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音樂的起源之謎

2020-12-04 音樂小家OVO

家好,我是五號信箱,也是一個喜歡歷史的無名小卒,愛好和大家一起領略歷史的魅力,品讀歷史的香醇。今天給大家講解中國音樂史之遠古夏商時期的音樂002中國音樂的起源

題目:中國音樂的起源

關於我國音樂的起源,古代文獻中有著種種說法,現分述如下:

一、模仿說

呂不韋(?一前235)命令賓客編著的《呂氏春秋》中有這樣的傳說:「昔黃帝令伶倫作為律。伶倫自大夏之西,乃阮喻之陰,取竹於懈溪之谷,以生空竅厚鈞者,斷兩節間,其長三寸九分而吹之,以為黃鐘之宮,曰『舍少』;次制十二筒,以之阮喻之下,聽鳳凰之鳴,以別十二律。其雄鳴為六,雌鳴亦六,以比黃鐘之宮,適合。」

音樂是由一系列不同高度的樂音所構成。我國一直有以管定律的傳統,「律」是對樂音體系中樂音音高的精密規定。上引的這則傳說故事把以管定律的歷史追溯到了黃帝時期。說的是伶倫在阮腧(崑崙山)北麓的溪谷中,截取了三寸九分長的竹節作為音階第一個音的「黃鐘之宮」,又據鳳凰的鳴叫聲定出了十二個半音,正好合於以黃鐘律為官音的十二律。我們知道《呂氏春秋》時代的十二律是用數學手段計算出來的,而且原始時代音樂最初的產生,不可能是先定出了幾個音的音高,然後用這些音來作樂的。這則傳說只是說明,最初的音樂,有一種可能是原始人模仿飛禽的鳴叫聲等自然音響而產生的。

《呂氏春秋》還記載了另一則類似的傳說:「帝堯立,乃命質為樂。質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歌,乃以麋格置缶而鼓之。乃拊石擊石,以象上帝玉磐之音,以致舞百普。」這則傳說故事說,堯時期的質仿效山林中的呼嘯之聲和溪谷幽幽的流水聲,作為他作歌的音調,又採用麋鹿皮蒙在瓦缶上做成的鼓和石制的磬等樂器,用於人們裝扮成各種各樣善類邊歌邊舞的場合,說的還是音樂源於對自然音響的模仿。

二、感情說

《禮記樂記》說:「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幹戚羽旄,謂之樂。」這段話的意思是說音樂的產生,是由於人的思想感情的緣故。人的思想感情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而激動起來時,就會用「聲音」來表現。這種「聲音」在互相應和中既有高低不同的變化,但它們又合乎一定的規律,就成了「樂音」。這樣的樂音按照一定結構的排列,合著手持盾牌等兵器或羽毛牛尾的舞蹈一一起演奏,就成了音樂。因此,《禮記樂記》還這樣說:「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於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聲噍以殺;其樂心感者,其聲咩以緩;其喜心感者,其聲發以散;其怒心感者,其聲粗以厲;其敬心感者,其聲直以廉;其愛心感者,其聲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於物而後動。」

這裡,《禮記樂記》作者列舉了人的哀、樂、喜、怒、敬、愛等六種思想感情在音樂中所表現出來的急促、抒緩、爽朗粗厲、獷嚴、柔和等六種不同效果的音調,並強調這六種不同的思想感情非人的本性所具有,而是由於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後才產生的。

《禮記樂記》又說:「金石絲竹,樂之器也。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於心,然後樂器從之。」國這就是說,詩歌、舞三者都出自人的內心;樂器奏出來的音樂,只是人的內心世界的一一種 表露而已。所以,音樂還是起源於人的思想感情。

