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訊
8月12日,2020上海書展將如期而至。據「書香上海」消息,自7月18日起至本屆書展開幕,「書香上海」將推出「2020上海書展社長、總編輯薦書」專欄,邀請各出版單位負責人向書迷們推薦本單位亮相書展的新書好書。來看上海書店出版社的十大好書。
上海書店出版社副社長(主持工作) 孫瑜
書名 《新時代奮鬥者系列連環畫》
上海城市動漫出版傳媒有限公司 編著 上海書店出版社
為迎接建黨百年的到來,積極響應上海「黨的誕生地」宣傳工程,用足用好上海紅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寶貴資源,以優秀的文藝作品紀念建黨百年,「新時代奮鬥者系列連環畫」聚焦包起帆、鄒碧華、鍾揚等一批先進典型的事跡,以連環畫圖文並茂、群眾喜聞樂見、易於全方位傳播的文藝載體,將建黨精神與城市精神結合起來,用傳統連環畫生動再現先進典型的故事,小事跡詮釋大精神,以小見大,生動講述新時代的楷模故事。
書名《從黨的誕生地出發:紅色基因在上海》
中共上海市委組織部、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 編著 上海書店出版社
本書以上海已命名的88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全國、省(市)級紅色遺址類文物保護單位為基礎,以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為開端,分為黨的創建、領袖風範、英烈豐碑、浦江紅浪、文化先驅、地下鬥爭六個主題,內容穿越時空,精神力透紙背,生動再現了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的姿態。
書名《上海史》
[英]蘭寧、庫壽齡 著 上海文藝出版社
《上海史》是用英文寫成的第一部翔實記載19世紀上海租界歷史的著作,其最大特點是資料紮實。書中資料來源於工部局檔案、《北華捷報》等報紙,還有當時人的記載。蘭寧、庫壽齡兩人都在上海生活多年,對上海有比較廣泛的了解。書分兩卷,上卷包括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歷史大背景資料,第二部分從上海開埠前的時代背景寫起,寫到上海本地,如何開始有租界,以及租界各方面的情況,敘事截至1857年。下卷敘述1857至1900年的上海歷史,既有按時間先後排列的,也有按事件類別劃分的。
書名《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全4冊)》
胡玉縉 著 王欣夫 編 上海書店出版社
《四庫全書總目》是匯集《四庫全書》各著錄及存目書的提要,由紀昀總匯修訂而成。胡玉縉對《四庫全書總目》做了大量的匡謬、補缺工作,他博採群籍,按《四庫全書總目》的次序,分別輯錄,匯為一編,又對阮元的《四庫未收書目提要》也做了同樣的處理。方便讀者檢閱自己需要的材料。胡氏過世後,王欣夫整理他的遺著,編定為《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六十卷和《四庫全書未收書目提要補正》二十卷。
書名《聞一多全集》
聞一多 著 朱自清、郭沫若、吳晗、葉聖陶 編 上海書店出版社
《聞一多全集》主要收錄了聞一多生前公開發表的大部分作品。朱自清、郭沫若、吳晗、葉聖陶四位主編皆為當時文學界、學術界的才俊,他們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運用才識學養,對聞一多的作品進行校勘、整理、選擇、歸類和編排,成就了此套目前最具權威性的聞一多作品全集。全集中收錄的詩歌、學術研究和雜文、演講錄等不僅全面展現了作為詩人、學者和人民戰士的聞一多,這些作品本身也是研究20世紀新詩創作、古典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材料。
書名 王元化著作系列
王元化 著 上海書店出版社
王元化先生是著名學者、思想家,他從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開始寫作,著述宏富。為了更好地傳播王元化先生的思想學術,傳承其精神文脈,上海書店出版社推出其著作系列,呈現給廣大讀者,謹以此作為真誠和切實的紀念。現已陸續出版《讀文心雕龍》《讀黑格爾》《莎劇解讀》《思辨隨筆》《九十年代反思錄》《九十年代日記》《清園書簡選》。
書名《上海出版簡史(1978—2018)》
汪耀華 著 上海書店出版社
本書以改革開放四十年(1978—2018)以來上海出版行業的發展歷程和風雲變幻為主線。40年來中國出版業從單一注重出版的社會功能逐步轉向既重視出版的社會功能,又重視出版的經濟功能。內容圍繞出版單位、管理機構、圖書出版、報刊出版、音像出版、數字出版、印刷產業、發行渠道、版權產業,以及人才培養、職稱評審、出版名家、上海出版人、對外交流、行業協會、書展書市、特色書店、最美的書、獲獎圖書、掃黃打非等,體現上海出版業改革開放40年的巨大成就。
書名《戰後中國國內對日本戰犯審判研究》
劉統 主編 上海書店出版社
《戰後中國國內對日本戰犯審判研究》是一本論文集,全部在重點刊物中公開發表過。本書匯集了以劉統教授為主編的項目研究團隊以及其他有關專家依據檔案史料研究戰後中國國內對日本戰犯審判的最新成果。這些成果具有相當的研究深度,就中國國內對日本戰犯審判的過程、意義以及該審判對東京審判在日本戰爭罪行證據的提供和完善所起的作用等方面提出了大量的真知灼見,對推動相關課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
書名《當代中國導演觀點》
田蔓莎 (德)託斯騰·約斯特 主編 上海書店出版社
這本書中收錄了 12 位導演的文章和採訪,闡述他們關於「導演藝術」的想法和理論,講述了他們工作的發展過程、靈感來源、不同的挑戰和奮鬥目標。入選的藝術家來自不同的年代,因而這本書不僅僅表現了生機勃勃的中國導演的聲音和觀點,也展示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豐富多彩的戲劇導演藝術史。它不僅為學術人士提供了有趣的研究材料,也是對戲劇實踐者和戲劇愛好者的一本啟發性讀物。
書名《讓孩子成為「演說家」——<思維演說+>教你101個有效方法》
孫莜佳 著 上海書店出版社
本書圍繞《思維演說+》課程設計的理念及核心理論,通過一個個生動有趣的課堂案例故事,告訴讀者如何培養孩子掌握主動發現、語言思維、自信演繹的優秀演說能力。社會的進步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提供了巨大的舞臺,單純的「見字發聲」恐怕有一天終會被人工智慧替代,但是那些閃爍著思維火花和人性光輝的表達永遠不會。這是我們送給孩子們的珍貴禮物,我們也相信,帶著這樣的禮物,孩子們會在未來創造更多可能。本書適合教師、學術研究者以及廣大家長朋友們。
責任編輯:梁佳
校對:劉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