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分陰陽,八卦分先後天

2020-12-10 正界奇門

我相信人們對於「八卦」這個的了解一定是十分耳熟的,走在街上隨便拉一個路人問你聽說過八卦嗎,所有人都會說知道,但是一問起是哪八個卦時,絕大多數人都是說不出來的。

八卦的源頭八卦的構造大多數人都知道,是由陰爻和陽爻的組合而成的,每三爻而成一卦,因此而成八組卦。

由上圖我們可以看出,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如果看不清,可以點開大圖查看,從圖中兩儀到四象再到八卦,我們可以發現一個規律,就是兩儀配陰陽,便得四象,而四象配陰陽,便得八卦。在《易傳·繫辭上傳》的第11章中便有解釋,原文:「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可見從八卦開始便已經能確定事物的發展和事情的吉兇狀態了,所以再配以陰陽其實屬於多此一舉罷了,只有到了需要豐富具體的預測手段之時,才會在八卦的基礎上再做文章了。說到八卦就不得不提太極了。

太極圖的含義。坤震離兌居左,坤為母,離再索而得女,兌三索而得女,三卦皆陰,只震一索而得男為陽。故太極圖桌面用黑色表示屬陰,黑中白點表示陰中有陽。乾巽坎艮居右,乾為父,坎再索而得男,艮三索而得男,三卦比陽,只巽一索而得女為陰。

先天八卦。先天八卦講對峙,即把八卦代表的天地風雷,山澤水火八類物象分為四組,以說明它的陰陽對峙關係。《周易說卦傳》中將乾坤兩卦對峙,稱為天地定位;震巽兩卦對峙,稱為雷風相薄;艮兌兩卦相對,稱為山澤通氣;坎離兩卦相對,稱為水火不相射以表示,這些不同事物之間的對峙。按上述峙圖式的內容,先天八卦可分為三個周期:

第一周期:從坤卦左行,表示冬至一陽初生,起於北方;從乾卦右行,表示夏至一陰初生,起於南方,本周期指的先天八卦圖的最內圈,即由卦的初爻組成。這一寒一暑,表示太陽在一年的周期運動。

第二周期:由卦之中爻組成,半圈陽爻表示白晝太陽從東方升起,經南天而到西方;半圈陰爻表示太陽落山後的黑夜,這是記太陽運行一日的周期圖像。

第三周期:由卦之上爻組成,半圈陰爻表示月亮運行的上半月,即朔;半圈陽爻表示月亮運行的下半月,是為弦。由此可見,這一圖像是統一年月日時周期。

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對立統一關係

先天八卦起源於中華民族人文始祖——伏羲,伏羲氏所處時代約為新石器時代早期,距今七千年。他根據天地萬物的變化,發明創造了八卦,其分別為:乾卦、兌卦、離卦、震卦、巽卦、坎卦、艮卦、坤卦。根據《易,繫辭說》先天八卦的主導思想為:「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其體現了宇宙形成的過程。到了這裡八卦已經形成了一個宇宙空間,上為乾卦,下為坤卦,分別代表天和地,上下空間已有。而且已經出現了方位,乾卦代表純陽,為正南;坤卦代表純陰,為正北;離卦代表火,為正東;坎卦代表水,為正西;兌卦代表澤,為東南;震卦代表雷,為東北;艮卦為山,代表西北;巽卦代表風,為西南。後天八卦起源於商代周文王,後天八卦可以說是是對先天八卦的衍生,後天八卦為先天八卦兩兩重疊,形成一卦,共計可以重疊64次也就是64卦。至此八卦不僅有了時間概念,而且還有了穿越過去和未來時間的概念,當然我相信一般人根本看不出64卦時間概念在那裡,時間穿越概念又在那裡。

伏羲先天八卦:

最早先天和後天的定義是:先天八卦出自伏羲;後天出自文王;中天出自衛元蒿。到後來先天和後天的概念逐漸被常人所認知,於是將天生的能力,無法被人為改造的東西,叫做先天,而人為何以改變的東西叫做後天,由此而引申出對人的命運思考,一命二運三風水這些就來了,命是天生的,先天的,運也是註定的,但是可以通過一些手段改,手段是什麼呢,就是風水,也就是後天的,這也是為什麼風水多用後天八卦的原因之一。從前面八卦的緣由我們就可以看出,先天八卦的順序,正是以陰陽易理按照規律所排布的,而這裡的規律就是先天,按照這個規律來說,其實天幹地支中的十天幹就屬於先天。而後天又該屬於什麼呢,後天的概念本意是人為創造出來的概念,同時也是爭議最多的概念,例如後天八卦的方向,雖然大部分人都認為是南離北坎,但是也有人翻出古籍論到,古人的南北方向概念和現代人的概念是相反的,這也無從考究,總之用著沒有問題就是好的。

文王后天八卦這裡主要講解後天八卦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先天八卦、中天八卦、後天八卦,才能明白古人在創造它們的時候,究竟是怎麼想的。上圖最裡面一圈為先天八卦,中間一圈為中天八卦,最外圈則是這裡要講到的後天八卦,在這裡要申明一點八卦本身一開始是沒有五行屬性的,並且此處的先天、中天和後天,是不具備方位數字順序來劃分,主要分析的是兩個卦相鄰以及相對的關係在裡面。

從先天卦來說就不多說了,因為在前面的圖中已經很明確了由四象而生的先天八卦在上圖中依次排列,正是太極的線條。到了中天八卦,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出,這種排列方式是以兩兩一組排列,借用先天八卦兩兩相對之後演變相合,也是順著「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而歸演中天八卦,乾坤一組,艮兌一組,坎離一組,震巽一組依次順時針排列,在這裡我也是有所疑問如果按章中天由先天的相對卦並排排列,那麼只有艮兌和坎離是對上了位置,那麼中天八卦中震巽的位置應該與乾坤調換位置才合乎其理,所以中天八卦的排列很明顯可以感覺到有一點理卻又有些不合理之處,值得考究考究。再說到後天八卦,後天八卦在奇門遁甲中往往作為地盤不動,不同的方位對應不同的地理環境,並且可以看出和中天八卦的排列規律更是沒有任何關聯,與先天八卦也是沒有相似的規律之處,由此推測可能後天八卦的排布規律已經脫離了易理的範疇,古籍也曾說明,後天八卦問世後多番驗證,佔卜多是不準,所以我一度懷疑,是古人有意將八卦和洛書相結合,並更名為後天八卦,以方便傳於後世,為更多人所知。

