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奇蹟已不再是奇蹟——不可切除肝癌在重醫大附二院肝膽外科順利...

2020-12-09 上遊新聞

近日,老家在重慶綦江的金先生,千恩萬謝告別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肝膽外科江南院區的醫護團隊,開心踏上回家的歸程。說起近兩月刻骨銘心的就醫歷程,剛剛經歷了冰火兩重天的金先生充滿了感慨,重醫大附二院創造的奇蹟和救命恩人是他提得最多的詞。

兩個月前,正在溫州市工作的金先生體檢發現肝佔位,在當地醫院診斷為肝癌。並被告知腫瘤分期偏晚(原發性肝癌伴肝內轉移,右側肝臟多發病灶,左半肝體積小無法耐受切除手術),建議行姑息性治療——介入治療。這個治療方案意味著,金先生的生命在不久的將來會因為肝癌而結束!經過短期的迷茫和痛苦期後,年僅51歲,不甘屈服於命運的金先生開始了和命運的抗爭。天無絕人之路,來自親人及大量便捷的網絡信息告訴他,家鄉就有一家多次為晚期肝癌患者創造生命奇蹟的醫院——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其肝膽外科擅長複雜肝腫瘤切除根治手術。懷揣莫大的希望,金先生一家即刻啟程來到了江南院區肝膽外科求診。

病情就是命令,迅速完成必要檢查後,重慶市肝膽外科首席工作室領銜專家龔建平主任迅速主持了全科討論。科室專家紛紛發言,金先生雖然癌灶較大較多,但局限於右肝,可先用介入控制疾病進展;左肝雖然較小,但患者脾臟不是特別大,提示肝硬化程度不是特別嚴重,如果結紮門靜脈右枝後,左半肝臟可能有較強的再生能力,從而獲得二期切除癌灶的機會的。最後大家擬定方案,由已經有多例此類手術經驗的科室副主任劉作金教授主刀完成該手術。

5月28日,在江南院區重慶市目前最先進的雜交手術室,劉作金教授首先對金先生的右肝癌灶做了介入栓塞治療,隨即在腹腔鏡下行門靜脈右支結紮術。這種改良的手術方式,不僅可有效控制腫瘤進一步發展,又能促進左半肝代償性增生。6月25日,CT複查結果提示金先生的左半肝明顯增生。劉作金教授團隊於7月1日完成了治療的第二步腹腔鏡下的右半肝切除術,術後病理提示肝細胞肝癌,術後僅僅7天,金先生康復出院。

面對激動不已的金先生一家及圍觀的眾多病患家屬,劉作金教授說,這種類似奇蹟在重醫大附二院江南院區時有發生,早已不再當作奇蹟了。劉作金教授表示,常規的兩步法切肝,只結紮門靜脈和把肝臟劈開,對原發腫瘤沒有處理,有腫瘤繼續生長、轉移的風險,並且局部嚴重的炎症反應,會導致二次手術難度大,易出血的缺點。科室利用江南院區雜交手術室既可以做介入,也能完成常規手術的特點,採用改良的一期只做血管結紮,但同時做了癌症的栓塞介入治療,就能避免和減少上述兩種並發性的發生,且一、二期手術都是腔鏡下完成的,極大的減少了患者的痛苦。據悉,該方式的肝癌根治術,目前市內只有重醫大附二院江南院區才能完成。

在科室學科帶頭人龔建平教授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堅持和努力下,肝膽外科現在已經是重慶市規模最大的肝膽外科,是第一家按肝脾、膽胰亞專業收治病患的肝膽外科,是重慶是肝膽外科加速康復外科示範病房。科室近日面向全國同道開展了連續一周,每天一臺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直播手術。

該手術能夠成功完成,是肝膽外科龔建平教授領導的團隊千錘百鍊出來的精湛醫技和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以解除患者病痛為己任,挑戰高難度手術為目標,是重醫大附二院肝膽外科所有醫護人員的工作態度。


