和上層圓形圍牆階段。方形圍牆或修築於龍山初期,使用到龍山早期早段,早期晚段被圓形圍牆代替,延續至龍山中期圓形圍牆廢棄。如果這反映了當時基層聚落的一種形態,則為我們了解龍山文化基層聚落的結構、解讀龍山文化基層聚落中人們的生活、生業方式,提供了珍貴資料。如果這是一種特殊聚落,則其性質的認定非常重要。它首次揭示了龍山文化時期聚落已經出現了非經濟意義上的功能分化,對於我們分析和估量當時的社會發展程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黑龍江齊齊哈爾市洪河遺址

(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東區夏商、新石器時代遺存

遺址出土新石器時代遺物

2017年及以前的四次發掘,明確了洪河遺址新石器時代遺存與昂昂溪文化屬於同一類遺存,是昂昂溪文化的典型遺址、昂昂溪文化的中心聚落。2018~2019年的第五次發掘,清理新石器時代晚期昂昂溪文化房址12座、夏商時期房址1座、兩周時期白金寶文化房址12座、清代墓葬81座,通過對3條新石器時代晚期環壕的解剖清理及其通江剖面的清理,基本弄清了其形狀與結構、挖建年代與時序、挖建過程、使用與廢棄過程。首次在嫩江流域揭露和明確了史前聚落的形態,對於中國史前考古的聚落研究具有重要意義。環壕的出現,大型房址的使用,說明嫩江流域新石器時代晚期漁獵文明存在定居模式。縮短了新石器時代晚期嫩江流域社會發展進程與同時期中華文明核心區的時間差。將嫩江流域進入文明社會時間提前了千餘年,進而改寫黑龍江流域的文明史。

陝西神木市石峁遺址皇城臺大臺基遺蹟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工作隊、神木市石峁遺址管理處)

皇城臺大臺基

南護牆6號石雕

石峁遺址由皇城臺、內城和外城三部分構成,城內面積達400萬平方米以上,為中國已知規模最大的龍山時代晚期至夏代早期城址。2018年在皇城臺頂東部發現了一處規模宏大的建築臺基,其上分布大量建築基址,暫稱「大臺基」。經2018至2019年發掘,大臺基輪廓逐漸清晰,大臺基平面大致呈圓角方形,邊長約130米,夯土臺芯,四周以石牆包砌,目前基本將大臺基南護牆及周邊區域完整揭露,並確認了西護牆及北護牆的位置。南護牆處發現70餘件精美石雕,部分還鑲嵌在南護牆牆面上。大臺基修建和使用年代不晚於公元前2000年左右,石雕的年代應不晚於公元前2000年左右。牆面上鑲砌石雕的現象應與石峁遺址中發現,「藏玉於牆」和以人頭奠基具有相同的精神內涵,體現了石峁先民對皇城臺大臺基的精神寄託。大臺基的發現和確認正式拉開了探討皇城臺聚落區劃和功能性質的帷幕,為皇城臺在石峁城址內的核心地位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

山西絳縣西吳壁遺址

(中國國家博物館考古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運城市文物保護研究所)

西吳壁遺址東部發掘區(上為北)

二裡岡期冶銅爐殘跡

西吳壁遺址二里頭、二裡岡期遺存分布面積約70萬平方米;中心區位於遺址東部,面積約40萬平方米,包括偏北的居址、墓葬區,以及中部偏南、面積達10萬平方米的冶銅遺存集中分布區。獲得大量龍山、二里頭、二裡岡及周、宋等時期的遺蹟與遺物,其中以二里頭、二裡岡期冶銅遺存最為重要。在二里頭、二裡岡期灰坑中還發現了用於鑄造小型工具的殘陶範、殘石範,說明西吳壁遺址除冶銅外,還可鑄造一些工具。新見二里頭期木炭窯、二裡岡下層冶銅爐,以及二里頭和二裡岡期的其他冶銅遺物,與先前發現的冶銅遺存一起,豐富了西吳壁遺址的內涵,呈現出一種規模大、專業化程度高的冶銅作坊形態,為深入研究早期冶銅手工業技術及生產方式,乃至探索夏商王朝的崛起與控制、開發、利用銅這種戰略資源之間的關係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

湖北隨州市棗樹林春秋曾國貴族墓地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隨州市博物館、曾都區考古隊)

M190(曾公求)青銅禮器組合

M190(曾公求)青銅編鐘組合

考古隊對已勘探的86座春秋曾國墓進行發掘,墓地5座甲字形大型墓、19座中型墓、62座小型墓。其中5座甲字形大墓分三組由北及南排列,三組大墓墓主分別為曾公求及夫人漁、曾侯寶及夫人羋加、曾侯得。墓地出土青銅器2000餘件,其中青銅禮樂器近600件,發現青銅禮樂器銘文近6000字,這是新世紀考古發現最大的一批春秋時期金文資料。棗樹林墓地彌補了春秋中期曾國的缺環,以考古發掘最完整的材料構建了中國周代封國中最重要的文化序列,構建了江漢地區青銅文化的一個標尺,在曾國乃至兩周考古領域具有重大意義。

