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讀書27歲讀2500本書負債400W,書中真的有黃金屋嗎?

2020-08-28 讀書者君君

標題中的這段話來自《書都不會讀 你還想成功》,這本書的作者經歷。

韓國作者叫二志成,他和很多年輕人一樣,在20歲的時候也有屬於自己的夢想。今天是高考,我想很多學子也有他們的夢想,比如考進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等。

二志成他是那種有夢想就想去捍衛的人,他從20歲開始每天最少讀一本書,一直讀讀讀,讀到27歲。

問題來了,他發現夢想和現實有巨大的差異。

夢想是作家,現實是他住在貧民窟,還欠著400W的外債。


20歲讀書27歲讀2500本書負債400W,書中真的有黃金屋嗎?


正確的讀書方法

不是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嗎?怎麼不但錢沒有?作家夢也沒實現?

在巨大的痛苦中,他開始去反思,開始去總結過往20-27歲的讀書經歷。

他算了算,到27歲他最少讀了2500本書。但是他自己在盤點中說:「雖然看起來讀過很多書,但是實際上是一本書都沒有讀」。

就像我們現在很多人讀書,有兩個觀念,一個是讀書無用,一個是讀書有用。

二志成他還是相信讀書有用論,他總結反思得出來結論是:「是讀書的方法錯誤了。」

那什麼是正確的讀書方法?他說:「正確的讀書方法,不是用眼睛讀,是用心讀,是用身體去實踐。」

20-27歲每天最少讀一本書,2500本書,看的很快,用眼睛讀,不是的,錯了。


20歲讀書27歲讀2500本書負債400W,書中真的有黃金屋嗎?


讀書類型

他把讀書類型分成三類:

  1. 娛樂性,開心
  2. 獲得知識
  3. 改變命運

我在讀到這裡的時候,想到自己的讀書經歷。

我在圖書館借書5年,這5年讀書經歷我對比一下這三種類型,發現自己是第一種類型,開心。

讀書感到開心,一頭扎入到書海裡面出不來。我想這和我在現實生活處處碰壁,剛好有這麼一個躲避所,一頭栽進去了。

第二種讀書類型是在書籍中獲得知識。比如現在像樊登讀書會,得到等等都是在講的書中的知識點。

第三種讀書類型是改變人生,改變命運。如何去改變命運呢?用身體去實踐書中的方法。

比如你是一個想成為講師的人,你讀書的時候要留意的是這本書有哪些地方是我可以講給讀者聽的?你要去收集它。然後利用直播或者會場上臺分享出來,多練習幾次,你就成為講師了。

從想成為講師-是講師,不能提留在想,要去實踐,去講,去練習。

沒有人聽,拿快鏡子講給自己聽,拍個視頻分享到網上,或者直播給想聽的人聽,在每一次的練習中,你成為了講師。

如果你想成為作家,讀一本書一定要去寫,寫什麼,寫書評,寫你的感想。

只有不斷的寫寫寫,你的素材組織能力,你的文筆才會得到提升,最好在寫的時候是一個主題一個主題去寫,因為這樣容易形成在這個主題,這個領域內你會擁有自己的核心能力,成為優質垂直作者。

當你的粉絲達到一定量的時候,或者你的文筆提升到一定程度後,會有編輯找到你邀請你出版書籍,這樣你就實現從想成為一個作家到真正的作家啦。


20歲讀書27歲讀2500本書負債400W,書中真的有黃金屋嗎?


回到《書都不會讀 你還想成功》,二志成在找到正確讀書方法後,後來他成功實現自己的作家夢,並且出版了這本書籍。

用身體去實踐書中的方法,書中自有黃金屋。

主題閱讀,分享好書,我是全球選書這一期的主題是「讀書閱讀類技巧」,喜歡的朋友請持續關注我。

如果你想了解什麼閱讀技巧,或者讀書時有什麼困惑,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語言,我會翻牌回復。

