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一張過去的CD 聽聽那時的青春蝦米
紅星新聞 2020-12-01 08:20
2007年,王皓用蝦米轟開了一眾年輕人的青春。13年後,阿里也許正在親手埋葬那代人的青春。
蝦米或將解散的消息從昨晚開始到現在鋪天蓋地的猜測,如今只得到阿里官方「不予置評」的回應。關於一個產品的生死抉擇,固然是資本與市場的博弈,但平時只做看客的網友變成了現在最心急如焚被支配方。
用蝦米的人都急了,忠實老粉更是怒火中燒,音樂無國界,音樂可以無障礙交流,現在把音樂給我掐了,你讓我用什麼來交流?
然而在此之前就有媒體報導蝦米解散的傳聞,這次則直接曝出蝦米將於明年1月關閉,並且該消息還稱「蝦米音樂主編和運營總監目前在北京開會,回去要執行一些人員變動。蝦米音樂很可能將要解散。」
但此後又有媒體報導,相關人士回應「蝦米音樂主編和運營總監目前在北京開會,這些傳言也不知道是哪裡來的,蝦米音樂並沒有主編這個崗位,也沒有名義上的運營總監。」
從「出走」阿里到回到阿里
在阿里巴巴幹了四年的王皓,頭也不回地辭職創業,懷揣著對音樂的熱情,蝦米音樂在2007年帶著一大票小眾的但是聽眾熱愛的歌手走進了市場。
一定程度上來說,蝦米的面世即代表了一種新的發展模式。
首先是從內容上站穩腳跟。蝦米吸納各種音樂,尤其是小眾特色種類,發展至今,從曲風流派上來說就細分為1000多種,70萬+的藝人,主題分類更是達到了2000萬+。
同時可操作式的參與也是蝦米吸粉的一大原因,包括上傳曲目、上傳歌詞、編輯管理歌曲,以及報錯等,這種模式不僅讓用戶提高參與感,同時也讓信息增量達到一定的高度。放到今天看來,某些方面類似於今天的平臺型媒體。在蝦米音樂上,既有原創的音樂創作人入駐,也有普通的用戶上傳相關內容,同時根據算法推薦給用戶推送相關內容。
截圖自蝦米音樂APP
對此,有資深蝦米音樂用戶表示:「蝦米有很多二次元、韓國女團、五月天、周杰倫等的歌曲,那時網易雲還不是很火,並且蝦米的評論區很有意思,有段子也有知識。」
就此而言,蝦米是獨具包容性的社區,除了音樂,在評論區會找到一幫「懂你」的人。因此,蝦米音樂看起來是獨樹一幟,選擇小眾的細分賽道跑進,但無數個小眾實際上就是在匯聚形形色色的大眾,也正是因為如此,蝦米音樂才得以躥進很多人的移動終端,並且一度在小年輕們的心中發光發熱。
2008年,蝦米音樂獲深創投的投資;2010年,拿到盛大的投資;在外漂泊6年後,2013年,蝦米音樂被阿里收入囊中。王皓又重新帶著蝦米音樂回到了阿里巴巴,並且成立音樂事業部。
在收購蝦米以後,阿里宣布成立音樂事業部,其旗下一度擁有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兩大王牌產品。
2015年,音樂人高曉松、宋柯分別出任阿里音樂的董事長和CEO,主持人何炅擔任COO。隨後,天天動聽改版,升級為「阿里星球」,幾乎半個娛樂圈的明星都出席了阿里星球的發布會。
天天動聽改版成阿里星球,它的功能和頁面逐漸變得繁瑣,添加了售票、粉絲互動、直播、播放器等複雜功能。據媒體報導,在改版後,天天動聽1000萬的日活躍用戶數量下跌到50萬,用戶大量流失。2016年初,蝦米音樂的創始人王皓主動轉崗到了釘釘,天天動聽的整個市場團隊集體請辭。當年11月,阿里星球停止音樂服務。
加入釘釘之後,王皓曾哀婉地表示有些行業註定要死去。但是,幾近絕望之前,王皓還是說了一些寬慰的話:「我乾脆等他涅槃好了。」
圖據網絡
未來是否涅槃無從知曉,只看如今的局面,用戶的心首先是涼了半截。
避不開的版權問題
蝦米還未被阿里收購之前,曾被李志這一知名民謠歌手聯合多人發布聲明,一同抵制蝦米音樂,後來也還有左小祖咒等音樂人直言蝦米要求樂迷付費,但是原創的音樂人卻一分錢都沒拿到。
但付費,已然成為今天聽曲的常規操作。
