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天河區要求一年級全本背誦《三字經》等書

2020-11-22 騰訊網

天河區從幼兒園到中小學都要推行國學教育。 資料圖片

  天河區對經典教育的達標要求

  幼兒園要誦讀《弟子規》、《三字經》、《唐詩》等,在老師的指引下初步學會感受語言韻律美,初步欣賞經典音樂、美術;

  小學一年級要全本背誦《弟子規》、《三字經》;

  二年級至六年級則分別要求全文或部分背誦《千家詩》、《大學》、《論語》、《中庸》、《古文觀止》等。

  近年來,「讀經熱」、「國學熱」在全國多地重新上演,不過與以往都不同的是,這次不再一味追求讀和背,而是將經典文化融入日常生活和教學中,因此也贏得了眾多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天河區是廣州市首個將經典教育在幼兒園和中小學全面鋪開的區域,該區教育局局長柳恩銘表示,他們所推行的經典教育「尊重現代教育理念,發展全人格教育和素質教育,意在培養孩子們健全的人格」。

  4齡童用《弟子規》教育爸爸不可打人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每天傍晚放學回家,4歲的童童就變身小老師,教爸爸媽媽學《三字經》,經常引來不少街坊四鄰的圍觀。

  據了解,童童所讀的幼兒園年初開始增設《三字經》和《弟子規》課程,短短半年多時間裡,不少孩子已經因此產生了變化。童童的爸爸舉例說:「有一次因為他不聽話,我正舉手嚇唬要打他,結果他脫口而出《弟子規》裡面一段不可打人的話,把我和他媽媽都震驚了。我們覺得,雖然孩子還這麼小,但以後在他面前也要注意禮儀形象。」

  近年來,全國多個城市都再次掀起了「讀經熱」、「國學熱」,廣州雖沒有其它一些城市瘋狂,但也出現了不少以傳授經典文化為主的教學培訓機構。而這些機構往往生源爆滿,有的家長甚至要動用關係走後門才能讓孩子進去讀。

  今年2月24日上午,天河區實施中華文化經典教育工程啟動大會在天河中學召開,標誌著天河區在全市率先把中華文化經典教育工程全面鋪開。

  「我們推廣的經典教育必將成功。」天河區教育局局長柳恩銘充滿信心地說,「因為我們尊重現代教育理念,發展全人格教育和素質教育,意在培養孩子們健全的人格。」

  外國語學校培養「和雅君子」

  作為廣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核心區,天河區的國際化程度在全市可以說是最高的,在這樣一個地區大力提倡經典文化,是否與其本身的發展方向有矛盾呢?這能得到廣大市民的支持嗎?

  記者了解到,經過半年多的教育實踐,天河區20多萬中小學師生對經典文化教育欣然接受。「全區校長、教師、學生乃至家長對經典教育工程的參與度令我深感欣慰!」柳恩銘認為,這項工程之所以得到廣泛的支持,是因為從一開始就讓全區的校長和教師認識到經典教育的意義、原則和方法,讓師生和家長認識到經典教育的重要價值。

  即便在天河外國語學校,經典教育也是深入人心。這是一所今年剛成立的學校,9月份首屆新生才剛剛入學。記者了解到,儘管是一所主打國際化的學校,但卻以「和雅君子,世界公民」為辦學理念,意在培養具有君子風範、有健全人格的世界公民。「當看到我的孩子真正懂得謙讓、給予、孝順,我感覺比學會幾個外語單詞更有意義。」天河外國語學校新生家長範先生如是說。

  據介紹,天河區所實施的經典教育工程實現了廣州市乃至全國經典教育的四個「第一」:第一個將國家語言文字委員會推廣的經典誦讀上升為經典教育工程;第一個將經典教育工程納入中小學教育課程管理,並配備了專門的隊伍和經費;第一個將經典教育作為區域性教育特色推廣實施;第一個以行政區為單位開展經典教育的全員培訓。

  不考試不評估但會調研和抽測

  今年「六一」兒童節前夕,天河區石東小學舉辦經典詩歌藝術節系列活動,各年級學生紛紛登臺,以歌舞、朗誦、快板、吟誦等多種形式,向家長匯報他們學習經典文化的成果。據該校校長譚智華介紹,這些活動從頭到尾完全由學生主導策劃,「他們心裡是怎麼想的,就怎麼去演繹,老師只充當助手的角色」。之所以要這麼做,「就是為了檢測孩子們對經典教育的受納程度,是真的理解了?還是僅僅背上了?」