相關焦點

  • 人物| 重醫附二院肝膽外科專家風採
    「奇蹟」。目前,龔建平主任帶領下的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肝膽外科團隊作為西南地區微創外科治療中心,已全面開展覆蓋肝膽外科領域內涉及肝、膽、胰、脾等器官的各種腹腔鏡手術,在醫療、教學、科研三方面均做出了突出貢獻,多項工作獲得重慶市政府、重慶醫科大學的表彰和獎勵。
  • ...他們積極防疫同時也及時救治病人——重醫大附三院肝膽胰外科紀實
    萬分焦急時刻,張爺爺和家屬偶然從朋友那得知,重醫大附三院肝膽胰外科已經全天正常開診,並且該科室的別平主任是國內知名的肝膽胰外科和器官移植專家,十分擅長肝膽胰複雜疑難病症的外科治療。希望被重新燃起,張爺爺趕緊來到重醫大附三院就診,找到了別平主任。很快,張爺爺被收治入院。經完善CT等相關檢查後,張爺爺被診斷患有右肝巨大肝癌、門靜脈右支癌栓,需要儘快手術。
  • 哈醫大二院普外科邰升團隊成功將直徑6釐米肝腫瘤切除
    日前,哈醫大二院普外科一病房副主任邰升帶領團隊,通過ICG螢光導航系統完成了腹腔鏡下肝中葉5、7、8段的微創切除手術,成功將直徑6釐米的腫瘤精準切除,既實現了殘肝體積的極限保留,又確保腫瘤切除。  近年來,腹腔鏡手術因為創傷小、恢復快等優勢,受到了患者的青睞,但腹腔鏡肝臟切除手術仍然是目前外科微創手術中的難點,尤其是肝中葉腫瘤涉及兩個肝臟斷面,保留6段的肝臟5、7、8段行腹腔鏡肝切除手術難度很高,術前對6段肝臟靜脈回流的預判和術中精準判斷要求極高
  • 哈醫大二院完成螢光腹腔鏡下保留6段的擴大肝中葉腫瘤精準 切除...
    近些年,腹腔鏡手術因為創傷小、恢復快等優勢,受到了廣大患者的青睞,但腹腔鏡肝臟切除手術仍然是目前外科微創手術中的難點,尤其是肝中葉腫瘤涉及兩個肝臟斷面,保留6段的肝臟5、7、8段行腹腔鏡肝切除手術難度很高,術前對6段肝臟靜脈回流的預判和術中精準判斷要求極高,國內僅有少數大的肝膽中心有能力開展。
  • 哈醫大二院成功完成「半離體肝臟切除手術」
    這些聽上去有些不可思議,但就在哈醫大二院手術室裡普外科專家創造了現實。7月27日早8點,哈醫大二院普外科一病房副主任邰升教授聯手崔雲甫教授、韓德恩教授等肝移植專家及普外科一病房全體醫生,協同麻醉科醫生,耗時不到八小時,成功完成了黑龍江省首例半離體肝臟切除手術。術後患者直接回到病房,術後1小時後順利拔管,目前患者清醒,各項生命指標平穩。
  • 哈醫大二院結直腸腫瘤外科為八旬老人完成多臟器切除手術
    哈醫大二院普外科九病房(結直腸腫瘤外科)主任王貴玉教授帶領高峰副教授、湯慶超副教授、黃睿副教授、胡漢卿博士完成手術。 人民網哈爾濱5月25日電 近日,哈醫大二院普外科九病房(結直腸腫瘤外科)主任王貴玉教授團隊,僅用2個多小時就為一名80歲的患者完成了右半結腸聯合膽囊的多臟器切除NOSES手術,腹部沒有輔助切口,出血量僅20毫升,術後1天患者就可以下地活動,5天後康復出院。 家住哈爾濱市的王大娘今年80歲,近年來飽受膽囊炎反覆發作的困擾。
  • 昆醫大附二院搭起泌尿外科「金橋」
    本報訊 記者廖晶蓉報導 作為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下稱「昆醫大附二院」)對外交流的品牌活動,近日,第七屆「金橋」國際泌尿外科學術會議首次以線上形式舉行。來自16個國家的泌尿外科專家通過網絡齊聚一堂,分享新技術。
  • 罕見「鏡面人」患肝癌 醫生:手術「反著做」 每秒都在腦筋急轉彎
    發生率低於百萬分之一,心肝脾胃腸等內臟位置180度反位的「鏡面人」,其肝癌切除手術到底應該如何做?術前,這個問題,重醫附二院肝膽外科副主任劉作金曾反覆詢問自己。 「做了很多次模擬訓練,但真正打開腹腔,開始「反著做」手術的那一瞬間,還是有點束手無措。」所幸,五小時後,手術順利完成。
  • 交流合作 昆醫大附二院搭起泌尿外科「金橋」
    原標題:交流合作 昆醫大附二院搭起泌尿外科「金橋」   作為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下稱「昆醫大附二院」)對外交流的
  • 罕見「鏡面人」患肝癌 醫生:手術「反...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周蕎 重醫附二院供圖發生率低於百萬分之一,心肝脾胃腸等內臟位置180度反位的「鏡面人」,其肝癌切除手術到底應該如何做?術前,這個問題,重醫附二院肝膽外科副主任劉作金曾反覆詢問自己。
  • 浙醫二院浙南肝膽胰病診療中心落戶蒼南縣人民醫院
    浙醫二院肝膽胰外科學科帶頭人是浙醫二院副院長梁廷波教授。浙醫二院副院長、肝膽胰外科主任、省胰腺病研究重點實驗室主任 榮獲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享受國務院津貼浙醫二院外科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曾施行國內第一例whipple手術,是1986年全國首批博士點