青海烏蘭縣泉溝吐蕃時期壁畫墓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青海省海西自治州民族博物館、烏蘭縣文體旅遊廣電局)

前室東壁牽馬迎賓圖

壁畫墓(一號墓)形制為帶墓道的長方形磚木混合結構多室墓。墓室由前室、後室和兩個側室組成。前室墓門側壁畫內容為牽馬迎賓武士,其他壁畫內容有狩獵、宴飲、舞樂等內容,頂部描繪各類飛禽走獸。在後室西側木槨外的墓底坑壁上,發現一處封藏暗格,內置一長方形木箱,箱內放一件珍珠冕旒龍鳳獅紋鎏金王冠和一件鑲嵌綠松石四曲鋬指金杯。

暗格木箱內鎏金王冠和金杯

根據出土遺物特徵和壁畫內容風格推測該墓葬為吐蕃時期,碳十四測年為公元8世紀。泉溝一號墓是迄今為止青藏高原唯一的一座吐蕃時期壁畫墓。墓主可能與吐蕃時期當地的王室有密切關係,說明吐蕃時期在柴達木盆地北緣地區設置有高級別的行政和軍事建制。墓葬表現出濃厚的唐文化和吐蕃文化的雙重影響,對於探討吐蕃統治時期的漢藏文化融合進程、青海絲綢之路的文化交流盛況具有重大的學術價值。

會議現場

除上述入選的2019年中國考古六大新發現外,還評選出7個入圍項目,分別是:陝西漢中市疥疙洞舊石器時代遺址、浙江義烏市橋頭新石器時代遺址、內蒙古化德縣四麻溝新石器時代遺址、山東滕州市大韓東周墓地、湖北荊州市胡家草場漢墓、吉林圖們市磨盤村山城遺址、重慶市江津區石佛寺遺址。此外,作為中國考古「走出去」的成果之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孟加拉國歐提亞·歐耐斯恩考古研究中心聯合開展的孟加拉國毗訶羅普爾古城納提什瓦遺址考古項目獲選為2019年國外考古新發現。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星燦向入選項目代表頒發證書。