  為給孩子們營造濃鬱的中華文化經典教育環境,石東小學還在校內每條走廊牆壁上都懸掛了古代文化先賢名言貼板,每個班級都建有文化牆,將學生作品展展示在牆上。家長們表示,中華經典文化中有許多精華,值得孩子們去汲取,家長也會大力支持。至於會否增加孩子學習負擔,許多家長都提到一點:「不考試就沒關係!」

  據了解,天河區今年只是試行經典教育工程;明年在誦讀的基礎上,逐步拓展至包括音樂、書畫、武術等多元素的文化經典教育;後年逐步拓展至世界文化經典教育。雖然不作為考試科目,也不進行評估,只是會階段性調研和抽測,但天河區對經典教育的達標要求還是很高:幼兒園要誦讀《弟子規》、《三字經》、《唐詩》等,在老師的指引下初步學會感受語言韻律美,初步欣賞經典音樂、美術;小學一年級要全本背誦《弟子規》、《三字經》,二年級至六年級則分別要求全文或部分背誦《千家詩》、《大學》、《論語》、《中庸》、《古文觀止》等。

  經典教育可重建文化信仰、重塑文化靈魂

  天河區教育局局長柳恩銘博士:

  天河區為何要推行經典教育?天河區教育局局長柳恩銘博士認為:我們所處的時代,地球變暖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變冷。我們面臨著教師獨生子女、學生獨生子女、家長獨生子女的獨特教育局面,面臨著求同教育、應試教育超凡自信和全人格教育、素質教育沒有市場的尷尬,面臨著學校文化無法抵禦世俗文化侵蝕的無奈。我們必須認識到:經典教育是重建文化信仰的需要,是重塑文化靈魂的需要,是重構文化場域的需要。

  「中國歷史上,傳統文化經歷了多次自我否定,比如洋務運動、五四運動、改革開放等。經歷了100多年的向國外學習,可我們學到了什麼?美國人的熱情、直率、民主、創新,還是英國人的紳士,德國人的嚴謹,法國人的浪漫?事實是好的東西我們幾乎都沒學會。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我們忘了自己是誰。我們的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其實是世界上一種有生命力、創新力的文化。原生態的儒家思想體系產生於人類文化原點時期,他的思想是精深的、博大的、開放的!」

  我國著名的兩彈一星元勳錢學森大師生前提出一個疑問:中國教育為什麼培養不出大師?對此眾說紛紜,柳恩銘認為那是因為我們的教育缺少人文關懷,也就是缺少對人的靈魂關懷。而用什麼去養護人的靈魂?他認為可以依靠傳統文化,依靠儒家經典。經典教育可以傳承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天下為公的民族精神;可以傳承忠、孝、仁、信、禮、義、廉、恥的倫理精神;可以傳承「天人合一」的生態文明。

  傳統文化中,有精華也有糟粕,我們要棄其糟粕,取其精華。柳恩銘認為:只有通過廣泛推廣經典教育,重新建立對自己文化的自信,重新塑造中華文化的靈魂,重新優化大眾文化場域,用優秀的傳統文化養護國人的靈魂!(南方日報)