重視小眾和原創的蝦米音樂,在被阿里收購後的2014年就啟動尋光計劃,一心扶植原創音樂人,在當時不乏有金玟岐、邱比、聲音玩具這樣的明星音樂人。隨後推出19個音樂人作品集成的專輯《尋光集》。2017年又啟動第二季尋光計劃尋找未曝光的少年,並在北京舉辦「蝦米尋光盛典」,宣布「造作行動」、「Next Level新聲勢力」兩大原創音樂扶持項目,當時6000多名音樂人參與報名,精心挑選的蝦米音樂人更是直接送去了洛杉磯,與格萊美頂尖音樂人合作。
尋光計劃開啟後,2015年,阿里將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組成阿里音樂,邀請高曉松任職董事長、宋柯擔任CEO、何炅擔任首席內容官,大造聲勢。
事實上,自2016年起,阿里就運作形成包含阿里文學、阿里影業、阿里音樂、阿里遊戲、阿里體育等多個內容組成阿里大文娛。但去年6月身在阿里音樂的蝦米音樂被併入創新業務事業群,阿里大文娛只剩下了優酷、阿里影業、大麥和遊戲業務。
阿里傾注心血一手打造的阿里大文娛似乎並不順利,蝦米音樂的走向也是不得而知。
2015年,國家版權局出臺政策,要求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傳播未經授權的音樂作品,並將平臺上的未經授權音樂作品下線。
2017年,國家版權局就網絡音樂版權問題約談了騰訊音樂、阿里音樂、網易雲音樂、百度太合音樂等網絡音樂服務商負責人,要求全面授權廣泛傳播音樂作品。國家版權局稱,開展專項整治以來,網絡音樂正版化已成為行業共識。
隨後,包括蝦米音樂,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網易雲音樂等在內的平臺相繼圍繞版權展開投入。不過,不少蝦米音樂平臺上的用戶吐槽蝦米版權少。
最近,蝦米音樂上線了「番你街」新功能,用戶在app首頁向下滑動界面,一條奇妙的音樂街區就會呈現眼前,並且有著全新設計的各類音樂店鋪和霓虹色的街區風格,旨在為樂迷營造更加沉浸式的視聽體驗。
然而距離這一新功能上線不過兩個月,蝦米音樂就於昨晚傳出關閉的消息,蝦米用戶也開啟了「深夜網抑雲」模式。
搞事業的對手們
相比之下,騰訊音樂則交出了比較滿意的財報。
根據騰訊音樂三季度財報,營收同比增長16.4%至人民幣75.8億元,其中,在線音樂訂閱收入同比增長55%至人民幣14.6億元,在線音樂付費用戶達到5170萬,同比增長46%。
財報顯示,騰訊音樂與環球音樂集團續訂授權協議,籤約日本動畫公司CWF,獲得該公司旗下17部知名動畫的正版音源。同時,還與世界獨立音樂集團Merlin續籤授權協議。
在財報發布當天,騰訊音樂宣布與全球三大版權公司之一的環球音樂達成合作。此前騰訊音樂已入股了環球音樂和華納,分別持有10%和1.6%的股份,僅華納音樂的投資就達到了約2億美元。目前環球音樂是全球最大的唱片公司,擁有Taylor Swift、Beatles和Lady Gaga等大批歌手的版權。
全球三大唱片公司中,雖然索尼不包括在內,但索尼(和華納)又擁有騰訊音樂的少數股份。這也代表著騰訊音樂實際上與三大頂級唱片公司都有著合作關係。
當日宣布和環球音樂達成合作的實際上還有網易雲。
今年3月,網易雲宣布與滾石唱片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音樂版權、藝人發掘培養、音樂IP深度開發、原創音樂、音樂演出、在線K歌等音樂上下遊領域展開合作。5月,宣布與華納版權達成戰略合作。
而且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網易雲音樂2018年就成功收到投資12億元,2019年底已經有超過8億用戶。
早在去年,網易雲音樂就獲得阿里7億美元的投資,今年8月阿里更是直接宣布購買淘寶88VIP,其中贈送的音樂權益可以「蝦米or網易雲」二選一。
今年6月有消息稱,在騰訊音樂上市後,蝦米音樂與網易雲音樂的合併事宜被二度擺上談判桌。若交易達成,唯一形式是:網易雲音樂與蝦米音樂合併,但阿里大文娛將成為網易雲音樂的股東。
原標題:給你一張過去的CD,聽聽那時的青春蝦米
編輯:段琪琳責任編輯:馬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