(據中國社科院考古所中國考古網)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滕州西孟莊龍山文化遺址入選2019年中國考古新發現
    滕州西孟莊龍山文化遺址入選2019年中國考古新發現 2020-01-12 20: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滕州界河鎮西孟莊龍山文化遺址首位入選2019年中國考古六大新發現
    界河鎮:西孟莊龍山文化遺址首位入選2019年中國考古六大新發現西孟莊龍山文化遺址分布圖1月10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考古雜誌社共同承辦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19
  • 環形圍牆和柱坑全國首次發現,滕州西孟莊龍山文化遺址入選2019年...
    1月10日,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19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在北京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發布了「2019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六大考古項目,滕州市西孟莊龍山文化遺址成功入選,並位列六大「考古新發現」的第一位。
  • 山東西孟莊龍山文化遺址入選「中國考古新發現」
    山東西孟莊龍山文化遺址入選「中國考古新發現」 2020-01-11 20:38:00來源:新華社
  • 石峁遺址的考古發現與研究綜述
    1992年,石峁遺址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後,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榆林市文物保護研究所、神木縣文體局等多家單位先後不下數十次對石峁遺址進行調查,徵集了一些具有龍山時代特徵的陶器、玉器及大量細石器等遺物。2006年,石峁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石峁遺址皇城臺大臺基遺蹟入選2019中國考古新發現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圖)2020年1月10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考古雜誌社承辦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19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在北京舉行。論壇上,「2019年中國考古新發現」榜單揭曉。共評出6個入選項目、7個入圍項目。陝西神木市石峁遺址皇城臺大臺基遺蹟入選。
  • 石峁遺址——世界十大田野考古發現之一
    石峁遺址是中國已經發現的龍山晚期至夏早期規模最大的城址。位於陝西省榆林市神木縣高家堡鎮石峁村的禿尾河北側山峁上,地處陝北黃土高原北部邊緣。2006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峁遺址以"中國文明的前夜"入選2012年十大考古新發現和"世界十大田野考古發現"以及"二十一世紀世界重大考古發現"。那麼為什麼這個中國北方不知名的小城會這樣光輝的進入人們的視野呢?石峁遺址的震撼性究竟體現在何處?
  • 中國社會科學院公布六大考古新發現 有這些亮點
    2020年1月10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考古雜誌社承辦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19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在北京舉行。澎湃新聞獲悉,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星燦宣布了2019年中國考古新發現的6個入選項目,分別為山東滕州市西孟莊龍山文化遺址、黑龍江齊齊哈爾市洪河遺址、陝西神木市石峁遺址皇城臺大臺基遺蹟、山西絳縣西吳壁遺址、湖北隨州市棗樹林春秋曾國貴族墓地、青海烏蘭縣泉溝吐蕃時期壁畫墓。
  • 從考古文化的變遷上解讀石峁遺址的來龍去脈
    石峁遺址既是如此。目前很難說學界已經有了定論,這樣的考古文化的確寫起來困難重重。每一個考古遺址很難孤立的存在,其所屬考古文化的判斷就顯得非常重要。現在看來描繪龍山至夏這段時期我國的考古文化有些偏少,新世紀以後對我國新石器考古文化整體介紹的專著不多(筆者所見),有21世紀初張之恆先生的《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及張江凱和魏俊先生的《新石器時代考古》,之後有中國社科院出版的《中國考古學》,2015年韓建業先生的《早期中國-中國文化圈的形成和發展》,這裡面全面系統性的確非《中國考古學》莫屬。
  • 榆林又一項目入圍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與石峁遺址息息相關
    1月11日,國家文物局發布了《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初評啟動》一文,宣布了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正式啟動。
  • 石峁遺址入選世界十大考古發現
    12月19日,記者從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獲悉:近日,美國考古學會在其期刊《考古》上評選了過去10年間的世界十大考古發現,陝西石峁遺址榜上有名。
  • 陝西神木石峁遺址等20個項目入圍全國十大考古發現
    4月6日,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結果揭曉,陝西神木石峁遺址皇城臺、廣東「南海I號」南宋沉船水下考古發掘項目等20個項目入圍終評。此次評選共收到有效投票215張,其中得票第一的項目獲得200票,位列前10的項目得票數均在135票以上,選票結果非常集中。
  • 石峁遺址:石破天驚的新發現不斷顛覆傳統認知
    9月20-22日,石峁皇城臺考古新發現暨口簧國際研討會在神木市召開。會上,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皇城臺考古又一石破天驚的新發現——直徑約50釐米,高近1米的神面紋圓型石立柱。截止目前,皇城臺大臺階南護牆共發掘各類石雕60餘件。
  • 滕州西孟莊遺址:國內首次發現清晰記錄龍山文化聚落
    近日,2018年山東省田野考古工作匯報會暨省第五屆考古學會第二次常務理事會在濟南舉行,「2018年山東省五大考古新發現」出爐。滕州西孟莊龍山文化聚落獲評「2018年山東省五大考古新發現」。滕州西孟莊遺址位於滕州市界河鎮西孟莊南120米處,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便在此處取土燒磚等,對遺址造成嚴重破壞。現遺址僅殘存保留底部。通過勘探,遺址範圍較小,東西長約100米,南北寬約60米,殘存總面積約6000平方米。
  • 石峁遺址:走進五帝時代的新入口
    發源於長城外的禿尾河向東南流入浩蕩的黃河,石峁龍山文化遺址即位於禿尾河支流洞川溝南岸的山梁上。石峁遺址由皇城臺、內城和外城三部分構成,遺址距今約4000年左右,城內面積達400萬平方米以上,為中國已知規模最大的龍山時代晚期至夏代早期城址。石峁遺址的最初發現可以追溯到百年以前。
  • 2019年中國考古新發現:陝西神木石峁遺址皇城臺大臺基遺蹟入選
    今天上午(1月10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考古雜誌社承辦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19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在北京舉行。論壇宣布了2019年中國考古新發現的6個入選項目,分別為山東滕州市西孟莊龍山文化遺址、黑龍江齊齊哈爾市洪河遺址、陝西神木市石峁遺址皇城臺大臺基遺蹟、山西絳縣西吳壁遺址、湖北隨州市棗樹林春秋曾國貴族墓地、青海烏蘭縣泉溝吐蕃時期壁畫墓。
  • 神木石峁遺址入選世界十大考古發現
    12月19日,記者從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獲悉:近日,美國考古學會在其期刊《考古》上評選了過去10年間的世界十大考古發現,陝西石峁遺址榜上有名。
  • 山西絳縣西吳壁遺址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5月5日下午,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誕生,最終結果正式對外公布其中,山西絳縣西吳壁遺址成功入選。這也是山西的考古發掘項目,第16次榮獲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山西絳縣西吳壁遺址甘肅敦煌旱峽玉礦遺址湖北隨州棗樹林春秋曾國貴族墓地新疆奇臺石城子遺址青海烏蘭泉溝吐蕃時期壁畫墓廣東「南海Ⅰ號」南宋沉船水下考古發掘項目這些最新的考古成果,為我國建立和完善區域文化史、解決「現代人起源」「中華文明起源」「中西文化交流」「一帶一路」等重大學術問題提供了最新的實物資料
  • 石峁遺址入選世界十大考古發現
    第一百一十期石峁遺址入選世界十大考古發現神木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12月21日 索引號:6108210014/-2021-000012 發布時間:2021-01-04 11:13:27
  • 圍牆內外,聚落遺址再現龍山文化
    昨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考古雜誌社承辦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19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在北京舉行。論壇上公布了2019年中國考古新發現的6個入選項目,山東滕州市西孟莊龍山文化遺址入選。此次,除評出2019年中國考古六大新發現外,還評選出7個入圍項目,其中包括滕州市大韓東周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