相關焦點

  • 廣東要求小學一年級全本背誦《弟子規》《三字經》
    一年級要全本背誦《弟子規》《三字經》   天河區對經典教育的達標要求  幼兒園要誦讀《弟子規》、《三字經》、《唐詩》等,在老師的指引下初步學會感受語言韻律美,初步欣賞經典音樂、美術;  小學一年級要全本背誦《弟子規》、《三字經》;
  • 全文背誦《三字經》是念歪「經」
    ,目前不作為考試科目,也不進行評估,只是會階段性調研和抽測,但對經典教育的達標要求很高:幼兒園要誦讀《弟子規》、《三字經》、《唐詩》等,小學一年級要全本背誦《弟子規》、《三字經》,二年級至六年級則分別要求全文或部分背誦《千家詩》、《大學》、《論語》、《中庸》、《古文觀止》等(9月20日《南方日報》)  在市場經濟浪潮的衝擊下,社會道德不斷滑坡,人心變冷,社會上的浮躁風氣和世俗文化又不斷對校園進行侵蝕
  • 廣州天河區中小學及幼兒園開設文化經典教育課
    廣州天河區中小學及幼兒園開設文化經典教育課 2012-03-16 來源:《人民日報》   3月13日上午第一節課,是廣州市天河區銀河小學六年(3)班的經典教育課。本節課的「任君點吟」環節,老師點吟的是劉禹錫的《陋室銘》,全班同學一起吟誦,很是興奮。現在,班上的同學們已經熟悉背誦了60多首古詩,很願意表現自己。
  • 老師讓背誦的三字經,到底要選什麼版本?
    剛一開學,就陸陸續續有很多家長到處詢問,三字經該怎麼選?原來很多小學都把國學啟蒙作為了必修課程,要求全文背誦三字經。這可難壞了家長朋友們,畢竟隨便搜一搜,就發現網上各類版本五花八門,實在是不知道如何下手。
  • 北京一年級語文課本古詩詞將增兩倍 不要求背誦
    昨天,負責主編北京市義務教育語文教材的北師大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任翔表示,明年9月起,北京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中的古典詩詞將由現在的6到8篇增加到22篇。但只要求誦讀,讓學生體驗音韻美,不再有死記硬背的要求。
  • 媒體評論:叫停「全文背誦《三字經》」,好!
    省教育廳要求中小學在開展經典誦讀活動時不可不加選擇,尤其不可要求全文背誦如《弟子規》《三字經》等。  初看此話,頗為吃驚,畢竟十年來各地都對蒙學經典做了重點推廣,對孩子確實也大有裨益。但重新翻看這些書,卻為山東省教育廳的行為深深感動。
  • 廣州天河區有什麼好玩的地方?2017廣州天河區遊玩攻略
    廣州天河區有什麼好玩的地方?2017廣州天河區遊玩攻略廣東省博物館  展示廣東的歷史文化、藝術、自然  地址:天河區珠江東路2號  門票:免費,需提前預約,逢周一閉館  開放時間:9:00-17:00  交通:搭乘地鐵五號線至獵德站A出口,或APM線至大劇院站B出口  廣東省博物館於1957年開始籌建,1959
  • 廣東部分小學開設國學課 新生開學齊誦三字經
    現象   書法、國學齊進教室   在先烈中路小學,全校學生先是一起朗誦了一遍《三字經》,隨後又在兩位老師的主持下,分年級用拉歌的形式背誦各類古詩詞。學生們清脆而稚嫩的朗誦聲在校園裡此起彼伏。記者在現場發現,雖然有部分學生可以完全背誦完《三字經》,但大部分孩子還是需要「小紙條」的提示。
  • 阿拉貝拉再次用中文背誦了《三字經》
    阿拉貝拉再次用中文背誦了《三字經》 阿拉貝拉再次用中文背誦了《三字經》
  • 小學生每天要背20多句三字經引家長質疑
    亞心網訊 (本網記者 馬俊剛 實習生 聶美莎 ) 新疆阜康市第三小學要求一年級學生每天要背20多句《三字經》的內容,引家長質疑。  3月14日,阜康市一位家長反映,阜康市第三小學要求一年級學生每天必須背誦20句《三字經》,自己的孩子不能理解其中的內容,每天死記硬背,這讓孩子覺得很累。  「孩子說,一背《三字經》就發怵。關鍵是太枯燥了,不像孩子喜歡的動畫片,寓教於樂的形式也容易為孩子接受,《三字經》的內容枯澀,裡面又有許多生僻字,對我們大人來說理解起來都有難度,7歲的孩子就更難理解其中含義。」
  • 《弟子規》之類的國學經典被要求小學一年級不識字的小朋友背誦?
    我家老大小時候從上幼兒園開始就背誦《弟子規》,當時幼兒園沒有硬性規定,也沒有要求家長去教,孩子能背誦兩句我們還覺得還挺厲害的,至於《弟子規》有什麼用?還真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老大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老師要求背誦《弟子規》,家長檢查作業,每次聽著閨女磕磕巴巴的背誦,對我來說也是一種煎熬,我想幫助她背誦,但是我都念不通順,更別提背誦了。