三、勞動說

對於音樂的起源《呂氏春秋》另有一說:「 今舉大木者,前呼奧謂,後亦應之。此其於舉大木者善矣。」西漢時劉安等撰的《淮南子》亦重複了這一說法:「今舉大木者,前呼『邪許』,亦應之。此舉重動力之歌也。」《呂氏春秋》和《淮南子》所說的「奧謂」、「邪許」就是當時抬木者前呼後應相當於現今「哼唷,吭唷"的吆喝聲,,這不僅在古代有,而且在現代社會裡也是很常見的現象,今稱勞動號子。毫無疑問,音樂可以統一的勞動的節奏,又可以減輕人們勞動時的疲勞。在原始社會裡,雖然最初還不一定有拾木之類的集體勞動,但人類最初和一般動物的區別,就在於人類會使用生產工具進行勞動。當原始人在勞動中發出的呼喊和勞動動作的不斷重複,就為音樂的音調和節奏的產生創造了先決條件。再從現在出土的我國新石器時代的樂器來看,其如石磬等本來就是由勞動工具演變而成的。因此,勞動作為音樂起源的一種因素,是決不可以忽視的。

對於中國音樂的起源,不論是古人還是今人,都有種種說法,但無論是哪一種說法,還都僅僅是一種推測。當然,這種推測都有一定的事實根據。例如「模仿說",不僅在古代有春秋時期(前70前476)伯牙奏(流水》的傳說,而且即使在現代,我們還能聽到模仿飛禽鳴叫的《百鳥朝風》(空山鳥語》等樂曲。這說明在音樂創作中確實存在一種模仿自然音響的作品,因此也不能排斥音樂起源中有模仿自然音響的可能。此外,從音樂善於表現人的各種思想感情這一事實來看,「感情說「對於音樂起源的推測,也有其一定的道理。再者,勞動創造了人,而音樂又是人創造出來的。從源問題,還只能從多元的角度去理解,而不宜單單歸結為種因素。這點上來說,在樂起賽於勞動更是不能否認。因此,在目前的情況下,對於音樂的起源問題,只能從多元角度去理解,而不應該單單歸結於某一因素。

