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區是福建省廈門市所轄的一個區,地處海峽西岸經濟區最前沿,位於廈門市東部、以北,東北與泉州市接壤,南部隔海與廈門島、金門島相望,居廈漳泉閩南「金三角」中心地帶。交權於廈門市。翔安半島與廈門島之間的海域自古名曰潯江港,是大船進入同安東咀港的主要通道。
01戰地觀光園
戰地觀光園坐落在廈門市翔安區大嶝島東南端,佔地87000多平方米。是目前國內唯一面向金門,以統一祖國大業為主題,戰地觀光為內容,融愛國主義教育、國防知識教育、休閒娛樂於一體的多功能旅遊區。大嶝、小嶝、角嶼三島,因其以1958年"8.23"炮擊金門的輝煌戰績,而被中央軍委授予"英雄三島"的光榮稱號。
與觀光園相鄰的全國唯一對臺小額商品交易市場與99年5月1日正式開業以來,突出閩臺特色,兩岸商品琳琅滿目,物美價廉,也是廣大遊客理想的購物場所。
園內可參與體能訓練、古炮射擊、模擬野戰射擊對抗賽等實踐活動,配有電教室免費播放軍事演習科教片,提供優質講解服務,形成以統一祖國大業為主題,以戰地觀光為主要內容的多功能教育基地。
02大嶝小鎮
大嶝對臺小額商品交易市場1998年5月批准設立,是祖國大陸唯一的享有免稅政策的對臺小額商品交易市場。2010年5月,海西建設拉開了大嶝對臺小額商品交易市場改擴建的序幕。大嶝小鎮,就是大嶝對臺小額商品交易市場的「華麗轉身」。 2010年,大嶝對臺小額商品交易市場交易量達5.69億元人民幣。經營者除臺灣商家外,來自大陸20多個省市,慕名到大嶝市場旅遊購物的遊客達200多萬人。
2010年5月,海西建設拉開了大嶝對臺小額商品交易市場改擴建的序幕,整個項目由廈門象嶼集團有限公司投資開發。改擴建之後,大嶝對臺商品交易市場將從目前的0.08平方公裡,變身到覆蓋0.83平方公裡、總建築面積將達到112萬平方米,總投資約35億元,分三期建設,將形成集商貿、旅遊、休閒、購物於一體的獨具對臺特色的大型旅遊購物綜合體。
大嶝小鎮以促進兩岸合作交流為宗旨,重點建設臺灣商品展示交易商城、街店等商業設施,倉庫、貨場、簡單包裝及貼標、信息化服務平臺等物流設施,傳統產業博物館、民俗風情博物館等文化交流設施,特色酒店、餐飲、休閒娛樂等配套設施。重點引進臺灣生產廠商、經銷商和大陸從事對臺經貿及文化交流的商家入駐。將發展成為集商貿、旅遊、休閒、購物於一體的獨具對臺特色的商貿旅遊綜合體、臺灣民生消費品集散中心,發展成為跨越海峽的經貿金橋。
03廈門翔安香山巖寺
廈門翔安香山巖寺始建於南宋年間(公元1127年),鼎盛時期僧尼達數百人之多,是翔安區最大廟宇,也是廈門、南安、金門等地清水祖師總壇。
出了殿門,右拐,後面就是一眼千年不竭的山泉,水池邊醒目地刻著「仙泉」兩個大字。據說,這是供寺廟僧人日常飲用的,善男信女們來這邊朝拜都喜歡帶一些回去,認為可以驅邪祛病,延年益壽。而用仙泉泡出來的茶也格外地香。
在獅球石背後不遠出,有一個巨石鋪就的「平臺」。低矮的丘陵讓視野變得非常開闊,深綠色的樹林、淺綠色的田野還有晶瑩如玉的水庫縱橫交錯,東南方就是大海,金門的海岸線在視野的盡頭浮現。
廈門翔安香山的生態保護得非常好,所以松果才能長得這麼大這麼完整。廈門翔安香山的沙土質量很好,沙質十分細膩,所以就有了一種特殊的生物——沙鱉的存在。在白白的沙地上,有好多錐形的洞口,小郭拿一根細枝伸進洞去掏啊掏,就掏出好多灰白色的小生物來,扁扁的就像甲魚的縮小版,把它們放在手掌心裡,它們就互相撞來撞去地爬行,很有意思。
廈門翔安呂塘村,村民都是外地移民的後代。這裡共有260多株古松,最古老的大概有近600年的歷史。在靠近密林小徑的地方,還有一棵高大漂亮的馬尾松,如大盆景般讓人震撼,最特別的是,從側面看,它和黃山的迎客松倒真有幾分相似呢。
廈門翔安呂塘不得不尋訪的還有古榕樹群。幾株古榕樹圍成的「幽谷」,它們糾結的樹根盤錯在一起,大而圓的樹冠交錯連接,遮天蔽日,長長的「鬍鬚」垂落下來,顯示著年代的久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