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準車主來說,去4S店買車是個比較心塞的過程。買車的想要更低的價格,賣車的則想拿更多的利潤,這就是個零和博弈,誰讓對方誰就得損失利益,最後經過比拼臉皮,比拼套路,比拼耐心等糟心的過程,拿到一個雙方認為可以接受的價格,這次交易就算成功了。
理論上來說,跟認識的人拿報價肯定能拿到更低的價格,畢竟現在獲取消息的渠道太多了,是真低價還是就坑熟人玩套路心裡大致還是清楚的。不過鑑於極大部分準車主買車都是沒啥關係可以拿低價的,這時候想要儘可能拿到更低的價格,一些知識點要學一下。
第一點便是比價,貨比三家問價格是買車前必做的的事。具體的方法是去本地4S店問價,去隔壁市電話詢價哪兒價格低就去哪兒買。我這臺車就是跨省買的,當時我在陽江工作,打電話問了湖南老家的價格發現不錯,就回家買。當然肯定是被套路了,這裡後提。
第二點便是殺價。殺價講究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指的是目標車型搞活動,搞促銷,辦車展,年底月末衝指標衝任務的時候,都能拿到更低的價格。
地利指的是政策變動,比如國家免購置稅拉,這就是變相降低汽車價格。國家搞汽車下鄉搞補貼了,也可以拿到低價。同時廠家針對車型的貼息,置換補貼,送各種額外福利也是變相的低價。而國家政策變動則是最大的地利,比如國五轉國六指標,這時候下手優惠極大。
人和則拼耐心,拼定力。現場砍價不滿意可以加上銷售微信,他對你狂轟濫炸每日問候的時候,你也表示極大的興趣,但是就是不買,要求降價降價降價。時間久了,大家聊出「感情」來了,銷售可能處於衝業績需求,或許表示耗不過你,或許捨不得在你身上付出的「沉沒成本」,更低的價格就拿到了。
當然,再好的套路也比不上有關係,尤其是那種重量級的關係,絕對能拿到比市面上低得多的價格。
我在2016年準備買車,當時人在陽江,就去本地的五菱寶駿店看了下,價格嘛,一分不少,贈品幾乎沒有。當時這車特火,月銷幾萬,再加上車價不高,裸車價8.88萬,想優惠基本不可能。
於是我撥通了老家的五菱店電話,對方銷售表示了極大的興趣,並且打包票說我說的那款車可以優惠四千,還有太陽膜,行車記錄儀,腳墊,方向盤套等東西送。
當時我跟銷售確認過好幾遍,對於車型配置的名稱也強調過好幾次,銷售都表示沒錯,可以,優惠四千有現車。
在確認以後,我在九月份專門請假,買了車票回老家提車。結果就悲劇了。
當我到達市裡時,聯繫的銷售非常熱心的開著剛剛上市的寶駿310前來公交站接我,路上也相談甚歡,但是到了店裡就出么蛾子了。
當時我要求列份報價單給我,列好後我拿來一看,裸車價是8.8完全。當時我就毛了,說你什麼意思?不是說好優惠四千?
銷售的解釋是「聽錯了」。
當時把我氣的不輕,這銷售套路玩的溜,直接把我騙了五百公裡回來提車。在他看來,二地價格差不多,你人也回來了,不買也得買,,不然就是白跑一趟。
對於很多人來說,付出的成本捨不得,可能就買了。但是我冷靜了一下,在家族群裡發了個消息。
在買這車前,家族群裡的大伯很熱心,表示可以幫我拿低價,因為他人在柳州幾十年,關係網不錯,而五菱寶駿的總部就在柳州。我當時婉拒了,因為大伯給的低價跟我跟銷售談的虛假低價差不多,出於不想欠人情的心理,我就被那銷售騙了。
現在虛假低價打破了,只得靠大伯了。大伯也實誠,直接讓我回去等消息。第二天我家大姐夫帶著我再次去了那家4S店。
這次我們沒有找銷售,直接去了總經理辦公室。表明來意後那總經理表示接到過五菱總部一位經理的電話,可以在裸車價的基礎上直接優惠四千,還送四件套。
談妥價格後,他叫了個銷售主管陪我們提車,還沒走出大廳被我以前對接的那銷售看見了,他說這是我先談好的,應該我帶著去辦手續。
然後在確認總價的時候,他刷刷刷的在單子上寫裸車價8.8萬。當時我就不樂意了,讓他去問問總經理。結果就是以8.4萬的裸車價提的車,還送了更好的四件套。
綜合來說,如果有靠譜的關係,是可以拿到更低的價格的。如果沒有,就要把比價,砍價,玩套路的過程走一波。當然了,對幾千塊錢不敏感的人就忽略吧,畢竟十萬幾十萬都花了,不在乎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