相關焦點

  • 音樂起源之謎丨音樂的「文化起源」 VS 「生物起源」
    ,後來發現「樂」這個多音字,容易造成誤解,不能直接表達主題,所以乾脆把這一系列的文章改為《音樂起源之謎》。上一節對我最近提出的音樂起源的「節奏適應假說」作了一個概述,從這一節開始慢慢的展開敘述,儘量寫得科普一點。音樂從幾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流傳至今,存在於古老的東方文明,發達的歐美社會,以及原始的非洲部落。
  • 中國音樂的起源淺談
    中國的音樂有著悠久的歷史,它發源於原始人類的生產勞動,且與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文化的交流密切相關。關於中國原始音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非常古老的洪荒時代。在人類還沒有產生語言時,就已經知道利用聲音的高低、強弱等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和感情了。
  • 人類起源之謎
    人類的起源指人類的歷史發展的淵源,人類如何起源,歷來爭論很多。其中一個假說就是:人類是從一種3億多年前漫遊在海洋中的史前鯊魚演化而來的。這種棘魚屬的原始鯊魚是地球上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有頜類脊椎動物的共同祖先。
  • 語言起源仍是難解之謎
    它們是同一個起源(一源說),還是獨立起源(多源說)呢?這些仍是尚未破解的科學謎題。學術成果引熱議2011年4月,美國《科學》雜誌的一篇報告引起學術界的極大反響。紐西蘭學者昆廷啊特金森在報告中稱︰人類語言可能全部起源於非洲西南部地區,時間大約在15萬年前洞穴藝術開始階段︰它們是同一個起源而不是獨立起源。
  • 愛斯基摩人的起源之謎
    世界上最不懼怕寒冷的愛斯基摩人的起源一直是人類學家們一直困擾的一個謎。傳統歷史學家認為,愛斯基摩人主要來源於三個方面,即南方的商文化阿拉斯加、西伯利亞和中國。但相比之下,愛斯基摩人和中國之間的關係得到了更廣泛的認可。當然,在進一步確定的考古證據出現之前,這一學說受到了質疑。
  • 中國發現力證揭鳥類起源之謎 恐龍演化而來(圖)
    沒有牙齒,但卻有像鳥類一樣的用來切割植物的喙,屬於植食性恐龍  中科院研究成果今被刊載     解釋恐龍前肢如何變成鳥類翅膀 破解進化謎團——    《自然》:中國發現力證恐龍「變」鳥  今天出版的最新一期英國《自然》雜誌刊登了來自中國學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它為揭開鳥類起源之謎等提供了最有力證據。
  • 世界3大未解之謎:生命起源、地球內核、宇宙之謎,該如何解釋?
    對於如今的人類而言,未解之謎是越來越多。尤其是那些「終極拷問」,比如:起源之謎,就包括了人類起源,生命起源以及宇宙起源。再比如:我們無法探索地球內部結構,對於我們而言地球內部結構也如同謎一樣,還有宇宙未來的演化之謎,為什麼宇宙會如此浩瀚?起源之謎在許多終極拷問當中,「起源之謎」從始至終都困擾著我們。
  • 世界3大未解之謎:生命起源、地球內核、宇宙之謎,科學家該如何解釋?
    對於如今的人類而言,未解之謎是越來越多。尤其是那些「終極拷問」,比如:起源之謎,就包括了人類起源,生命起源以及宇宙起源。再比如:我們無法探索地球內部結構,對於我們而言地球內部結構也如同謎一樣,還有宇宙未來的演化之謎,為什麼宇宙會如此浩瀚? 起源之謎 在許多終極拷問當中,「起源之謎」從始至終都困擾著我們。
  • 千古之謎:語言是如何起源又如何演化的?
    從19世紀下葉開始,語言學家們逐步發現,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國度——中國的語言也能像其他語系一樣,描繪出一棵「譜系樹」。在這棵譜系樹上,漢語、藏語、緬語等有著親緣關係,語言學者們提出了「漢藏語系」的假設,這個假設被稱為「漢藏語系假說」。如果漢語真的和藏語、緬語有同源關係,那麼它們來自何方,又是如何分化而成的呢?
  • 左旋胺基酸起源之謎:或與早期太陽光照有關
    左旋胺基酸起源之謎:或與早期太陽光照有關據國外媒體報導,眾所周知,地球上的胺基酸幾乎都是左旋,作為生命組成的基本單位,20多種胺基酸幾乎都具有手性的特點,除了極少數生物體內存在右旋胺基酸外對胺基酸左旋之謎的研究有助於揭示生命的起源之謎。科學家提出了一種可能性的解釋,認為胺基酸的左旋來自恆星光照,即當圓偏振光照射時,胺基酸分子可表現出另一種不同的特性,優先破壞手性胺基酸的形成。對此,科學家使用了位於南非的天文望遠鏡試圖觀測在外層空間的圓偏振光分布情況,同時也研究了距離地球大約5500光年之遙的「貓掌星雲」,其位於天蠍座方向上,由於該星雲是一個發射星雲,在其外圍存在大量被電離的氫原子。
