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盎司《孔雀開屏圖》
金銀幣南與北
10月中旬,被視為全國規模最大的錢幣交易盛會的上海首屆錢幣博覽會隆重召開,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發行的珍稀金銀幣競相亮相。其中,5盎司《孔雀開屏圖》(見上圖)、20盎司《龍鳳》等大規格金幣成為展會焦點,當場估價比之廣州二手市場價格高出了一到兩成。
5盎司金幣《孔雀開屏圖》
6年升價7倍
來自廣東藏友捐助參展的5盎司《孔雀開屏圖》金幣受到了廣大藏友的熱烈追捧,當場估價達到了25萬元。
而在4年之前的2004年,該金幣的二手市場價格只有12萬元,6年之前則只有3萬多元,也就是說6年升價7倍。
與多數參展的5盎司規格金幣一樣,發行量小是《孔雀開屏圖》的最大優勢,1993年發行時僅99枚。
《孔雀開屏圖》屬於第一套以故宮古畫為題材而發行的貴金屬紀念幣(全套8枚,分別含5枚金幣和3枚銀幣),曾在1993年獲得了國際金幣的最高獎項克勞斯世界硬幣大賽「最佳銀幣」獎。原畫作者為清代宮廷畫家郎世寧,就是那位來自歐洲的「洋畫師」。上海造幣廠的國家一級工藝師白文均先生對郎世寧的畫作進行了工藝再創造,營造出了立體拋光磨砂的效果。
但記者了解到,對於大規格金幣,廣州二手市場的價格與上海市場的價格有一定差距,所謂的「南北差價」對於大規格金幣尤其如此,5盎司《孔雀開屏圖》金幣在上海估價25萬元,但在目前的廣州二手市場上,報價只有21萬元。無獨有偶,本次博覽會上展出的另一枚來自廣東的大規格金幣20盎司《龍鳳》上海估價超過了50萬元,但在廣州本地的銷售價格只有46萬元。
廣州永正紀念幣的陳鏡榮介紹,收藏市場的「南北差價」由來已久,5盎司以上的大規格金幣才是廣州市場最低價格,一般會比上海市場價格低10%~20%,比北京市場價格更是低了10%~25%。
這是因為在收藏業內,5盎司以上重量的金幣超過短線投資的範疇,屬於珍品,上海、北京的文化氛圍更濃厚,買家大戶更多,而廣州藏友向來務實得多,導致大規格金幣出現「南北差價」。
(責任編輯:廖翊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