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鳳凰網房產杭州站
2020年3月25日,杭州新世界項目進行了奠基儀式,這也意味著,杭州人民離K11藝術購物中心更近了。
K11地塊建築面積40萬方,其中商業25萬方,有人直言這樣的體量還不足以撐起一整個區域。誠然,「K11」並不是望江的全部,在望江新城核心區域城站東廣場和K11之間還有五宗地塊待出讓,總建築面積將近50萬方,商業40萬方,具備打造大型綜合體的潛力。據說政府正在就這一地塊積極接洽另一港資天王「九龍倉集團」。
且不說傳言是真是偽,這樣的消息聽著確實「上頭」。不過,新世界、九龍倉,又或者杭州任意一家港資商業,你了解多少?
目前進入杭州的港資商業有華潤、嘉裡、恒隆、新鴻基、新世界,從城市能級、發展前景、消費升級等角度來看,杭州確實需要與之匹配的高端、國際型的商業項目,因而擅長商業操作、有成熟經驗的港資房企很適合杭州。而對港資商業而言,商業方面還有相當大發揮空間的杭州,作為新一線城市佼佼者,是一個適合展示商業實力、開展商業活動的優選城市。
港資商業扎堆的今天,我們從它們曾經的經典代表作來看看這些港資商業的輝煌,回顧一下他們在杭州的項目現狀,試著從中窺探它們將給杭州市場帶來哪些變化。
華潤 1938
代表作:深圳萬象城(2002年開業)
具體介紹:
在業內流傳這樣一句話:「華潤所至,萬象更新」。2002年,第一座萬象城在深圳誕生,並一躍成為中國最具示範效應的購物中心。18年後,儘管深圳購物中心的競爭愈發激烈,深圳萬象城仍穩坐深圳「商業一哥」位置,2019年,它交出了年收入90億的成績,而第二名的壹方城年收入僅45.3億元。
目前華潤置地在購物中心領域已具有一定的規模,在內地20餘城均由萬象城分布,並且形成了萬象城(高端)和萬象匯(中端親民)為代表的主要產品線。
截至2018年底,華潤置地已開業購物中心34家,其中,萬象城/萬象天地22家,萬象匯/五彩城12家。
同時,根據公司的發展規劃,2019年公司新開業購物中心8家,其中萬象城3家、萬象匯5家。預計到2021年,華潤置地將有53個在營購物中心。
深圳萬象城 來自網絡檢索
杭州項目:
目前,華潤在杭州的作品有錢江新城萬象城、蕭山萬象匯,以及已經確定了的城北萬象城。
2005年8月,華潤聯手同樣來自香港的另一房產巨頭——新鴻基,聯合競得錢江新城核心區最大一宗綜合商業用地,也就是如今的萬象城城市綜合體(新鴻基佔股40%)。
地上與地下結合,加上國際精品店、美食場所、滑冰場等豐富的業態布局都給了杭州市民耳目一新的感覺。至此,這樣的「綜合體」模式,開始成為杭州商業項目的模仿對象。
杭州萬象城 來源:圖蟲
在萬象城之後,2013年,華潤以8.4億元競得蕭山人民廣場商地,成交樓面價4101元/㎡,項目於2018年6月15日,落成地鐵上蓋項目——蕭山萬象匯。同年12月,華潤以39億總價,成交樓面價7241元/㎡拿下勾莊綜合體地塊,並於2019年官宣城北萬象城來了。
我們理解華潤帶給杭州市民以全新的商業體驗的同時,認為它的另一個重大意義還在於萬象城的成功,也啟蒙了杭州本土的商業地產運營商,並且也帶動了外來商業運營商的紛紛湧入。
嘉裡 1974
代表作:上海靜安嘉裡中心(2013年開業)、嘉裡城(2011年開業)
具體介紹:
嘉裡集團1974年在香港成立,經營酒店、房地產、貨倉、食品工業、運輸等。Mega Box是其在香港比較有代表性的商業項目。
1988年嘉裡集團進軍內地,有香格裡拉酒店、房地產、糧油飲料等業務。北京的國貿商城是首個嘉裡參與合作的大型綜合體項目。
目前嘉裡中心基本可以分成高檔時尚購物中心和家庭型購物中心兩大系列,靜安嘉裡中心和嘉裡城就分別屬於這兩條產品線,靜安寺商圈最核心的一圈物業,全是嘉裡建設的。
嘉裡中心 鳳凰網房產實拍
杭州項目:
2007年,嘉裡與太古血拼拿下浙大湖濱校區地塊,2016年嘉裡中心正式開業,經過多年打造,嘉裡中心目前不僅僅是一座購物中心,更是引領杭州人的生活方式。據不完全統計,杭州嘉裡中心開業至今已舉辦營銷活動超200場,覆蓋原創主題、趣味童樂、氧氣生活、節日營銷等原創品牌活動,總有一場你去過。