  • 當我把《三字經》通篇背誦下來,發現了一個天大的「秘密」
    中國古代三大啟蒙讀物其一《三字經》無需多介紹,關於文章標題「當我把《三字經》通篇背誦下來,發現了一個天大的『秘密』」,各位看官一定好奇:「《三字經》的秘密?」小編認了,標題不過是「譁眾取寵」,目的和大家分享《三字經》一個重要的思想「學」。
  • 小學一年級有必要背《論語》嗎?
    「侄女今年剛讀一年級,老師發了本《論語》,要求回家背誦。侄女每天回家都要背上兩三個小時,興許這個對她來說太深奧了,現在只要一聽背《論語》小姑娘就眼淚汪汪。一年級的孩子連aoe都沒學利索呢,背什麼《論語》啊!孩子再背下去,真要崩潰了。」快報19樓網站上「培培媽媽」的一則帖子,引發了網友熱議。
  • 一年級課文背誦方法指導
    一年級課文背誦方法指導語文的學習在於積累,而日積月累最好的辦法就是要每天記一點或者背誦一點好詞、好句,好段。一年級的孩子基本上不會什麼記憶方法,背誦時費時、費力,效果不佳。教師需要在背誦方法上予以指導,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 廣州天河區社保局地址、電話一覽表
    廣州天河區社保局地址、電話一覽表【導語】:廣州市天河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地址是什麼?天河區社保局辦公時間和聯繫電話是什麼?小編整理了廣州天河區社保局地址和電話,供大家參考哦! 2020-10-29 09:10 來源:廣州本地寶整理 2020-10-22 21:03 來源:廣州本地寶整理
  • 3歲如何輕鬆背誦《千字文》《弟子規》《三字經》
    孩子在2歲8個月的時候,學校老師推薦的一個講座,王財貴教授的《一場演講怎麼做到孩子3歲能背誦《千字文》《弟子規》《三字經》全文,我直接上乾貨:第一周:我決定做一個嘗試,手機音樂播放家長們千萬別放棄,堅持住,我第三周第一次帶她跟讀全文,跟我讀了40分鐘,5次離開房間跑掉,2次想玩玩具,到現在12分鐘能背誦特別流利,還能理解部分內容了。對孩子一定要有獎勵機制,獎勵好吃的或者是買玩具,一起做個手工或者獎勵一個小故事,獎勵因人而異,投其所好。
  • ...小學一年級推薦書目匯總!附:培養一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的10種方法
    一年級是培養孩子閱讀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給孩子選擇書籍,目的都是為了讓他們保持閱讀的興趣。 小學階段是最適宜讀課外書的,因為它的時間相對充裕,每個學校針對各個年級,會有不同的建議閱讀書單,下面是鄭州部分小學的給一年級新生的建議書單,我們來看看各個學校都給孩子推薦了哪些書籍?
  • 廣州天河區醫保定點醫院一覽表
    廣州各區社保局地址、電話一覽表廣州市各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地址分別是什麼?各區社保局辦公時間和聯繫電話是什麼?小編整理了廣州社保局地址和電話,供大家參考哦!廣州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地址和電話廣州醫保服務中心各分中心地址、電話一覽表廣州市醫保局電話是多少?廣州市醫保局各中心地址是什麼?
  • 廣州天河區圖書館借閱指南
    天河區圖書館是廣州市天河區政府投資興建的公共圖書館,直屬天河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領導。主要為天河區政治、經濟、文化建設及社會各界人士提供文獻借閱及信息諮詢等服務。 辦證地點:請在天河區圖書館開放時間內持相關證件到圖書館龍口西總館一樓服務臺或華港分館服務臺辦理。  2.
  • 一年級語文教材中《三字經》片段要不要理解?應該如何教學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材中出現的《三字經》片段,只要求大致理解意思,不提逐字逐句理解的要求。重在熟讀成誦,讓學生在以後的生活、學習實踐中逐步領悟、理解。一、重在熟讀成誦《三字經》特有的語言形式,讀起來朗朗上口,三字經片段中生僻字多、學生朗讀有一定困難。課始,可以由教師示範朗讀,讓學生聽讀,在聽讀幾遍之後,再讓學生跟老師讀,以便讓學生更快地讀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