  • 2019年最後一天的感謝信 源於「最多一年」以外的奇蹟
    據記者了解,這封信來自一位直腸癌術後肝轉移患者的女兒,陪著父親求醫近5年,是重醫附二院肝膽外科的醫生們給了父親「最多只有一年」以外的奇蹟。 輾轉到重醫附二院就診, 奇蹟般的轉機出現了 小陳四處打聽,在被無數個相同「最多只有一年」的答案打擊下,
  • 中國科大附一院(南區)肝膽外科正式開診運行
    為進一步緩解患者就醫難問題,更好的滿足患者就診需求,經過前期緊張的籌備和試運行,12月4日,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南區肝膽外科正式宣告開診運行。中國科大附一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劉連新,副院長、南區院長董輝軍,南區副院長姜玲、周浩泉等前往病區指導並對病區開診進行祝賀。
  • 肝癌患者手術後「奇蹟」存活32年,引出一段塵封許久的醫患故事
    「醫生,我32年前做了肝癌切除手術,切掉半塊肝,想查查剩下的肝臟現在怎麼樣了。」69歲的廣東四會人梁生(化名)走進我院副院長、膽胰外科主任劉超教授的診室,一句話就讓劉超教授愣住了。
  • 奇蹟!肝癌患者術後存活32年!32年前病歷保存至今
    「醫生,我32年前做了肝癌切除手術,切掉半塊肝,想查查剩下的肝臟現在怎麼樣了。」69歲的廣東四會人梁生(化名)走進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副院長、膽胰外科主任劉超的診室,一句話就讓劉超愣住了。肝癌被稱為「癌王」,中晚期肝癌療效不佳,尤其是在三十多年前,患者術後存活如此之久殊為不易,堪稱「奇蹟」。
  • 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肝膽外科簡介
    ,也是集醫療、科研和教學為一體的福建省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肝膽外科之一。2例肝移植患者存活超過10年,並喜結良緣,成為世界首對換肝夫妻,創器官移植醫學界奇蹟。由於肝移植技術在本研究所的快速發展和完善,大大帶動了肝臟外科技術水平的日趨精湛。根據福建省以中晚期肝癌為主的特點,開展大肝癌切除、巨大肝癌切除和老年人肝癌切除。已開展極量肝切除、經典無血切肝技術、改良的簡化無血切肝技術、半肝入肝血流阻斷技術、原位切肝技術以及腹腔鏡肝切除等。本研究所治療肝臟腫瘤具有切除率高,術中出血少,手術時間短,併發症少,患者生存時間長,生活質量高等優點。
  • 肝癌患者術後健康存活32年,「奇蹟」背後的故事讓人感動……
    「醫生,我32年前做了肝癌切除手術,切掉半塊肝,想查查剩下的肝臟現在怎麼樣了。」69歲的廣東四會人梁生(化名)走進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副院長、膽胰外科主任劉超的診室,一句話就讓劉超愣住了。肝癌被稱為「癌王」,中晚期肝癌療效不佳,尤其是在三十多年前,患者術後存活如此之久殊為不易,堪稱「奇蹟」。
  • 梁萍、賴仁勝專家工作站落戶昆醫大附二院
    她以核心專家參與制定國際腫瘤消融規範化指南2部,牽頭完成中國微波消融肝癌規範化指南並在國際發表。她開創了微波消融治療多臟器腫瘤的新方法,確立了微波消融的國際領跑地位。工作站落戶後,梁萍及其團隊將定期到昆醫大附二院超聲科進行業務指導,積極在臨床、科研、教學等多方面與該院合作,助力該院補短板、強科研,有效推動該院及雲南省超聲醫學向規範化、精準化、數位化的方向發展。
  • 切除腫瘤,再植回繼續「工作」,這臺手術有點厲害
    這些聽上去有些不可思議,但就在哈醫大二院手術室裡普外科專家創造了奇蹟。7 月 27 日 8 點,哈醫大二院普外科一病房副主任邰升教授聯手崔雲甫教授、韓德恩教授等肝移植專家及普外科一病房全體醫生,協同麻醉科醫生,耗時不到八小時,成功完成了黑龍江省首例半離體肝臟切除手術。術後患者直接回到病房,術後 1 小時後順利拔管,目前患者清醒,各項生命指標平穩。
  • 女嬰臀部多出個「大屁股」 出生4天就上手術臺切除1.1公斤重畸胎瘤
    醫生說如果不及時做切除手術,會有惡變的可能。昨天,記者從溫醫大附二院了解到,出生後4天,圓圓在該院切除了一個重達1.1公斤的巨大畸胎瘤,目前正在康復中。  2017年2月,蒼南女子阿萍(化名)懷孕了。同年6月份的產檢,給阿萍全家帶來一則令人不安的消息:B超提示阿萍腹中的孩子臀部長了腫塊。經反覆考慮,家人決定試一試,盡力保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