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一就是咱們市初三學生的開學日了,受疫情影響,這群為中考做最後衝刺的孩子們被迫在家學習,家長有多心急就不用說了,大家都有體會。
雖然不確定中考時間,但孩子們在校備考時間仍然尤其珍貴。
所以,對於即將到來的開學日,各位家長和孩子的心情應該是一樣,既緊張,又有點興奮。
不妨看看下面這三個心理調節秘籍,讓孩子更好地輕裝上陣,以最佳狀態備戰中考吧!
1.生活要有節律,重視營養和鍛鍊
備考學生體力和腦力消耗都較大,因此營養要跟上,但也並不是每天大魚大肉或者盲目吃大量補品,關鍵是營養搭配要均衡。
學生和家長可以一起制定一份健康營養的飲食安排表。
堅持體育鍛鍊。雖然初三階段學習任務繁重、時間緊張,但還是儘量保持運動。
運動類型可以是跑步、跳繩、打球甚至是散步、快走這類比較柔和的運動,要掌握的原則是不要過度,以微微出汗為好、感覺舒適為好。
運動時間保持在每天15-30分鐘。
2.學習上「有條不紊」,調節好強度提高效率
學習時間上:儘量在9:00-11:30和15:00-17:00進行高強度的學習任務,這樣與高考時間一致,使自己習慣於在這個時間段內保持高度的興奮狀態,提高學習效率。同時也要注意時間分配,合理安排各科複習時間。
學習方法上: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動機水平與行為效率的關係呈倒U型曲線,在完成難度適中的任務中,中等的動機強度效率最高。
制定適宜的學習目標,長目標與短計劃相結合,目標儘量設定在自己努力後能達到的範圍內。
注意力穩定性理論:必須有目的的預習,注意力不能長時間保持穩定,而是同期性起伏變化。
因此,有效的課堂時間要用來聽重點、難點、方法思路,而要做到這一點,有目的的提前預習非常重要。
記憶衰退理論:必須及時複習。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研究發現,遺忘在學習之後立即開始,而且遺忘的進程並不是均勻的。
最初遺忘速度很快,以後逐漸緩慢。24小時內複習所學的知識容易記牢,8小時之內及時複習效果最佳。所以哪怕你是記憶的天才,只要不複習也會遺忘,這是人類大腦的普遍規律。
3.心理上「輕裝上陣」,加強自我暗示
給自己正面的、積極的心理暗示,多看自己的優勢,告訴自己「你最棒」,這樣能夠有一個昂揚的鬥志,來支持你完成學習。
提升自信心。多做基礎題,自己能夠有信心解決問題。若是鑽牛角尖,則會增強無力感和無用感。
學會自我減壓。不要把高考、中考看成是人生的唯一目標,考試並不是人生的全部,也不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只要盡力做到最好就是高考和中考最大的意義和收穫。
專注眼前事,不要好高騖遠。眼前最關鍵的事情是如何沉著備考。建議考生不要想得太多,把心思放在當下,切記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地把每一步走好,打好堅實的基礎。
進入初三下學期,隨著學習壓力的增大,面對對社會的挑戰、家長的壓力、老師的要求,初三學生極易出現心理偏差,表現出自卑、憂鬱、焦慮等症狀。
容易出現對自己學習上沒有信心、對前途擔心、對父母說教反感、心情煩躁壓抑等各種現象。
其實這些也是正常的現象,但一定要進行及時的疏導調節,以免影響學習和考試成績,甚至造成心理疾病,心理疏導一定要做好。
1.重視態度,不過分強調分數
關於學習,家長應更多要重視態度,不要過分強調分數。初三大小考試多如牛毛,重視孩子的成績,督促孩子進步無可厚非,但目光不能只盯著分數名次,還要重視孩子的學習習慣和態度。
不要在成績上面給予過分的壓力,不要因為一兩次的成績不穩定而焦慮不安,或將自己的緊張情緒傳遞給孩子!
還有一點很重要,及時孩子成績很好,父母也不要總拿孩子的成績、排名來炫耀。
2.重視挫折,提高抗壓能力
當孩子在學習上遇挫,父母應該多關注,但這個關注不是去批評、責備,而是幫孩子找原因、總結經驗教訓。
要告訴孩子不能永遠一帆風順、保持不敗,偶然的失敗與挫折算不了什麼,只要從中總結經驗就是了,大可不必沮喪、焦慮、煩惱。從而提高孩子抗壓能力!
穩定的心態是中考取勝的基礎,對於成績好的孩子來說,這點更加重要。
雖然孩子們陸續開學了
但防護仍不能掉以輕心
這些防護常識我們可以再複習幾遍
1.「自我隔離」,有疫情高發區居住史或旅行史的學生,自離開疫區後居家或指定場所醫學觀察14天。
2.「居家不外出」,各地學生儘量居家,不聚餐、不走親訪友,減少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活動。
3.「異常及時報告」,學生每天自我健康監測,有異常及時報告。
4.「身體正常方可返校」,開學後,學生無可疑症狀可正常返校,如有可疑症狀由監護人報告學校,及時就醫,痊癒後再返校。
5.外出全程戴好醫用口罩。
6.「勤洗手、勤消毒、多通風」,隨時保持手衛生,減少接觸公眾觸摸的物品、設施,保持空氣清新。
7.與人交往相隔三米以上,防止飛沫。
8.食品要衛生,要熟透。
9.發現有人有可疑症狀要及時報告。
10.愛護野生動物,不吃野味,在沒有防護措施的情況下不接觸野生動物或其他動物。
本期編輯:楊子葉
來源: 中國教育報等
《安徽啟蒙狗》法律顧問:何振國(安徽九華律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