相關焦點

  • 7年讀2500本書,還負債400多萬,書都不會讀還想成功
    韓國有個青年叫二志成,從20歲到27歲,每年閱讀300本書,7年閱讀了2500本書,生活還是負債400萬,很多個人會產生疑問,讀書到底有沒有用?我們翻開每個成功人士的背後的習慣,沒有一個是不讀書的,一個人的認知是非常有限的,只有通過大量的閱讀獲得能力之外的其他知識,拓寬自己的眼界與認知升級,最快捷的方式就是閱讀。
  • 書中自有黃金屋,你找到了嗎?
    你會讀書嗎?這是一個值得探究的問題。先講一個真實的故事:韓國有個叫二志成的人,他在20-27歲之間,至少讀了2500本書,但是28歲的他,負債400萬,一事無成。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難道只是古人的說辭?然而,他並沒有放棄讀書,而是深刻反思自己,為什麼讀了那麼多書,卻沒有改變人生,境地還如此糟糕。
  • 《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告訴你的正確讀書的方法
    歲到27歲,7年的時間裡,至少讀了2500本書。你們一定會以為讀了這麼多書,他肯定很成功。現實卻啪啪打臉,27歲的時候,他不僅沒有成功,住在貧民區的筒子樓裡,還欠了400萬的外債。都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可是在不會讀書的人那裡,讀書只是徒然浪費時間,什麼用也沒有。28歲的時候,他又重新開始讀書。他給過去7年的讀書生涯,做了個總結,那就是:一本書也沒有讀。
  • 《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從負債400萬到暢銷書作家,憑什麼?
    在古代實行科舉制度,人們堅信讀書是唯一的出頭。期盼通過讀書獲得地位以及物質財富,掀起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熱潮。這種思想被傳承,深深地影響著每一代的讀書人,如今也不例外。在韓國就有有一個真實的案例,一個叫二志成的讀書人。從20歲開始讀書,在7年時間裡讀了至少2500本書。
  • 《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你真的會讀書嗎?
    有幸加入了讀書群,在書友的督促下我讀了《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一書,光是書名就讓我汗顏,除了課本以外沒有讀過幾本的我仿佛找到了自己沒有成功的原因,索性一口氣讀完。本書描寫了主人公是如何實現100天讀完33本書,1年讀100本書,如何從一個曾經面臨失業、要過乞丐生活的年青人晉升為銷售總監,實現了人生逆襲。
  • 如果閱讀沒有目的,書中未必有顏如玉,書中也未必有黃金屋
    都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可是對於27歲的韓國青年二志成來說,這句話似乎是個騙局。二志成從小就想當作家,在20歲到27歲的7年時間裡,他至少讀了2500本書,平均每天讀一本書,厲害吧?但是讀到最後,二志成卻欠下400多萬的債務,還被媽媽和妹妹看不起,把他當成百無一用的書呆子。
  • 《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學不會讀書方法,讀2000本書也是0
    二志成在20歲到27歲的7年裡,至少讀了2500本書,住在貧民區的筒子樓裡,有著400萬的外債,卻告訴我們「從欠400萬債到暢銷書作家----讀書成就了我。」,並創建了「1年讀365本書的項目」,幫助無數人通過讀書成就自己,完成夢想。鄭會一因藥物副作用,全身出現膿水,只能臥床在家,靠吃泡麵度日,生活幾乎陷於停滯,而他也幾近於瘋狂。
  • 《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你需要僅僅是個開始
    很幸運有機會能夠讀到這樣的一本書《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不得不說,這個題目起得非常激進,很可能會引起我們的反感,讓我們誤認為這又是一本毒雞湯,從而錯過一本好書。這正是一本讀書人逆襲指南,教會你如何改變自己的行動和命運。
  • 《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從負債400萬到逆襲
    《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這是一個通過閱讀改變人生的故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己有顏如玉,這些讀書金句我們早已耳熟能詳,可見閱讀在我們心中的地位,書中作者對閱讀分了三種類型:一是享受趣味,二是獲取新知,三是 改變人生。我呢這三點都有,可能更偏重改變自己,改變人生。
  • 你還在無效閱讀嗎?
    我們常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很多人對讀書的認識都是讀書有益,讀多了自然就找到所謂的「黃金屋」「顏如玉」,但是真的如此嗎? 《書都不會讀,還想要成功》的作者之一二志成在20歲到27歲的時間裡,至少讀了2500本書,差不多1年365本書,讀到最後卻欠了400萬債,27歲的時候,依然住在貧民區的筒子樓裡,處境相當悽慘。