相關焦點

  • 周易陰陽學說淺談——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
    陰陽是命學兩大砥柱 陰陽學說起源很早,遠在夏代就已形成,它是我國古代先哲從整體觀點出發,把宇宙萬事萬物分為陰陽兩大類而建立起來的陰陽二象對立轉化的思想。 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生一,就是太極,一生二就是兩儀,二生三,三生萬物,即陰陽相生之理。
  • 從先天八卦探索數理的本質,基於陰陽的轉化和3次方的裂變
    而數字隱藏的道理還得從易經的八卦中去找,才能夠真正意義上揭示洛書所蘊含的信息及其本質含義。玄莊策馬認為,易經最本質的意義,就是表現和揭示陰陽的變化。易經的八卦分先天和後天兩種排序據說伏羲創立先天八卦,周王演繹後天八卦。伏羲所創的先天八卦是根據陰陽和四季的規律推演而來。初學八卦的人,對此總是似是而非,難以悟解。
  • 八卦與陰陽的關係
    先天八卦邵雍稱先天八卦為伏羲八卦,在《皇極經世》中記載了這種排列,他死後不久就有先天八卦圖流傳。先天八卦圖通常與太極圖搭配出現,太極就是陰陽合一的混元、混沌,因此一些人把「太極式先天八卦」稱為混元八卦。
  • 八卦與陰陽的關係
    先天八卦 邵雍稱先天八卦為伏羲八卦,在《皇極經世》中記載了這種排列,他死後不久就有先天八卦圖流傳。先天八卦圖通常與太極圖搭配出現,太極就是陰陽合一的混元、混沌,因此一些人把「太極式先天八卦」稱為混元八卦。
  • 「陰陽五行」解八卦與「陰陽」解八卦的矛盾
    《易經》無太極、無陰陽。儒家《易傳》用「陰陽」學說解說《易經》八卦,但無「五行」。「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分陰陽,「乾陽物也,坤陰物也」。又將八個卦象個大家庭,乾坤二卦為父母,生六個卦為子女:震為長男,巽為長女,坎為中男,離為中女,艮為少男,兌為少女。
  • 什麼是陰陽八卦,陰陽八卦代表了什麼,你知道嗎?
    當中是一個圓形,由紅色和藍色兩個頭大尾小、漩渦狀的圖案拼合而成,代表陰陽,稱為「太極」;圓形周圍羅列著八卦中的四卦。這幅代表陰陽八卦的圖形,與我國戲曲、影視、圖畫中太上老君以及道士們衣服上的圖形一模一樣。連外國國旗上都用上了陰陽八卦,可見其影響之大了。陰陽的觀念有悠久的歷史,是中國古代對世界的一種看法。
  • 陰陽太極與八卦
    八卦以「一」為陽,以「--」為陰,「一陰一陽之謂道」,組成八卦:乾、坤、震、艮、離、坎、兌、巽,以類萬物之情。八卦分據八方,中繪太極之圖。《易傳》認為八卦主要象徵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現象,其中又以「乾」和「坤」兩卦最為重要,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一切現象的最初根源。後人曾編出歌訣來幫助記憶這八個符號: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
  • 八卦的基礎知識,八卦的陰陽五行,八卦的類型
    八卦表示事物自身變化的陰陽系統,用&34;代表陽,用&34;代表陰,用這兩種符號,按照大自然的陰陽變化平行組合,組成八種不同形式,叫做八卦。八卦其實是最早的文字表述符號。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xùn)代表風,震代表雷,坎代表水,離代表火,艮(gèn)代表山,兌代表澤。八卦互相搭配又變成六十四卦,用來象徵各種自然現象和人事現象。
  • 八卦乾兌離震巽坎艮坤
    此對立關係即是陰陽之相互關係,一物一太極,太極分陰陽,故而有無極生太級,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角象之說,陰陽之對立統一是天地萬物運動的根本規律,其有陰陽交感,對立,互根,消長,轉化及自和規律。而物質世界本身就是陰陽二氣對立統一的結果。太極一為陽儀,一為陰儀,陽儀又自成一物,故有陰陽。復在陽儀上加一陽一陰,稱太陽(陽上加陽),稱少陽(陽上加陰)。
  • 簡單了解陰陽八卦是什麼?
    「陰陽本指日光向背的兩種狀態,我國古代人民經過長期對天地、自然和人類社會的觀察分析、綜合歸納,認為宇宙萬物皆分陰陽,皆由陰陽組成,萬物的始生、成長、鼎盛和衰亡皆因陰消陽長、陰長陽消所致。它們之間既是相互對立的統一體,又相互轉化,有陰陽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等屬性,陰陽是可以認知並可以用於化利化害的,陰陽的調節只能延緩或加速事物體生命的周期,但不能改變這個周期。」
  • 什麼是陰陽五行,陰陽五行和八卦之間關係
