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首古詩詞|嶽飛: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2020-12-06 詩享書局

這是您在詩享書局打卡的第106首古詩詞。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裡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小重山》

這首《小重山》同樣是嶽飛千古流傳的名作。

南宋紹興七年(1137),正當抗金前線不時傳來捷報,軍民振奮,眼看收復中原失地在望時宋高宗趙構卻不顧朝野上下反對,再次起用秦檜為樞密使。秦檜從此獨攬大權,極力推行投降賣國政策。

嶽飛和許多主戰派的愛國志士,都受到投降派的壓制和阻撓。嶽飛深感自己殺敵報國的理想難以實現,內心滿是憂憤抑鬱,於是寫下了這首《小重山》。

上闕著重寫景。

昨夜,寒秋的蟋蟀不住哀鳴,使詞人從金戈鐵馬對抗金兵的夢中驚醒,此時已是三更天了。詩人無法入眠,於是站起身,獨自繞著臺階踽踽獨行。四周靜悄悄的,簾外,一輪淡月正朦朧。

「寒蛩」點明季節是深秋,作者身處山河飄搖、國家破碎的時刻,滿心憂患。而那深秋蟋蟀不停的鳴叫聲,更加催逼了詞人心中的隱憂和悲憤。

「千裡」二字,暗示著詞人夢回到了包括家鄉在內的中原地區,說明詞人 即使在睡夢中也不忘收復中原的愛國之情。

「獨自」則寫出了詞人的孤獨寂寞,心事無法向人訴說,可見苦悶之深,同時引出下闕。

下闕著重抒情。

詩人半生為國,渴望收復故國、名留青史,可憐未老便已滿頭斑白。家鄉松竹想必已衰老了吧,無奈議和聲起,阻斷了歸程。想要吧滿腹心事,付與一曲瑤琴。可是高山流水知音稀,縱然吧琴弦彈斷,又有誰來聽呢?

「白首為功名」,寫詞人終其一生渴望為國建功立業,痴心不改。十多年的等待、十多年的堅守、十多年的抗戰,就是為了有朝一日可以回到故鄉,可到頭來卻得到一個宋金和議的局面。

詞人多年的努力都被付之一炬,他又如何不憂憤難平。

整首詞委婉含蓄、吞吐曲折,具有一種沉鬱悲愴的情思,令人讀之愴然。

往期精彩

每天一首古詩詞|姜夔: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每天一首古詩詞|賈島: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