  • 春香的詩歌《書中自有黃金屋》
    《書中自有黃金屋若惜金縷衣只會上演一幕又一幕放羊娃生娃又放羊的人間悲劇讀書是享受生活的藝術當你迷茫惆悵時讓你品味不同人生在一粒水珠中發現海洋的浩瀚讓生命旖旎多姿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 不知義一本書 一個故事 一種人生感悟人生的辛酸快樂與希望
  • 《書…》:踐行,用讀書改變人生
    英國哲學家培根也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數學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中國古代更有很多關於讀書的名言警句,最著名的莫過於「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是的,讀書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可是,真的,都「會」讀書嗎?
  • 《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全民焦慮時代,應該怎樣讀書?
    從欠債400萬到暢銷書作家,從貧困潦倒、病魔纏身到名校校長,他們逆襲的法寶是什麼?都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都說成功人士個個都是讀書狂。我曾深信不疑。然而,韓國卻有一個叫二志成的小夥子,從20歲到27歲,每天讀1本書,7年時間裡,至少讀了2500本書。
  • 「書中有黃金屋嗎?」怎樣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甚至有孩子在入學考試被老師問起最喜歡什麼、最討厭什麼時,回答最喜歡冰淇淋,最討厭讀書!是孩子的問題嗎?與其抓狂自家孩子缺乏人文素養、無法從書中求得「黃金屋」,我們不妨站在孩子的立場,挖掘一下他們為什麼不喜歡閱讀。
  • 從負債400萬到成為暢銷書作家,他把逆襲之路寫成了一本書
    《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的作者二志成從20歲到27歲的7年時間裡一共讀了2500本書。在別人看來他博學多識,可他卻欠債400萬,自己覺得「實際上一本書也沒讀」, 因為沒有任何結果,沒有通過閱讀改變生活狀態。但從28歲開始,他找到了正確的讀書方法,擺脫了窮困潦倒的生活,開始了人生的逆襲。
  • 上了十幾年學,你真的會讀書嗎?
    我想問:「大家覺得自己是一個會閱讀的人嗎?」我想:只要上過學的人都覺得自己會讀書!在沒有看這本書前,我也曾自信地認為,讀書有什麼難得,只要認識字有什麼不會的呀!可當我看完《書都不會讀,還想成功》,發現自己曾經讀的書都是無用功,即無效閱讀!因為讀了那麼對書,突然發現既不能改變自身能力,又不能改變生活狀態!
  • 書中真有黃金屋和顏如玉嗎?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句話,通俗意思是指古時候,人們通過學習,獲得知識,考得功名利祿,然後就能某得一官半職,享受朝廷俸祿,有一定的經濟來源,然後就能夠娶一個貌美的女子為妻。我們普遍認為黃金屋就是錢財,顏如玉就是美貌的女子。
  • 《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怎樣通過閱讀完成人生逆襲
    人常說,讀書改變命運。為什麼我讀了那麼多書並沒有改變命運呢?不只是我一個人遇到了這樣的困惑,韓國作家二至成先生也遇到過同樣的問題。他20歲時,夢想當作家,每天讀一本書,到了27歲時,還住在貧民區的筒子樓裡,還欠400萬的債。20歲至27歲期間,至少讀了2500書,不是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呢?他什麼都沒有得到,有的只是一屁股債。
  • 如何學會讀書?這本《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教你3個技巧
    ,從20歲開始讀書,讀到27歲,每天一本書接近3000本,但是卻閱讀越迷茫,到最後負債400萬。人們都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作者卻越讀越窮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這個問題,又是哪些重要因素讓作者突然發生改變,改變自己的人生。
  • 書中自有黃金屋,愛讀書的女人情商太高
    書到用時方恨少。讀書,讀一本好書,簡單。堅持一直讀書,讀書成為習慣,難。自古書中自有黃金屋,傳道解惑也是讀書,讀書真的有這麼重要嗎?嚴歌苓在《讀書與美麗》中寫道:讀書這項精神功課,對人潛移默化的感染,使人從世俗的渴望(金錢、物質、外在的美麗等等)中解脫出來,之後便產生了一種存在。達到這個層次,35歲的演員韓雪,把「讀書」二字體現的無比生動。任何場合,她的氣質無疑是全場的焦點,這份氣質卻跟她讀書有極大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