2019年嘉裡中心銷售額32億(零售14億+餐飲18億),嘉裡中心內街匯聚了星巴克甄選、%Arabica、樂樂茶、天泰、新元素、Wags、藍蛙等一眾輕餐飲及咖啡,營造了杭州最時尚的街區氛圍,同時也為杭州帶來了翠園、一風堂、蔡家等20多家第一次進入杭州的餐飲。
嘉裡中心室內及外街 來源:圖蟲
除了嘉裡中心,未來,嘉裡城可能也要來了。2019年嘉裡以68.1414億的總價競得文暉單元「5合1」地塊,折合樓面價29676.63元/㎡,自持8%。據相關人士透露,嘉裡的「城市之星」綜合體項目,定位不會低於上海的浦東嘉裡城。
嘉裡城屬於家庭型購物中心產品線,上海浦東嘉裡城可以說是上海最成功的的社區商業項目之一,如此看來杭州嘉裡城仍然值得我們關注。
恒隆1960
代表作:上海恒隆廣場(2001年)、上海港匯廣場(1999年)
具體介紹:
恒隆地產創辦於1960年,在20世紀80年代,作為香港位列前三的地產大亨,恒隆地產已在香港斥巨資奪得了9個地鐵站的上蓋物業。
90年代,現任董事長陳啟宗帶領恒隆進軍上海,重金拿下了南京西路(1993年)和徐家匯(1992年)的兩幅大型地塊,搶在其他港資房企之前率先建設了世界一流的恒隆廣場和港匯廣場,一舉奠定了恒隆在上海乃至全國的江湖地位。
進入21世紀,恒隆進入複製上海模式的階段。以「買地、起樓、出租」精細化自持模式的恒隆地產,陸續低價拿下了天津(2005年)、瀋陽(2005年)、無錫(2006年)、濟南(2007年)、大連(2009年)、昆明(2011年)、武漢(2013年)市中心炙手可熱的地段打造恒隆廣場。至此,恒隆已在內地布局了10餘個項目,均是自持型高端商場。其中,最成功的的兩個項目仍是最早在上海開發的兩個。
上海匯港廣場 來源:圖蟲
杭州項目:
2018年5月,百井坊地塊被港企恒隆地產以總價107.3億元競得。這是杭州土地出讓史上的第一塊百億級商業用地,也是香港恒隆地產在杭州發展的第一個項目。關於恒隆百井坊項目的設計方案,此處不加贅述。
杭州恒隆廣場效果圖
新鴻基 1969
代表作:上海國金中心(2010年開業)
具體介紹:
新鴻基新鴻基是香港最大地產開發商之一,於1992年進軍內地商業地產,與北京安東集團合作開發新安東廣場(即北京APM),並於1998年開業,項目誕生後後,新鴻基在內地打響了自己的品牌影響力。而上海中環廣場於1999年開業,是新鴻基進軍上海的首個項目,走的也是合作開發的路線,商業部分4萬餘方。
從2003年起,新鴻基地產大舉進軍長江三角洲地帶,開發了包括上海國金中心、上海環貿廣場等一系列高端項目,此後版圖不斷擴張至南京、蘇州、杭州、廣州等多個城市。
新鴻基商業項目多以城市區域的扛鼎者身份出現,奠定商圈整體格調:
從項目開發體量上看,新鴻基的商場建面基本在10-20萬之間,上海ITC四期主商場(ONE ITC)甚至達到了28萬方的體量,堪稱內環線內最大購物中心。旗下項目多以城市地標為主,基本走重奢路線,即使是開發體量受限的廣州天匯廣場igc(10萬方)和天環廣場(11萬方),也都定位輕奢客群。
說起其代表作——2010年開業的上海國金中心,是業績高達30億級的高端定位購物中心中,大陸開店時間最短業績最高的高端購物中心。當年榜單上的大佬們還有:深圳華潤萬象城(2004開業)、南京德基廣場(2006開業)、武漢國際廣場(2007開業)、上海恒隆廣場(2001開業)、上海港匯恒隆廣場(1999開業)、廣州太古匯(2011開業)。
ONE ITC 來自網絡檢索
形似鯉魚的天匯廣場 來源:圖蟲
杭州項目:
2019年8月7日晚間,新鴻基&平安以132.6億拿下江河匯,創奧體信達中心(123.18億元)、恒隆百井坊(107.3億元)、保利澄品(101億元)後的杭州百億地塊新高。成為繼嘉裡、恒隆、新世界之後,第四家在杭州拿地開發商業地產的港企。
據業內相關人士透露,江河匯項目新鴻基將打造ITC項目。關於江河匯項目的設計理念此處不加贅述。
江河匯規劃圖
新世界 1970
代表作:香港K11(2009年開業)
具體介紹:
說起新世界旗下商業產品或許大家還略顯陌生。
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隸屬於周大福集團,創立於1970年,最初以房地產開發為核心業務,旗下有新世界百貨、K11等品牌。