史上公認最好的一首寫秋天的詩,僅僅28字,卻成「秋思之祖」

世界名著裡最經典的8句話,有生之年願我們都能讀懂

詩詞|月色與雪色之間,你是第三種絕色

相關焦點

  • 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千真萬確,「欲將心事付瑤琴」,這話,是一位孔武有力的大男人說的。在中國,他的名字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嶽飛!這位著名的嶽大將軍,竟留有如此柔言軟語,他的心事,到底是什麼?《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圖:夜一、驚回千裡夢,已三更。
  • 嶽飛的心事,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嶽飛雖然是一名統帥,但文韜武略精通,如果說《滿江紅.怒髮衝冠》是嶽飛豪放性情的寫照,那麼,下面的這首《小重山》就是他婉約心事的寫意之作。我們先來看一下全詞內容:《小重山.昨夜寒蟄不住鳴》宋代:嶽飛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裡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
  • 「知音少,弦斷有誰聽?」嶽飛嘆寫《小重山》
    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真難想像,這是有「還我河山」大志,曾寫過「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豪情大胸懷詞句的嶽飛,寫出的另一首詩詞《小重山》。詩言情果真有道理。嶽飛寫《小重山》時,正是被十二道金牌招回,不能乘勝直搗黃龍府的時候。
  • 唯美古風情侶頭像: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唯美古風情侶頭像: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1.這一組的色調就更加鮮豔了,雖然輪廓線條沒有上一組那麼有衝擊力,但是大紅色把古風人物的神韻都體現出來了
  • 十二首最孤獨的詩詞,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星漢空如此,寧知心有憶?孤燈曖不明,寒機曉猶織。零淚向誰道,雞鳴徒嘆息。(3)《春怨》唐·劉方平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4)《更漏子·玉爐香》唐·溫庭筠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
  • 每天掌握一個文學典故|高山流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後來「高山流水」就演變成了知音、知己的象徵與載體。如唐·牟融《寫意二首》之一中:「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風酒一樽。」然而人間知音又何其難求,正如董解元在《西廂》中所說:「不是秦箏合眾聽,高山流水少知音。」
  • 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
    嶽飛,宋朝的抗金名將,民族英雄。他一生精忠報國,戎馬倥傯,只希望能馬革裹屍,以熱血祭河山。歷史的血跡斑斑生了綠,熾熱的理想最終未能照亮現實的黑暗,嶽飛最終以「莫須有」的罪名被害。滔滔亂世,一腔熱血終被冷卻,想要收復舊河山,終究只是一場空夢。小重山 嶽飛昨夜寒蛩不住鳴。
  • 鐵骨英雄嶽飛的婉約詞到底有多牛?「知音少,斷弦有誰聽」
    20歲從軍的嶽飛,轉戰南北,屢建奇功。差不多做到了傳奇般的「戰無不勝攻無不取」之境。連宋高宗也不得不稱讚嶽飛「兒童識其姓字,草木聞其威聲。」嶽飛一生馳騁沙場也寫過非常多的詩詞,有豪放剛烈如雷霆的《滿江紅》,也有洞簫低吹清風拂面的《小重山》。
  • 高山流水難再遇: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嶽飛,宋朝的抗金名將,民族英雄。他一生精忠報國,戎馬倥傯,只希望能馬革裹屍,以熱血祭河山。歷史的血跡斑斑生了綠,熾熱的理想最終未能照亮現實的黑暗,嶽飛最終以「莫須有」的罪名被害。滔滔亂世,一腔熱血終被冷卻,想要收復舊河山,終究只是一場空夢。
  • 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人的一生,有幾段塵緣,就有幾段劫數。世間所有的醒悟與覺悟,都是用磨難和痛苦換來的。世間所有的愛恨,都是由人心變幻而來。佛家修身,紅塵修心。只願生命中遇到的每一個人,都在紅塵中煉心,千般磨練之後,依然不忘所愛,依舊不負初心。
  • 嶽飛很孤苦鬱悶的一首詞,末尾8個字卻廣為流傳,你肯定聽說過
    跟他的這首《滿江紅》比起來,他的另一首《小重山》知道的人就少得多。但是,嶽飛的《小重山》卻很有必要介紹一下,因為,其中有一名句,乃"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值得我們放到原詞裡一起欣賞。特別是結尾8個字「知音少,弦斷有誰聽",觸動了無數人的心弦。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 宋代:嶽飛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裡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