  • 揭開節肢動物的起源之謎
    在西北大學,一項被譽為「行走的仙人掌」的科學發現揭開了節肢動物的起源之謎。  2011年2月24日,西北大學劉建妮教授在英國《自然》雜誌發表封面論文,內容是通過對我國雲南澄江化石庫中一種叫作「仙人掌滇蟲」的葉足動物的研究,首次初步破解了節肢動物門起源與早期演化這一長期困擾學術界的科學難題,在國際古生物學界引起了巨大反響。  這一難題當時是如何破解的?
  • 中國音樂的起源與發展
    中國音樂的起源 中國傳統音樂是在以黃河流域為中心的中原音樂和四域音樂以及外國音樂的交流融合之中形成發展起來的。因此,中原音樂、四域音樂、外國音樂是中國傳統音樂的三大來源。 中原音樂指的是以黃河流域為中心而發展起來的音樂,這是一種以漢族為主體的音樂文化,其中,殷商和西周時期的音樂文化具有代表意義。 四域音樂指的是除中原華夏族為主所創造的黃河流域音樂文化以外的中華大地各民族的音樂文化。
  • 知識|玉手鐲的起源之謎
    下面我們來講講玉手鐲的起源之謎。01手鐲的起源玉鐲早在新石器時期就已經進入人們的生活,而各個時期的玉鐲各有不同。西漢以後,由於受西域文化與風俗的影響,佩戴臂環之風盛行,臂環的樣式很多,有自由伸縮型的,這種臂環可以根據手臂的粗細調節環的大小。
  • 揭秘「一線藥師」的起源之謎
    2.這種珠子有天然也有後期「加工」的,這裡所謂的加工其實是一種國家認可的「優化工藝」,因為藥師礦開採後很少有完全黑白分明的,大多是「青白礦」,這青白不符合咱們中國的傳統審美,於是就用高溫加熱,讓「藥師」加速氧化,也就是讓白的地方更白!黑的地方更黑!
  • 關於音樂、舞蹈和語言起源的生物學假說
    音樂縱貫人類歷史,橫跨多元文化,「禮樂制度」更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曾被提到治國理政的高度。上世紀八十年代在河南出土的賈湖骨笛(圖1左),表明距今約9000年前中國已經有了可演奏的樂器。然而音樂從何而來卻至今仍是個謎。達爾文在1871年提出,音樂和舞蹈可能由自然進化而來,這一觀點得到越來越多科學家的關注,然而其進化路徑卻眾說紛紜。
  • 和蒙曼一起,探尋人類文明起源之謎
    「參天之下,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張澍山西自遠古到史前一直都是中華人類文明的延續與傳遞之地180萬年前人類在這裡學會取火西侯度遺址中有中國最早的人類用火的證據500萬年前高傲的靈長類——世紀曙猿發現於山西垣曲
  • 風水起源之謎
    將中國風水學的起源,首先糾正一個錯誤的結論。這個錯誤的結論是:風水是易經推導出來的一門學科,風水是易經應用的一個分支,和算命,佔卜等是一樣的,通過不同的方式解讀易經去獲取知識。這說法非常有迷惑性,因此誤導了很多風水從業者。
  • 瑪雅文明起源之謎,印度女學者找到「鐵證」:瑪雅文明來自中國?
    實際上,除了我們中國幾千年以來一直文明之火不斷,其他幾大文明要麼毀於戰火,要麼沒有留下明確的文字記載,只能從一些斷壁殘垣中獲得一些蛛絲馬跡的收穫。然而,僅僅就是這些細小的發現,足以給人們帶來震撼。不過要說給世界帶來最大震撼的,無異於位於美洲叢林深處的瑪雅文明了!毫無疑問,在美洲大陸的叢林深處裡瑪雅人憑藉著自己的智慧曾經建立起強大的帝國。
  • 漢字的起源至今還是個謎
    但是漢字到底起源於何時,又起源於何人之手,一直是文化史上極富爭論性的一個話題。從戰國時代,古代學者就開始注意漢字起源的問題了,其中對後世影響最廣的一種說法就是倉頡造字說。半坡彩陶夏、商起源說一些考古學家認為中國歷史發展到殷商時期才有了文字,像用於佔卜、記事而刻(或寫)在龜甲、獸骨和青銅器上的文字—甲骨文和青銅器銘文。但也有史學家認為殷商時代的甲骨文已很成熟了,中國文字的起始年代還應往前推到夏以前或者夏末。
  • 漢字的起源至今還是個謎
    但是漢字到底起源於何時,又起源於何人之手,一直是文化史上極富爭論性的一個話題。從戰國時代,古代學者就開始注意漢字起源的問題了,其中對後世影響最廣的一種說法就是>一些考古學家認為中國歷史發展到殷商時期才有了文字,像用於佔卜、記事而刻(或寫)在龜甲、獸骨和青銅器上的文字—甲骨文和青銅器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