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肖欣靜 通訊員 楊詩淇
黨性是立身、立業、立言、立德的基石,近年來,龍華區大浪街道在提高黨員幹部黨性修養上進一步出實招、謀實效,聚焦磨形煉性,上好「理論課」「體驗課」「實踐課」三節課,推動黨性教育與實踐鍛鍊深度融合,為基層治理工作「鑄魂賦能」。
「理論課」重實效,在精教細學中涵養黨性
大浪街道著力抓好黨性教育這一主業主課,多形式、多途徑、多載體開展,確保黨性教育能夠說服人、打動人、感染人,真正觸及黨員幹部靈魂。
為確保黨性教育的系統性、及時性,大浪街道充分發揮街道黨校黨性教育的「主陣地」和「大熔爐」作用,將黨性教育貫穿於教育培訓全過程。今年以來,共組織開展10期「大浪講壇」專題講座,第一時間組織黨員幹部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法治中國、深圳綜合試點改革等新思想新理論新政策,及時為黨員幹部「充電」「補鈣」,不斷增強他們把握方向、把握大勢、把握全局的能力。
可視化、立體化、沉浸式的黨課,才更能引起共情、更打動人心。7月1日晚的大浪時尚小鎮公共服務平臺一樓秀場內,一場情景劇黨課在這裡燃情上演。這場特殊的黨課以「情景劇+紀錄片」的形式,演繹了黨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1998年抗洪搶險、2003年抗擊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2020年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等歷次風險中帶領人民攻堅克難的過程,通過「線上+線下」同步展播,共吸引3000餘名黨員、近6萬群眾觀看,進一步增強黨員群眾砥礪奮進的勇氣和信心。據悉,大浪街道藝術黨課已連續舉辦2年,包括去年的音樂黨課及今年的情景劇黨課,均引起熱烈反響,受到廣泛好評。
大浪街道注重發揮黨支部書記在黨性教育中的「頭雁」作用,以微黨課接力的形式,進一步強化黨性教育實效。近日,一個名為《大浪街道「四史」微黨課接力》的視頻在網上廣泛流傳,這是大浪街道持續2個月開展「四史」微黨課接力活動的成果集萃。今年,大浪街道「四史」微黨課接力活動特邀請市委黨校教授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33名黨支部書記及黨員代表擔任「講師」,依託各級各類黨群服務陣地進行「巡講」,通過「現場授課+錄播回放」相結合的形式,線下授課覆蓋全街道310個黨組織、3000餘名黨員,錄播回放覆蓋轄區65萬居民群眾,實現了黨性教育「黨員全輪訓、群眾廣覆蓋」的目標。
實景課堂,是活化黨性教育的重要載體。大浪街道挖陽臺山文化名人勝利大營救這一本土紅色資源,按照「樸素真實、保持原貌」原則,精心設計紅色教育路線,通過設立「大營救歷史概述」立式展牌、「文化名人錄」發光柱、小品雕像及草寮微縮景觀、文化名人圖書專區等,將其打造成為全省少有的大型實景黨性教育基地,通過把革命舊址轉化為新課堂、把史實物料轉化為新教材,切實增強黨性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體驗課」重實戰,在大戰大考中磨礪黨性
黨員幹部的黨性修養強不強、政治素質硬不硬,要看關鍵時刻靠不靠得住、能否經受住考驗。
2020年是極不尋常的一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擾亂了人們的生產生活秩序。為了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大浪街道打響人民保衛戰、社區防禦戰、圍合閃電戰、信息數據戰、健康驛站陣地戰、復工復產復學突圍戰等「六大戰役」,視情、分批下沉黨員幹部參與其中,通過在大戰大考中親身經歷、親身體驗,進一步強化黨性修養、增強為民情懷。
一方面,在社區防控中錘鍊黨員幹部應急處突能力。大浪街道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和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在疫情防控第一線成立9個臨時黨支部,下沉7名處級幹部、21名科室主要負責人、54名黨員突擊隊隊員馳援社區防控工作。廣大黨員幹部衝在前、做表率,湧現了一批戰疫「父子兵、夫妻檔、兄弟連」等典型案例,助力大浪街道始終保持「零確診、零疑似、零陽性」的「三零」成果,在實幹擔當中踐行黨員的初心使命。
另一方面,在復工復產中錘鍊黨員幹部解難題、謀發展的能力。大浪街道依託去年「兩個覆蓋」攻堅行動的成效,以黨組織為媒,推動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在此過程中,大浪街道創新推行「聯幫帶」工作機制,並選派19名年輕公職黨員擔任兩新黨組織第一書記,通過「邁開步子走訪」「沉下身子服務」,有效搭建政企交流合作平臺,推動企業黨建工作更有活力、企業服務工作更加精準,同時有效提升年輕幹部解決問題的能力,切實增強幹事本領。
「實踐課」重實幹,在為民服務中淬鍊黨性
黨性鍛鍊的成效,要在具體實踐中體現和升華。為了進一步鞏固黨性教育的成果,大浪街道注重將黨員幹部安排在基層治理各項重點難點工作中,進一步「提純」「固化」黨性修養,錘鍊過硬作風、鍛造過硬本領。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為進一步滿足居民群眾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大浪街道探索打造「黨建引領社區人文服務」的特色路徑,以機關黨員幹部為中堅力量,充分整合下沉各職能部門資源到黨群陣地,開展系列人文服務品牌。自今年7月啟動以來,共有7個機關黨支部、140餘名機關黨員到各級黨群服務中心開展服務活動,涵蓋黨性鍛鍊、留守兒童服務、身心健康服務、文體服務、政務服務等主題,做到人文服務「月月有主題、人群全覆蓋」,進一步增強機關黨員幹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
「雖然今年受疫情影響,但黨群服務中心的服務從未中斷,總是想方設法、線上線下開展各類活動。我們深刻感受到特殊時期黨和政府對我們老百姓的關懷。」大浪街道黨群服務中心一位參加心理舒壓活動的居民如是說。
此外,社區治理關乎居民最切身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今年,大浪街道以浪口一區為試點,深入推進黨建引領城中村治理工作,通過組建社區治理工作專班,將街道相關職能部門、社區工作站、股份合作公司、物業公司黨員幹部納入其中,通過專項工作磨礪錘鍊幹部。在街道黨工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專班黨員幹部齊心協力推動下,目前,浪口一區已成立城中村黨支部,城中村綜合整治、黨群服務V站建設、「城中景」打造、參事議事機制建立等各項工作有序推進,社區治理效能明顯提升。
「變化很明顯,全封閉的圍合管理、乾淨整潔的道路、停放有序的車輛,讓我們住得更加舒心、放心了。」浪口一區的租客張先生對近期治理成效表示肯定。
審讀:孫世健 蔣祝璇