  • 十首關於古琴的詩詞,欲將心事付瑤琴,驚回千裡夢
    泡一壺香茗,焚一爐檀香,看窗外半天紅霞,遠處的山脈霧靄氤氳,紫氣輕逸,似有古人姍姍而至。嵇康說「素琴揮雅操」,李白回應「浪撫一張琴」。王維納悶這些傢伙在說什麼,無論如何不能讓人看輕自己,便也插上一句「山月照彈琴」。
  • 嶽飛很孤獨的一首詞,道盡了人生無奈,最後15字痛徹心扉
    孤獨是人生的常態,總有那麼一瞬間,洶湧而至。而孤獨又可分為很多種,如有一種孤獨,叫獨自漂泊,是「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有一種孤獨,叫相思入骨,是「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還有一種孤獨,叫知音難求。正如魯迅先生所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
  • 一代精忠嶽飛,一生留詞三首,一首豪氣衝雲,但這首卻美得窒息!
    提到民族英雄,大家腦海中肯定會出現很多人,比如文天祥、戚繼光、衛青等;提到著名詞人,有蘇軾、歐陽修等人。有一個人,他既是民族英雄,他抵禦外敵,最後卻被人陷害而死;他也是詞人,一首《滿江紅》讓人讀罷熱血沸騰。這個人就是嶽飛,精忠報國的嶽飛。
  • 「知音少,弦斷有誰聽?」,你知道「知音」二字的來歷嗎?
    又凝神一會,將琴再鼓,其意在於流水。樵夫又贊道:「美哉湯湯乎,志在流水!」只兩句,道著了伯牙的心事。伯牙大驚,推琴而起,與子期施賓主之禮。這就是著名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出自馮夢龍的《警世通言》開篇第一卷:《俞伯牙摔琴謝知音》。故事取自《列子湯問》,將伯牙、子期二人因「琴音相通」而結交的始末情節補充完整,引起後人多少感慨。
  • 嶽飛最落寞的一首詩,寫盡了英雄遲暮,歷來為後世所稱頌
    作為一代名將,空有一腔"士為知己者死」的熱血胸襟,卻無法施展建功立業的愛國抱負,心中的苦悶,憤恨無處傾訴,只好將自己的滿腔落寞寄托在了這首詞作《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中。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宋代——嶽飛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裡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 【佳文共賞】嶽飛《小重山 昨夜寒蟄不住鳴》
    文/杜輝 提起嶽飛大家首先想到的標籤是南宋抗金的民族英雄。其實際軍事勢力雖有限,但個人精忠報國的情懷為世人所稱頌。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嶽飛是一員武將,或者是有智謀的帥才。其實嶽飛文武雙全,除了軍事才能外,詞也做得相當的好,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滿江紅》。在《滿江紅》中,嶽飛的愛國壯志一覽無餘。其實嶽飛還有另一首詞《小重山》,其塑造意境更哀傷憂鬱。這首詞雖少了《滿江紅》的豪放,但落寞壓抑的情感,更能總結其一生的懷才不遇。 其中的欲將心事付瑤琴。
  • 嶽飛的一首小重山,千古流傳,值得一讀再讀
    很多古人從小就接受儒家教育,不僅特別注重自身修養,而且也非常希望有機會建功立業,並能留名青史。學子們寒窗苦讀,勇士們勤練武功,或者盼望金榜題名,或者期盼沙場殺敵。一個民族有一些善於思考的哲人,才能指引人們不會迷路;一個國家有一些勇於獻身的英雄,才能帶領人們前赴後繼。下面一起欣賞嶽飛的一首小重山,千古流傳,值得一讀再讀。
  • 「佳文共賞」 嶽飛《小重山•昨夜寒蟄不住鳴》
    文/杜輝 提起嶽飛大家首先想到的標籤是南宋抗金的民族英雄。其實際軍事勢力雖有限,但個人精忠報國的情懷為世人所稱頌。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嶽飛是一員武將,或者是有智謀的帥才。其實嶽飛文武雙全,除了軍事才能外,詞也做得相當的好,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滿江紅》。在《滿江紅》中,嶽飛的愛國壯志一覽無餘。其實嶽飛還有另一首詞《小重山》,其塑造意境更哀傷憂鬱。這首詞雖少了《滿江紅》的豪放,但落寞壓抑的情感,更能總結其一生的懷才不遇。 其中的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這兩句,是自己最喜歡的。
  • 他一生僅留下三首詞,其中這一首美得令人窒息!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是南宋抗金將領嶽飛的一首經典詞作,它也是嶽飛傳世三首詞中意境最美的一首。雖然沒有《滿江紅》家喻戶曉,但是它不同的風格展現和藝術表達手法,配上含蓄雋永的詞語,美得令人窒息。寓情於景,更是抒發了嶽飛壯志難酬和擔憂時事的愛國情懷。「昨夜寒蛩不住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