    什麼是陰陽五行,陰陽五行和八卦之間關係文/賀萬罡陰陽五行和八卦體系構築的中國許多文化的基礎,他在中國的很多文化體系中流傳甚廣,直到今天,依然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中醫就是構築在這兩大體系下的一個碩果
  • 八卦屬性——八卦與陰陽和太極的關係
    前面講過八卦與陰陽和太極的關係,知道陰陽是八卦之祖,太極是八卦之根。按照易經歸一歸虛的認知道路,認識到八卦的陰陽和太極屬性,就已經接近歸一的境界了。下面我們就來認識一下八卦的陰陽屬性和太極屬性。八卦的陰陽屬性八卦的陰陽屬性可以從以下兩個角度來認識。
  • 中國古代神秘文化:太極、八卦與陰陽五行
    古代哲學家認為最原始的混沌之氣因太極運動而分化出陰陽,由陰陽而產生四時變化,繼而出現天、地、風、雷、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現象,推衍為宇宙萬事萬物。《周易·繫辭傳》記載:「易有太極,是生兩極。」漢代大儒鄭玄作的《周易注》以為:「級中之道,淳和未分之氣。」所以「太極」方面是「級中之道」,另一方面又是天地未判之前混一的元氣。太極符號,最開始的時候作「一」。
  • 除了陰陽範疇,還有五行八卦等學說
    但天地人三者不是並列的,而是有先後順序的。與人相較,天地具有其優先性。天地的優先性在於自然的自身給與性。天在人之上。它有日月星辰,藍天白雲。太陽升起又落下,落下又升起。月亮圓了又缺,缺了又圓。天不僅有晝夜的變化,而且還有四季的更替和年度的輪迴。一年去了,一年又來了。地在人之下。它有大地山川,植物動物。
  • 五行與陰陽八卦
    本 期 導 讀 我們都知道,金木水火土納入八卦之後,有各種講究,但為何是這樣呢,大部分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為,按照先天八卦,就是伏羲按照《河圖》所開出的八卦,南為乾,太陽,故為火;西為坎,少陽,故為金。
  • 明陰陽,曉八卦,有人認得陰陽者,何愁大地不相逢
    中有吾皇寄四旺,顛倒陰陽人道宗。(只說四句。。。。。。。)第一訣是京房納甲陰陽,淨陰淨陽。納甲法,取法於月相,示象於八卦,定位於五行,合數於河圖。納甲法是西漢時的易學家京房先生根據易學原理總結的。虞翻說:&34;由這些論述可知,納甲法的要點是以月亮之晦朔盈虧以象八卦,再納以天幹,以此顯示八卦消息。具體來說,以震、兌、乾、巽、艮、坤六卦象徵月亮的圓缺盈虛與陰陽之消長,並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天幹分納於八卦來表示一月之中日月的方位。甲乙木表示東方,丙丁火表示南方,庚辛金表示西方,壬癸水表示北方,戊己土表示中央。
  • 2的3次方和冷熱陰陽論,揭示先天八卦的數理
    伏羲所創的先天八卦是根據陰陽和四季的規律推演而來。初學八卦的人,對此總是似是而非,難以悟解。但如果從數理上來進一步剖析先天八卦,其實會變得很簡單,很易於理解。研究數理,首先要在理解陰陽的本質基礎上搞清楚萬物有陰陽,數也有陰陽。
  • 陰陽八卦背後蘊藏的文化和奧秘
    古人正是利用了這種立八圭觀日影的方式,將從四面八方觀測到的日影加以總結和記錄,最終形成了八卦的圖像。八卦又分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傳說,大約7000多年前,中華文明的始祖之一伏羲首創八卦,即根據四象推演八卦,進而生成六十四卦,被稱為伏羲八卦或先天八卦。而後,周文王又在此基礎上發展出後天八卦。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八種基本的卦象位置不同。
  • 陰陽八卦,也是一種科學定律!首發
    ,它是以五行八卦和易經為核心基礎的,在天地運轉和發展的軌道上,體現出了自然和天道之間的發展規律,促進人和自然之間的關係,同時也可以調節自然和天規之間的關係。就僅僅是在此時此刻之中,就是因為伏羲的八卦,它來幫助你來劃分清楚任何物品的陰陽兩面。真因為他是正確運用了一種叫做玄機,神神秘秘的,不針對外人透露的,這其實就是屬於一種保護性,並不是屬於一種迷信,說白了就是屬於一種保密期間。在這個時候,伏羲在創造陰陽八卦的時候,就首先考慮到了人的兩面性。
  • 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
    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概論第一章闡述的陰陽、五行、河圖、洛書皆是氣和數。本章闡述的是陰陽之象——八卦八卦由陰陽爻構成:—— 為陽爻; — — 為陰爻;但八卦中的陰陽爻是象不是氣;陰陽之象不能用1、3、5、7、9為陽;2、4、6、8、10為陰來量化。陰陽爻與四象、八卦上下二爻構成四象,四象只有天和地而無人,不能準確模擬客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