2009年底,香港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在港創辦了首個K11項目——香港尖沙咀K11,在美術館商業、藝術MALL與商業地產圈幾乎還無人觸及的時候,K11將藝術與購物相結合的全新商業模式讓K11大獲成功名聲大噪。五年後,上海K11開業,躋身滬上潮流地標。之後又落地武漢、廣州等地。
香港K11室內部分 來源:圖蟲
瀋陽K11 來源:圖蟲
廣州K11 來源:圖蟲
從規模上看,「K11」系列的商場建面大多在10萬方以內,主打藝術、人文、自然主題三大核心元素。說明白點,藝術品展覽,都市人的生態夢,以及各種藝術演出都將在此上演。
比如:2014年3月,k11舉辦了為期三個月的莫奈畫展,展出了52件莫奈作品,觀展人數達35萬次。2015年11月,鬼才達利的展覽又吸引了近20萬人流,之後展期間的每月平均客流量也超100萬人次。
K11廣場外美陳 來源:圖蟲
K11室內藝術展 來源:圖蟲
杭州項目:
2019年7月30日,新鴻基競得江河匯地塊的前一周,香港新世界砸下97.9億元,競得望江「巨無霸」地塊,地上總建築面積達39.4萬㎡。
相對於大多以城市或區域扛鼎者身份出現的新鴻基,新世界則更傾向於被理解為一個頗具特色的購物中心。後者要憑一己之力撐起一個市級商圈,還是略顯單薄。以兩者在杭州項目為例:新鴻基所在的江河匯項目總建築面積85萬方,其中商業部分接近70萬方;K11地塊建築面積40萬方,其中商業25萬方。不論是從商業體量還是開發能級上看,兩者都不是一個維度的。
不過,這並不妨礙未來我們去K11裝逼!
杭州K11效果圖 來源網絡檢索
九龍倉 1886
代表作:香港海港城(1996年開業)、成都IFS(2014年開業)
具體介紹:
說起九龍倉,杭州人最熟悉的還是他的住宅以及他的身份——綠城二股東。其實,它最引以為豪的還是商業地產,在香港,九龍倉抓住了香港城市化帶來的契機,打造的海港城、銅鑼灣時代廣場在商業地產領域具有強大的品牌效應,成為內地遊客到香港必去的場地之一。
香港海港城夜景及香港海港城 來源:圖蟲
在內地,九龍倉延續香港神話,分別在成都(2014開業)、長沙(2017開業)和重慶持有三個複製海港城模式的「IFS國金中心」。其中,成都IFS作為成都新的城市名片,也儼然成為集團內的標兵與楷模。
成都IFS,香港「海港城」模式在內地的首個落地項目,西南地區現象級商業體,憑藉屋頂的熊貓雕塑一度走紅網絡。業績方面,開業至今,租戶業績節節高升,營業額一直維持雙位數增長,19年更錄得70億元的歷史記錄,成為中國銷售額最高的十家商場之一。
長沙IFS,九龍倉的投資物業項目中投資金額最大、樓高最高、商業面積最大的項目。樓頂「吉祥物」出自KAWS之手。業績方面,在2019年首個完整經營年度,它交出了銷售額50億元的成績單,稱霸湖南商業地產圈。
重慶IFS將更多的體量讓位給了寫字樓,商業體量僅有11萬方,是1號寫字樓的裙樓商業,其樓頂「吉祥物」也為熊貓、
成都IFS 來源:圖蟲
長沙IFS 來源:圖蟲
重慶IFS 來源:圖蟲
九龍倉在杭州無項目,不過,在望江新城核心區域,城站東廣場和K11之間還有5宗地塊待出讓,總建築面積將近50萬,商業40萬方,具備打造大型綜合體的潛質。傳說政府正在為這一地塊積極接洽另一位港資天王——九龍倉。
吉祥物是九龍倉國金中心的特色,如果九龍倉來到杭州,你覺得會是什麼樣的吉祥物爬上杭州的國金中心呢?
杭州西湖 來源於網絡檢索
以上幾位港資集團都是商業地產行業裡的佼佼者,華潤是得人信賴大家長,為杭州引入了綜合體的概念;恒隆是一位高冷範兒的追夢者,給傳奇卻又傳統的武林注入新鮮的血液;新鴻基和九龍倉正在重點城市準備佔領制高點,或者搶奪最潮流前沿的陣地,它的到來加持了杭州的世界級項目;香港新世界在80後年掌門人鄭志剛先生的帶領下,將商業注入品味和藝術的元素,將為杭城增添一抹藝術色彩;而嘉裡是個不走尋常路的穩健運營商,杭城的生活有它更加精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